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这是一篇工艺矿物学领域的论文。运用光学显微镜、化学多元素分析、化学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仪等综合手段,对某伟晶岩型锂铍矿工艺矿物学特征展开研究。查明了矿石中矿物组成、化学性质、矿物的共生关系、主要矿物的粒度分布和连生特征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矿石中锂、铍等有价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影响矿石中锂、铍等有价元素回收的矿物学因素,为该矿的选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锂作为一种新型且重要的能源战略金属,在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发挥着显著的作用[1,2,3]。到目前为止,自然界中发现的锂矿床最主要的有3种类型:卤水型、伟晶岩型和沉积岩型[4]。国内关于锂多金属矿的系统工艺矿物学研究报道极少[5],因此希望运用工艺矿物学原理和方法[6],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矿物自动分析系统等测试分析技术[7],通过研究该伟晶岩型锂铍矿石工艺矿物学,为矿石的选冶实验提供依据。
1、矿石的化学性质
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
表1 矿石多元素分析结果/%
2、矿石的矿物组成
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综合分析方式,确定了矿石中的主要矿物组成及含量(表2),研究表明矿石中的透明矿物主要由石英、钠长石、正长石、锂辉石和白云母等组成,金属矿物主要由、褐铁矿、磁铁矿、黄铁矿和闪锌矿等组成。
表2 矿石的矿物组成及含量/%
3、重要矿物的嵌布特征
锂辉石是矿石中最主要的含锂矿物,结晶程度较高,以自形-半自形结构为主,多呈柱状产出,内部解理和裂理均较为发育。锂辉石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其次与钠长石、石英及钾长石等脉石矿物毗邻镶嵌(图1),其共生边界多较为平整,有少量锂辉石内部分布有这些微细粒的脉石矿物而呈包晶结构(图2);有时可见锂辉石边缘及裂隙蚀变成白云母(图3)。
图1 锂辉石与钠长石连生
图2 锂辉石内部包裹有微细粒的石英
图3 锂辉石边缘蚀变成白云母
锂绿泥石在矿石中含量较少,常为锂辉石蚀变而来。X-射线能谱分析显示该矿物中常含少量的Fe或者Mn,由于Fe2+、Mn4+是致色离子,使得部分含Fe的锂绿泥石呈绿色、部分含Mn的锂绿泥石呈红色。锂绿泥石多呈片状集合体产出,常沿锂辉石边缘交代呈残余结构(图4),在锂绿泥石内有时能见到残余的锂辉石;其次可见锂绿泥石常与石英、钾长石、钠长石镶嵌连生。
图4 锂辉石边缘被锂绿泥石交代
磷铝锂石为含锂的磷酸盐矿物,其中Li2O的理论含量为10.16%,也见少量磷铝锂石中含钠,系磷铝锂石中的锂被钠以类质同相的形式置换所致。其中磷铝锂石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产出。
白云母主要呈挠曲片状、鳞片状集合体形式产出。白云母多为单体,少量与石英、钠长石和钾长石等脉石矿物连生,偶见白云母沿锂辉石边缘及裂隙交代呈残余结构。
绿柱石是矿石中最主要的含Be矿物,粒度较粗,主要分布于0.100~0.400 mm。其中Be O的理论含量为14.1%。绿柱石常呈柱状或者粒状产出,自形-半自形结构,多以单体形式存在,部分与钠长石、石英等紧密镶嵌在一起(图5)。
图5 绿柱石中包裹细粒的钠长石
