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会计学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优化探究

  2024-03-20    7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课程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高质量德才兼备人才的关键环节与举措,而会计学作为经济管理类的主要专业,是高校思政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先是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当代内涵,分析会计学专业课程思政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随后从提高教师思政意识与能力、以核心课为主线、搭配案例进行课程思政,将课程思政具体化、形象化,关注差异化需求,将教学环节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等方面提出会计学专业如何进行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优化,以期为会计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供思路。

  • 关键词:
  • 会计学专业
  • 立德树人
  • 课程思政
  • 高校
  • 高质量人才
  • 加入收藏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017年2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要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培养高质量人才。而后于2020年6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发布,该纲要对高校的课程思政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高校如何进行课程思政的建设展示了操作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以上意见、纲要的发布,使课程思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我国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重要理念的主要聚焦点。

不忘教育之初心,方得教育之始终。高校是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要将培养“道德”与“知识”兼备的高校人才作为目标,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人才培养计划之中。在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充分结合下,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方向上的塑造和引导,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更好的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


1、课程思政内涵的相关研究


目前对于课程思政的概念,我国的相关专家与学者并未给出统一的定义。在一些主流观点之中,有专家与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是在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的,专家赵继伟(2019)将课程思政归为依托于专业课、通识课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王敏(2022)主张课程思政在实践中推动了教育理念的落实,是我国新时代高校育人理念的充分体现与创新实践;学者邱伟光(2017)认为,高校教师在传授给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大学四年的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训练出学生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才是课程思政的体现。

其次,一部分专家将课程思政作为一类育人体系,例如,蔡如军(2021)认为课程思政应该形成育人共同体,课程思政应该与思政课有着一样的价值趋同,换而言之,课程思政并非增开一门课程,也非把所有专业课都上成思想政治教育课;学者陆道坤(2018)则认为“课程思政”应该发挥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目的,与发挥显性功能与作用的“思政课程”相结合,共同构建全程的思想政治育人体系。

除以上观点之外,还有学者把课程思政理解为一种教育理念,专家高德毅与宗爱东(2017)提出,学校的课程思政是将课程教学与改革的各个环节方面全部融入进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的通识课与专业课教师应该树立为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意识与责任,同心协力实现立德树人、教书育才的任务。崔正贤和马万利(2022)将课程思政阐述为在新时代思政创新发展之下形成的一育人理念,旨在育才与育人相统一。

根据上述研究可知,“课程思政”在会计学专业的应用就是要在专业课里融入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为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其成为具有良好会计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构建“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格局,完成高校全面育人的使命担当。


2、会计学专业课程思政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会计学专业课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的目标大多在于帮助和引导学生可以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发展趋势,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德才兼备的会计专业高素质人才。但是在实际开展课堂思政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以下不足。

2.1 授课教师课程思政教育能力欠缺

会计学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毕业及从事于财务经济等大类,专业背景大多数为会计、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但目前的课堂思政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相关要求,做好课堂思政不仅需要授课教师精通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对马列主义、法律、时事政治等思政知识进行一定的掌握并与会计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或案例进行恰当融合,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与吸收。由于专业背景等造成的客观劣势让一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欠缺,无法采取有效的课程思政方法,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升。

2.2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庞大,大多数专业课需掌握的课程知识点较多,以基础会计学课程为例,教材共有十三章内容,其中包含会计假设、会计要素、做账基本流程等重要知识点,但大多数的基础会计学课程都要求在48课时之内全部教授完毕,内容多,时间紧。因此,部分教师会担心在课堂上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会影响其教学进度,所以对思想教育只是略微一提的一笔带过,与课堂知识点相融合的思政教育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都较少涉及,甚至没有。由于追赶教学进度,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互动,同学们缺乏学习的参与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思政效果大大下降。

2.3 学生投入力度不足

除授课教师课程思政教育能力存在欠缺的问题之外,作为接受思政教育的主体,学生也会呈现出对课程思政投入精力不足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由于以下原因引起: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学生的就业压力日渐严峻。很多高校为解决学生就业难题,会更加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培养相关技能,对课程思政较为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学生作为“零零后”正处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彰显个性的时期,其大多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了解到就业压力,会将自己的时间精力放到就业技能培养以及考取专业证书上,会导致他们进一步忽视课程思政。

2.4 课程考核忽视思政内容

一般来讲,高校的会计学专业课程期终考核主要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方式,而忽视了对于课程中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吸收与表现。以新疆科技学院会计学院讲授的基础会计学课程考核为例,学生的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40%与期末考试卷面成绩60%的二者加总,平时成绩包括学生考勤、实验成绩、课堂表现等,对于课堂上穿插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缺乏专门的考核也没有加入到课程考核内容之中。有些会计学专业的成绩考核会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与经济业务账务处理知识熟练情况,但是缺少对课程思政成效的评价,从而忽略了对思想道德、职业素养等其他方面的评价,无法获取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与真实思想状况。


3、会计学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优化


3.1 提高会计学专业授课教师的思政意识与能力

授课教师是否有较高的自主思政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课堂思政最后的成功,因此,通过动员、讲座、培训以及比赛等活动,使会计学专业授课教师充分认识到在专业知识中结合思政教育所能产生的价值,让全体专业教师参与到思政教育实践中,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势在必行。其次,对于部分专业授课教师缺乏思政教育能力的问题,可以通过与通识教师协同备课进行解决,通识教师比专业教师而言具有更强的思政水平,因此加强与通识教师的沟通学习,有望集思广益,使思政元素更加合理、恰当、系统地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实现会计学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结合。

