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高校继续教育员工队伍的思想政治素养反映着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及立德树人工作效果。高校继续教育员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较长时期内生力不足、缺乏系统有效的工作体系。在“办好继续教育”的时代使命中,应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建设为“纲”,构建系统化的建设体系,推动继续教育加速转型发展、内涵式发展。
高校继续教育员工队伍的政治站位、价值取向、师德师风、精神状态、工作态度等思想政治素养直接关系着继续教育的办学水平、社会声誉及其基本职能、根本任务、时代使命的完成进度和质量。但高校继续教育员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如同继续教育在当前高校发展中“边缘化”的境遇一般受到“冷遇”,导致对其认识缺位、研究缺乏、建设缺失。在新时代新使命中,高校亟待回归继续教育办学“初心”,辨清这支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意义和面临的形势,不断探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路径,从而激发队伍的活力潜力,推进继续教育加速转型发展,高质量地服务于国家、区域和学校发展战略。
一、高校继续教育员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的形势
本文在2019年调研20所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和12家合作单位、服务对象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分析了高校继续教育员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1.高校加强和改善继续教育员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内生力不足
从高校办学的社会环境来看,一方面,高校继续教育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不足,功利化、个性化学习诉求及申诉维权增多。另一方面,一些高校继续教育多年粗放式扩张办学,特别是一些社会机构与个人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办学中,局部出现报考报名条件审查把关不严、学生档案管理松散等诸多问题。因此,社会各类组织机构尤其是用人单位对继续教育的认可度越来越低。从高校内部系统来看,继续教育从举足轻重的位置逐渐“边缘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国家、社会各领域对高校投入的增长,发展继续教育不再是高校获取办学资源的主要路径。伴随着继续教育地位的滑落,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或者办一流继续教育与学校人财物等资源配置间的矛盾越来越突显。此外,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自身的一些短视与短板也导致了其社会标签固化与边缘化加剧。一些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及其员工队伍不同程度存在着办学定位偏离、缺乏长远谋划、忽视能力建设等问题。
2.高校继续教育加速转型给员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带来更大难度
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正面临着加速转型发展的重大任务,即办学定位需要从“积极发展”加速向“办好”转型,办学目标需要从更多地为学校获取办学资源加速向融入服务贡献国家、区域和学校发展战略转型,办学形式需要从以学历教育为单一或主要办学形式加速向差异化多形式办学并重甚至向特色化非学历教育办学转型,办学质量需要从追求规模与效益加速向实现内涵式发展转型。此要求下,高校继续教育员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若不加快应变步伐,继续游离于学校的主流价值观之外,缺少工作的战略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其建设效果将会更加不尽如人意。一是高校教职员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统一性、协同性与继续教育员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差异化、复杂性产生冲突。二是继续教育员工队伍的整体状况与转型发展对员工队伍的要求产生了诸多冲突。因此,队伍的整体状况与加速转型发展的要求发生冲突不可避免。首先,员工思想观念的僵化、思维的惰性和行为的惯性,使其对新要求产生抵触或懈怠心理,不愿主动适应、积极投入,抗拒或拖延对转型期决策和制度的执行。其次,对加速转型发展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期性,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性或利益受损,部分员工会失落与迷茫,观望或躲避。再次,由于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不足,员工适应变局尤其是参与市场竞争、开拓非学历教育市场和资源的能力偏低,部分员工出现“本领恐慌”。这种状况下,员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如果不积极创新求变,仍按惯性运行,其有效性和持久性如何不言而喻。
二、构建高校继续教育员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体系
高校应以坚持党对继续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前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加强和改进继续教育员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为“纲”,以提升顶层设计的引导力、强化资源配置的驱动力、增强理想教育的说服力、内化风险防范的执行力、激发组织关怀的凝聚力和夯实转型发展的自信力为“目”,构建系统化的建设体系,改善、提升建设水平和效果,推动继续教育在新时代加速转型发展、内涵式发展。
1.提升顶层设计的引导力
第一,高校党委需要当好本校继续教育发展的“设计师”。要把握大势、提高站位,把继续教育从“边缘”拉回“中心”来谋划,从学校层面来明晰继续教育的办学定位、目标任务、路径举措、激励考核机制等。顶层设计应坚决抛弃过去及当前所有高校甚至社会办学机构的熟路老路。要开拓办学视野,服务战略发展需求,丰富办学形式,凸显自身特色,提升质量内涵,兼顾办学效益。顶层设计有力、继续教育有位、员工队伍有望,思想政治建设的内生力自然触发、增长。
第二,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党组织应充分发挥引领保障作用。学院党组织应带领党政班子和全体员工,在中央的“总设计”和学校的顶层设计下,民主集中、科学决策,编制、实施好继续教育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让员工有舞台、有方向,对学院及个体的未来“看得见、摸得着”。学院党组织应发挥基层思想政治建设的能动性、有效性,将高校党委工作部门要求的统一性、协同性与继续教育思想政治建设的针对性、个性化有机结合起来,解决问题、激励先进、鼓舞士气,持续催生员工主动应变、自我提升、不断向上的动力。
2.强化资源配置的驱动力
