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乡村青年社会创业的实践探究

  2020-09-24    21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如何借助青年力量推动乡村振兴进程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社会创业具有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作用,可以发展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助力剂”,实现青年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发展的双赢。文章通过对滴水恩社会创业教育项目和青年任旭平创办四川旭平兔业的案例分析,聚焦乡村青年社会创业的具体实践,分析青年通过社会创业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两种路径,为乡村青年开展社会创业提供建议,为我国乡村振兴开拓新的思路。

  • 关键词:
  • 乡村振兴
  • 乡村社会企业
  • 创业生态系统
  • 劳动科学
  • 青年社会创业
  • 加入收藏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矛盾。其中,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等。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理应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但近年来农村青年流失严重,引导青年关注乡村、回归乡村、参与乡村建设势在必行,参与乡村振兴是当代青年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2]。共青团中央2019年3月22日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意见》明确以培育本土人才兴乡、服务在外人才返乡、动员社会人才下乡作为重点,大力培养、凝聚、举荐一批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的青年人才。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青年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开拓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多元化通道等重要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其中青年社会创业因其作用与功能的特殊性,成为一种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独特途径受到了学界的关注。

社会创业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伴随着政府部门、市场部门、非营利组织三者边界越来越模糊,“解决社会问题迫切需要通过跨部门协作实现”[3]。市场能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但并不必然促进社会公益的增长,而资本逐利的本性有可能对社会公益造成损害。政府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公共政策可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社会福利,但资源有限,无法面面俱到,难免顾此失彼。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研究者有必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和更广阔视域对乡村振兴进行多维理论阐释与提升,要实现乡村振兴从传统帮扶救济等“输血”向“造血”转变,需要我们开拓思路,借鉴国际创业学前沿如社会创业(SocialEntrepreneurship)等理论,创新乡村振兴的形式。社会创业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注重社会问题的解决[4],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乡村推行社会创业,形成以社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创新且有效的理念与方法。本文通过对滴水恩社会创业教育项目和青年任旭平创办四川旭平兔业的案例进行分析,聚焦青年在乡村的社会创业实践,探讨中国青年借助社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社会创业,又名公益创业,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它是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采用商业化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创业活动[5],在使组织得到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福利的增加[6]。虽然对于社会创业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对其定义的界定已非常多样。社会创业的目标不仅限于获得最大的个人创业利益[7],而是具有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双重目的[8]。Mair认为社会创业是催化社会变革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其更关注产生社会价值[9]。KimAlter把社会创业特征归纳为:(1)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标;(2)融合社会和商业的资本、管理方法;(3)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4)从商业活动中获得收益并用以支持社会项目;(5)由市场驱动也由使命引导;(6)同时衡量财务绩效和社会影响[10]。社会企业是社会创业的重要载体,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J.GregoryDees认为,社会企业是一种多元混合体,是介于非营利组织与商业企业之间的连续体,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企业光谱图”[11]。

近年来,社会创业逐渐传入中国。作为一种“舶来品”,社会创业在中国的发展极大地受到了欧美国家发展思路的影响。社会创业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引入中国,并在中国开展社会企业家培训项目,为中国社会创业者搭建投资平台;2009年,由美国伯克利大学哈斯商学院创办的全球社会企业创业大赛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青年对社会创业的关注[12]。

尽管对于社会创业已有大量研究,但大都比较宏观,聚焦乡村社会创业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与城市相比,乡村具有贫困群体较多、教育相对落后、资金缺乏活力、村民之间联系较为密切等特点,因此,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社会创业能否在乡村落地生根,并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值得学界深入的研究。近几年来,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社会创业如何促进乡村地区的发展,但研究主题比较分散。本文将乡村社会创业定义为在“社会使命”激发下,通过与政府、市场部门以及非营利组织的协作,面向农业农村农民需要,创办采用商业手段解决乡村发展的社会问题,主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均衡,以增进社会整体福利为价值导向,以创新为发展动力的企业,目前主要表现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形式。