3.2 以会计学核心课为主线进行课程思政教育

对于大多学生来讲,对于自身的专业必修等核心课程会不自主地产生重视心理,课堂上的注意力较高,学习态度较好。因此,可以将课程思政教育优先加强融入到专业核心课程之中,让其吸收思政教育,提升专业道德素养的效率。会计学的专业核心课程大多为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这些课程特点不一,但都能够胜任培养会计学专业人才的目标。可以通过利用这些课程的不同特点,将课程思政要素结合进去,构建合理、充实、互相补充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在基础会计学课程之中,让学生学会识别造假手段,形成不做假账的基本工作原则;在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之中,让学生形成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熟悉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其成为遵纪守法,职业道德素质高的好会计;在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授课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与投资观;在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形成严谨务实,不做假账的工作作风与职业素养。

3.3 搭配案例,将课程思政具体化、形象化

授课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之前,可以先将会计学主要核心课程的重点知识与专业前沿案例相连接,将知识点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并将积极正向的思想引导给学生,让知识点和课程思政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兴趣,润物细无声地塑造学生良好的专业道德素质与正确的思想观念。例如,在讲授基础会计学课程会计信息质量时,可以通过“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为学生进行讲解,并向学生表明此类行为为何是错误的,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会计信息质量;在教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存货一章时,可以引入“獐子岛扇贝逃跑”案例,带动学生想要获取答案的好奇心,从而巧妙地将知识点与思政教育融入案例之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学习到诚信守法的必要性。

3.4 关注差异化需求,精准开展思政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应做到精准开展,关注差异化需求,有效提升思政工作的效率。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成长经历可能会造成不同学生的三观与思想存在差异,对课程思政的需求也会不同。例如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存在南北地区差异的学生等都要根据其背景和地域等差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的要点进行适当巧妙的融合,让学生对开展课程思政满怀期待,喜闻乐见。

3.5 将教学环节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

会计学专业教师应该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贯穿课前、课中与课后的教学环节,将思政教育融合到专业知识中,促进教学环节与思政教育进行良好融合,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正向价值观塑造。

(1)课前自主学习。

在上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通过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提前布置与课堂知识相关的资料,例如与讲授的理论知识相关的国内国际财经类新闻等,让学生提前了解,方便其进行碎片化学习。涉及到“财务造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等与思想政治密切相关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提前了解,自主收集、讨论资料并以小组形式撰写报告,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且先对案例事件形成自己的一些观点与看法。

(2)课上传道授业。

在线下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对课前布置的任务进行讲授,解决学生疑惑,以提问的方法启发其对热点时事的思考。例如对学生提前搜集整理信息形成的小组案例报告进行依次汇报,随后对其进行点评,最后给出积极正向的回答及方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邀请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联席授课,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相关的课堂思政。

(3)课后积极鼓励。

在下课之后,教师要督促学生对课堂讲授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与吸收,鼓励学生对课堂上的问题多加思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有疑问的学生,教师应该积极地通过班级微信群、打电话、让学生线下到咨询等方式进行及时解答,以便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

3.6 以赛促学,多层次育人

会计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时间和方法去打破传统的教学界限,以多层次的方式进行育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讲授虽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方式,但也有各种缺点,例如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较慢,知识存在于理论之上无法实践应用等。针对此类状况,教师可以换一个角度与方式,让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相关的竞赛,例如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ERP沙盘竞赛、财会职业能力赛等,以赛促学。此类方式既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升其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可以将课程思政融入竞赛之中,让学生通过比赛吸收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出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热情,为课程思政打破传统教学的界限提供切入点。

3.7 将课程思政评价引入评价考核

一般来讲,传统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更加注重测验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理论体系、实验操作的掌握与运用,但是对人文素养、道德品质与思想信念等缺乏具体反映,因此,应该对学生的期终课程考评进一步的改革优化,以促进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课程中的速度与质量。具体方法可以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课程思政成绩”作为最终课程考核成绩,课程思政的具体分数由学生平时的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体现思想道德的项目分比例构成,由此,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对课程思政提高重视,也可以更加全方位地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出来。

教师作为课堂上课程思政的推动者与实施者,对课程思政的作用效果起到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因此,除学生之外,教师也应该参与课程思政评价考核体系当中,将其讲授课程中有无思政元素?是否有效融入?学生的道德思想素养有无提升等方面加入到老师的期末工作考核之中,激发授课老师推动、改革、完善其专业相关课程思政的积极性。


4、结语


科技强国,人才兴邦,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与中国梦的实现都离不开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会计学专业课堂思政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人才培养应该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并且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努力配合,从教师素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改革。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引路人,身上担负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与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使其成为专业素质与职业操守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河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17(2):114-119.

[2]王敏.课程思政:新时代高校育人理念的实践回应[J].高教学刊,2022,8(34):171-175+179.

[3]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4]蔡如军.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现代教育科学,2021,(01):60-64+71.

[5]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6]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7]崔正贤,马万利.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功能效用、问题症结与着力方向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2,(11):82-89.

[8]宫维明.“课程思政”的内在意涵与建设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12):66-69+91.

[9]董必荣.论课程思政的本质与内涵[J].财会通讯,2022,(12):21-26.

[10]蒲清平,何丽玲.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2,(1):109-114.


文章来源:李志圆,李孟孟,孙玉英.会计学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优化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4,45(08):136-13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财务与会计

期刊名称:财务与会计

期刊人气:262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3-286X

国内刊号:11-1177/F

邮发代号:2-881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