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白鑫滩铜镍矿床发育于塔里木古陆缘地块与准噶尔南缘活动带结合部位,属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规模达中型,区域上向西还发现滩北、海豹滩等相同成因类型的铜镍矿点。在对区域上海豹滩—白鑫滩一带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剖析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白鑫滩铜镍矿区区域地球化学环境特征,揭示主要成矿元素异常分布规律,为区域上矿产勘查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1、区域地质背景
白鑫滩矿区处于准噶尔板块南缘和塔里木板块北缘碰撞对接部位,主体位于觉罗塔格裂陷槽中,属晚古生代造山带[1]。成矿区划属康古尔—土屋—黄山(裂陷槽)Cu-Ni-Ti-Au-Ag-Mo-Pb-Zn-RM-硫铁矿—硅灰石—玉石矿带。板块缝合带在后碰撞伸展环境下,形成小型基性—超基性杂岩体[2],寻找铜镍矿十分有利。该区目前已发现白鑫滩铜镍矿床、滩北铜镍矿点、海豹滩铜镍矿点等,均产于大草滩断裂以北受北西向次级断裂控制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内,白鑫滩—海豹滩一带断续出露的橄榄岩、辉长岩、橄榄辉长岩是寻找铜镍矿的重要部位。区内出露最老地层为中—下奥陶统恰干布拉克组,分布于大草滩断裂以北白鑫滩—海豹滩一带,主要岩性为玄武岩、安山岩;上泥盆统康古尔塔格组分布在大草滩断裂和康古尔塔格断裂之间,为一套陆相火山—沉积建造;石炭系地层主要分布在康古尔塔格断裂以南地区(图1)。
2、矿区地质特征
白鑫滩铜镍矿床、滩北铜镍矿点、海豹滩铜镍矿点三个矿区容矿地层均为中—下奥陶统恰干布拉克组,含矿岩体侵位于其中,岩性主要为英安岩、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沉凝灰岩夹含角砾岩屑砂岩,直接与杂岩体接触的主要岩性为浅灰—浅灰绿色英安岩,远离杂岩体岩性渐变为灰绿色安山岩。
白鑫滩铜镍矿床含矿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地表平面上呈葫芦状,中部较窄,两侧较宽[3]。长2800m,最宽760m,最窄250m,面积约1.5km2。岩体走向60°。空间上为一个向北缓倾伏的单斜岩体。该岩体岩相分异较好,主要分为辉石橄榄岩相、橄榄辉石岩相、橄榄辉长岩(角闪橄榄辉长岩)相、辉长岩(角闪辉长岩)相。赋矿岩相为角闪橄榄辉石岩相与角闪橄榄辉长岩相。
滩北铜镍矿点含矿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地表平面上呈脉状。岩体长约500m,宽21~52.3m,岩体走向75°。剖面上,该岩体南倾,倾角为78°左右,近乎直立。该岩体岩相分异较好,主要分为辉石橄榄岩相、橄榄辉长岩相、辉长岩相。
海豹滩铜镍矿点含矿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地表平面上呈椭圆形,长3.7km,平均宽1800m,最宽2500m,面积5.5km2。该岩体较为复杂,大致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北部辉长岩—橄榄辉长岩—橄榄岩—辉石岩,第二期为橄长岩,第三期为斜长岩。第一期岩相分异较好,北侧主要为辉长岩相,中部为橄榄辉长岩相,南部为橄榄岩相、辉石岩相,铜镍矿化赋存于辉长岩相中。
三个矿区控岩控矿构造均为大草滩深断裂的次级断裂,区域上控制了基性超基性杂岩体的侵入及就位。对矿体分布及形态变化控制不明显。
3、矿床(点)特征
3.1白鑫滩铜镍矿床特征
矿区共圈定矿体12个,形态呈层状、似层状、楔板状、透镜状,矿体整体产状较缓,产状在303°~350°∠20°~40°之间。矿体长100~1100m,平均厚度3.02~16.27m,平均品位Cu0.36%~0.86%,Ni0.28%~0.88%。矿床平均品位镍0.59%,铜0.75%。通过详查工作共探求镍金属量41212t,铜金属量52409t。
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铜矿,次为磁铁矿、镍黄铁矿、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斜长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橄榄石,次为角闪石和黑云母。矿石结构为辉长结构、反应边结构、包含结构、包橄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为海绵陨铁构造、星点浸染状构造、星散浸染状构造和稀疏浸染状构造,极少量块状构造。
基性—超基性杂岩体蚀变主要有滑石—绿泥石化、蛇纹石化、石棉化、碳酸盐化。除杂岩体自身变质蚀变外,无明显的蚀变分带和一般意义上的热蚀变分带。
3.2滩北铜镍矿点特征
