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现时多属晚期,并伴广泛转移,死亡率位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1]。近20年来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其5年总生存率不足45%[2]。迄今为止卵巢癌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对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也尚不完全清楚,因此从分子水平上探索影响卵巢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可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改善卵巢癌患者预后。
关键词: Rab23 免疫组织化学 分子标志物 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 卵巢癌卵巢癌是一类恶性程度高、病程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展是多因素导致的结果。新血管生成的临床意义在于持续为肿瘤细胞提供营养素,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血管生成已报道与人类肿瘤进程恶化密切相关,如消化道癌、肺癌、乳腺癌等。VEGFA作为常见血管生成因子,可表达于肿瘤和正常组织。
关键词: miR-140-5p VEGFA 卵巢癌 细胞凋亡 血管生成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肿瘤,其在妇科疾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卵巢位于盆腔较深位置,且体积小,卵巢恶性肿瘤早期缺乏典型临床症状,难以与卵巢良性肿瘤区分开,从而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1]。因此,探讨能在早期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至关重要。三维超声可清晰观察到卵巢肿瘤位置、大小及血流信号等,在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三维超声 人附睾蛋白4 卵巢恶性肿瘤风险预测模型 卵巢肿瘤 糖类抗原125影响因子:0.962
影响因子:1.580
影响因子:1.435
影响因子:0.880
影响因子:0.836
影响因子:0.86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