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自体软组织移植联合前牙种植对唇侧轮廓美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3年6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接受即刻前牙种植治疗的39例单牙种植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术后常规覆盖Bio-gide生物膜材料,试验组术后填充自体上下皮结缔组织。术后即刻,比较两组种植体精度、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分级。术后2周,比较两组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种植体稳定性、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附着龈厚度增量、宽度增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种植体颈部偏差、根尖偏差、角度偏差、种植体稳定性参数、创面愈合时间、术后72 h和1周疼痛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术后即刻和术后12个月PES评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附着龈厚度增量、附着龈宽度增量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即刻和术后2周IL-6、MMP-2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自体软组织移植辅助前牙种植有助于提高前牙区即刻种植患者术后红色美学效果,促进唇侧软组织轮廓恢复及维持。
近年来,随着牙科种植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前牙即刻种植术已逐渐替代传统的延期种植,其具有治疗时间短、咀嚼功能恢复快等优势,且避免了延 期 种 植 对 口 腔 组 织 造 成 的 二 次 开 放 性 创 伤[1-2]。随着口腔医学影像及三维图像重建等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助于缩小种植体位置偏差,指导种植体在牙槽骨内的精准位置及修复导向[3-4]。研究发现,天然牙拔除后的病理性骨改建可导致即刻种植后的唇侧轮廓塌陷,影响前牙区种植位点的红色美学效果[5-6]。自体软组织移植可预防拔牙后软组织轮廓塌陷,通过裁切上下皮结缔组织或游离龈组织,并移植至拔牙唇侧术区,达到重建天然牙拔出后或维持天然牙拔除前唇侧软组织轮廓的目的,减少因唇侧骨板吸收导致的唇侧软组织高度下降,提升唇侧轮廓美学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7-8]。本研究分析自体软组织移植辅助前牙种植的效果及对唇侧轮廓美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
2022年7月—2023年6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行前牙种植治疗的患者39例,均为单颗前牙修复种植。其中,男性14例,女性25例;年龄15~47岁,平均(26.91±7.16)岁。根据种植后是否填充自体软组织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17例)。试验组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15~42岁,平均(28.54±10.02)岁;左侧第1切牙7例、右侧第1切牙8例、左侧第2切牙4例、右侧第1切牙3例。对照组男性6例,女性11例;年龄19~47岁,平均(27.93±10.75)岁;左侧第1切牙6例、右侧第1切牙6例、左侧第2切牙2例、右侧第1切牙3例。两组性别构成、年龄比较,经 χ2或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No:EC2020-010),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前牙美学区单颗牙拔除;②符合即刻种植术适应证;③唇侧骨板完整;④年龄>18岁;⑤临床资料完整。
1.2.2 排除标准
①牙槽骨严重骨缺损;②患牙区 软 组 织 缺 损;③邻 位 或 对 侧 牙 形 态 学 异 常 或 松动;④严重牙周疾病;⑤妊娠期女性;⑥糖尿病、高血压病情控制不佳;⑦口腔卫生条件极差。
1.3 方法
锥 形 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选 用 日 本 株 式 会 社 森 田 制 作 所 生 产 的3DAccuitomo 170型CBCT仪,批 准 文 号:国 食 药 监 械(进)字20103300747;种植体选用瑞士Straumann生产的BLT Implant型种植体。所有患者行前牙即刻种植,对照组术后常规覆盖Bio-gide生物膜材料,试验组填充自体上下皮结缔组织。
1.3.1 前牙即刻种植术
①术前准备。术前拍摄CBCT,口内扫描仪扫描口腔软硬组织,获取口内光学印模。将CBCT数据导入Remebot导航软件,设计理想的修复体位置导向,确定修复钻针型号、顺序等。消毒、局部麻醉后,拔除患牙。将定位标记器使用自凝丙烯酸树脂固定于对侧牙上。再行CBCT扫描,数据收录至手术导航软件中,拟合术前设计,完成三维重建。②手术过程。再消毒、麻醉,实施不翻瓣术式。预备种植窝洞、放置种植体,种植体放置完成后,手术者根据种植后骨缺损情况适量填充Bio-oss骨粉。
