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结合"互联网+"策略与"一带一路"倡议,创建了"一带‘译’路,职为你来"微信公众平台。本文以本公众平台为依托,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中,"互联网+"背景下外语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及方向,希望"一带‘译’路,职为你来"微信公众平台和本文的研究内容能够对正在求职和即将求职的外语专业人才提供一定的帮助。
“互联网+”是21世纪中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利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形式屡见不鲜,本项目响应了“一带一路”国策,创办“一带‘译’路,职为你来”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与职场招聘信息市场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为外语专业人才提供学习与求职信息、减少就业困扰,而且,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多国互帮互助,实现共赢。本微信公众平台积极找寻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优秀企业职位供外语人才选择。让优秀企业与优秀外语人才对接,从而促进外语教学培养与企业经济发展。
1、“互联网+”背景下当代外语人才培养现状
1.1 根据专业情况,开设不同学习板块
随着近代高校的不断崛起,越来越多的大学外国语学院都开设了除英语之外的多语种专业。除了联合国通用的世界六大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之外,还有许多具有影响力的小语种:日语、朝鲜语(韩语)、泰语、老挝语等。毋庸置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自己只能掌握一种语言的现状。各大本科高校的外语专业学生、外语爱好者,或者已就职的专业人才都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基于此种情况,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一带‘译’路,职为你来”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了“TOPIK韩国语能力考试”“日本语能力测试(n1/n2/n3)”“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六级(CET)”“外语专业各国语种专四专八”学习板块。
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本微信公众平台也将目光放在了打造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上,当外语专业人才拥有其他的办公技能,那么他们在求职路上更是如虎添翼。就此情况,本微信公众平台设办了“其他证件考取信息”的学习板块,拓宽外语专业人才的就业视野。开设了“教师资格证”“TESOL国际英语教师资格证”“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等。“一带‘译’路,职为你来”微信公众平台记录了大多语种的语言等级考试真题以及掌握学习外语知识的小技巧。更有用户交流区,让使用本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得以沟通交流,促进彼此的学习,在互相鼓励中共同进步。
1.2 “一带一路”倡议下,外语人才的职业规划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范围之广,跨越三洲。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外语专业人才作为中国与外国的交通桥梁,这是对于外语专业人才的挑战,更是外语专业人才不可错过的机会。所以,外语专业人才应注重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专业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思辨及反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一带‘译’路,职为你来”微信公众平台就此开设了简历设计板块,让更多有需求的外语专业人才通过格式化的简历清晰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是一方面,各大平台上的多类型企业招聘也不应错过。针对招聘信息,本项目开设了“(分区域)招聘信息”板块。尤其应用语言学、理论类、语言技能类、文化背景和跨文化交际类、商务翻译类、财经管理类、国际贸易操作实务类、文学类等外语专业人才可以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展望自己的职业规划。
2、“互联网+”背景下当代外语人才的就业方向
2.1 外语人才的就业现状
首先以世界通用语言西班牙语专业为例,西班牙语专业都把自己定位为语言专业,关注的是翻译的培养,强调的是语言的文化学习,相对排斥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而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需要如此多的研究西班牙语文学与文化的毕业生。或者更直白地说,掌握基本的西班牙语语言能力已经成为社会生存的一项基本技能,更多的是需要专业类的西班牙语人才。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数量过剩,英语专业开得越来越多。下面是一组数据:全国一千多所本科高校中,有超过四百所设有以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为主要方向的西班牙语专业,在校学生总数超过15万。
庞大的毕业生数额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我国对于西班牙语专业开发的重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西班牙语专业人才的怀才不遇。由此可见,通用语言专业的外语专业人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除此之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国家也在世界舞台上得到了认可,人们对于小语种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但在一定程度上,越来越多人学习小语种也减少了小语种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的招聘条件也随着小语种的竞争力增强而不断变得苛刻起来,这使得一些本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外语专业人才更加举步维艰。消息的闭塞、信息的阻碍这些都成为小语种专业人才市场过剩的重要原因。
2.2 “一带一路”倡议下外语人才的就业发展方向与选择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外语专业人才将就业目光投向了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一带一路”倡议下小语种人才需求量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途径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除了我们正在学习的英语,小语种外语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扩大,这对于学习外语的专业人才来说无疑是个谋求发展的好机会。“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记录可以发现应用语言学、理论类、语言技能类、文化背景和跨文化交际类、商务翻译类、财经管理类、国际贸易操作实务类、文学类等外语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此外,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在报考公务员上也占一定优势。
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文教传媒工作,也可以兼职翻译,报酬丰厚。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外语专业人才还会有更多的机会。以前的外语专业人才苦于就业机会的缺失,因为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也带动着需求市场的不平衡。外语专业人才的职业早已经不局限于教书翻译。因此,外语专业人才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国际视角,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强语言能力,专业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思辨及反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互联网+”背景下,对外语人才就业方向的思考
从以上对外语人才的学习及就业情况的研究中,得到的以下思考和启发:首先,利用“互联网+”策略,多种手段获得招聘信息。其次,在“互联网+”背景下,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QQ推送、知乎、新浪微博、抖音等网络媒体获得企业招聘信息。通过文章推送和短视频的方式,了解该企业的企业文化以及应聘该职位需要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需要考取的证件。再次,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大数据审计功能,筛选出自己想要就职的企业和岗位,既节省了去当地人才市场的人力物力,还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提升自己。
