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重要场所。纵观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设计作为建筑行业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能够为施工提供指导,其设计的表现形式更是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能够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视觉艺术。基于此,本文就针对这项艺术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积极了解这项艺术在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旨在为建筑的设计提供借鉴。
这项艺术设计的概念是从日本的世界设计大会流行起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该艺术对于我们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变革。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如果将该项艺术融入到设计的过程中,更能够体现出建筑设计的内涵,提高建筑的整体形象,使得建筑物能够顺应社会的潮流,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需要;并且通过该艺术的应用,建筑更具有文化和社会性,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1、视觉传达艺术
1.1 该艺术的简述
就是指用视觉符号传达信息的艺术,它包括视觉符号与传达两方面。视觉符号指的就是可视的具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符号,包括电视、电影、建筑等,同时也包括音乐等,只要是可以用眼睛看到的都是视觉符号。传达就是信息的传播过程,可以是内部的传达也可以是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传达。这项艺术能够表达出设计者的思想并且能够通过其它途径进行传播。
1.2 该艺术的特征
首先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通过某一时代的可视信息进行分析,其往往能够反映出整个时代的生活背景以及审美水平。其次,它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因为该艺术设计最终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商业,比如广告设计等,通过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服务而获取自身的价值。再次,该艺术还具有明显的普遍性,不受地域条件的限制,也不受语言的子安置,能够通过视觉符号进行传播和交流,有助于文化之间的传播,促进社会发展,最后,该艺术还具有明显的互动性,能够充分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该项艺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可视的地方。
2、视觉文化与建筑
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认识以直观的图像来传达信息,要比文字形式的信息传达效果更好,图像传达信息的方式具有便利理解与记忆的特点,并将这一理念运用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而在建筑设计中,以视觉传达艺术与建筑设计融合,从人们的视觉感知与视觉心理的角度分析,以建筑物为媒介,体现出视觉文化的价值,而视觉传达艺术的表达需要凭借色彩、光影、结构等形式展示出来。建筑设计的视觉文化包含了人文意识以及审美观念,通过外形与意识的有机融合,通过色彩、光影、结构等视觉传达与受众者之间的互动,实现建筑设计者与受众者思想上的传达、反馈,增强人与人、社会、建筑之间的和谐发展。
3、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1 光与影的形状
光影是当前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利用“光”与“影”的巧妙搭配,营造出具有冲击感的视觉体验。从视觉传达艺术的角度考虑建筑光影设计,不仅需要掌握光与影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对于光影设计的影响,充分利用自然光与灯光之间的协调搭配。如利用自然光增加室内阳光照射度,以营造出温馨、舒适之感。又如利用不同色彩的灯光与形状之间的搭配,与不同角度共同组成一种全新的视觉传达艺术,增添建筑物的气质与内涵。不同的建筑光影设计方法衬托出风格迥异的建筑。
3.2 光亮
视觉冲击的营造需要具有强烈的对比性,如明暗、黑白的对比,通过光亮的忽明忽暗、断断续续凸显出建筑形象。从人类视觉感知的角度分析,在建筑的视觉传达艺术中通常会被明亮的光线吸引,因此在建筑设计中以光线吸引实现,营造不同风格的视觉画面,创造出明暗度适宜的室内环境,以满足人们对建筑视觉感知的不同需求。光亮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需要结合建筑物的功能特点,通过明暗度的对比展示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如在酒吧、KTV的建筑设计中,需要利用柔和的光亮,营造出一种具有放松的气氛。而在办公建筑中,则需要运用强烈的光亮对比,通过视觉传达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3.3 光色
整体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相关质量的提升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来完成建设,而在整个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相关的光色问题,对于印象画派来说光色有着重要的意义,每个创作都离不开对于光色的使用,并且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将作品作为一个较好的载体,通过光源的照射呈现出不同的作品颜色变化,同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最为重要的问题即是民族融合问题,以我国为例,作为一个多元化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同时这些文化都有着较为严重的差异性,以此合理使用相关的差异民族文化,让其可以在创作与建设当中找到平衡,最大程度的满足城市建设要求,对于整体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当前的世界较多建筑物建设中存在许多成功案例,它们巧妙的完成了对光色的使用,最大程度的让人们得到合理使用。光色从古至今都是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通过光色的合理运用,能够提高建筑设计的视觉艺术效果,推进我国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
3.4 点元素的设计创意
点、线、面是建筑设计中最为基本的元素,视觉造型设计均是在此基础上,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点的基本元素,掌握基本元素的构成手法,并且明确设计目标与设计原则。以点元素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前提,将复杂的建筑设计简化,将抽象的物象为点,才能更加清晰的把握物体特征。点元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是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建筑设计需要充分发挥点元素的作用,以点元素为基础元素,运用创意性设计方法增强建筑设计的视觉造型效果。如朗香教堂在设计时,在弯曲的墙面上设计一些大小形状均不同的窗户,与室内的光源相互对应,这就是点元素设计创意的典型体现。
3.5 线元素的设计创意
线是建筑设计视觉传达中的重要元素,造型设计作为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利用线元素的视觉性,并在线元素视觉设计的基础上,增添创新色彩设计,通过线元素与色彩设计的结合,将线作为建筑造型设计的视觉表达基础,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视觉效果。如在建筑的风格与造型设计中,为了更好的传达设计师的设计理念,都需要借助点、线、面的协调与结合,表达出设计师想要传达的视觉艺术。
3.6 面元素的创意性设计
对于建筑物来说面元素有着重要的功能,其是完成城市建筑物视觉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较多建筑设计师都会使用多元化元素来完成呢过面向设计,并且对于面元素设计来说其能够成为其他设计的主要连接桥梁,面设计能够让建筑物墙面都得到较好安排,提升相关的可观赏性,并且使用相关的造型与色彩和材料等在此完成相关建设,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例如PRADA在东京的旗舰店就是使用了平面的凹凸和旋转然后加上玻璃的反光特性,使建筑的视觉效果千变万化。
4、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建筑行业的需求以及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视觉传达艺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设计人员需要不断的进行设计理念的创新,丰富艺术的表现形式,创造出高水平的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段佶哲.浅谈视觉传达艺术的创新设计教学理念[J].艺术教育,2018(1):167-168.
