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各项技术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和发展,在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中,也涌现了大量的新技术,但就目前而言,由于受到传统采矿观念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技术型人才不足的阻碍,我国在进行煤矿开采时,新型技术的作用还不能够完全的体现和发挥,因此,为了确保我国煤炭产业能够平稳快速的发展,就需要在积极使用新技术的同时进一步做好实践工作。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煤矿工程采矿新技术的应用及实践要点,以期提供参考。
随着对煤炭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现阶段的煤炭资源开采难度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煤炭企业在进行煤炭开采时,需要投入的人员以及各种设施的保障力度也在持续的加大,所以,一定要改善煤炭资源的开采效率以及开采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煤炭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积极的采用新的技术,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有效的提升煤炭的开采质量以及效率,从而促进煤炭企业健康发展。
1、目前煤炭企业在开采煤炭资源时应用的新技术以及实施关键
1.1 硬顶板与硬顶煤技术的应用
首先,我们所说的硬顶板采矿技术就是指在开采煤炭资源时,对煤炭资源的掩藏深度进行研究的同时控制煤矿所承担的压力,而后在进行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使用硬顶版采矿技术进行煤炭资源开发时,需要同其他的技术共同配合,例如:倾斜顶板、定向水力压裂等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顶煤采冒随意的效果。为了提升采矿的安全性,在使用硬顶板技术过程中还可以与步距垮落技术相结合,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的提升采矿的安全性;其次,硬顶煤技术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不同的技术进行合理的配合,但是硬顶煤技术的缺点在于其冒放性不稳定,因此,在块度较大的矿山进行煤炭开采时,不建议使用[1]。
1.2 深层井煤炭开采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煤炭资源的消耗,我国目前的煤炭开采区都呈现出大型化的发展趋势,采盘、采带以及开采量都在持续的增加,这样一来,就必须在进行煤炭资源开采时,采用新型的开采技术,提升开采能力以及开采效率,应对社会发展对煤炭资源用量不断增加的情况,而深层井煤炭开采技术在进行煤炭开采时具有以下几点优势:①在进行煤炭开采时,可以控制冲压,预防出现冲压过低的情况;②在进行煤矿开采时,控制瓦斯浓度,并且可以对瓦斯中出现的热害进行治理,确保能够在安全的施工范围内施工;③可以有效的提升深井的通风率,并且优化煤矿的井巷布置。在进行煤炭开采时,利用深层井技术过程中还应该计算深井围岩的情况,以及对深井周围的环境和应力场等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各项准备工作准确无误,才能真正的提升开采质量以及效率[2]。
1.3 缓倾斜煤层开采技术
缓倾斜煤层分为薄煤层以及厚煤层,在针对薄煤层开采时,应使用缓倾斜薄煤层开采技术,并且结合煤机综采液压支架以及刨煤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煤炭开采过程更加的安全,还能提升煤炭开采配套技术的应用,从而提升开采效率。在面对厚煤层进行开采时,则需用到缓倾斜厚煤层开采技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煤炭的开采效率,还能使滑道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防治出现顶梁焊接开裂的现象出现,与此同时,还能有效的控制四连杆变形的情况,从而使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1.4 数字化集成以及智能机器人采矿技术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目前的生活中,智能机器人以及遥感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行业认识到新技术的重要性,其中也包括煤炭行业。在煤炭行业中,通过对这两项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可以使传统的人工采矿向智能化、机械化的采矿进行演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煤炭开采的质量以及效率,还能够有效的保障采矿人员的自身安全。但是,因为我国的智能技术以及遥感技术还没有达到普及的状态,所以,在煤炭行业中应用这两项技术的成本非常的昂贵,并且还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作为保障,才能使其应用效果达到最佳,致使这两项技术在煤炭行业中的推广效果不理想,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更新,煤炭行业自动化采矿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所以,实现自动化只是时机的问题。
2、当前煤矿工程采矿新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煤炭管理者对新技术的优势认识不足
煤炭行业是利润较大的产业,当前我国许多的煤炭企业管理者受到煤炭短期经济效益巨大的诱惑,并且自身缺少相关的采矿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很少有相关的企业管理者能够明白应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可以对煤矿开采的效率以及开采质量带来的巨大改变,所以,这就导致我国大部分煤矿的管理人员对引进新技术和相关的技术人员都持反对状态,不愿意将企业大量的资金进行相关的投入,最终导致我国煤矿领域的设备与技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非常的落后,从而阻碍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
2.2 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在煤矿产业中,要想使新技术能够发挥其巨大的优势,就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相关设备的操作以及新技术的推广。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绝大部分的的煤炭企业不具备相关的技术型人才,具体的表现为,企业的老员工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技术,技术型人才因为矿区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也不愿到矿区进行工作,与此同时,高素质的人力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导致大部分的煤矿企业即便是想引进新技术与新设备,也没有经济能力承担改革的成本。
3、加强新技术应用的相关措施
3.1 转变思想认识
有关的科研单位和政府要加强对煤矿采矿新技术的宣传力度,并且推出相关的优惠政策,让相关的企业领导者更加的深刻了解新技术的应用对自身企业带来的巨大好处,从而使企业的管理人员自身的观念得到扭转,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讲座,增加新技术的推广方式,从而使采矿新技术能够应用的更加顺畅。
3.2 提升采矿人员的专业能力
在煤炭企业引进新型的生产设备以及先进的技术同时,还应该拥有相应的技术人才。所以,煤炭企业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①要加强对技术人才的招聘力度,为新设备以及新技术的使用打下人才基础;②加强对企业老员工的培训,从而提升老员工对新技术的了解程度,从而提升老员工的专业水平。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的提升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新技术的利用率。
4、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煤炭企业要想在发展过程中,满足社会日益增加的煤炭需求,就应该加紧对采矿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引进和利用。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相关经验,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煤炭企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飞.煤矿工程采矿新技术的应用及买践[J].矿业装备,2015(12):62-63.