利用“互联网+”,除了有助于企业的招聘之外,更重要的是外语专业人才不会再因为消息闭塞而怀才不遇。另外,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多方面考虑就业方向。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实施,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都有大量的外语专业人才需求。外语专业人才应将目光放长远,不再局限于“教书翻译”,出口营销管理人才、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外贸业务员、报关员、跟单员、单证员、报检员、外贸经理、国际货代业务员、涉外秘书等职位也是良好的就业方向和选择。
外语专业人才对世界形势和时事政治的及时关注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为外语专业人才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外语专业人才的思想水平和道德素养也影响着其就业选择。
4、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对外语人才的就业方向进行了研究说明,以“一带‘译’路,职为你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对“互联网+”策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的部分进行了阐明和讲述。希望通过本文论述的“互联网+”背景下外语人才就业方向相关研究和“一带‘译’路,职为你来”微信公众平台能够对外语人才的就业贡献绵薄之力,希望当代的每一个外语人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职业,也希望每一个外语人都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铭记心中,爱国敬业。
参考文献:
[1]国昕璃,李英天.微信公众平台在朝鲜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长江丛刊,2017,(11).
[2]黄芳."—带一路"背景下烟台高校小语种人才培养研究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9,(1).
[3]刘国佳."—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外语专业人才职业发展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1).
[4]邢姗姗.“—带—路"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智库时代,2020,(3).
文章来源:穆雨莹,李英天.“互联网+”背景下外语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0):60-61.
分享: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重中之重。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于2022年11月中旬召开,会议明确强调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2024-06-06《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统计:2022届本科毕业半年后,从事教育业(13%)为众多行业之最。但此项数据却是2018以来最低,相对于2020届本科毕业的17%下降了4个百分点。同时,在2022年中国本科生在教培辅导机构与教培机构的就业比例,也从2021届的6.0%下降到5.1%。
2024-06-05自从数字乡村战略提出,我国乡村数字经济显著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需要一批批掌握数字技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变为“新型职业农民”,推动数字乡村的发展。教育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职业学校70%以上学生来自农村,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技能开发的重要主体,有责任为乡村提供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024-04-19内卷是指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个体为追求更高的成绩和成功,而不断付出超过必要条件的努力和资源的现象。这种竞争状态不仅存在于学术、职业领域,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卷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异化与就业困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2024-04-17近年来,我国对大学生就业给予高度关注,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就业观念作为大学生择业的重要条件,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方向,还关系到国家就业政策的制定情况。只有了解大学生就业观念发生的变化,才能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就业服务,进而为大学生群体高质量就业提供保障。
2024-04-16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关乎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大计,是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的重要依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走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呈现上升趋势。“慢就业”是指大学生毕业后放缓求职进程,处于暂时未就业(已升学或出国深造除外)的状态。
2024-03-18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此,教育部提出就业育人新举措,要求各地各高校将就业育人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以就业育人的温度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专业型艺术人才的储备军,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实际积极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精准就业帮扶,强化就业育人实效。
2024-03-12促进农科大学生留赣就业对于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农林高校留赣就业率始终不高,投身农业相关领域的学生所占毕业生比例更是处于较低水平,既无法给江西省的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也无法以就业助推农林高校涉农专业的招生工作。政府、社会、高校、家庭等层面应高度重视农科大学生留赣就业问题。
2024-03-07促进农科大学生留赣就业对于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农林高校留赣就业率始终不高,投身农业相关领域的学生所占毕业生比例更是处于较低水平,既无法给江西省的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也无法以就业助推农林高校涉农专业的招生工作。虽然近一时期国家在第一产业方面的投入很大,付出很多精力,但是反观农业产业相关从业人员的年纪普遍较大,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明显与国家的战略目标不协调。
2024-03-05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重要论述。自2020年开始,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革,以及全球疫情肆虐等因素影响,就业难的话题再次成为社会的热点。国家各部委、各省市和各高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政策和就业帮扶计划,积极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2024-01-10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青年探索
期刊人气:1797
主管单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州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广州市穂港澳青少年研究所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1004-3780
国内刊号:44-1022/D
邮发代号:46-162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21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7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