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现阶段,"三农"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三农"短视频的创作发展对农村生产发展,转变农民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三农"短视频传播演进与发展战略为题展开讨论。
现阶段,短视频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用户规模达到7.73亿,受众多样化对视频内容创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三农”短视频指的是农民、农村、农业相关联的视频内容。今日头条统计分析平台创作者160万余人,其中“三农”短视频创作者达3.2万人。“三农”短视频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快速发展。
1、“三农”短视频发展演变
1.1 由低俗猎奇转变为真实反映农村生活
在早期农村短视频制作中,创作者为能够得到大量人群的关注,视频内容多为猎奇视频,其中包含低俗风格,例如跳冰河、自虐喝酒等。“土味”视频的粗制滥造,传播着不良思想文化。之后广电总局针对这一问题开展整改工作。短视频平台通过引导,采用人工筛选加算法模式进行视频的推送,逐渐涌现出一批优秀短视频创作账号,这些视频账号将创作方向设定为农村真实生活的记录,例如农业养殖、风俗习惯、日常生活等。
1.2 由模糊定位转变为独具风格的品牌
以往短视频账号创作者较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迷失方向,多数创作者逐渐被淘汰。之后新一代短视频创作者逐渐注重形象规划。视频创作背景仍然是在农村,但是对于视频风格的创作具有明确的定位,视频制作精致,具有浓厚的中国风味。例如:李子柒视频主要为田园生活,集中于传统手工和传统美食,以古风作为视频的风格。
2、“三农”短视频发展策略
2.1 定位创作方向
自2017年开始,快手、微视、新浪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短视频平台推出“三农”短视频扶持计划,积极鼓励创作“三农”短视频。现阶段,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平台中涌现出大量以农村为背景的创作人员,其中以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为主。农村受众逐渐增加短视频创作内容日益丰富以及传播速度逐渐加快,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三农”短视频的热度。
在中共十九大会议中,乡村振兴发展便包括“互联网+”发展战略。通过应用短视频等新型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为确保短视频创作质量,提升“三农”短视频热度,首先创作者需要具有明确的创作定位,以此作为方向全力创作发展。另外,在“互联网+”背景下,“三农”短视频的创作最终目的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因此,对于“三农”短视频的创作需要和农业生产、农业品牌建设相符。
2.2 坚持正确的价值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也逐渐凸显。为实现“三农”短视频的广泛传播,需要注重传播内容的控制,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创作优质视频、乘风化人、凝心聚力,引发受众共鸣,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在进行短视频创作时需要加强创新,对当地文化加以传播的同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在视频中体现农村地区饮食风貌和生态地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3、总结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背景下,“三农”短视频的创作需要积极制定符合农村发展的方向,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视频创作的过程中加强农业产品推广和农业品牌的建设。另外,在“三农”短视频创作中还存在信息化应用较差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需要加强青年力量的引进,为“三农”短视频的创作发展提供动力。
文章来源:邱辉.“三农”短视频的传播演进与发展策略分析[J].新农业,2021(12):6.
分享: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解决 “三农” 问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抓手,承载着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历史使命。在这一宏伟蓝图之下,智慧农业凭借其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的特质,正逐步成为农业变革与乡村发展的关键力量,对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桎梏、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意义深远。
2025-02-12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重大决策部署。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179万人,比2023年增加21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大学生创新创业给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2025-01-04延寿村坐落于南岳半山腰,全村大约有160多户,共640多人,由于受南岳衡山地形影响,大多呈现散居状态,延寿村植物覆盖率高,自然生态环境好。2021年2月,延寿村入选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21年3月25日,延寿村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2020届湖南省文明村镇”称号。
2024-11-09乡村振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的新要求。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将乡村振兴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来,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与深化落实为新时期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环境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以设计为手段,科学合理地解决城乡空间人居环境问题,协同其他学科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2024-11-05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路在推进国家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可让农产品及时运出,还可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旅游,带动农村文旅产业发展。因此,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农村路”,意义重大。我国积极发展交农融合,通过引导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致力于交通道路沿线产业链协同布局。
2024-10-14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和美乡村概念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美乡村不仅代表着美丽的自然景观与和谐的社会环境,更是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如何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景观设计方案,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2024-08-21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发展已不单是数量规模的增长,而是更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结构的均衡合理性,以及发展动力源的动态升级变革。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指引,如何在提高农民增收速度的同时优化农民收入结构、拓展农民收入渠道,以保持发展的可持续和稳健性就是应有之义。
2024-08-17数字经济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具有重要价值,以数字赋能可以实现乡村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乡村治理方式的变革。
2024-08-17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农村建设提出新要求,加强村镇环境改善不应仅停留于表面样态的美化,也并非“大工程”的全面铺开,而是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在积极推进的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中,人民获得感与幸福感的提升才是根本落脚点。
2024-08-17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以来,数字技术对农村产业发展和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然而,我国数字农业发展的现状仍显不足。
2024-08-17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观察
期刊人气:2577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6-4583
国内刊号:11-3586/F
邮发代号:82-995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199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1.493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0.27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