[2]李国才.煤矿采掘中的采矿工艺及方法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6(12):144-145.
杨书文.煤矿工程采矿新技术的应用及实践要点分析[J].大科技,2019,(35):183-184.
分享:
煤炭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资源的不断开发也会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长期的煤炭开采会造成土地的不断沉降,沉陷范围和沉陷深度会逐年增加,大面积、高深度的常年积水区接连出现,进而造成耕地、农田、建筑等各类土地的损毁,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1]。
2025-03-26随着煤炭资源开采能力、开采强度和开采深度的逐步提升,以我国山东、淮南、山西地区为代表区域的很多矿井面临井下巷道矿压增大、巷道围岩及顶底板变形严重、岩体呈现松-软-破-碎等特征、巷道支护难度增加、原有支护结构无法满足井下深部开采需要等问题[1]。
2025-03-09典型的采矿方法有阶段(分段)矿房法、阶段(分段)崩落法及分层充填法等,特殊情况遇到节理裂隙发育、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典型采矿方法就不能再使用[1-4]。某铁矿为缓倾斜厚大矿体,矿体顶、底板岩石主要为结晶灰岩与大理岩,局部构造角砾岩与矽卡岩稳固程度较差。
2025-03-09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矿井开采的广度、深度、强度日益加大,很多煤矿开采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埋深、高应力、软岩支护、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等灾害与难题:一方面,由于埋深大,地应力高,软岩巷道易发生变形和破坏[1];另一方面,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的存在加剧了巷道的稳定性问题[2]。
2025-03-09本文采用工作流平台来满足煤矿对业务管理的需求。现有工作流软件一般是将开发好的工作流固化在系统中,提供流程选择、审批人设置等功能,然而修改、调整的空间有限,且开发部署周期较长,无法及时满足用户灵活多变的需求,涉及的技术栈较深,对开发人员技术要求较高,普通业务人员无法直接参与开发[3]。
2025-03-09随着煤矿综合机械化作业程度、开采规模以及开采强度的不断提高,煤炭资源开采尤其是特厚煤层、小煤柱开采过程中伴生的强矿压现象越来越显著,同时,由于大空间采场覆岩活动的矿压运动规律比较复杂,受采空区空间扰动,复合工作面受采动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2025-03-09实践表明,上分层遗留煤柱应力集中区域异常,对下分层工作面的安全回采造成很大威胁[4],同层区段宽煤柱留设不合理,也会增加相邻工作面应力集中程度,并随着采深的加大,地应力和构造应力随之增大,地质条件更加复杂,极易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当煤层群为近距离煤层群时,其影响将会更严重[5-7]。
2025-03-09吴聪聪在文中指出,术语知识库以专业领域化、体系化、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和系统化的术语管理体制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知识检索与知识获取服务,是翻译实践、翻译教学、学术科研的得力助手[1]。陶友兰等[2]在书中强调TRADOS在翻译实践中所起的作用。近年来,不少高校和行业也开始研究术语数据库建设,并尝试用TRADOS软件与本行业结合进行。
2025-03-09带式输送机具有运输量大、运输距离长、运行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广泛用于煤炭开采。但在煤炭运输过程中,不均匀的输送量、长距离的运输、恶劣的现场环境等因素容易引起带式输送机发生故障,不仅严重影响煤炭的日常安全生产,而且危及工作人员生命健康[1]。
2025-03-09我国西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大部分煤层呈现埋藏浅、层间距小、煤层厚的赋存特征。这些煤层由于变质程度较低,采空区遗煤易出现自然发火[1-4]。多煤层采空区相互连通,本层采空区、上覆采空区及地表之间由于裂隙发育形成错综复杂的渗透漏风通道[5-7]。由于漏风严重,将使采空区自燃危险性增大。
2025-03-09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期刊人气:354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煤矿
国际刊号:1673-3363
国内刊号:32-1760/TD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463
影响因子:0.673
影响因子:0.642
影响因子:1.307
影响因子:0.48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