1.3.2 术后处理
对照组即刻种植术后常规覆盖Bio-gide生物膜材料,试验组填充自体上下皮结缔组织(见图1)。从患者腭侧裁取1.5 mm结缔组织,在唇侧骨板与上方牙龈间制备全厚瓣龈袋,使用可吸收线牵引结缔组织进入全厚瓣龈袋后,缝合。术后根尖影像提示自体软组织密合。
图1 即刻种植和修复
1.4 观察指标
1.4.1 种植体精度及稳定性
术后即刻复查CBCT影像,与术前规划种植体位置比较,记录种植体颈部偏差:种植体规划位置与实际位置牙冠侧中点连线距离;种植体根尖偏差:种植体规划位置与实际位置根尖侧中点连线距离;种植体角度偏差:种植体规划位置与实际位置中垂线夹角。术后6个月,采 用 共 振 频 谱 分 析 仪 检 测 种 植 体 稳 定 性 参 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s, ISQs)。
1.4.2 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分级
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以肉芽组织覆盖创面,创面不可见渗出、红肿等症状作为创面愈合。疼痛分级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RS),总分0~10分,< 3分为轻度疼痛,得分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高,记录术后72 h、1周的疼痛等级。
1.4.3 唇侧红色美学
于术后即刻、术后3、6和12个月,采用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 PES)评估种植牙区唇侧轮廓美学。PES包括近中及远中牙龈乳头、唇侧龈缘弧度、唇侧龈缘高度和根面软组织颜色、质地,总分0~10分,得分越高提示红色美学效果越好。
1.4.4 唇侧软组织增量
术后3和6个月,测量患者附着龈厚度与宽度。计算附着龈厚度增量(治疗前后附着龈厚度差值)、附着龈宽度增量(治疗前后附着龈宽度差值)。
1.4.5 龈沟液炎症因子
术后即刻、2周,采用龈沟液取样纸条采集患者龈沟液,置于磷酸盐缓冲液中浸泡、振荡1 h,4℃、1 200 r/min离心10 min,采用龈 沟 液 测 量 仪 检 测 白 细 胞 介 素-6(Interleukin-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水 平 。 试 剂 盒 购 自 美 国Thermo FisherScientific公司。
1.4.6 术后并发症
统计患者术后6个月内感染、种植体脱位及移植软组织液化、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表示,比较用 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种植体精度比较
两组种植体颈部偏差、根尖偏差、角度偏差及ISQs比 较 ,经t检 验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种植体精度比较
2.2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分级比较
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72 h、1周疼痛分级评分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分级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唇侧红色美学评分的变化
两组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术后即刻和术后12个月PES评分的差值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术后即刻与术后12个月PES评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后3、6、12个月PES评分的差值比较
2.4 两组患者术后唇侧软组织增量比较
两 组 术 后3个 月 与 术 后6个 月 附 着 龈 厚 度 增量、附着龈宽度增量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附着龈厚度增量、附着龈宽度增量均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唇侧软组织增量比较
2.5 两组患者术后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
两组术后即刻与术后2周IL-6、MMP-2的差值比 较,经t检 验,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P >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后2周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差值比较
2.6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未出现感染、种植体脱位及移植软组织液化、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3、讨论
