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正>科学大概念,指的是科学教育目的为实现趋向于核心概念的进展过程,科学大概念下的小学科学课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科学意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明确科学大概念的基础内涵,结合科学中的十八个大概念,根据小学课程内容,联系小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实际生活,通过横向教学完善科学知识、纵向教学强化科学知识、螺旋教学更好巩固知识、联系生活解释身边现象。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落实以上策略,以此提升小学科学课教学效果。
一、横向教学完善科学知识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教师应该从指导学生熟悉生活开始,逐步延伸到学习科学大概念,将科学大概念联系起来,初步建立科学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该结合科学课程主题与主要内容,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基础,立足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从横向教学开始,完善小学生的知识体系,通过引入丰富的资源创设生动的情境与科学活动,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讨。
例如,科学大概念其中之一是“地球的构造和它的大气圈,以及在其中发生的过程,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状况和气候”,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天气”章节教学中,教师结合课题循序渐进教学,通过“我们关心天气”“天气日历”等课程,让学生初步认识天气,通过“测量气温”“测量降水量”等课程,让学生认识气候包括气温、降水等。教师可以引入央视天气预报的截图,展示不同城市同一时间的气温与降水,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先让学生思考再解答。
教师根据科学大概念中的相关概念,与小学科学课程建立联系,结合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学习与探究,通过引入与生活相关的图文信息,以及提出相应问题,引发学生结合所学思考和探析,之后进行解答,以此帮助学生完善科学知识。
二、纵向教学强化科学知识
纵向教学是指结合某一知识点进行深入教学,以此巩固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具体的科学知识,强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熟悉基础的科学概念,接着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情境,并提出探究问题,让学生结合基础科学知识思考与解答问题。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分析和解答问题的方法,然后予以讲解,并出示类似问题让学生训练。
例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的“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课,科学概念是:食物在口腔里经历初步消化过程,牙齿、舌头和唾液参与食物的消化,功能各不同。教师展示食物在口腔中经过嚼碎、咀嚼与唾液混合的动画,提问:为什么馒头或米饭在口腔里咀嚼的过程中会感到微微发甜?以此引发学生思考与探析,然后指导学生分析和解答:探析此问需要明确食物在口腔中混合了什么物质,馒头或米饭主要物质是淀粉,它与唾液中的淀粉酶混合,能够转为糖类,所以感到发甜。
教师通过运用以上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人体口腔中的组成,认识到不同牙齿具有不同的功能,牙齿对于个人是非常重要的等基础知识。接着教师可以根据生活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探析,然后进行解答,有效强化科学知识。
三、螺旋教学更好巩固知识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渗透科学大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循序渐进中渗透,需要进行周期螺旋教学。在初步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明确一些基础的科学概念,从而为下一步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其次,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相关科学概念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最后,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进行解答。
例如,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的“生物和环境”单元,加强这个单元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科学概念:生物需要能量和物质来维持,因此它们经常需要依赖其他生物体或是与其他生物体竞争。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课程中,通过初步学习,学生可以明确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认识动植物之间都有相应食物链关系。接着,教师可以展示“小草—蚜虫—瓢虫—小鸟”的简单食物链,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然后引入“螳螂、黄雀、树木、蝉”的图文,让学生连接。
通过构建以上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实现螺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巩固基本的科学知识,熟悉科学知识在具体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应用科学知识解答一些问题,从而提高科学知识学习效果。
四、联系生活解释身边现象
小学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紧密,运用科学知识还可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不仅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与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科学精神。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生动的现象,先让学生自主解答,之后进行讲解。
例如,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的“雨水对土壤的侵蚀”一课,在基础知识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展示一些自然现象,让学生结合科学知识予以解释。比如展示屋檐的特写图,提出问题:为什么瓦房的屋檐要伸出来一部分?然后让学生试着解答,之后讲解:屋檐的作用是分流雨水,将雨水分流到远处,雨水能够侵蚀土壤,如果不让其伸出一部分,雨水直接留到房基处,会侵蚀地基、损害房屋。
教师先指导学生熟悉基础的科学知识,然后展示一些生活现象,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解释,最后进行讲解,以此可以巩固所学科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科学大概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明确科学大概念的主要内涵,并根据小学科学课程的具体内容、教学目标,引入小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学资源,通过横向教学、纵向教学、螺旋教学和联系生活等,以此更好帮助学生完善科学知识、强化科学知识、更好巩固知识,以及有效解释身边自然现象,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大概念,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启发学生科学精神。
文章来源:梁娟.科学大概念下的小学科学课教学实践[J].小学生(中旬刊),2021(09):38.
分享: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城镇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预算、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给排水行业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能够从事设计、施工、预算、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023-09-11随着我国基础性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并且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改革成效,其在提升学生科学水平,增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在教学改革前教师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教师要有效结合STEM教育理念,科学设计和优化小学科学教学方案。
2021-11-30科学素养的提升来源于学生对日常科学实验的观察与理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行关注,同时也要通过强化学生的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来进行理念和认知上的创新。鼓励孩子们在关注生活、关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对生活和科学反应进行理解,最终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2021-11-23&lt;正&gt;STEM教育在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显著的动态性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形成敏捷的科学思维意识。基于STEM教育视角,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加强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进一步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2021-09-07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更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小学科学课程的诸多性质,决定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与形式应丰富多彩,小学科学学习的过程应有滋有味。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基于生本理念,优化教学策略,让科学教学具有娱乐味、生活味、探究味、体验味、合作味,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形成。
2021-09-07科学大概念,指的是科学教育目的为实现趋向于核心概念的进展过程,科学大概念下的小学科学课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科学意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明确科学大概念的基础内涵,结合科学中的十八个大概念,根据小学课程内容,联系小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实际生活,通过横向教学完善科学知识、纵向教学强化科学知识、螺旋教学更好巩固知识、联系生活解释身边现象。
2021-09-07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基本手段就只有观察和实验两种方式。小学科学教师在面对小学生做科学实验的时,要高度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因为学生的年纪还比较小没有安全意识。在小学科学的实验课上一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由于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不能主动地完成作业。所以这也是小学科学教师的一个挑战。
2021-09-06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现状,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对新时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价值诉求进行分析,必须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验性。其实现路径在于:强调多元融合,聚焦学生全面发展;链接生活实际,关注学生深度参与;着意情境创设,唤醒学生思辨意识;倡导求真务实,启迪学生实验探究,培养具有高阶思维能力、实践创新的新时代人才。
2021-08-05小学的科学教学工作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最新的科学教育理念和措施,引导小学生提高自身的创造意识。而目前,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取得了较高的教育效果。教师通过借助生活化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开展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观念的认识。
2021-06-11在小学教育中,科学课程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地位和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不相上下,共同组成了小学知识体系。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可以刺激学生强烈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若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尝试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不但可以使课堂教学形式变得多样化,而且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笔者对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展开研究。
2021-06-11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小学科学
期刊人气:1385
主管单位:长春出版社
主办单位:长春出版社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4-6317
国内刊号:22-1388/G4
邮发代号:80-936
创刊时间:200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12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