在社会创业的研究中,创业生态系统值得重点关注。创业生态系统是指一个能够让创业者容易获取所需的人力、财力、专业资源和政府政策环境组成的网络[13]。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从创业生态系统衍化而来,是由主导社会企业、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等机构,以“社会责任”为纽带,形成的彼此依存而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系统,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的基于共同使命和价值导向、共存共生、协同配套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创新体系,具有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一般生态关系特征[14]。该系统具有“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社会整体福利为价值导向,以履行社会责任为连接纽带,以创新为发展动力”等区别于传统创业系统集群等研究对象的显著特征。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社会企业利润越多,其解决的社会问题也越多,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言是一种创新且有效的理念与方法。


三、研究设计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青年如何通过乡村社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主要采用有利于全面多角度研究的案例分析法。孙海法等认为案例研究的聚焦对象可以是个体、组织乃至社区,研究对象的选取主要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及案例是否具有针对性[15]。本文以滴水恩社会创业教育项目和旭平兔业作为案例分析对象,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滴水恩社会创业教育项目是由青年学生团队创办,其核心业务致力于实现标本同治的深层次公益,认为“扶贫先扶智”,是典型的青年知识分子社会创业项目,聚焦教育扶贫;另一个案例中旭平兔业的创办人任旭平出生于四川省大邑县晋原镇鸳鸯村的一个农户家庭,初中毕业开始在四川省大邑县创办旭平兔业,是典型的农村青年乡村社会创业,属于产业扶贫的类型。这两个项目都体现了扶贫的主要方式,其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二,滴水恩社会创业教育项目已在社会创业的道路上探索十六年,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创业教育帮扶体系;旭平兔业从起步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历史,以旭平兔业为主导的社会创业生态系统已基本成型,便于深入分析研究。

第三,数据搜集的有效性与便利性。目前,关于滴水恩社会创业教育项目和旭平兔业相关资料较多且便于收集,为本次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

本文主要研究乡村社会企业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方式,信息收集主要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进行,研究所需的数据通过公司官网、公开的媒体和相关文献检索获得。


四、案例分析


(一)青年社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教育扶贫模式——以“滴水恩”项目为例

国家大力鼓励青年积极投身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一批批青年响应号召,除了身体力行直接进入农村参与乡村建设外,许多的青年也在尝试通过一些新型的、间接的方式参与乡村振兴,尤其是知识青年以教育作为切入点贡献青春力量,其中,滴水恩社会创业教育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16]。2004年,一群大学生基于乡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资源差、留守儿童问题突出等痛点问题创立滴水恩社会创业教育项目,项目发展至今,已形成一个以大学生为核心,辐射全社会、带动社会力量参与,促进乡村振兴的具有独特公益模式的社会创业教育项目。

与目前现有的大多数乡村扶贫公益活动大都停留在捐钱捐物等浅层次的解决方式,治标而难以治本的情况相比,滴水恩公益创业教育项目倡导追根溯源的深层次公益,力求实现标本同治。滴水恩社会创业教育项目以社会价值增长为目标,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导向,集育人、育项目、育平台于一体。通过创建4种类型——非营利组织、志愿公益活动、社会企业和产学研混合型,以授人以鱼(公益)+授人以渔(技能)+授人以业(创业)+授人以智(研究)4个层次来构建整个社会创业生态系统。

在授人以鱼方面,创建了滴水恩公益基金、桐城关爱女孩网,连续13年累计帮助2000余名乡村贫困学子。

在授人以渔方面,创立了滴水恩社会创业协会,积极开展暑期乡村支教活动,为偏远山区的孩子带去爱与希望。2017年7月,积极响应国务院、湖南省扶贫办的号召,带队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生志愿者在湖南邵阳,深入扶贫攻坚一线阵地;在这十多年间,支教足迹遍布湖南邵阳、安徽罗岭、广西岑溪等地,参与及受益人数达千人以上,获得一致好评,有显著的社会影响力。

在授人以业方面,项目团队积极帮助大学生社会创业团队,提供赛事指导、运营指导、基金支持,推动有能力的学生创办自己的社会企业帮扶农民,如:魏啸宇创办长沙市花果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生鲜电商助力精准扶贫;刘松创办长沙市敬味食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帮助1000余名养蜂专业户增加收入。