铌钽铁矿的分子式为(Fe Mn)(Nb Ta)2O6,其粒度主要分布于0.040~0.100 mm。铁与锰、铌与钽是完全类质同象,常有钛、锡、钨、锆、铝、铀等的混入,按成分可划分为铌铁矿、钽铁矿、铌锰矿、钽锰矿等四个亚种。为了了解矿石中铌钽铁矿的成分,通过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对矿石中的铌钽铁矿成分进行了分析,确认矿石中的铌钽铁矿为铌锰矿和钽锰矿。矿石中铌锰矿和钽锰矿的含量很少,二者多呈自形-半自形粒状嵌布于脉石矿物中(图6),少量以单体形式产出(图7)。
图6 铌钽铁矿分布于石英中
图7 铌钽铁矿呈单体分布
钠长石是矿石中含量最高的矿物,主要以柱状或者粒状产出,自形-半自形结构,多发育有聚片双晶。钠长石主要以单体形式产出,少量与石英、钾长石、白云母及锂辉石等镶嵌在一起。钠长石的粒度较粗,多在+0.150 mm。
钾长石常呈长柱状或者厚板状,自形-半自形结构,常发育有卡氏双晶。钾长石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少量与钠长石、石英、锂辉石等矿物紧密共生在一块。钾长石的粒度很粗,多分布在+0.200 mm。
石英含量较多,主要呈粒状产出,自形-半自形结构。石英主要以单体形式产出,部分与钠长石、钾长石、锂辉石等矿物共生关系密切。石英的粒度较粗,多分布在0.150 mm以上,部分可达数毫米。
4、矿石中锂、铍等有价元素的赋存状态
通过挑选单矿物获得锂辉石和白云母两个富集样,为了查明富集样的纯度,通过矿物自动测量手段对二产品进行矿物定量测试。结果显示,锂辉石富集产品中锂辉石的含量94.21%,白云母1.11%,其他杂质矿物主要为钠长石、石英和钾长石等;白云母富集产品中白云母含量99.30%,锂辉石含量0.22%,其他杂质矿物含量很少。对富集的锂辉石和白云母富集样进行化学元素分析,获得二产品中Li2O含量的含量分别为6.54%和0.19%。再通过计算获得该矿石中锂辉石和白云母中Li2O的理论含量分别为6.94%和0.17%。磷铝锂石中的Li2O理论含量10.16%,进而推算出锂绿泥石中Li2O的林论含量为2.43%。
通过锂的配分平衡计算,确认矿石中的锂绝大部分赋存在锂辉石中,其占有率为95.19%,磷铝锂石和白云母中的占有率分别为1.35%和1.45%,锂绿泥石中占有率为2.01%。锂的平衡配分见表3。
表3 锂在不同矿物中的平衡配分
矿石中的伴生有价元素铍和钽、铌均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其中,铍基本上都赋存于绿柱石中;铌、钽主要赋存于铌钽铁矿中。
5、重要矿物的嵌布粒度
为了解矿石中重要矿物的粒度分布特性,以便确定合理的磨矿细度,故对矿石中锂辉石和绿柱石的粒度进行测试,结果见表4。
结果表明,矿石中锂辉石和绿柱石的粒度均相对较粗。其中,锂辉石在+0.074 mm粒级的占有率高达91.06%,其粒度主要分布于0.147~0.589 mm。绿柱石的粒度分布比较均匀,集中分布于0.074~0.417 mm,在该粒级范围的占有率达到84.15%。
通过上述两种矿物的粒度分布规律可知,由于其结晶粒度均较粗,在较粗的磨矿细度下,这些矿物即可实现较好的解离。
6、矿石中锂、铍矿物的连生特征
为了解矿样中锂辉石和绿柱石的连生特征,对其单体解离度及连生状态进行了系统的测定,其结果见表5。
表4 锂辉石和绿柱石的粒度分布
表5 矿石中重要矿物的连生特征
由表5可知,锂辉石和绿柱石的单体解离度较高,二者的单体占有率分别84.49%和71.43%。其连生体中,锂辉石主要与长石连生,其次与云母连生,还有少量与石英、磷灰石等脉石连生;绿柱石也主要与长石连生,其次与石英连生,少量与云母等脉石连生。故在较粗的磨矿细度下,锂辉石和绿柱石解离效果好,但是由于粗粒锂辉石在浮选过程中不易上浮,因此,在磨矿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磨矿细度,保证磨矿的均匀程度,以利于锂辉石和绿柱石的回收。
7、影响矿石中锂、铍等有价元素回收的矿物学因素
