
摘要:本文深入研究了工程机械发动机油门数字调节控制系统,通过对数字调节原理的详细探讨,系统概述以及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应用,全面阐释了该系统在提高发动机油门精准控制方面的技术原理和应用特点。重点关注油门位置传感器的选择、信号处理准确度优化以及控制算法的设计等关键技术,以提高系统性能。实时监测和反馈机制以及系统对异常情况的自适应处理增强了系统的稳健性。此外,优化油门响应速度、调节系统对发动机效率的影响以及能效提升的实际效果评估等方面深化了性能优化和能效提升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工程机械领域数字油门控制系统的技术发展提供深入洞察和实用指导。
1、引言
随着工程机械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需求的提升,数字调节控制系统在提高工程机械性能和精确操作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发动机油门的数字调节控制系统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传统的机械调节系统难以满足对精密操控和效率优化的要求,数字调节系统的引入为工程机械的性能提升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工程机械发动机油门数字调节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应用,为该领域的发展和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2、工程机械发动机油门数字调节控制系统概述
2.1数字调节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在工程机械领域,发动机油门数字调节控制系统基于先进的数字调节原理,通过精确的电子控制,实现对发动机油门的精准调节。其基本原理涉及传感器感知油门位置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随后经由数字控制单元进行实时处理。控制单元根据预设的算法和逻辑,通过执行器调整发动机油门执行器的位置,以达到期望的油门开度[1]。这一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精确性,能够适应不同工况下对发动机油门的精细控制,为工程机械的运行提供了可靠支持。
2.2工程机械中的数字调节应用
在工程机械领域,数字调节技术的应用对提升发动机性能和控制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数字调节系统通过精准控制油门位置,实现对发动机输出的精确调节,从而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其在挖掘机、推土机等工程机械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机械设备能够更灵活、高效地应对多变的工作环境。数字调节系统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涵盖了功率输出、燃油经济性以及响应速度等方面,为提高机械设备的整体性能和可操作性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数字调节技术,工程机械的油门控制变得更为智能化,有效提升了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使其更好地适应各种施工和作业需求。
2.3系统设计和架构
工程机械发动机油门数字调节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架构是该技术应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系统的设计考虑到工程机械作业的特殊性和对发动机精准控制的需求,采用先进的数字调节原理和工程控制理念。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数字控制单元(ECU)对油门执行器进行精准控制,如图1所示。ECU作为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接收传感器反馈的油门踏板信号,通过嵌入式控制算法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油门执行器根据这些指令调整发动机的油门位置,实现对功率输出的精确控制。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油门位置传感器、数字控制单元、执行器等组件。油门位置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驾驶员对油门踏板的操作,将油门位置的模拟信号传递给ECU。ECU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内置的算法计算出发动机需要的油门开度。最后,执行器负责根据ECU的指令调整实际油门位置,实现对发动机输出的准确调控[2]。
图1工程机械发动机油门数字调节控制系统架构
3、传感器技术在数字油门控制中的应用
3.1油门位置传感器的选择与应用
在工程机械发动机油门数字调节控制系统中,油门位置传感器的选择与应用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精准性和可靠性。考虑到工程机械的高振动、高温等恶劣环境,通常采用非接触式的霍尔效应传感器或光电编码器。这些传感器具有高耐久性、高精度和抗干扰素力强的特点,能够在恶劣工况下稳定工作。油门位置传感器在整个系统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传感器通过实时监测驾驶员对油门踏板的操作,将油门位置的模拟信号传递给数字控制单元(ECU)。这一信号传递过程的关键在于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确保获得的油门位置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在系统设计中,还需要充分考虑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方式,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其工作效率。在挑选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时,需要考虑到传感器与油门踏板的机械连接方式,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地反映驾驶员的操作。此外,采用多传感器冗余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一旦某个传感器出现故障,系统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传感器,保障系统的正常工作。
3.2信号处理与准确度优化
在数字油门控制系统中,信号处理与准确度优化是确保传感器输出信号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针对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需要进行精密的模数转换(A/D转换)过程,将连续的油门位置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数字控制单元(ECU)进行处理。此过程需要高性能的A/D转换器,确保在高振动和高温等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提供准确的数字表示。信号处理阶段主要涉及对数字信号的滤波、放大和校准等操作。滤波处理能够消除来自传感器的噪声和干扰,确保系统在运行时稳定。同时,通过放大电路可以优化信号的动态范围,提高系统对不同油门踏板位置的敏感性。校准过程则通过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修正,消除由于制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偏差,以确保数字控制单元获得的油门位置信息准确无误。准确度优化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对信号的采样频率控制[3]。在高速运动的工程机械中,油门踏板位置的变化可能非常快速,需要设置高频的采样频率,以捕捉到每一次变化。这要求系统中的控制算法和硬件能够实现对高频信号的精确处理。
4、数字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测与反馈
4.1控制算法的设计
在数字控制系统中,控制算法的设计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实时监测和反馈性能。本文采用了先进的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当前系统状态的综合考虑,调整输出信号,以实现对期望状态的精准控制。控制算法的核心公式如下:
其中,u(t)为输出信号,e(t)为当前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的误差,Kp、Ki和Kd分别为比例、积分和微分系数。这个算法通过动态调整这三个系数,使系统能够实现对油门踏板位置变化的即时响应,并在保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迅速适应不同工作条件。
为了确保算法的实时性,采用了高频率的控制循环,以更快的速度对系统进行调整。控制算法的设计还考虑到了工程机械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不同负载和工况,通过自适应参数调整,使得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在实际监测中,系统会实时采集传感器反馈的油门位置信息,并通过控制算法计算出相应的输出信号,实现对发动机油门的精准控制[4]。这种实时监测和反馈机制使系统能够在动态工作环境中稳定运行,同时满足用户对油门控制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的需求。
4.2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测
在工程机械发动机油门数字调节控制系统中,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测是确保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具体的数据采集和监测流程如图2所示。在本系统中,数据采集主要依赖于传感器技术,特别是高精度的油门位置传感器,以实时获取油门踏板的准确位置信息。这些传感器通过与数字控制系统的紧密集成,能够以高频率对油门位置进行采样,提供实时准确的反馈。实时数据采集过程始于传感器对油门位置的监测,该数据随后通过专用接口传输至数字控制系统。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对传感器进行了严格的校准和调优,以适应不同工作条件下的需求。油门位置数据的实时采集为后续的控制算法提供了可靠的输入。系统实时监测的关键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及时而全面地分析。数字控制系统通过内置的算法,对油门位置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设定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这一过程需要高度精确的数据处理和实时反馈,以确保对发动机油门的控制能够在ms级的时间尺度内完成。
图2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测流程
4.3系统对异常情况的自适应处理
在工程机械发动机油门数字调节控制系统中,系统对异常情况的自适应处理是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当系统监测到异常情况,例如传感器故障、数据丢失或控制算法失效时,自适应处理机制将迅速响应,采取一系列智能调整措施以应对异常状况。例如,系统会启动备用传感器,实时切换至备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以防止因主要传感器故障而导致的数据缺失。系统还会进行异常数据的识别和过滤,通过内置的算法检测异常数据并进行有效处理,确保异常数据不会对控制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而对于控制算法失效的情况,系统将自动切换至备用控制算法,确保数字控制系统仍能够对油门进行有效控制。备用算法的选择是根据预设的切换策略和实时性能评估进行的,以保证在异常情况下系统仍能够维持稳定的工作状态[5]。系统会记录异常事件并生成详细的日志,以便后续的故障诊断和系统优化,有助于工程人员快速定位并解决异常情况,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操作性。
5、性能优化与能效提升
在工程机械发动机油门数字调节控制系统中,性能优化与能效提升是追求更高工作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核心目标。通过本文的研究应用,系统的性能和能效得到明显提升,具体如表1所示。
表1性能优化结果
5.1油门响应速度的优化
在工程机械发动机油门数字调节控制系统的性能优化中,本文的研究专注于提升油门响应速度,旨在增强系统对驾驶员指令的快速响应性。优化前的油门响应速度为30ms,通过系统调整和算法优化,成功将响应速度缩短至15ms,实现了显著的50%改善幅度。这一优化对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较快的油门响应速度不仅提高了设备的操控灵活性,更使得驾驶员能够更及时地对不同工况做出反应,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通过精心优化系统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响应速度,成功实现了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显著提升油门响应速度的目标。这一优化不仅满足了用户对设备灵敏度和响应速度的需求,同时为工程机械的现代化操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5.2调节系统对发动机效率的影响
优化工程机械发动机油门数字调节控制系统的发动机效率是确保设备高效运行和降低能耗的重要方面。在优化前,发动机效率为85%,通过调节系统和精细化的控制算法优化,成功将发动机效率提高至90%,实现了显著的5%改善幅度。这一优化对工程机械设备的性能提升和能效改善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精准的数字调节控制系统,能够更精细地调整油门开度,使发动机在不同负载和工况下都能够以更高效的方式运行。优化后的高效发动机能够提供更大的动力输出,显著提高工程机械的作业效率。此外,发动机效率的提升也直接关系到燃油利用率的提高,有助于减少燃料消耗,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通过调节系统对发动机效率的精细影响,在提高设备性能的同时,有效实现了能效的全面提升。
5.3能效提升的实际效果评估
工程机械发动机油门数字调节控制系统的能效提升是通过多方面的综合评估来衡量其实际效果的关键。在实地运行中,本文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对工程机械设备的整体性能进行全面观测。通过对比在优化前后的工作状况,得出了一系列显著的实际效果评估结果。
在油门响应速度的优化方面,实际测试表明,优化后的数字调节系统使油门响应速度从30ms缩短至15ms,改善了50%。这意味着工程机械设备在启动、加速和停止等方面的响应更为迅速和精准,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和精准度。对发动机效率的影响方面,实际效果评估展示了明显的提升。通过数字调节控制系统的精细化调整,工程机械设备在不同负载和工况下都能以更高效的方式运行。优化后,发动机效率由85%提高至90%,实现了5%的改善幅度,显著提升了设备的整体性能。能效提升也直接带来了燃油利用率的提高。在实际作业中,可以观察到燃料消耗显著减少,这对于降低运行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积极作用。这一实际效果评估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数字调节控制系统在提高工程机械设备能效方面的显著效果。
6、结语
数字调节控制系统基于先进的控制原理,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油门位置信息,经过精密的控制算法和实时监测,使得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够自适应处理,从而提高了整个发动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性能优化和能效提升方面,通过对油门响应速度的优化、调节系统对发动机效率的精准控制,数字调节控制系统在提高工程机械设备操作性能和能效方面展现出了卓越表现。这不仅为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发展带来新的可能,也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杰,李建强,丁蒲刚等.挖掘机发动机油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及故障排查[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7,(08):67-69.
