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正所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发展,国家安全和国家的各方面发展息息相关,也时时刻刻影响着国民的幸福生活。只有保障国家安全,社会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更加奋力地发展经济、文化、科学,国民才能享受稳定、和谐的社会生活。因此,对于国民的国家安全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在小学、中学、大学的基础课程中加入国家安全教育,增强青少年对国家安全的意识,夯实青少年对国家安全的认知。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为了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对他们的国家安全教育,将青少年培养成思想道德进步、国家意识强烈的社会栋梁,这成为当前学生德育的当务之急。
一、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一体化的意义
(一)国际环境,大势所趋
在新时代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变革淡化了文化的分界、社会的间隔,地球村效应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是,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中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问题,例如,国际环境的动荡,导致西方资本主义企图通过传播不实的舆论诋毁我们的执政党,动摇我们的政治制度,煽动周边国家与我们产生摩擦,引发混乱,扰乱我们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金钱至上思想观念的盛行,错误金钱观、消费观的渗透,带来超前消费、超额消费,对我国的青少年教育产生十分恶劣的影响。所以,设置大中小学的国家安全意识一体化教育是国际环境造就的,是大势所趋。唯有一步一步地坚实巩固青少年对国家安全意识的学习,在不同的阶段教授相对应的国家安全知识,才能让青少年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时刻感悟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时刻牢记自己对国家安全的使命与义务。
(二)义务教育,知识与责任并存
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起,我国就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重视教育,即重视国家未来的发展。学生作为一群以学校为主要生活环境的人,他们所接触到的是先进的知识,是社会中最美好的一面。越是学富五车的人,越应该具有良好的品德,以德为本,以术为器,才能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建设者。在小学阶段,学生天真无邪,宛如一张白纸,这正是激励他们立下远大理想的开端,通过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让他们具备家国意识的初步认知,憧憬祖国的繁盛与辉煌;在中学阶段,学生逐渐接触时事,开始具备基本的政治判断能力,此时正是教他们以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的时候,通过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让他们理解国际关系,主动关注时事热点,不被国外不良势力的舆论牵着鼻子走,不动摇坚定的爱国之心,不改变决绝的护国之情;在大学阶段,学生有自己的主观看法,能够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合理评论,能够主动加入保家卫国的队伍,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随着青少年的成长以及他们自身知识见闻的增长,使他们懂得肩上的责任一步步加重,使他们懂得回馈祖国对他们的栽培,只有深刻理解国家安全教育对大中小学学生的要求,并保证学生在学习国家安全意识知识的同时,践行有关保护国家安全的行动,亲身体验参与守护国家安全的活动,产生一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杜绝一切可能泄露国家安全信息的活动,让学生成为合格的国家安全卫士。
二、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一体化面临的困境与策略
目前,要想实现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国家安全教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需要教育部门设定统一的教学标准,保证全国较为均衡的课程进度,综合研究大中小学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和德育相结合。此外,教育部门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学生认识不全,素质不高,能力不够
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是一个国家保持安全稳定的关键,而要想具备这样的意识形态,必须培养学生完整的认识。在大中小学的不同阶段,授以学生不同程度的国家安全基础理论知识,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增加部分法律政策、国家战略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国家安全机构,参与评价国家安全时事热点,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具备与其年龄相符的国家安全意识。由于国内大部分地区城乡发展不协调,导致学校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学生对于国防意识、家国情怀、忧患意识的综合素质有所欠缺,教育体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地区差异使得大中小学一体化受到冲击,学生所学的知识体系无法连作整体,最终导致学生素质不高。有些教师自身对国家安全意识的理解不够全面,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能力低,影响了学生对国家安全意识的学习,无法提升自身能力,无法实践安全教育的学习要求。所以,在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上实现地域之间的平衡就尤为重要,通过国家调控拉动地方教育水平的提升,加强对教师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并以此提高学生对国家安全知识的理解。
(二)教师国家安全知识薄弱,未利用教材外的教育资源
教师作为教育的核心,其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对于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发现某些教师对于国家安全意识的知识储备不够完善,导致学生接受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出现内容上的偏颇、生活化的缺失。教师照搬教材教授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会使学生无法结合实际事件的事态发展进行整合、分析、理解,只有教师结合时事案例,与学生一起讨论热点问题,不断学习新的政治思想,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引导学生建立与时俱进的国家安全意识观念。由于我国的思政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开卷的思政课程和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使教师与学生都产生了懈怠心理,为了应试,他们都更加注重知识理论的识记,却忽略了理论应用技能的培养。此外,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课堂,导致教师忽视了教材外、课堂外、校园外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资源。国家安全教育的课程资源是多样性的、开放性的,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后,需要进行应用,才能深化记忆。例如,让小学生参观军事教育基地,了解部队的生活;让中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感受历史的厚重;教师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利用资源优势,将国家安全教育资源带进校园,装进学生心中。
(三)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不符合新时代发展特征