第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调整用人导向,配好班子,改善队伍结构。高校继续教育员工队伍的短板首先表现在学院班子建设上: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班子平均年龄普遍偏高,部分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班子全部是专职管理人员;在一些高校,甚至存在着不好安排的干部才往继续教育学院派的“街谈巷议”。“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P526)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要激发员工的内生力,实现加速转型发展,需要高校党委配好配强学院班子。同时,学院班子也应主动突围,积极调整改善员工队伍结构。
第二,完善政策资源配置。高校继续教育绝大多数实行的是职能管理和主办合一(管办合一)的运行体制。这一体制下,继续教育学院被戏称为“三不像”:不是学校机关职能部门,但按机关人员在管理;不是专业(学科)院系,但像专业院系一样在办学;不是企业公司,但要像企业一样参与市场竞争。高校党委需要结合学校实际,认真调研探索继续教育运行的体制机制,并据此进一步科学拟订对学院的考核奖惩政策,设计员工的晋升晋级通道等。学院班子应当好学校党政的参谋助手,积极建言献策,争取政策资源支持;当好学院发展的引领者决策者,用好政策资源,不断提升内部治理能力。
第三,统筹空间资源配置。近年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提速,一些高校办学的物理空间矛盾突出,继续教育办学的物理空间因此逐步被挤压,校内教学用房、学生学员食宿等无法得到基本保障,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高校在向继续教育要品牌、要质量、要效益的同时,应该加强统筹规划、改善继续教育办学的基本保障条件。
3.增强理想教育的说服力
第一,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班子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能力和业务水平,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是增强说服力的关键。“关键少数”要有关键作为。[2]应建立学院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班子调查研究制度,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精选学习和调研内容,学思悟践结合,着力提高班子政策能力、引领能力、统筹能力、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班子及成员有“几把刷子”,做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获得员工的信服。
第二,组织带领员工坚持学历史、学“创业史”。历史是明亮的镜子,“创业史”是生动的教案。学院党组织应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思想政治建设和事业发展相融合的原则,实施常态化、制度化的“三贴近”学习。一是结合时政热点和员工的兴奋点,开展世界史、西方史、中国史、中国革命史、中国现代史、当代史、时代史的专题教育和讨论,引导员工提高站位、明辨是非、洞察大势。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励志导向,结合个体及团队的职业发展,学习学校、学院及校内外兄弟院系的“创业史”。通过“对照”学习、体验身边的“创业”案例,重塑员工队伍的整体价值观,重振入主流干事业的精气神。
4.内化风险防范的执行力
第一,执行好民主集中制,补决策短板。一是坚持学院党委会(党总支、党支部)、党政联席会决策制度,决策事项应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提升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应有序推进党务、院务公开,主动接受日常监督。二是班子要勤于调查研究、敏于发现问题、及时化解风险。班子成员到院内工作一线与院外兄弟院系、高校调研交流应成为常态。
第二,定期梳理办学风险点,补规范短板。应定期统筹梳理继续教育办学各个环节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及时查漏补缺,补齐或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落实“一岗双责”责任体系,责任到岗位、到员工。建立健全安全稳定风险防范、突发事件处置、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的相关制度及工作流程。
第三,培育知行合一的风险管理文化,补执行短板。党政主要负责人应牢固树立科学管理、依法治理和规范行为的意识,切实强化班子带头对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学习和遵守;敢于应用警示教育和“四种形态”强化制度的执行监督问责,建立制度执行的评估和反馈机制,提高全体员工对制度的敬畏心、执行力,养成自律他律相结合防范抵御办学风险的综合能力,培育出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5.激发组织关怀的凝聚力
要提升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性,需要继续教育学院党组织坚持以人为本,在推进加速转型发展的同时,持续关注和改善民生、关心员工发展,催生激发员工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
第一,倾听民声,关注和改善员工民生。以关注和改善员工的民生为切入点,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对员工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沟通,关心其身心健康,创设和谐奋进的工作学习氛围,切实推动解决影响员工积极性、自信心和创造力的共性问题。
第二,重视员工发展,建立帮扶机制。建立“培训者的培训”等业务学习与能力提升机制,营造员工善于主动学习、不断提升、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采取切实措施,增强非事业编员工的身份认同与归属感,缩小与事业编员工的收入差距。常态化开展沟通交流、交心谈心工作,把握员工队伍的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实际,及时发现员工的困难,发挥党组织、工会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并落实员工帮扶机制。
6.夯实转型发展的自信力
发展的自信力,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内生力,也是其重要目标。高校继续教育加速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亟须催生、夯实员工队伍转型发展的自信力,引导员工不等不靠不怨,将思想和行动聚焦到创新的事业和目标的实现上来。
第一,进中心入主流,实现转型发展的重点突破。积极践行学校、学院的办学定位与目标,集中力量在重点项目上不断突破,鼓舞士气、提振信心。一是把握时代脉搏,谋划创新发展,丰富继续教育办学形式、办学模式,为国家、区域、行业企业提供咨询、智库、科研等专业服务,为学校中心工作提供优质服务。二是谋划特色发展,加快差异化的品牌建设,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特色教育与服务项目。三是谋划内涵发展,着力提升质量,兼顾经济效益。
第二,加强宣传推广,营造转型发展的良好环境。以各种形式在院内外宣传学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大势大事,形成全院齐心奋进、自信自强、共享发展的良好氛围;特别是要开展好“对外”宣传,多争取校内外师生、校友,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的认可及支持,努力为继续教育重贴“标签”,为加速转型发展创造最有利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余谓之.“关键少数”要有关键作为[N].人民日报,2018-03-27(4).