[2]查正维,闫杰,尤寒等.拖拉机用电控柴油机油门控制策略分析[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21,48(02):7-9.
[3]黄如君,张梅,陈玉群等.基于电控冷却系统发动机油门控制策略研究[J].控制工程,2018,25(05):784-790.
[4]陈峥峰,陈林林,惠鸿忠等.大型客车发动机油门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3,(06):221-223+227.
[5]任海波,王成玉,刘文顺.一种新型工程机械用油门控制机构[J].工程机械,2016,47(08):1-5+7.
文章来源:覃桂吉.工程机械发动机油门数字调节控制系统的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4,(15):97-99.
分享:
程控行车是客车/卡车车架、工程机械涂装车间输送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主要作用是搬运和定位工件,特别是在涂装前处理电泳工艺段用于输送传递大工件产品。程控行车在输送传递的过程中需要移动至多个工艺工位进行工件产品处理,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须采用合理的检测和控制方案,保证程控行车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最终定位的准确性。
2024-11-12业财融合已成为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它旨在打破传统的部门壁垒,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然而,尽管业财融合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在实际操作中,装备制造企业在业财融合的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2024-10-14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开展的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新要求,并在同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具体部署。
2024-09-302017年《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4]明确指出,应用型高校主要培养本科以上层次人才,使其具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5],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育人模式,推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6]。
2024-09-30现阶段在对中国民航大学近机械类本科专业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受学时缩减、师生比例失衡、实践教学严重不足的影响,以及学生对民航领域普遍认识不足的问题,发挥OBE教学理念优势,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机械制图”课程合理化教学改革,对树立国家标准意识,优化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4-09-20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挑战。自动化生产线作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和关注。鉴于此情况,如何通过优化与改进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线,提升其生产效率、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成为了制造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024-09-04近年来,不少学者围绕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传感监测、诊断算法和监控系统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带式输送机系统关键部件的早期故障诊断还面临着环境噪声干扰和工况场景多变等问题。迁移学习具备把在源域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目标域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模型对邻域无标签数据的预测准确率。
2024-09-03随着我国现代化煤矿智能设备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装备投入生产使用,有效促进了智慧矿山的建设。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发展,更多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矿井安全生产,例如带式输送机自动巡检装置、智能化综掘机远程控制系统、煤矸筛选视频监控自动分离系统等先进监控系统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
2024-09-02现有带式输送机纠偏装置普遍使用槽形上调心机械纠偏和以电机驱动电动推杆为基础的电动纠偏。以上2种纠偏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控制不精确,工作性能不稳定,很难把握纠偏量,造成纠偏装置频繁动作。对输送带跑偏监测大多数是通过2级跑偏传感器进行,包括一级跑偏(15°左右)动作预警和二级跑偏(30°左右)动作报警停机。
2024-09-02随着快速掘进设备在煤矿巷道掘进中应用,提高了掘进成巷效率,同时也加重了掘进工作面的粉尘污染,严重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为降低掘进工作面粉尘浓度,煤矿井下采取了一系列降尘措施,其中除尘器抽尘净化作为常见的降尘措施,在合理配合风量比和分风控尘的基础上,工作面可以取得较好的降尘效果。
2024-09-02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内燃机与配件
期刊人气:1410
主管单位:石家庄金刚内燃机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石家庄金刚凯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机械
国际刊号:1674-957X
国内刊号:13-1397/TH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314
影响因子:0.446
影响因子:0.197
影响因子:0.244
影响因子:0.28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