在授人以智方面,创建“中国社会创业研究中心”,开展青年社会创业理论研究活动,项目核心团队累计出版了8本社会创业相关教材,2016年12月,《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报告》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从第一批参与滴水恩项目的老师和学生开始,滴水恩已在湖南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根植了可代际传承的公益影响力,它在长沙生根萌芽,一路向北,在北京建立基地,一路向南,在广州建立基地,并且走向国际。滴水恩致力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创业教育模式,帮助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滴水恩社会创业教育项目构建了独特的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创业教育模式,对乡村的帮扶不是停留在简单的金钱或资源资助上,更多着力于发展乡村教育,引导乡村青年创办社会企业,提升社会价值,所培育出的各种组织形式形成了资源互补、共生共长的社会创业生态系统,全方位、多角度助力乡村发展。

这个以滴水恩社会创业教育项目为核心形成的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为乡村社会创业构建了适宜的外部环境。不仅解决了乡村现存问题,同时,以自身的教学研究实践成果培育出了更多的愿意投身乡村振兴的人才,孵化出更多的乡村社会企业,由低层次的公益跃向高层次的公益,标本同治解决社会问题,从源头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力量,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青年社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产业扶贫模式——以旭平兔业为例

近年来,在党的号召下,返乡创业青年逐年增加,这部分青年一方面在外积累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熟悉乡村现状,容易发现乡村创业机会;另一方面受乡情所系,愿意尽己所能投身乡村振兴,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社会创业强调经济与社会的融合,可以实现乡村经济和社会环境和谐发展[17]。乡村社会创业与其他创业项目相比,门槛相对较低、发展需求大,有利于青年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理想。例如仅凭几只兔子便开启社会创业之路的任旭平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任旭平出生于1967年四川省大邑县晋原镇鸳鸯村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13岁,他初中毕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辍学回家,苦苦找寻人生道路。这时,爸爸买了两只母兔让他喂养。在他的悉心照料下,一只母兔产下了8只小兔,他把8只小兔提到市场上卖了12元钱,从此开始创业之路,成立旭平兔业。为了钻研养兔科学技术,任旭平先后到当地畜牧局、四川农业大学等学术科研单位进修和请教老师,并到上海、江苏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对比分析、不断总结,逐步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现代科学养兔模式,兔场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收益良好。到1985年,18岁的任旭平纯收入达到10万元,拥有了一个占地6亩,1600个笼位的兔场,成了远近闻名的“养兔状元”。

任旭平致富后开始思考,如何帮助家乡的贫困乡亲脱贫。在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大邑县委等政府机关和事业团体的支持下,年仅18岁的任旭平正式成立“四川省大邑县旭平养兔技术学校”(简称“旭平兔校”)。旭平兔校在二十多年间培训了30多万名学员,这些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75岁,80%以上的学员靠养兔实现了脱贫致富,20%以上的学员成了专业大户,部分学员成了百万富翁。川、渝两地的养兔大户几乎都是旭平兔校的学员。在任旭平等人的积极带动下,四川省的养兔业规模成为全国第一。此外,任旭平先后到部队驻军学校、贫困地区开展养兔技术义务培训活动一千多次,义务培训学员6万多人。在二十多年间,他先后在《中国养兔杂志》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养兔技术文章上百篇,并自编《乡土养兔》等多本教材。

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农民不懂科学技术、缺少文化、打工无组织。任旭平于2006年成立民间公益组织一一“兔王扶贫研究中心”。他借鉴国际HPI礼品传递模式,设计出“爬地草”运动科技扶贫工程,他向贫困户家庭提供4组(1只公兔、4只母兔为一组)良种兔并传授养兔技术,帮助贫困户家庭通过养兔致富,该户再以同样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个家庭,并由研究中心、旭平兔校负责技术指导。任旭平无偿解决农民生产所需的技术、启动资金、市场等问题,帮助农户树立科学养兔的信念,仅大邑县就带动1.7万养兔农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18]。他倡导和践行“养殖与环保协调发展”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在全国1000多个县推广和应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和环保专家称为“另类扶贫”。