目前圈定出1条铜镍矿体,产状180°∠80°,长约500m,厚0.35~2.81m,平均厚1.71m,Cu平均品位0.73%,最高品位1.55%,Ni平均品位0.54%,最高品位0.89%。矿石矿物为黄铜矿、镍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脉石矿物为橄榄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斜长石。矿石结构为辉长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为星点浸染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含矿的基性—超基性岩体蚀变强烈,地表见有大量的孔雀石化及褐铁矿化。岩石中主要的脉石矿物均已蚀变,其中橄榄石、辉石蚀变强烈,普通角闪石、斜长石蚀变相对较弱。
3.3海豹滩铜镍矿点特征
目前圈定出1条铜镍矿体,产状150°∠43°,长约750m,视厚度2~4.5m,Cu平均品位0.22%,最高品位0.98%,Ni平均品位0.23%,最高品位0.9%。含矿岩性为辉石岩,矿石矿物为黄铜矿、镍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脉石矿物为橄榄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斜长石。矿石结构为辉长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星点浸染状构造。含矿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地表蚀变不明显,岩石中脉石矿物少量蚀变。
4、白鑫滩Cu、Ni地球化学异常带特征
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出白鑫滩Cu、Ni地球化学异常带,规模较大。
Cu以35×10-6圈定的异常带长81km,西部宽35km,向东逐渐变窄,平均宽18km,面积为1482km2。将下限值由35×10-6提高到60×10-6,异常带分解成北西向和北东东向两个异常带,二者在滩北一带交汇。北西向异常带长7km,宽8~12km,由4个局部异常组成,以滩北—白鑫滩异常规模最大,浓度分带明显,将下限值由60×10-6提高到80×10-6,局部异常长23km,宽9千米,面积207km2,最大值86.9×10-6,白鑫滩矿区位于该异常的东部边缘。北东东向异常带长50km,宽8~12km,由3个局部异常组成,以海豹滩异常规模最大,浓度分带明显,将下限值由60×10-6提高到80×10-6,局部异常长41km,宽5~8km,面积286km2,最大值257×10-6。
Ni以10×10-6圈定的异常带长90km,宽15~30km,面积为2070km2。将下限值由10×10-6提高到30×10-6,异常带分解成9个局部异常,呈近东西向展布。以滩北—白鑫滩异常规模最大,浓度分带明显,将下限值由30×10-6提高到50×10-6,局部异常长21km,宽11km,面积231km2,最大值118.3×10-6。其次为海豹滩异常,长12km,宽9km,面积108km2,最大值252×10-6。
Cu、Ni异常重叠较好,白鑫滩矿区、海豹滩矿区、滩北矿区均分布在Ni浓集中心内,而白鑫滩矿区、海豹滩矿区则分布在Cu浓集中心边缘地带。总体上看,Ni异常的分布受大草滩断裂控制明显,主要位于大草滩断裂以北。浓集中心与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和中—下奥陶统恰干布拉克组基性火山岩吻合较好;Cu异常的分布受大草滩断裂的北西向次级断裂控制明显,浓集中心多沿北西向和北东向次级断裂展布。
5白鑫滩铜镍矿区域地球化学环境
白鑫滩铜镍矿区位于新疆东天山,属于干旱荒漠地球化学景观区,地形平坦,水系不发育。风成砂干扰严重,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开展的区域化探采用土壤测量,控制程度一般。矿床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见表1。
矿区总体处于富鎂、铝,贫钾、硅的地球化学环境中,见图2。区域化探异常元素有Cu、Ni、Cr、Co、Zn、As、Sb、Mo、Bi、Sn、Li、Sr、U,以铁族元素、亲铜元素和钨钼族元素为主;高背景元素为Hg、Au、Cd、B、F、P、Y、Nb、Be,以亲铜元素和矿化剂元素为主;背景元素为CaO、Na2O、Fe2O3、Mn、V、Ti、Pb、Ag、Zr、Th、W,可以看出宏量元素钙、钠和铁族元素表现出背景分布特点;低背景和负异常元素较少,Ba的贫化趋势最为明显。
总体上看铁族元素浓集趋势极为明显,正异常范围与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和中—下奥陶统恰干布拉克组基性火山岩出露区基本一致。无论正、负异常区,矿区均分布于其东侧边部(图2),具有边缘式分布的特点。主成矿元素Cu、Ni异常浓集中心偏西,自东向西逐步增高,SiO2、K2O、Ba则自东向西逐渐贫化。异常元素组合反映了以基性火山岩为背景条件下与小型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侵入有关的成矿作用特点。
图1白鑫滩Cu、Ni地球化学异常带
表1白鑫滩铜镍矿区域地球化学环境特征
图2白鑫滩铜镍矿区域地球化学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毓川,刘德权,唐延龄,等.中国天山矿产及成矿体系[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
[2]范亚洲,王森,陈丹丽,等.新疆东天山黄山南基性-超基性岩体岩石学、矿物学研究[J].新疆地质,2014,32(3):313-314.
