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谈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实践意义

  2021-05-06    48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民主教育思想的先行者,他所提出的民主教育思想既能反映出当代的时代精神,又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自新课改以来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有助于为国家培养出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内涵,并进一步阐述了民主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旨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价值取向,从而为和谐课堂、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助力。

  • 关键词:
  • 教育事业
  • 教育教学
  • 民主教育思想
  • 课堂教学
  • 陶行知思想
  • 加入收藏

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提出并非而言,而是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的教育体系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之后,从西方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中获得启发,并根据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进行修正、补充与完善,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系完整的民主教育思想。那么什么是民主教育思想呢?陶行知对民主教育思想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他认为民主教育实际上就是教会人如何争取民主、发展民主的教育,指导人类依据民主性原则,发挥自身与群体的创造力,从而创造出让全民都可以感受到幸福的社会环境。简单来说,民主教育思想就是为人民能够获得美好生活而创办的教育,将其运用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在民主的学习课堂中通过民主沟通获得更好地发展。


一、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 平民的教育

民主教育与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具有极大的渊源,其主张教育要做到天下为公,无论男女、老少、贫富、民族、信仰、城乡等均具有接受教育的资格,希望可以带领我国教育走出“小众教育”的困境。在平民教育的思想引领下,需要教师做到“来者不拒”,不能来接受教育的要“送上门去”。受到平民教育的启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不歧视学困生,给每一位学生以公平的教育机会,不将学困生、后进生置于课堂的角落,从而让课堂教学走出“优生独舞”的现象,构建平等的教育环境。

(二) 民主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在民主教育中指出民主的教育是生活与学习的融合,在怎样的生活环境下学习就可以习得什么样的民主思想。在民主的教育中需要做到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意见与能力,能够在民主的教育环境中满足学习个体的学习需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自身的劳动成果,民主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校教育摆脱“批量复制”的问题。民主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以具备“民主的教师”为前提,“民主的教师”需具备“虚心”“宽容”“与生共甘苦”“与生同学习”“教学相长”等特征,能够放下教师的架子,蹲下身子,学会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打破“师道尊严”的束缚,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弘扬民主作风,以此培养教师与学生的民主意识,促进教师与学生在民主教育中的共同发展。

(三) 和谐的教育

民主教育是和谐的教育,其提倡教育应该是健康的、科学的、艺术的、劳动与民主共同组成的和谐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和谐是民主教育的主要目标,并希望可以通过健康的、科学的、艺术的、劳动与民主的和谐教育,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我国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和谐的教育理念影响下,需要教师同时关注学生的身体、精神、知识、审美、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教育,这种教育思想抨击了“重考试、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四) 创造性的教育

在民主的教育环境下,教师给每一位学生都创造出了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做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在创造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从创造的成果中收获成就感。民主教育思想中的创造性教育提倡解放学生的手、脑、眼、嘴、时间、空间,认为只有学习者只有真正得到了解放,才能够在学习中积极创造,才可以将创造力尽情地发挥出来,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创造出无限可能。


二、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 “以民为贵”思想,揭示了教育的本质

在以往的几千年教育史中,一直存在着教育为社会服务、教育为领导专政服务的封建观念,这种错误观念的存在导致教育偏离了本质。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指出教育要为人民大众服务,需要构建民有、民治、民享的课堂,在这种“三民”课堂中学生有学习的权力、有学习的兴趣、参与课堂管理、享受学习的过程,真正围绕学习者为中心,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学习需求,揭示了教育为学生服务的本质。受到“以民为贵”思想的影响,现代教育改革应思考:教育要为谁服务?教育为学生服务的怎么样?教育政策、教育体系以及教材内容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进而优化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教育体系与教育政策,让教育与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求高度切合,以此提升教育的服务质量。

(二) “教学做合一”方法,为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传统教育思想中一直主张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实施更是将学生“锁定”在书本之中,将学生“软禁”在课堂之上,从而导致学生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完全不关心书本之外的知识,更加不会考虑到数学知识是否科学,如何将书本知识运用在生活之中,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不利于学生个性、智慧以及创造力的发展。“教学做合一”作为民主教育中的主要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在教育教学中可以让学习者在“劳力”的基础上学会“劳心”,不仅学会知识,更加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学会灵活地运用知识,这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善于利用“教学做合一”的民主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构建创造性与健康性于一体的教育,以此提升教育的科学性,让学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彰显出民主教育的价值,为教育改革指明方向。

(三) “创造性”民主思想,塑造了素质教育之魂

创造性的教育是民主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将其运用在教育领域中可以将我国的教育事业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以“创造教育”为素质教育改革之魂,坚持教育为社会、为学习者服务相统一的原则,认识到没有创造就没有教育,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教育的起点应是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意识,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渗透创造思想,给学习者营造适宜的创造环境,提供充足的创造时间,目的在于解放学生的手脑、思维,让学生可以在创造的学习中彰显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学习的真知灼见,以“创造性”的民主思想以及“六大解放”思想的实践,带领学生走出机械背诵的学习模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自由创造中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改革的前进步伐。


三、结论


总之,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提出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需要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学科特点,探寻民主教育思想的落实之路,更好地发挥民主教育思想的教育价值,助力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教育中的自由与民主何以必要[J].中国德育,2016(08):23-24.

[2]魏波.民主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核[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4):107-108.

[3]单中惠.传承与创造——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比较[J].中国德育,2016(14):74-75.

[4]储朝晖.陶行知民主教育的精神实质[J].中国德育,2011(08):61-62.

[5]熊贤君.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探微[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04):46-47.


周磊.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内涵与实践意义的探索[J].小学生(中旬刊),2021(05):14-1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期刊名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期刊人气:198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1-489X

国内刊号:11-4754/T

邮发代号:82-975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