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科学大概念下的小学科学课教学实践分析

  2021-09-07    11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正>科学大概念,指的是科学教育目的为实现趋向于核心概念的进展过程,科学大概念下的小学科学课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科学意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明确科学大概念的基础内涵,结合科学中的十八个大概念,根据小学课程内容,联系小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实际生活,通过横向教学完善科学知识、纵向教学强化科学知识、螺旋教学更好巩固知识、联系生活解释身边现象。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落实以上策略,以此提升小学科学课教学效果。

  • 关键词:
  • 完善科学知识
  • 小学科学
  • 科学大概念
  • 科学教育
  • 加入收藏

一、横向教学完善科学知识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教师应该从指导学生熟悉生活开始,逐步延伸到学习科学大概念,将科学大概念联系起来,初步建立科学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该结合科学课程主题与主要内容,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基础,立足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从横向教学开始,完善小学生的知识体系,通过引入丰富的资源创设生动的情境与科学活动,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讨。

例如,科学大概念其中之一是“地球的构造和它的大气圈,以及在其中发生的过程,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状况和气候”,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天气”章节教学中,教师结合课题循序渐进教学,通过“我们关心天气”“天气日历”等课程,让学生初步认识天气,通过“测量气温”“测量降水量”等课程,让学生认识气候包括气温、降水等。教师可以引入央视天气预报的截图,展示不同城市同一时间的气温与降水,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先让学生思考再解答。

教师根据科学大概念中的相关概念,与小学科学课程建立联系,结合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学习与探究,通过引入与生活相关的图文信息,以及提出相应问题,引发学生结合所学思考和探析,之后进行解答,以此帮助学生完善科学知识。


二、纵向教学强化科学知识


纵向教学是指结合某一知识点进行深入教学,以此巩固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具体的科学知识,强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熟悉基础的科学概念,接着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情境,并提出探究问题,让学生结合基础科学知识思考与解答问题。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分析和解答问题的方法,然后予以讲解,并出示类似问题让学生训练。

例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的“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课,科学概念是:食物在口腔里经历初步消化过程,牙齿、舌头和唾液参与食物的消化,功能各不同。教师展示食物在口腔中经过嚼碎、咀嚼与唾液混合的动画,提问:为什么馒头或米饭在口腔里咀嚼的过程中会感到微微发甜?以此引发学生思考与探析,然后指导学生分析和解答:探析此问需要明确食物在口腔中混合了什么物质,馒头或米饭主要物质是淀粉,它与唾液中的淀粉酶混合,能够转为糖类,所以感到发甜。

教师通过运用以上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人体口腔中的组成,认识到不同牙齿具有不同的功能,牙齿对于个人是非常重要的等基础知识。接着教师可以根据生活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探析,然后进行解答,有效强化科学知识。


三、螺旋教学更好巩固知识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渗透科学大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循序渐进中渗透,需要进行周期螺旋教学。在初步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明确一些基础的科学概念,从而为下一步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其次,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相关科学概念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最后,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进行解答。

例如,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的“生物和环境”单元,加强这个单元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科学概念:生物需要能量和物质来维持,因此它们经常需要依赖其他生物体或是与其他生物体竞争。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课程中,通过初步学习,学生可以明确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认识动植物之间都有相应食物链关系。接着,教师可以展示“小草—蚜虫—瓢虫—小鸟”的简单食物链,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然后引入“螳螂、黄雀、树木、蝉”的图文,让学生连接。

通过构建以上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实现螺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巩固基本的科学知识,熟悉科学知识在具体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应用科学知识解答一些问题,从而提高科学知识学习效果。


四、联系生活解释身边现象


小学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紧密,运用科学知识还可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不仅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与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科学精神。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生动的现象,先让学生自主解答,之后进行讲解。

例如,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的“雨水对土壤的侵蚀”一课,在基础知识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展示一些自然现象,让学生结合科学知识予以解释。比如展示屋檐的特写图,提出问题:为什么瓦房的屋檐要伸出来一部分?然后让学生试着解答,之后讲解:屋檐的作用是分流雨水,将雨水分流到远处,雨水能够侵蚀土壤,如果不让其伸出一部分,雨水直接留到房基处,会侵蚀地基、损害房屋。

教师先指导学生熟悉基础的科学知识,然后展示一些生活现象,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解释,最后进行讲解,以此可以巩固所学科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科学大概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明确科学大概念的主要内涵,并根据小学科学课程的具体内容、教学目标,引入小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学资源,通过横向教学、纵向教学、螺旋教学和联系生活等,以此更好帮助学生完善科学知识、强化科学知识、更好巩固知识,以及有效解释身边自然现象,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大概念,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启发学生科学精神。


文章来源:梁娟.科学大概念下的小学科学课教学实践[J].小学生(中旬刊),2021(09):3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小学科学

期刊名称:小学科学

期刊人气:138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长春出版社

主办单位:长春出版社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4-6317

国内刊号:22-1388/G4

邮发代号:80-936

创刊时间:200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