[3]李鑫,王敦科.新疆哈密地区白鑫滩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发现[J].新疆地质,2014,32(4):466-469.
文章来源:王海涛,李鑫,夏明,吴福泉.哈密白鑫滩铜镍矿床区域地球化学环境特征[J].西部探矿工程,2021,33(07):119-122.
分享:
中国的能源结构富煤、少气、贫油,2021年全国原煤产量41.3亿t[1],位居世界第一。但煤炭燃烧会带来NOx、SOx、CO2和粉尘等污染物,燃烧导致有害元素的排放同样损害人类的健康[2]。其中,铅是一种重金属污染物,可以致癌,铅在人体蓄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铅中毒,会损害人体大脑、肾脏、生殖和中枢神经系统等[3,4]。
2023-11-17矿物的诊断光谱源于晶体中电子跃迁或原子基团的振动过程, 谱带位置和波形是识别和区分蚀变矿物类别的主要标志[1]。 Al—OH基团的诊断光谱吸收特征位于2 200 nm附近[2]。 以2 200 nm波长为中心, 20 nm为半径的迁移范围内涉及的矿物主要包括白(绢)云母、 高岭石、 蒙脱石、 伊利石、 明矾石、 埃洛石、 黄玉、 电气石等(图1)。
2023-11-08金丰金矿地处江南台隆东段,九岭—障公山东西向构造岩浆岩带与宜丰—祁门深断裂带交汇处西侧,鹅湖金矿化集中区的中部。矿区金矿体严格受赖家剪切带控制,矿石中有用金属矿物仅自然金一种,以单体裸露金和包体金产出,矿石的工业类型属贫硫型金矿石,在金丰矿区历年地质勘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金矿床特征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
2021-07-08白鑫滩铜镍矿床发育于塔里木古陆缘地块与准噶尔南缘活动带结合部位,属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规模达中型,区域上向西还发现滩北、海豹滩等相同成因类型的铜镍矿点。在对区域上海豹滩—白鑫滩一带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剖析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白鑫滩铜镍矿区区域地球化学环境特征,揭示主要成矿元素异常分布规律,为区域上矿产勘查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2021-07-08对区内大茅坪铜矿成矿规律总结研究,为矿区外围及勉略宁三角区西部中上元古界碧口群铜矿勘查提供参考,用勘查工程Cu元素化学样品分析测试结果,以Excel办公软件及Section制图软件为手段,得出区内主矿体Cu5的品位与厚度呈正相关关系;标高750m以上,Cu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标高750m以下Cu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2020-11-14本文通过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总结构造挤压增压的识别新模式;综合各类资料获得的地层压力和砂岩、泥岩的综合压实曲线,探讨超压的测井响应特征和砂岩、泥岩的综合压实特征;结合实际地质资料、声发射测定的古应力和典型井的垂向有效应力与声波速度、密度与声波速度的关系图,综合分析研究区不同构造部位下组合储层超压的主要形成机制。
2020-10-24本次研究主要基于地震资料,首先识别了良里塔格组顶部喀斯特地貌要素,表征了的其剖面和平面特征,然后从岩心、镜下观察和测井解释入手,确定了岩溶垮塌体井上的基本特征,再应用地震属性融合技术,刻画了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超深层洞穴系统的形态;最后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了良里塔格组岩溶体系发育的控制因素。
2020-10-24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油气物理性质、油气藏类型和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分析顺北1号和5号断裂带油气藏特征并开展不同断裂带油气藏特征的精细对比,进一步探讨不同断裂带油气藏特征差异形成的原因,以期为深入研究顺北油气田不同断裂带成藏特征提供依据。
2020-10-24顺北5号断裂至少经历了加里东中期Ⅲ幕、加里东晚期和海西晚期3期活动。加里东晚期断裂活动与早期油充注时间匹配,海西早期强烈的构造抬升导致这一期充注的原油被破坏改造而残留沥青,走滑断裂海西晚期的再次活动为晚期高熟油气充注成藏提供了输导通道,这一期走滑断裂活动对顺北5号断裂北段奥陶系油气成藏时间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2020-10-24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将其应用于白云石化流体性质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2,4,5,6,7,11,12,13,18]。本文以塔东地区典型井米兰1井的岩心、薄片和地化等资料为基础,通过稀土元素特征分析,结合前人资料,探讨了白云石化流体的特征,丰富了该区对白云岩成因的认识,解析了白云岩储层的成因,将有助于米兰地区乃至塔东地区寒武系白云岩储层的预测。
2020-10-24人气:3788
人气:2909
人气:1452
人气:1325
人气:126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矿床地质
期刊人气:1148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地质
国际刊号:0258-7106
国内刊号:11-1965/P
邮发代号:82-459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2.546
影响因子:0.659
影响因子:0.149
影响因子:1.209
影响因子:2.86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