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方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以13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63/65),高于对照组(78.46%(51/65),P<0.05)。两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水平降低,观察组Fbg、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LT水平未见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水平升高,NIHSS评分降低,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未见差异(P>0.05)。结论:曲克芦丁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凝血功能有关。
脑梗死是临床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该病发病迅疾,病情进展快,预后差[1]。目前用于脑梗死治疗的方法有降低颅内压、抗凝、扩容等手段,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最为常用。但治疗效果尚不够理想[2]。曲克芦丁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功能,并对脑神经具有保护作用[3]。本文利用曲克芦丁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脑梗死,现报告其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12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伴有神经功能受损;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eurologicaldeficitscore,NIHSS)评分低于31分;入选患者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排除标准:脑出血患者;对曲克芦丁或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过敏者;合并造血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近期服用影响凝血功能药物;近期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5例,平均年龄(63.33±6.78)岁,男38例,女27例,发病至就诊时间(10.55±2.60)h,NIHSS评分(15.60±2.23)分。观察组65例,平均年龄(64.13±7.02)岁,男40例,女25例,发病至就诊时间(11.08±2.53)h,NIHSS评分(15.14±2.16)分。两组年龄(t=0.661,P=0.510)、性别(χ2=0.128,P=0.720)、发病至就诊时间(t=1.177,P=0.241)、NIHSS评分(t=1.195,P=0.23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200mg/次,1次/d,氯匹格雷,75mg/次,1次/d。观察组:合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10mg溶于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检测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PLT)(血细胞计数仪);检测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D二聚体(D-dimer,D-D)、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酶联免疫法);检测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疗效评价:治愈(NIHSS降低>90%)、显效(NIHSS降低46%~90%)、有效(NIHSS降低18%~45%)、无效(NIH-SS降低<17%)。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用SPSS21.0。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表1)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63/65),高于对照组78.46%(51/65)(P<0.05)。
2.2两组凝血功能比较(表2)
两组Fbg、D-D、PLT水平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Fbg、D-D、PLT水平降低,观察组更显著(P<0.05)。
2.3两组炎症因子及NIHSS评分水平比较(表3)
两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水平升高,NIHSS评分降低,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
2.4两组CRR、AST、ALT水平比较(表4)
两组治疗前CRP、ALT、AST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CRP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LT、AST水平未见差异(P>0.05)。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表3两组炎症因子及NIHSS评分水平比较
表4两组CRR、AST、ALT水平比较
3、讨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颅内外动脉狭窄、斑块不稳定、血液粘稠度升高等紧密相关[4]。在脑梗死的治疗中,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最为常见,如阿司匹林与氯匹格雷。曲克芦丁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管堵塞,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本文结果显示合用曲克芦丁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治疗后合用曲克芦丁患者中D-D、Fbg、及PLT水平均低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表明联用曲克芦丁可有效抑制患者凝血功能亢进。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升高,合用曲克芦丁治疗患者升高明显,表明二者合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两组治疗后AST、ALT虽有所降低,但组间未见差异,提示二者对肝功能影响不大,较为安全。
参考文献:
[1]黄勇,瞿锋,秦祖杰.双联抗血小板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01):46-47.
[2]沈明强,程庆璋,石冬敏.不同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聚集状态的比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3,033(002):213-216.
[3]付跃波,田晶,徐宝林,等.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与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4(29):119-120.
[4]雷寿平,孙小华,陈彩华.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4,1(8):1325-1326.
曲克芦丁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方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血栓与止血学,2021(01):24-25.
分享: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变,近年来随着急救技术的发展,脑梗死的病死率已大大降低,但其致残率仍居高不下。55%~75%的脑梗死患者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尤其是上肢功能障碍可影响手精细动作的完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脑梗死恢复期给予积极的康复治疗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及残障程度。
2024-10-30“缺血半暗带”理论[2]认为,在一定安全的时间内,再疏通患者的梗死病灶,借助人脑神经元的自动修复功能,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甚至可能趋近于未发病前的状态。在此理论基础之上,临床常通过血液输送溶栓药物的方式,利用药物疏通梗死病灶,恢复脑部血运。
2024-10-28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脑血管疾病,多是由于大脑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的脑部缺血、缺氧所造成的脑组织某一区域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没有特定的早期症状,其症状严重程度取决于梗死区域的大小和位置,轻则出现偏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同时还伴有头痛、呕吐、昏迷,重则可发展为脑疝、脑死亡,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2024-10-24急性脑梗死(ACI)病情发展迅速,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不仅给患者身体带来严重创伤,且造成的日常生活能力减退亦给患者心理带来极大痛苦。部分患者经临床积极治疗后可出现偏瘫、语言障碍等后遗症,导致其易出现抑郁等负面情绪[1],严重影响治疗和预后效果。研究显示[2],中风后抑郁可影响约1/3的中风幸存患者。
2024-10-24后循环脑梗死情况以缺血性较为常见,疾病主要是因椎动脉夹层导致动脉闭塞、动脉粥样硬化等引发动脉栓塞,继而导致后循环供应出现障碍,需要警惕躯体平衡功能失调、头晕目眩等表现症状,若机体出现异常表现症状需要立即就诊接受治疗[2]。
2024-10-21急性脑梗死(ACI)的常见诱发因素为血脂异常、高血压等[1]。西医常采用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等药物治疗,但整体效果不理想[2]。中医学将ACI归属于“中风”范畴,认为其多由血瘀、痰浊阻络所致,应以活血祛瘀、化痰通络为治则[3]。化痰通络汤具有化痰祛湿、活血通络的功效[4]。
2024-10-12急性脑梗死为脑供血突然中断而引发的脑组织坏死,发病时会出现突然头痛、耳鸣等,若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溶栓治疗较为常用,能改善预后,然而单一治疗的疗效有限。丁苯酞有良好的抗血栓效果,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本文观察丁苯酞联合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报告如下。
2024-10-11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目前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主要由缺血、缺氧和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1-4]。ACI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5-8],据估计全球每年有620万人因ACI死亡[7]。此外,ACI也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重大损害的一种疾病[4]。
2024-09-30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造成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进而引发脑部细胞死亡的一种疾病。若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得不到及时改善,将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2]。
2024-09-30阿替普酶为血栓溶解药,可与纤维蛋白结合,激活纤溶酶原,溶解梗塞部位血栓,降低血液黏度[3];依达拉奉是一种常用的脑保护剂,能抑制机体内的过氧化损伤,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但单一用药疗效不佳,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4]。本文观察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ACI患者的效果。
2024-09-26人气:10405
人气:10389
人气:10009
人气:9831
人气:897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期刊人气:176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9248
国内刊号:11-9131/R
创刊时间:200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2.320
影响因子:0.850
影响因子:0.647
影响因子:0.826
影响因子:0.79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