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讨5A护理干预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辅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诊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方案,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实施5A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肢体运动、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用药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5A护理干预可促进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辅治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疾病康复,改善其神经和认知功能,提升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脑梗死属于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生率较高,致病因素为脑局部血液供应障碍,该病若不及时干预,会有诸多并发症,比如偏瘫、失语等,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健康影响较大[1]。中医将脑梗死后遗症纳入中医中风后遗症范畴,淤血阻络乃其发病机制,机体气血升降出现逆乱,气血不畅使得脑部脉络和机体功能均受到阻碍。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是一种含膜糖脂的总称,主要从动物脑组织中提取制成,可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膜,利于神经细胞功能的保护[2]。此外,在临床药物治疗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其认知、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对于患者病情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临床资料,探讨5A护理干预在用药康复期间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诊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出现脑梗死后遗症;(2)精神意识正常者。排除标准:(1)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2)合并恶性肿瘤;(3)患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58.25±5.16)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15±1.13)年。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8.63±5.24)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4.27±1.2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并使用神经节苷脂进行静脉滴注,1次/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即给予患者饮食、用药及运动干预等,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交代注意事项等。观察组采取5A护理干预措施,即成立专业的“5A”护理小组,接受“5A”护理及康复锻炼等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询问(Ask):耐心和患者交流,对其病情、饮食及吸烟史等了解,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2)评估(Assess):入院后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心理及营养状态等进行评估,对患者每项评估指标进行记录,制定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3)建议(Advice):小组护理人员给予其心理支持,入院后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了解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方法及护理要点等,建议患者合理饮食、积极运动;(4)帮助(Assist):入院后5~10 d针对康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计划的调整,并由患者、家属等确认后开始执行,指导患者进食及肢体锻炼,包括屈伸、抬腿和伸展四肢等,待患者肌力恢复后,指导其穿衣、擦脸等,待其功能恢复后指导下床活动,3次/d,30 min/次;另外,做好语言功能及吞咽障碍锻炼,使用简单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督促其清淡饮食,以稀饭、玉米粥等为主;(5)随访(Arrange follow-up):小组成员经微信、电话等随访,对其病情恢复、饮食等情况建议,督促患者进行肢体运动、语言等训练,嘱咐其按时复诊。
1.3观察指标
(1)康复效果: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及肌力恢复情况将其分为显效(症状均消失,肌力恢复且可正常行走、生活自理)、有效(患者各项症状有所缓解、肌力有一定恢复,日常生活可自理)和无效(症状未见好转,无法正常行走且存在病灶复发);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另采用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功能(ADL)、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NIHSS)进行评估,其中FMA、ADL总分均为100分,评分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成正比;NIHSS共42分,分数越高说明其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越差;(2)用药依从性:根据本院自制的量表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内容包括患者是否按时、按量服药,是否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将其分为完全依从(90~100分)、部分依从(70~89分)和不依从(<7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FMA、ADL和NIHSS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用药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3.1康复效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实施5A护理干预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辅治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中的康复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分析原因: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及常规治疗方案可充分发挥其药效,能够改善受损细胞能量代谢,使得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活性增强,有效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从而有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3]。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5A护理干预措施,通过询问、评估、建议、帮助和随访步骤,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给予相应的建议,包括肢体运动锻炼、饮食及心理干预等,使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的治疗,满足其精神需求,增强其治愈信念;另外,通过建立专业的小组并开展5A护理干预措施培训,实施规范的诊疗监测及陪同过程,能够改进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达到最佳康复效果[4]。
3.2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情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5A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辅治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利于预后。分析原因:通过成立5A护理干预小组,并对护理方法、理念等开展培训,对患者心理及营养状态等进行评估,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康复计划,给予患者建议,耐心为其讲解疾病知识,并指导患者实施肢体锻炼,包括屈伸、抬腿和伸展四肢等,可改善其运动功能[5];另外,当患者肌力恢复,指导患者穿衣、擦脸等,能够有效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且经肢体、语言功能等训练,并对患者进行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能够使得患者中枢神经得以刺激,重建大脑运动功能,调整神经细胞对刺激的反应,利于改善神经传导,修复受损的神经功能细胞,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通过以上诸多运动干预方案和药物治疗等,能够使得脑梗死病灶体积较少,促使轴突重建,利于运动及神经功能恢复正常[6]。
表1两组康复效果比较
表2两组FMA、ADL和NIHSS评分比较
表3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3.3用药依从性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用药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5A护理干预措施可提升其用药依从性,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分析原因:5A护理干预措施中通过询问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状态等,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可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其充分认识疾病,鼓励其参与治疗,另给予患者用药指导,督促其定时、定量用药,可提升其用药依从性和配合度[7]。
综上所述,5A护理干预可促进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辅治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疾病康复,改善其神经和认知功能,提升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高长玉,吴成翰,赵建国,等.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8(02):136-144.