目前,即刻种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口腔种植领域,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次数,快速恢复患者口腔功能,提高生活质量[9-10]。研究发现,前牙区即刻种植同期软组织增量往往无法完全弥补拔牙后唇侧骨板改建[11-12]。在天然牙拔除阶段,维持牙槽骨动态骨平衡血供的牙周膜被破坏,刺激大量炎症细胞因子、破骨细胞合成与释放,牙周膜纤维连接的束状骨在拔牙后8周内基本被完全吸收,软组织高度减少约1.6 mm,造成唇侧轮廓塌陷,导致患牙区美学效果降低[12-13]。即刻种植后即刻修复前牙美学区是目前预防术后种植牙龈软组织退缩的方法,分析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在提高唇侧轮廓美学中的效果至关重要。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术后种植体颈部偏差、根尖偏差、角度偏差较小且组间种植体解剖角度偏差相近,术后随访结果提示,种植体稳定良好且组间稳定性接近,提示自体软组织移植辅助前牙种植的 种 植 体 偏 差 较 小,种 植 体 稳 定 性 良 好。林 周 兴等[14]报道,130个种植体颈部及根尖平均偏差均接近或小于1 mm,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72 h、1周的疼痛分级及术后并发症无差异,提示自体软组织移植辅助前牙种植对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未产生负面效应,疼痛恢复正常,安全性良好。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PES评分更高,附着龈厚度及宽度增量更高,表明自体软组织移植联合前牙种植,有助于改善患牙区的红色美学效果,促进唇侧软组织轮廓的恢复及维持。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均采用自体上下皮结缔组织作为软组织移植供体,相较于游离龈移植,移植上下皮结缔组织色泽形态与受区协调性更佳,与患者术后红白美学效果恢复有关[15-17]。即刻种植术后,骨缺损及牙槽突软组织移位导致软组织塌陷及患牙区黏膜充血,导致唇侧红色美学评分下降及轮廓异常[18-20]。
研究表明,实施前牙美学区自体软组织移植联合即刻种植和修复,可借助软组织的支撑作用,补偿骨吸收导致的轮廓塌陷,有助于维持唇侧丰满度,减少牙龈软组织术中损伤导致的黏膜充血[21-23]。炎症细胞浸润是拔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病理反应,可能导致患者术后疼痛反应加剧、感染风险增加及慢性牙周炎[24-25]。IL-6主要由上皮细胞及免疫细胞合成,可促进炎症反应发生及持续,引发免疫细胞活化及组织修复过程的启动。MMP-2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和重塑,可反映细胞迁移、组织修复及炎症反应。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龈沟液IL-6、MMP-2均降低,组间无差异。提示自体软组织移植联合前牙种植未增加局部患牙区炎症反应。因此后续临床实践中针对实施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术的患者,可尝试软组织移植修复的治疗方法,有助于维持唇侧轮廓丰满度,避免唇侧软组织塌陷,提高患牙区的红白美学效果。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①样本量偏少,后续仍需完善多中心联合研究;②鉴于目前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相关的病理学及细胞分子学研究资料较少,并未过多深入探讨实验室指标的病理机制,后续仍待完善;③移植上下皮结缔组织与患牙受体协调性良好,但自体取材存在第二术区,导致整体手术操作时间延长及术后感染风险增加,寻找长期稳定的生物学替代材料是引领后续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研究方向之一。综上所述,自体软组织移植联合前牙种植有助于提高术后患牙区红色美学效果,促进唇侧软组织轮廓的恢复及维持。
参考文献:
[3]白石柱,任楠,冯志宏,等.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手术系统动物体内种植精度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 56(2):170-174.
[4]田英楠,李伯休,张浩,等.口腔机器人种植技术的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3, 58(12): 1300-1306.
[12]李少冰,陈晖璐.软组织增量在前牙区种植唇侧轮廓美学中的应用[J].口腔疾病防治, 2023, 31(7): 457-464.
[14]林周兴,高跃,张晓蕾,等.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模型实验的精度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3, 39(4): 426-432.
基金资助: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No:LH2021H108);
文章来源:高巍朕,张晓鹏,李文科.自体软组织移植辅助前牙即刻种植对唇侧轮廓美学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5,35(04):54-59.