[2]商漠.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6).
[3]王羽丹.解析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设计理念[J].建材与装饰,2016(37):144-145.
[4]牟学斌.论纪念馆展示陈列中艺术形式的情感传达[D].沈阳:鲁迅美术学院,2017.
[5]康鑫.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3.
张田田.视觉传达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J].建材与装饰,2019,(33):132-133.
分享:
利用航空影像提取建筑物信息,可进行目标监测、地理信息分析等。而语义分割算法可以对图像中每个像素进行分类,分割出建筑物的轮廓,实现对建筑物的提取。郭江等人针对DeepLabv3+进行遥感图像建筑物分割时存在小目标建筑物漏分、目标建筑物误分以及边界粘连的问题进行研究。
2024-12-05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在整个建筑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美观度、功能性和实用性。然而,由于装修工程的复杂性和涉及面广,质量控制成为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策略,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实践经验。
2024-09-04以故宫古建筑为代表的我国古建筑,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中华文化瑰宝,保护意义重大。故宫古建筑的营建、维护与保养,包含着故宫历代工匠丰富的智慧,其典型代表之一即为中药的运用。中药亦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指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植物、动物或矿物制作药剂,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药物。
2023-08-07我国传统村落数量庞大,类型丰富,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载体。传统民居是传统村落中的重要建筑类型,在传承与延续中国乡村生活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价值。面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衰败和环境失活等问题,以晋南西阳村设计案例为例,提炼出西阳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形式和文化特征,结合中国宋元山水美学意象,探讨晋南传统村落的更新保护策略。
2022-06-27乡村公共空间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示地方特色的重要窗口、驱动乡村发展的核心引擎。针对目前乡村建设热潮下公共空间产生的同质化、表皮化、堆砌感等诸多问题,引入认知发展理论,建立“认知-景观”作用框架,明确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历史演变特征及机制,并以浙北经济发达区乡村为例,研究人群及认知变化驱动下的公共空间景观物化表象特征。
2022-06-27本文基于崆峒山长期历史发展所形成的三教并存的空间格局,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景观营建中的空间艺术。研究中运用了田野调查、文献分析、图解分析等方法,分析崆峒山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过程,探究多元文化融合下的景观空间组织手法与营建艺术,解析儒释道三教景观的空间特征,归纳崆峒山多元宗教文化景观个性背后的空间营建包容性特征,总结出三教景观营建艺术的共质性。
2022-02-28随着时代发展,农业体验这一教育形式获得好评,各地教育主题类农园层出不穷,也导致教育农园景观参差不齐。针对这一现象,在研究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教育农园景观发展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结合现代体验需求分析景观设计,确定了从教育、空间、设施3个景观要素出发的教育农园的景观设计策略,即丰富教育活动、改善空间环境、提升设施品质。
2022-02-09在城市现代化不断前进的今天,高层建筑如同推土机般碾压着现代城市,同时地方传统建筑文化又有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需要保护,如何在两者中有一个平衡是现代设计没办法逃避的问题。贝聿铭先生曾说:“就像一棵树必须源于他们的土壤中,现代建筑树必须源于他们的历史。”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社会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不仅需要满足建筑功能。
2021-12-15建筑造型是建筑外部美学形态的一种体现,赋予了整个建筑艺术美感。通过调查与现场总结分析,以科学的数据判断出影响并列造型平面的施工质量两大主要问题,并采用施工工艺技术来着手解决,使并列造型平面的施工质量合格率达到大幅度提升,为未来承接后续工程创造了有利条件,值得被推广和应用。
2021-11-26儒家生态仁学思想由先秦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历经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价值体系。在农耕文明时期,先民为了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采用窑洞居住的方式,地坑院建筑应运而生,儒家生态仁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对地坑院的营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1-11-03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期刊人气:2097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艺术
国际刊号:1008-9675
国内刊号:32-1008/J
邮发代号:28-13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088
影响因子:0.084
影响因子:0.162
影响因子:0.626
影响因子:0.19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