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策略:总结2017级两个班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资料,按照教学策略不同分为两组;进行传统的康复医学授课策略的62例学生为对照组,进行多元化教学策略进行授课的60例学生为观察组,一个学期结束后对两个班学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平均得分(85.6±9.8)分,实践考试平均得分(88.9±7.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考试得分情况。另外,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满意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策略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于2017级两个班(共计122例学生)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资料,按照教学策略不同分为两组:进行传统的康复医学授课策略的62例学生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40例(性别比例为1.8︰1),年龄20~23岁,平均(21.2±1.3)岁;进行多元化教学策略进行授课的60例学生为观察组,其中男21例,女39例(性别比例为1.9︰1),年龄20~24岁,平均(21.4±1.4)岁,两组参与本研究调研学生的一般资料(平均年龄和性别比例等)经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学作用(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策略
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的单一形式的康复医学理论授课策略进行教学,观察组学生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1.2.1 理论授课采用多媒体康复医学教学任务的第一部分是经络腧穴的相关理论,该部分的学习目的是为以后针灸技术和推拿技术等打基础。理论教学相对枯燥,而且在授课始端,学生多表现难以理解等理由,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教授经络和腧穴等内容时为学生播放经络走行的动画,并依次标注重点需要掌握的穴位。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更感性的认识经络腧穴理论,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
1.2.2 实践教学:康复医学教学第二部分的任务是教授运动疗法,此部分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重点从实践方面掌握运动疗法的要点,我们在教授这一部分时选择走出教室,在体育馆等宽阔场地进行教学,授课老师在学生中间带领学生做一系列的操作策略,同时对重点的动作要领等进行边授课边示范的策略,使学生能够从实践作用上接受知识,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评价标准
对教学满意度的评分标准依据为吴大兴等[3]编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结束后,对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通过考试和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考核,统计考试成绩和学生对教学策略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策略
数据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中进行比较,配对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选择t检验,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选择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平均得分(85.6±9.8)分,实践考试平均得分(88.9±7.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由本研究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多元化策略进行教学的观察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最终考核成绩(包括考试成绩和实际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单一的理论授课的对照组学生成绩,另外,从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来看,观察组学生对老师授课的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性提高,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具有满意的应用效果。康复医学是一门具有高实践性特点的学科[5],担任授课的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在康复理论知识够用的情况下,加重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单一的理论授课使学生接受能力较差。
在康复医学授课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同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增加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很多同学能够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提出一些新颖的观点,老师根据这些观点通过带领同学们查阅相关文献等进行分析和解答,使师生收获颇多,更营造了一个活泼宽松的环境,学生不再感觉康复医学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计算机制约技术”课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刘霞.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9,6(28):281.
分享:
冠脉支架植入术和优化的药物治疗方案最大程度地改善了心肌梗死后患者的预后,但仍有多达13%~32%的患者出现左心室功能障碍,明显增加死亡或心力衰竭再入院风险。目前推荐心肌梗死后有氧运动为优化方案的补充治疗,然而目前的专家共识并未指明以何种强度的训练获益最大。
2024-11-19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亚健康生活习惯凸显,脑卒中发病率不断增加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我国已成为全球脑卒中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脑卒中可能造成患者多种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失语症是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由于卒中造成大脑皮层语言中枢损害或与语言相关的大脑网络机能发生障碍造成。
2024-11-15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占全身骨折的5%~8%。病人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局部病区疼痛、日常活动能力受限,可出现脊柱侧后凸畸形、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截瘫甚至死亡。椎体强化术是治疗椎体骨折的有效手段,可有效稳定脊柱、显著缓解病人疼痛,使病人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2024-11-07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就是吞咽功能障碍,其会导致患者出现进食困难、吞咽障碍、吸入性肺炎等症状,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增加死亡率。相关学者指出,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传统疗法治疗的同时给予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2024-10-22手术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会受到明显影响,常表现为持续数天的术后肠梗阻,如能早期恢复胃肠功能,则可明显减轻术后不适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1-2]。近年来,咀嚼口香糖作为一种“假饲”方式,因其能够模拟食物摄入等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而被应用于结直肠、妇科等术后肠梗阻的治疗[3-5]。
2024-10-16肩袖损伤为肩袖肌腱退化、跌扑扭伤、慢性撞击损伤等原因造成肩袖撕裂,导致肩部剧痛、肩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多见于中老年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是治疗肩袖损伤的常见术式,既往研究认为,采用该术式治疗的患者长期满意度为85.7%~100%,10年内再次手术的发生率为3.8%~15.4%,表明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疗效较好。
2024-09-29脑卒中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发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致死率相当高,即便患者能够存活,也可能面临偏瘫的风险,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患者中枢神经功能的代偿与重组,从而增强肢体功能和肌力,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减少致残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4-09-23术后慢性疼痛指外科手术后在手术区域内新出现的或术后加剧的疼痛,并排除感染、恶性肿瘤或先前存在的疼痛等其他原因,持续时间至少3个月[1]。剖宫产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我国剖宫产率约为34.9%,而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高达7%~30%[2]。
2024-09-23手术切除是治疗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3]。但由于手术时间、创伤、麻醉药物的使用和腹部切口等影响,病人术后易出现肠壁水肿、胃扩张等情况,从而抑制胃肠功能恢复,导致病人出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排气或排便时间延迟、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2024-09-18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能重建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可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有较出色的疗效[3-4],但经PCI术治疗无法缓解动脉粥样硬化,难以阻止病情进展,病人仍有复发风险,故需加强二级预防。
2024-09-18人气:4695
人气:3995
人气:2433
人气:1423
人气:97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期刊人气:2366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医学会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6-3181
国内刊号:61-1507/G4
邮发代号:52-133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29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9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