分享:
近年来,随着牙科种植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前牙即刻种植术已逐渐替代传统的延期种植,其具有治疗时间短、咀嚼功能恢复快等优势,且避免了延 期 种 植 对 口 腔 组 织 造 成 的 二 次 开 放 性 创 伤。随着口腔医学影像及三维图像重建等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助于缩小种植体位置偏差,指导种植体在牙槽骨内的精准位置及修复导向。
2025-03-17正畸治疗是临床处理错畸形的重要方式之一,伴随国民生活水平改善和医疗观念转变,错畸形患者治疗中更对外观需求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推动了正畸治疗相关器械发展更新。以往正畸治疗中多使用结扎式托槽矫治器,在具备较好定位和治疗效果的同时,体现了成本低等优势[2]。
2025-02-05在前突患者的正畸治疗中,拔除前磨牙内收前牙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然而,除绝对支抗外,前牙内收仅占据部分拔牙间隙,另一部分拔牙间隙则被后牙近移所占据。拔除前磨牙后,当不借助额外支抗,仅采用颌内交互支抗关闭间隙时,磨牙的“支抗丧失”(即近移量)是多少一直以来尚不清楚。
2025-02-05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摒弃了传统矫治器中的金属托槽和弓丝,采用透明的医学材料制作矫治器,实现了牙齿的隐形矫正。其不仅美观舒适,更在维护牙周健康、减少患者心理压力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患者往往面临美观、舒适度、牙周健康等多方面的考量。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理想的矫正方案。
2025-01-24牙齿磨耗指的是在没有菌斑、龋坏等因素的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出现的丧失。随着年龄的增加,牙齿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耗,且年龄越大,牙齿磨耗程度都会逐渐加剧。临床中认为当牙齿硬组织的丧失程度与年龄不符,且威胁到牙齿健康时,即可定为牙齿重度磨耗。病理性的牙齿重度磨耗不仅会影响口腔健康,引发牙列缺损等情况。
2025-01-14成骨细胞的分化对种植体的骨结合起到重要作用。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cells)是一种成骨细胞系,来源于新生小鼠的颅骨,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MC3T3-E1细胞在体外可经历从增殖到结节形成再到矿化的过程,与体内的成骨过程相似。锌指蛋白260(Zfp260)属于Kruppel家族,含有13-锌指,可以调控心肌肥厚。
2025-01-06疼痛是正畸治疗过程常见的不良反应,对正畸治疗的患者而言,这种疼痛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和言语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正畸疼痛的发生率约为90%,少部分患者因无法忍受疼痛而选择提前终止正畸治疗,也有部分存在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因害怕疼痛拒绝接受正畸治疗[2]。
2024-11-22种植修复已成为临床上牙列缺失比较常用的修复方法,在功能恢复和美观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种植修复越来越多的了解,更多地将重点放在如何缩短手术治疗周期、提高患者舒适度、保证手术成功率等方面。由于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空间狭小,前牙区美观性要求较高,“红白美学”不仅要考虑牙龈是否处于健康状态,还要看牙齿与牙龈垂直的距离。
2024-10-14数字化HE垫辅助正畸治疗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以及三维打印技术,为正畸治疗提供辅助和支持。传统的正畸治疗通常需要通过模具和矫治器来调整牙齿的位置和咬合关系,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制作周期长、精度不高、患者舒适度差等。
2024-10-12错牙合畸形可引发咀嚼功能障碍,造成口颌系统发育异常,还会影响患儿容貌的美观度[1-2]。临床针对错牙合畸形常采用正畸治疗,通过矫治工具使牙齿重新排列整齐以改善患儿外观及颌面,恢复口腔功能[3]。以往正畸治疗多选择固定矫治器矫治,由于患儿无法自己取戴,因此较难维持口腔卫生[4-5]。
2024-10-12人气:18438
人气:16494
人气:14960
人气:14478
人气:1385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15428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43-1225/R
国内刊号:1005-8982
邮发代号:42-143
创刊时间:1991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