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新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广泛使用。然而由于受到经济和科技的双重制约,我国经济的进步还是需要煤炭资源的支持。巷道掘进技术主要是对岩层或者土壤进行挖掘,然后逐步的拓展地下的空间,此项技术的应用可以给采矿工作的进展带来一个比较优越的工作环境,让工作设施能够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开采工作。在开采的过程中,有些位置可能会发生岩层不稳定,或者是地质发生改变的现象,这种情况都会致使巷道受到破坏,甚至导致巷道倒塌,形成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采矿工人在进行采矿工作时,要对巷道进行一定的支护工作。
1、采矿工程巷道掘进的施工方法
2007年我国的煤矿采矿量差不多有25.23亿吨,在世界上来说是稳居前列的。同时我国每年的巷道挖掘量大约在6000km,10%的巷道是软岩巷道。掘进工作有许多种类型,在选择使用掘进技术之前,要考察好当地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同时也要做好勘测工作,确保巷道掘进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说当地的岩石厚度和硬度都比较大,那么就应该使用钻眼爆破的技术,找到巷道掘进的起点[1]。这种方法虽能够确保巷道掘进的开展,但在施工的时候,还应该结合四周环境,看看是否会对周围造成影响。用这种方法打出来的洞通常是用来埋火药的,工作人员还应该参考爆破的规定以及这个地方岩石的承受力大小,和实际的火药量,来确定出洞的大小,做好位置标记,调整好洞口的距离,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比较好的爆破效果。洞口的大小和矿的深度是密切相关的,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以矿层的厚度作为参考的数据,防止发生掘进程度太大的现象。
单向掏槽方法所有的对象主要是矿深度比较小的地方,这种掘进方式,对洞口的大小和截面的样式都是有规定的,一旦这两个部分都不符合规定,那么工作人员就需要应用别的方法来继续掘进,对于矿来说必不可少的会出现夹层,它出现的位置也是随机的,假如其出现在洞口的位置,并且工作人员不能检测出,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利用其他的方法来处理夹层,保证掘进工作不会受到阻碍。
2、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措施
2.1 使用连采工艺,进行综掘挖掘
按照当地的地区特征和地质特征,使用相对来说功率大的综掘机,比如说S150J综掘机可以利用锚杆机和综掘机配合使用,利用双向开采,这样可以提升开采效率,保证了综掘机功能的充分施展,通过使用连采技术,可以提升巷道的掘进速率。要确保支护设备的工作效果,在应用连采技术的时候要减小循环的速度,务必对巷道进行支护,减少安全问题。通过利用新的掘进技术,摒弃原有技术的束缚,可以提升机械的效率,达到掘进和支护共同进行的目的,从而大大促进了煤矿开采工作的高效进行,有效衔接开采的各个环节。不仅如此,通过使用综掘挖掘工艺,利用国内的机械,节省了工作成本,也方便对机械进行维修和保护。
2.2 提升采矿工程巷道掘进技术
(1) 调控好甲烷,做好甲烷排放工作
在巷道掘进施工过程中,不但要做好支护保护工作,还应该检测施工环境的安全性,在巷道掘进的时候,肯定会形成大量的甲烷气体,也就是我们说的瓦斯,它是一种易爆的气体,一旦其含量超出正常范围,就会发生爆炸,形成安全隐患。因此有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时刻检测好巷道内瓦斯的浓度,通过采用正确的方法,将巷道内的瓦斯气体排放出去,或者是通过采集,让瓦斯得到有效的利用。当瓦斯浓度达到规定的范围时,要及时的将其排放掉,确保施工的安全。
(2) 做好通风防尘工作
在巷道掘进过程中,不但会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毒性气体,还会有少量的粉尘飘浮在空气中,它们都应该被及时的清理掉,这样才会确保巷道内的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不会被损害。通常来说通风防尘是常用的方式,有关工作人员需要在巷道里面设置通风装置,这种装置分为自然通风装置和设施通风装置,专业人士应该对它们的位置实行准确的测定,让巷道内部风的压力大小和通风量都符合规定。通风机通常是起到帮助配合的效果,让粉尘和有毒气体都可以及时的排放掉。在通风除尘的时候,有关人员还应该注重调控巷道里面的湿度。
(3) 落实掘进工艺关键点
通常来说,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实际开采岩层的强度来确定采用哪种掘进技术,进而确定好有关的操作程序,确保巷道掘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当遇到坚硬的岩石时,就应该采用钻岩爆破的方法,安排好有关工作后,工作人员就应该利用设施来钻眼,并且准备好充足的火药,在此之后,工作人员可以将适量的火药倒入到洞口中,然后要准备进行爆破和此后的通风工作了。当开采的地方岩石比较柔软时,就要做好支护工作,假如需要进行爆破,那么工作人员就应该掌握好爆破的时间,同时也要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3 临时支护的选择
临时支护主要有超前探梁和戴帽点柱两种方式:
(1) 超前探梁通常来说由3条长度为4m,重大约有60千克的轨道组成的,每条超前探梁放置3个金属环,吊环利用16mm厚钢板和29U型钢一起合成的,吊环紧紧的安装在巷道顶板锚杆(固定在支护锚杆外露30mm~50mm滚丝处)上,前探梁布置方式见锚网梁索临时支护,最大控顶距为一个循环进尺加200mm,前探梁必须伸到迎头,前探梁上方用规格为:L×B×H=2000×200×50mm的大板护顶,大板与顶板之间接实,保证牢固可靠。
(2) 施工胶带机机头硐室或在巷道顶板破碎、顶板凹凸不平、超前探梁无法正常使用时,采用戴帽点柱作为超前临时支护,点柱采用手摇式液压单体支柱,柱帽的规格为长×宽×高=500×200×100mm优质木材,布置方式见戴帽点柱临时支护示意图(如下图1)。临时支护所用的支柱、柱帽距迎头15m~25m,靠帮放于安全地点。
图1 戴帽点柱临时支护示意图
3、结束语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而且是有限的能源,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开采的时候需要采用新的技术,遵循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开采矿产中的作用。虽然说我国当前在煤矿开采技术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持和专业人员,但是我国现在已经有不少采矿企业采用连采工艺,实现巷道支护,对生产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在确保工作人员安全的同时,提升了采矿行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采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寿.煤矿采矿工程巷道掘进和支护技术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7):99.