可持续发展是旭平兔业关注的重点。在不断地探索中,旭平兔业逐步发展成为集“科工贸、产学研”为一体的兔业龙头企业,先后创办了“养兔学校、良种兔场、食品公司、兔业科技园、成都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皮草公司、兔王扶贫研究中心”等机构。他教农户养兔技术、帮他们打开市场,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即使兔王扶贫研究中心不再帮扶,农户也能继续生产;肉兔基地的建设增加草场面积四万多亩,兔子粪便可以生产沼气,带来清洁能源和优质有机肥,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这样种植的果蔬产量也会提高,同时还可以防止农民燃烧秸秆,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有力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靠着养兔的收益保证了养兔学校及扶贫中心的正常运行,在企业内部形成循环经济,保证了乡村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旭平兔业的发展过程中,该社会企业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在外在推动方面,任旭平在创业的过程中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鼓励他带着乡亲一起富裕起来。在重点支撑方面,得到了非营利组织——美国国际小母牛组织的帮助,获得了创业所必须的优良种兔,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在辅助方面,任旭平的创业之路受到了各方媒体的关注,扩大了企业知名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养兔的队伍中来,此外,任旭平多次到四川农业大学等学术科研单位进修和请教老师,理论指导实践,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兔的产量与质量。在协同方面,在旭平兔业的帮助下,孵化出了许多养兔企业,他们仍然依照社会企业的准则,帮助其他村民,同时反哺旭平兔业,使四川省的养兔业规模荣登全国第一。随着旭平兔业的不断壮大,社会创业各主体频繁的互动,促使乡村社会创业生态系统逐渐成型。

在乡村社会创业生态系统的作用下,乡村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稳步增强,村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同时,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有所改善,乡村发展得到整体提高,真正实现了乡村振兴。


五、结论与启示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青年本应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参与乡村振兴是当代青年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但近年来农村青年流失严重,如何引导青年回归乡村、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借助青年力量推进乡村振兴进程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青年社会创业的优势日渐突出。

本文通过对社会创业概念的研究,提出了乡村社会创业的定义,基于对滴水恩社会创业教育项目和四川旭平兔业案例的研究,认为青年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一是为乡村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除了对贫困家庭的基本资助外,还应从教育着手,扶贫先扶智,从多角度为乡村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二是聚焦产业扶贫,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社会企业内部形成循环经济,推动社会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打造经济效益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链条,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乡村社会创业有利于加强村民间的联系,营造村民间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而乡村社会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有助于扩大社会企业的影响力,进而影响乡村社会创业的外部环境,形成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萧子扬,陈艺华,吴若琼.“缺席”和“回归”:新时代我国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研究[J].青年探索,2019(3):15-27.

[2]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EB/OL].(2019-06-01)[2020-04-28].

[4]王爽爽,汪忠,李姣.中国青年社会创业实践的特征研究[J].青年探索,2017(6):33-39.

[5]刘志阳,王陆峰.中国社会企业的生成逻辑[J].学术月刊,2019(10):82-91.

[6]黄洁.农民合作社企业家如何形成社会创业意向:理论模型及实证[J].农业技术经济,2015(12):4-15.

[11]舒博.社会企业的崛起及在中国的发展[D].天津:南开大学,2010.

[12]罗婧.转型视角下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J].学习与实践,2019(8):90-100.

[14]汪忠,廖宇,吴琳.社会创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运行机制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61-65.

[15]孙海法,朱莹楚.案例研究法的理论与应用[J].科学管理研究,2004(1):116-120.

[1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18)[2020-03-01].

[17]刘志阳,李斌,陈和午.社会创业与乡村振兴[J].学术月刊,2018(11):77-88.

[18]王铁灵,王高祥.两只兔子成就伟业的传奇人物——记四川省旭平兔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任旭平[J].中国养兔杂志,2009(2):40-41.


汪忠,白子依.青年社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研究[J].青年探索,2020(04):85-91.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社会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创业生态系统形成与演进:模式、机制及实证研究”(项目编号:71172195);湖南省妇女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重点项目“促进湖南省妇女儿童发展的公益创业生态系统演进研究及政策建议——基于政府、社会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三方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ZDB03)的阶段性成果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成才与就业

期刊名称:成才与就业

期刊人气:178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1009-8127

国内刊号:31-1839/G4

邮发代号:4-356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