目前,全国学校的教学工作都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作为教学重点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更要紧跟时代步伐,抢占网络阵地,营造绿色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网络是青少年了解世界的窗口,但正确引导青少年使用网络这把双刃剑却还有些难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书本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强国App、优质微课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安全知识,加深学生对军人、匠人、科学家等有重大社会贡献的人物的认识。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辨别网络陷阱,不相信谣言,遵守网络道德与法规。同时还要运用合理的讲授方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接受知识,从而提高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通过讲授法理解分析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头脑中将知识过滤、转化,变为自身容易理解记忆的知识储备,从而形成稳定的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同时,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开展相应且有益的实践活动,以此来加强对国家安全意识的认知。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国家安全教育、党组织、军旅题材的电影,推行国家安全教育征文活动等,让学生在课堂之余继续吸收国家安全知识,不断提升国家安全观。
三、结语
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是长久之计,需要学校、教师、社会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慢慢渗透,使其根深蒂固。学校、教师、社会共同发力,营造出良好的国家安全教育环境,实现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一体化,让每一个学生都具备较强的国家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春梅.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现状研究[J].财富时代,2021(2):49-50.
[2]孟祥青.高中思想政治课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3]王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国家安全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0.
[4]冯芸.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创新发展[J].现代交际,2020(24):135-137.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4):4-6.
文章来源:王真.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一体化问题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2):114-115.
分享: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劳动教育十分必要。劳动教育是“五育合一”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劳动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3-08-03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高度一致性,是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如何构建校本培训体系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校本培训的内涵和特点,首先分析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随后结合实际,分析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体系构建与实践现状,最后从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效果等四个维度提出了构建校本培训体系的路径。
2023-08-03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够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变化着的综合能力,由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行为以及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所持有的主观认识所组成,是由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所决定的。
2023-08-03校长犹如总设计师,学校发展的“局”设计好了,学校一切工作才会沿着良好的轨道运行。校长犹如一校之魂,学校发展的“魂”引导好了,办学的一切思路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集众之力,同心致远,一起向幸福出发”,是现代学校管理不变的理念。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和“动力源”,抓好教师队伍是校长管理学校的核心工作,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是这一核心中的关键点和命脉。
2022-04-09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师资培训工作,在促进培训内容丰富的同时,创造出与教师提高相适应的培训方式,培训的方法逐渐多元化,通常能满足高校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要求,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对高校教师的要求逐渐提高,这就在培训中出现了问题。
2021-12-25管理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尤其对于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而言,由于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处在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节点。因此,班主任需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这会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2021-12-21“择校”反映的社会群体对均衡与优质教育的追求,是地方义务教育发展是否均衡的“晴雨表”。当前“择校”已演化为通过转移户口、购买“学区房”等手段进行的隐性行为。家长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寻求“优质教育”,但对什么是“优质教育”,不同家长认识不尽相同。但总体说来,家长“择校”一般主要考虑学校发展、师资配备和生源质量三个方面。
2021-12-02"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县域特色品牌学校建设重要性凸显。当下我国县域特色品牌学校建设存在着策划能力不足、诊断性行动研究缺失、难以持续等明显桎梏。提升特色品牌学校建设策划能力,展开诊断性行动研究,构建综合保障机制,多措并举破解县域特色品牌学校建设桎梏,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1-12-02研究生招生录取政治监督有利于维护国家考试制度的公正,有利于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高校风清气正的形象和保障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更好地开展。目前,研究生招生录取过程问题频发,调剂录取存在"不确定性"、复试普遍存在形式主义、复试过程不透明、破格录取不严谨、复试腐败之风悄然滋长。
2021-11-18根据贫困地区教育相对薄弱的实际,应以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师资专题培训项目为载体,以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优势为依托,针对当地师资队伍学历提升、教学能力、信息化素养、办学水平等具体情况,科学设计培训方案、创新培训模式,精准施策,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实现教育扶贫,主动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
2021-11-18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全球教育展望
期刊人气:157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9-9670
国内刊号:31-1842/G4
邮发代号:4-358
创刊时间:197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3.09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54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3.03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