锂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矿石中的锂绝大部分赋存于锂辉石中,且锂辉石中Li2O的含量达到6.94%,对锂的回收指标有利。但是,矿石中有1.35%的锂赋存于磷铝锂石中,虽然该矿物中的Li2O的含量高达10.16%,但其内磷的含量也较高,若对其进行回收,有可能导致锂精矿中磷超标,所以要尽量避免该矿物进入锂精矿。此外,还有少量锂分布于白云母和锂绿泥石中,基本无回收价值。
锂辉石的粒度整体较粗,其在+0.074 mm粒级中的占有率高达90%以上,有利于锂辉石的磨矿解离和分选,但也有少量锂辉石内部包裹微细粒的脉石矿物,在一般磨矿细度下不易解离,在浮选过程中容易随锂辉石进入到锂精矿产品而影响精矿的品质。
矿石中锂辉石与石英、长石以及云母等硅酸盐矿物浮游性能相似,要实现它们的彼此分离以获得高品质的精矿产品,将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矿石中的铍基本都赋存于绿柱石中,绿柱石粒度较粗,对其磨选有利。
铌、钽均分布于铌钽铁矿中,但其粒度相对较细,如果要对其进行回收,尚需对矿石进行细磨。同时,由于矿石中还存在一定量的磷铁锰矿、铁铝榴石、磷灰石等比重较大或者具有磁性的矿物,在对铌、钽矿物的磁选或者重选过程中,容易随之进入到铌钽精矿进而影响精矿品位,后续需要进一步采取手段对粗精矿进行分选以获得合格铌钽精矿。
矿石中含有一定量的磷,磷主要分布于磷灰石、磷铁锰矿和磷铝锂石中,在酸性选别条件下,磷灰石和磷铝锂石可浮性较好,在对锂辉石的选别过程中容易进入到锂精矿中。故在对锂矿物的选别过程中,要重点加强这些含磷矿物的关注,防止精矿产品中磷超标。
8、结论
(1)矿石中Li2O的含量为0.75%,是最主要的回收对象。此外,矿石中还存在少量的Be、Ta、Nb、Rb和Cs,可以考虑综合回收。
(2)矿石中的含锂矿物主要为锂辉石,另有少量的锂绿泥石、磷铝锂石和白云母;铍矿物主要为绿柱石;铌钽矿物主要为铌钽铁矿。其他矿物主要为石英、钾长石和钠长石,另有少量磷铁锰矿、磷灰石、铁铝榴石、黑云母和方解石等。
(3)锂、铍的赋存状态表明,矿石中的锂绝大部分赋存于锂辉石中,且锂辉石中Li2O的含量达到6.94%,铍也基本分布于绿柱石中,对锂、铍的回收指标有利。矿石中锂辉石、绿柱石与其他脉石矿物之间的共生边界较为平整,嵌布关系比较简单,而且这些矿物的粒度整体较粗,在+0.074 mm粒级中的占有率分别达到91.06%和84.15%,也有利于目的矿物的解离。
(4)铌、钽主要赋存于铌钽铁矿中,由于其粒度整体较细,在磨矿过程不易解离;同时,矿石中还存在一定量磷灰石、磷铁锰矿和铁铝榴石等比重较大或者具有磁性的矿物,在对铌钽铁矿的磁选或者重选过程中,不易与这些矿物分离,会对精矿品位造成一定的影响。
(5)矿石中存在大量的钠长石、钾长石以及石英,这些矿物纯度较高,杂质元素(如Fe)含量低,可以考虑综合回收。
(6)矿石中存在一定量的磷,磷主要分布于磷灰石、磷铁锰矿和磷铝锂石中,这些含磷矿物由于具有比重大、弱磁性或者可浮性好的特点,在对铌钽矿物的重选、磁选以及对锂矿物的浮选过程中,容易随之进入到铌钽精矿以及锂精矿中,造成精矿产品中的磷超标,故在选别过程中要予以重视。
(7)综上所述,锂作为矿石中最重要的有价元素,绝大部分赋存于锂辉石中,从锂辉石的锂含量、粒度、嵌布关系等工艺矿物学特征来看,通过浮选应该可以获得高品质的锂精矿。建议采取适中的磨矿细度,保证磨矿的均匀程度,避免锂辉石过磨;同时采取合适的药剂制度,强化锂辉石与长英质矿物的分离效果,最终取得理想的选锂指标。
参考文献:
[1]吴西顺,王登红,黄文斌,等.全球锂矿及伴生铍铌钽的采选冶技术发展趋势[J].矿产综合利用,2019(1):1-6.
[2]吴西顺,孙艳,王登红,等.国际锂矿开发技术现状、革新及展望[J].矿产综合利用,2020(6):110-120.
[3]程仁举,李成秀,刘星,等.川西某伟晶岩型锂辉石矿浮选试验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20(6):148-152.
[4]刘丽君,王登红,刘喜方,等.国内外锂矿主要类型、分布特点及勘查开发现状[J].中国地质,2017,44(2):263-278.
[5]周乐光.工艺矿物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268-310.
