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析关于农业农村人才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2020-02-27    33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回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在不同的阶段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农村人才,从而促进了改革开放。农业是国之根本,而人才是强国的根本,乡村振兴的根本为农业农村人才建设,也是我国人才队伍尤为重要的部分,这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农村人才当前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继续教育是我我们终身学习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根据当前的情况,文章主要对农业农村人才的继续教育做出了阐述,为农业高等院校利用合适资源开展农民的继续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

  • 关键词:
  • 农业
  • 农业高等院校
  • 农村人才
  • 继续教育
  • 加入收藏

一、农业农村人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作为广大农民群众智慧的代表农业农村人才,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领导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勾画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会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农业农村人才积极致力于农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与推广,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2019年农业农村部召开农业农村人才工作座谈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强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围绕乡村人才振兴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强农战略,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人才工作,不断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二、我国农业农村人才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基础仍处于较薄弱阶段,农业发展落后,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较大。并且,由于城乡差异的客观存在,一些优秀农村青年通过高考离开家乡,绝大多数农村青年也常年在外经商打工,留守的农民多数年龄偏大,掌握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对培训的认识不够,培训的接受能力较差,直接导致培训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已经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虽然我国已经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上做了较多有效工作,但是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农村教育办学硬件设施落后,办学场所和实训基地严重不足,教学设备数量和配置水平严重落后于生产实际。

随着“三带四联”产业扶贫的深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使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方式和盈利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与以往传统农业种养对农民的要求不同,合作社对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而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除了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继续给予支持外,更需要在农村后继人力资源的开发模式和培养体系上进行系统化的建设。所以必须要在农村中大力投入继续教育,使农业人员掌握异性的现在农业科学技术,具有一定的现代社会思想,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的几种渠道


1. 大中专院校普通学历培养

在现阶段,最常见的就是进入大中专院校接受高素质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他们往往是通过高考或者中考进入中专学校或职业技术学校学习,获得相对应的学历文凭。但在我国,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农业农村人才只占少数,然而,这少部分人群只有更少一部分会回到农村进行农业方面工作,入职前还会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农业从业工作者,为农业发展服务。通过这种渠道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很难留住,也不一定可以留得住,价值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很多农民都负担不起学费,而且学习时间上也与农村生产相冲突。所以,通过大中专院校普通学历教育培养农业农村人才的方式是极其有限的。

2. 继续教育培养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有越来越多在农村从事农业工作的农民为了提高自己的本领,通过各种形式学习知识技能的行为都可以看作是继续教育。比如中短期培训,也即是我们常说的农民培训教育,这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的普遍手段和重要途径。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匮乏,继续教育培养方式可以让农民不误农时地进行学习,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自主选择学习,为全面提高普通劳动者素质提供充足保障。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已经加大了农业农村人才继续教育培养经费投入,农民免费接收农业继续教育机会也越来越多。继续教育培养农业农村人才也成为了当下培养农业农村人才的最主要的渠道。


四、关于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的建议


1. 整合培训资源

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育工作。发挥高等农业教育系统培养人才的主力军的作用,提高培养造就人才的质和量。大力培养农民科技人才,壮大农业智能劳动者队伍。以充分适应未来就业岗位需求和特点为原则,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度,文化基础课服从专业课,同时,加强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增加实践课教学时数,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科研场所和挂钩农业企业,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做到边学边干,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专业兴趣。

2. 创新培训模式

围绕现代化种植业优势产业,大力组织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因地制宜的向广大农民推广普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重点开展农民职业化培训。培训部门培训时,要注意突出技能培训,注重实效性,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农民的真实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积极开发和引进现代技术,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无线网络教育,打破空间和地域限制,把学校办到农民的家门口,把知识送进田间地头。

3. 加强体系建设

不断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发挥农广学校等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共同开发的模式,让基层组织广泛参与,形成多元化农民培训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进行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建立多元化资金筹备机智,采取切实措施,改善农民教育培训场所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定向培养生将来都要走上农业生产第一线,定期邀请农业企业负责人或青年农民创业典型进校讲学,现身说法,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4. 完善用人机制

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农业重要性,形成农业科技人才被社会重视被尊重的新风尚。人才所在单位要关心、爱护农业科技人才,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催人奋发向上的人际环境。在各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有关农业人才培养、选拔、引进、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拓宽人才队伍建设领域,促进人才队伍合理配置。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奖励制度,重奖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才,努力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完善用人机制,加快市场化步伐,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通过进修、考察、参与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其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金;农民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

[2]杨敏;农村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

[3]王红旭,万德庆;试论农广校管理过程的特征[J];农业经济;2001.

[4]姚国英;浅述发展农广校教育与提高农民科技水平[J];安徽农学通报;2005.


程光禄,张兴国.浅谈农业农村人才继续教育[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10):27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成人教育

期刊名称:中国成人教育

期刊人气:500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成人教育协会

出版地方:山东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4-6577

国内刊号:37-1214/G4

邮发代号:24-96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