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民主教育思想的先行者,他所提出的民主教育思想既能反映出当代的时代精神,又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自新课改以来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有助于为国家培养出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内涵,并进一步阐述了民主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旨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价值取向,从而为和谐课堂、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助力。
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提出并非而言,而是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的教育体系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之后,从西方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中获得启发,并根据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进行修正、补充与完善,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系完整的民主教育思想。那么什么是民主教育思想呢?陶行知对民主教育思想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他认为民主教育实际上就是教会人如何争取民主、发展民主的教育,指导人类依据民主性原则,发挥自身与群体的创造力,从而创造出让全民都可以感受到幸福的社会环境。简单来说,民主教育思想就是为人民能够获得美好生活而创办的教育,将其运用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在民主的学习课堂中通过民主沟通获得更好地发展。
一、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 平民的教育
民主教育与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具有极大的渊源,其主张教育要做到天下为公,无论男女、老少、贫富、民族、信仰、城乡等均具有接受教育的资格,希望可以带领我国教育走出“小众教育”的困境。在平民教育的思想引领下,需要教师做到“来者不拒”,不能来接受教育的要“送上门去”。受到平民教育的启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不歧视学困生,给每一位学生以公平的教育机会,不将学困生、后进生置于课堂的角落,从而让课堂教学走出“优生独舞”的现象,构建平等的教育环境。
(二) 民主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在民主教育中指出民主的教育是生活与学习的融合,在怎样的生活环境下学习就可以习得什么样的民主思想。在民主的教育中需要做到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意见与能力,能够在民主的教育环境中满足学习个体的学习需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自身的劳动成果,民主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校教育摆脱“批量复制”的问题。民主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以具备“民主的教师”为前提,“民主的教师”需具备“虚心”“宽容”“与生共甘苦”“与生同学习”“教学相长”等特征,能够放下教师的架子,蹲下身子,学会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打破“师道尊严”的束缚,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弘扬民主作风,以此培养教师与学生的民主意识,促进教师与学生在民主教育中的共同发展。
(三) 和谐的教育
民主教育是和谐的教育,其提倡教育应该是健康的、科学的、艺术的、劳动与民主共同组成的和谐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和谐是民主教育的主要目标,并希望可以通过健康的、科学的、艺术的、劳动与民主的和谐教育,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我国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和谐的教育理念影响下,需要教师同时关注学生的身体、精神、知识、审美、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教育,这种教育思想抨击了“重考试、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四) 创造性的教育
在民主的教育环境下,教师给每一位学生都创造出了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做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在创造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从创造的成果中收获成就感。民主教育思想中的创造性教育提倡解放学生的手、脑、眼、嘴、时间、空间,认为只有学习者只有真正得到了解放,才能够在学习中积极创造,才可以将创造力尽情地发挥出来,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创造出无限可能。
二、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 “以民为贵”思想,揭示了教育的本质
在以往的几千年教育史中,一直存在着教育为社会服务、教育为领导专政服务的封建观念,这种错误观念的存在导致教育偏离了本质。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指出教育要为人民大众服务,需要构建民有、民治、民享的课堂,在这种“三民”课堂中学生有学习的权力、有学习的兴趣、参与课堂管理、享受学习的过程,真正围绕学习者为中心,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学习需求,揭示了教育为学生服务的本质。受到“以民为贵”思想的影响,现代教育改革应思考:教育要为谁服务?教育为学生服务的怎么样?教育政策、教育体系以及教材内容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进而优化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教育体系与教育政策,让教育与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求高度切合,以此提升教育的服务质量。
(二) “教学做合一”方法,为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传统教育思想中一直主张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实施更是将学生“锁定”在书本之中,将学生“软禁”在课堂之上,从而导致学生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完全不关心书本之外的知识,更加不会考虑到数学知识是否科学,如何将书本知识运用在生活之中,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不利于学生个性、智慧以及创造力的发展。“教学做合一”作为民主教育中的主要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在教育教学中可以让学习者在“劳力”的基础上学会“劳心”,不仅学会知识,更加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学会灵活地运用知识,这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善于利用“教学做合一”的民主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构建创造性与健康性于一体的教育,以此提升教育的科学性,让学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彰显出民主教育的价值,为教育改革指明方向。
(三) “创造性”民主思想,塑造了素质教育之魂
创造性的教育是民主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将其运用在教育领域中可以将我国的教育事业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以“创造教育”为素质教育改革之魂,坚持教育为社会、为学习者服务相统一的原则,认识到没有创造就没有教育,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教育的起点应是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意识,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渗透创造思想,给学习者营造适宜的创造环境,提供充足的创造时间,目的在于解放学生的手脑、思维,让学生可以在创造的学习中彰显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学习的真知灼见,以“创造性”的民主思想以及“六大解放”思想的实践,带领学生走出机械背诵的学习模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自由创造中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改革的前进步伐。
三、结论
总之,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提出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需要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学科特点,探寻民主教育思想的落实之路,更好地发挥民主教育思想的教育价值,助力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教育中的自由与民主何以必要[J].中国德育,2016(08):23-24.