[2]张卿,左萍萍.神经节脂GM1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12):1329-1333.
[3]胡雪,赵颖,潘虹,等,康复训练联合间歌充气加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I.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3):197-198.
[4]尹桂玲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1.中国急救医学,2016.36(2):167-168.
[5]樊梦,姜艳,荆莉,等规范化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Penumbra取栓术后NIHSS及mRS评分的影响I.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1.50(3):273-2751
[6]陈掌璨 针对性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IJ1.其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1)369-374
[7]黄捷,黄芳艳.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12):1418.
基金资助: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22070943);
文章来源:宋辰风,范晶晶,申红梅.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药物康复治疗期间应用5A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3,29(08):1478
分享: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是指因头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性损伤的疾病,是脑卒中的一种常见类型。ACI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认知和语言等功能障碍,还会引发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由创伤事件引发的心理障碍。
2024-11-19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随着老龄化问题逐年加重,其发病率也呈增加趋势,危害着人类的生活和身体质量。由于ACI在临床上的发病原因极其复杂,因此,寻找与ACI发生发展、预后评估相关的标志物,对于该疾病的早期发现、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24-11-15近年来,急性脑梗死作为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至关重要[1-2]。传统的急性脑梗死抢救流程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急救响应时间长、诊疗流程不畅、护理资源分配不均等[3-5]。
2024-11-15急性脑梗死是因脑血管突然阻塞导致脑组织血流中断或灌注不足,引发脑组织损伤的一种严重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栓子阻塞脑血管、血管狭窄是其主要病因,临床症状表现为肢体麻木、言语不清、视觉障碍、昏迷等,对老年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目前,针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急性期救治和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2024-11-12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变,近年来随着急救技术的发展,脑梗死的病死率已大大降低,但其致残率仍居高不下。55%~75%的脑梗死患者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尤其是上肢功能障碍可影响手精细动作的完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脑梗死恢复期给予积极的康复治疗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及残障程度。
2024-10-30“缺血半暗带”理论[2]认为,在一定安全的时间内,再疏通患者的梗死病灶,借助人脑神经元的自动修复功能,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甚至可能趋近于未发病前的状态。在此理论基础之上,临床常通过血液输送溶栓药物的方式,利用药物疏通梗死病灶,恢复脑部血运。
2024-10-28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脑血管疾病,多是由于大脑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的脑部缺血、缺氧所造成的脑组织某一区域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没有特定的早期症状,其症状严重程度取决于梗死区域的大小和位置,轻则出现偏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同时还伴有头痛、呕吐、昏迷,重则可发展为脑疝、脑死亡,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2024-10-24急性脑梗死(ACI)病情发展迅速,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不仅给患者身体带来严重创伤,且造成的日常生活能力减退亦给患者心理带来极大痛苦。部分患者经临床积极治疗后可出现偏瘫、语言障碍等后遗症,导致其易出现抑郁等负面情绪[1],严重影响治疗和预后效果。研究显示[2],中风后抑郁可影响约1/3的中风幸存患者。
2024-10-24后循环脑梗死情况以缺血性较为常见,疾病主要是因椎动脉夹层导致动脉闭塞、动脉粥样硬化等引发动脉栓塞,继而导致后循环供应出现障碍,需要警惕躯体平衡功能失调、头晕目眩等表现症状,若机体出现异常表现症状需要立即就诊接受治疗[2]。
2024-10-21急性脑梗死(ACI)的常见诱发因素为血脂异常、高血压等[1]。西医常采用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等药物治疗,但整体效果不理想[2]。中医学将ACI归属于“中风”范畴,认为其多由血瘀、痰浊阻络所致,应以活血祛瘀、化痰通络为治则[3]。化痰通络汤具有化痰祛湿、活血通络的功效[4]。
2024-10-12人气:15272
人气:14769
人气:14666
人气:14455
人气:1317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期刊人气:1322
主管单位: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902X
国内刊号:11-3742/R
邮发代号: 82-768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392
影响因子:0.709
影响因子:1.360
影响因子:0.840
影响因子:1.98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