周前进,谭冬冬.高校继续教育员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4):62-64.
分享:
由于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长,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生活与娱乐问题成为重中之重。为了减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通过社区教育模式,加强老年人的人力资源开发,同时可以缓解压力。社区教育有利于我国国民的终身教育,同时还能对当前老龄化人口做出分析,同时对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1-11-05近年来,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问题所引起的事故频发,维护基层官兵心理健康成为心理学工作的重点内容。目前,基层军医心理实践能力偏弱,为兵服务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满足基层部队的心理健康需求。因此,结合模块化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等手段,"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能力为导向的分组策略和综合考核方式等方法。
2021-10-29人均寿命的延长与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使得老年群体规模越来越大,学习的需求随之呈几何级数增长。老年教育有利于满足老年人教育需求,促进积极老龄化,通过分析世界各国老年教育的现状,对其模式和特点进行比较,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完善老年教育法律法规、重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促进经费多元化、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等建议,以促进我国老年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2021-10-29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构建高水准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分析了"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质量体系建设的缘由,提出构建继续教育质量体系的思路:在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的基础上,利用过程思维、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建设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2021-10-29直播教学是借助于网络硬件与软件平台进行实时教学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空间限制,使学生和教师可以在不同的位置进入网络教室开展学习。同时,直播教学中还可应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PPT、动画等,使得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更丰富。直播教学在成人教育中解决了不能集中面授的问题、解决了自学过程教学质量低的问题,同时有效地增进了师生感情。
2021-07-30高等继续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区域,其改革发展以及培养质量对调整优化社会人力资源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经济增长速度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等全方位转型升级,这对高等继续教育综合改革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任务、新要求[1]。
2021-07-2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将共享发展理念确定为五大发展理念的目的与归宿[1]。随着继续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共享理念检视和指导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于探索新时期继续教育发展模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1-07-21随着继续教育的学历补偿功能日益弱化,以培训为主的非学历继续教育正成为不少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选择。与此相适应,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对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内涵概念、性质特点、发展定位、功能定位、发展路径、问题与对策等展开了积极探索,为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与行动指南。
2021-07-21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当下日益激烈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公司对人才的要求也越发高,在职人员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优胜劣汰也由此体现出来,在职员工随时都有被更高能力的人才顶替的可能[1]。因此,这一些人需要另外一种途径去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拓宽自身的视野。
2021-06-11在国内社会文明建设,国民文化素养水平不断提高,事业单位也对内部的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单位加大对员工教育培训力度,来提高员工专业工作技能、职业素养,本篇文章重点论述分析了事业单位人才短缺的原因,并深入探讨了事业单位人才继续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开展研讨会、讲座,进一步丰富教育培训的方式,制定合理教学方案,加大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
2021-05-31人气:7495
人气:6499
人气:5891
人气:5654
人气:500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继续教育研究
期刊人气:1092
主管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9-4156
国内刊号:23-1470/G4
邮发代号:14-129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3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47
影响因子:5.17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