[2]魏波.民主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核[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4):107-108.
[3]单中惠.传承与创造——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比较[J].中国德育,2016(14):74-75.
[4]储朝晖.陶行知民主教育的精神实质[J].中国德育,2011(08):61-62.
[5]熊贤君.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探微[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04):46-47.
周磊.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内涵与实践意义的探索[J].小学生(中旬刊),2021(05):14-15.
分享: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劳动教育十分必要。劳动教育是“五育合一”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劳动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3-08-03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高度一致性,是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如何构建校本培训体系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校本培训的内涵和特点,首先分析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随后结合实际,分析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体系构建与实践现状,最后从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效果等四个维度提出了构建校本培训体系的路径。
2023-08-03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够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变化着的综合能力,由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行为以及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所持有的主观认识所组成,是由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所决定的。
2023-08-03校长犹如总设计师,学校发展的“局”设计好了,学校一切工作才会沿着良好的轨道运行。校长犹如一校之魂,学校发展的“魂”引导好了,办学的一切思路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集众之力,同心致远,一起向幸福出发”,是现代学校管理不变的理念。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和“动力源”,抓好教师队伍是校长管理学校的核心工作,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是这一核心中的关键点和命脉。
2022-04-09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师资培训工作,在促进培训内容丰富的同时,创造出与教师提高相适应的培训方式,培训的方法逐渐多元化,通常能满足高校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要求,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对高校教师的要求逐渐提高,这就在培训中出现了问题。
2021-12-25管理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尤其对于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而言,由于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处在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节点。因此,班主任需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这会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2021-12-21“择校”反映的社会群体对均衡与优质教育的追求,是地方义务教育发展是否均衡的“晴雨表”。当前“择校”已演化为通过转移户口、购买“学区房”等手段进行的隐性行为。家长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寻求“优质教育”,但对什么是“优质教育”,不同家长认识不尽相同。但总体说来,家长“择校”一般主要考虑学校发展、师资配备和生源质量三个方面。
2021-12-02"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县域特色品牌学校建设重要性凸显。当下我国县域特色品牌学校建设存在着策划能力不足、诊断性行动研究缺失、难以持续等明显桎梏。提升特色品牌学校建设策划能力,展开诊断性行动研究,构建综合保障机制,多措并举破解县域特色品牌学校建设桎梏,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1-12-02研究生招生录取政治监督有利于维护国家考试制度的公正,有利于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高校风清气正的形象和保障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更好地开展。目前,研究生招生录取过程问题频发,调剂录取存在"不确定性"、复试普遍存在形式主义、复试过程不透明、破格录取不严谨、复试腐败之风悄然滋长。
2021-11-18根据贫困地区教育相对薄弱的实际,应以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师资专题培训项目为载体,以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优势为依托,针对当地师资队伍学历提升、教学能力、信息化素养、办学水平等具体情况,科学设计培训方案、创新培训模式,精准施策,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实现教育扶贫,主动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
2021-11-18人气:5600
人气:5221
人气:4017
人气:3767
人气:373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期刊人气:1980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1-489X
国内刊号:11-4754/T
邮发代号:82-975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3.09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54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3.03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