宫锡元.探析采矿工程巷道掘进和支护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9,(22):46.
分享:
煤炭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资源的不断开发也会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长期的煤炭开采会造成土地的不断沉降,沉陷范围和沉陷深度会逐年增加,大面积、高深度的常年积水区接连出现,进而造成耕地、农田、建筑等各类土地的损毁,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1]。
2025-03-26随着煤炭资源开采能力、开采强度和开采深度的逐步提升,以我国山东、淮南、山西地区为代表区域的很多矿井面临井下巷道矿压增大、巷道围岩及顶底板变形严重、岩体呈现松-软-破-碎等特征、巷道支护难度增加、原有支护结构无法满足井下深部开采需要等问题[1]。
2025-03-09典型的采矿方法有阶段(分段)矿房法、阶段(分段)崩落法及分层充填法等,特殊情况遇到节理裂隙发育、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典型采矿方法就不能再使用[1-4]。某铁矿为缓倾斜厚大矿体,矿体顶、底板岩石主要为结晶灰岩与大理岩,局部构造角砾岩与矽卡岩稳固程度较差。
2025-03-09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矿井开采的广度、深度、强度日益加大,很多煤矿开采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埋深、高应力、软岩支护、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等灾害与难题:一方面,由于埋深大,地应力高,软岩巷道易发生变形和破坏[1];另一方面,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的存在加剧了巷道的稳定性问题[2]。
2025-03-09本文采用工作流平台来满足煤矿对业务管理的需求。现有工作流软件一般是将开发好的工作流固化在系统中,提供流程选择、审批人设置等功能,然而修改、调整的空间有限,且开发部署周期较长,无法及时满足用户灵活多变的需求,涉及的技术栈较深,对开发人员技术要求较高,普通业务人员无法直接参与开发[3]。
2025-03-09随着煤矿综合机械化作业程度、开采规模以及开采强度的不断提高,煤炭资源开采尤其是特厚煤层、小煤柱开采过程中伴生的强矿压现象越来越显著,同时,由于大空间采场覆岩活动的矿压运动规律比较复杂,受采空区空间扰动,复合工作面受采动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2025-03-09实践表明,上分层遗留煤柱应力集中区域异常,对下分层工作面的安全回采造成很大威胁[4],同层区段宽煤柱留设不合理,也会增加相邻工作面应力集中程度,并随着采深的加大,地应力和构造应力随之增大,地质条件更加复杂,极易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当煤层群为近距离煤层群时,其影响将会更严重[5-7]。
2025-03-09吴聪聪在文中指出,术语知识库以专业领域化、体系化、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和系统化的术语管理体制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知识检索与知识获取服务,是翻译实践、翻译教学、学术科研的得力助手[1]。陶友兰等[2]在书中强调TRADOS在翻译实践中所起的作用。近年来,不少高校和行业也开始研究术语数据库建设,并尝试用TRADOS软件与本行业结合进行。
2025-03-09带式输送机具有运输量大、运输距离长、运行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广泛用于煤炭开采。但在煤炭运输过程中,不均匀的输送量、长距离的运输、恶劣的现场环境等因素容易引起带式输送机发生故障,不仅严重影响煤炭的日常安全生产,而且危及工作人员生命健康[1]。
2025-03-09我国西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大部分煤层呈现埋藏浅、层间距小、煤层厚的赋存特征。这些煤层由于变质程度较低,采空区遗煤易出现自然发火[1-4]。多煤层采空区相互连通,本层采空区、上覆采空区及地表之间由于裂隙发育形成错综复杂的渗透漏风通道[5-7]。由于漏风严重,将使采空区自燃危险性增大。
2025-03-09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矿业研究与开发
期刊人气:5516
主管单位:长江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长沙矿山研究院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煤矿
国际刊号:1005-2763
国内刊号:43-1215/TD
邮发代号:42-176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463
影响因子:0.673
影响因子:0.642
影响因子:1.307
影响因子:0.48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