[6]汪灵,陈磊,李彩侠,等.四川峨边五渡钾长石矿工艺矿物学研究[J].矿物岩石,2011,31(4):1-6.
[7]赵开乐,王昌良,邓伟,等.四川某锂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J].矿物岩石,2014,34(1):10-15.
文章来源:应永朋,赵玉卿,熊艳等.青海某伟晶岩型锂铍矿工艺矿物学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23(05):75-79.
分享:
煤层开采的扰动应力与断层带活化的耦合作用将会导致覆岩的大规模运移,李振雷等通过建立断层闭锁与解锁的滑移力学模型,分析了断层冲击、煤柱与耦合冲击的作用机制。蒋金泉等[5]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工作面过逆断层过程中的采动应力演化状态。
2024-08-10岩石内部含有孔隙和节理,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应力状态发生改变,裂隙发展贯通,最终导致岩石破裂。岩石内部能量的突然大量释放,对岩石工程危害巨大。因此,研究岩石破坏前兆特征对岩石工程灾害进行有效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在岩石受压破坏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携带了岩石受力状态、结构变形、物理力学性质等大量信息。分析声发射信号可以更好地了解岩石破坏机制以及破坏前兆。
2024-01-25铜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铜的消费需求增长也十分迅猛,因此对铜矿的开采及冶炼需求也相应提高。目前铜冶炼的主要原料是硫化铜矿,但是随着硫化铜矿资源的日趋减少,对低品位氧化铜矿的开发正在受到广泛关注。
2023-11-24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保障性资源,其需求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增长[1,2,3]。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铁矿的产量为9.68亿t、进口11.07亿t, 表明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仍处于高水平,且国产铁矿石长期处于严重短缺状态[4,5,6]。我国铁矿资源丰富,铁矿石储量居世界第四,占比约12%,但矿石品位低、共生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细,按照铁金属量计算储量仅占8.3%,远落后于巴西和澳大利亚[7,8,9,10]。
2023-11-23“双碳”目标的提出,给煤炭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能源资源“贫油、少气、富煤”,煤炭资源作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压舱石,将长期居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地位[1,2]。陕西省煤炭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4,产量位居全国第3,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储、产基地,深入分析陕西省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对研究新时期我国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我国煤炭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3-11-17研究区内矿体赋存于奥陶系滩间山群的碳酸盐岩以及滩间山群大理岩组岩石与石英斑岩和花岗闪长岩接触破碎带中。构造破碎带为含矿热液运移提供了通道和富集场所,形成脉状矿体。矿区内的接触构造以及与接触构造贯通的断裂构造成为赋矿空间。岩浆的侵位为该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成矿物质及热液条件,成矿流体接触交代碳酸盐岩,形成了本区热液交代(充填)型铅锌银矿床。
2023-11-17蔷薇辉石以其具有特征的粉红色而得名, 矿物学上属似辉石族, 为链状结构硅酸盐矿物。 蔷薇辉石通常为变质作用的产物, 主要产于含锰的接触交代夕卡岩矿床, 也见于某些热液矿脉中及伟晶岩[1]。
2023-11-08锂作为一种新型且重要的能源战略金属,在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发挥着显著的作用[1,2,3]。到目前为止,自然界中发现的锂矿床最主要的有3种类型:卤水型、伟晶岩型和沉积岩型[4]。
2023-10-27目前,通常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在定量分析中,从1965年就开始使用的Morgenstern-Price法(以下简称M-P法),是一种极限平衡法,属于非常严谨的条分法。这种方法求解安全系数的过程较为复杂,一般的工程技术人员难以掌握,在我国没有得到普及和应用。
2023-10-17在煤炭开采的早期阶段,由于采掘技术落后或出于安全考虑,煤层的部分区域会被判定为不宜采掘或禁止采掘的区域,从而形成了遗留煤柱。这些不规则煤柱往往会导致局部出现高应力集中现象,且应力分布情况较为复杂,一旦受到工作面采掘扰动,极易诱发冲击地压灾害。
2023-10-17人气:5104
人气:2896
人气:1626
人气:1547
人气:130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岩石矿物学杂志
期刊人气:842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地质
国际刊号:1000-6524
国内刊号:11-1966/P
邮发代号:82-52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影响因子:2.546
影响因子:0.659
影响因子:0.149
影响因子:1.209
影响因子:2.86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