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和美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设计策略研究

  2024-08-21    4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和美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本研究探讨了和美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以珠海市会同古村为研究案例,通过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保护自然景观、注重设计实用性及鼓励社区参与,实现自然景观与文化的和谐共存。会同古村的成功案例展示了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传承乡村文化并促进经济发展。本研究提出的设计策略为其他乡村地区的景观设计提供了可借鉴模式,强调在乡村振兴中应综合考虑自然、文化、经济和社会因素,以实现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 可持续发展
  • 和美乡村
  • 景观设计
  • 自然景观
  • 设计策略
  • 加入收藏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和美乡村概念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美乡村不仅代表着美丽的自然景观与和谐的社会环境,更是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如何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景观设计方案,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会同古村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村落,其景观设计与规划不仅关乎村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周边地区乃至更广泛范围内的乡村振兴具有示范意义。在现有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中,学者从多个视角和设计理念出发,探讨了乡村景观设计的策略与方法[1-4]。这些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然而针对特定地域文化和景观资源的乡村,仍需要结合其独特性进行深入探讨,以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设计策略。

本研究探讨了和美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并以珠海市会同古村为具体案例,分析会同古村的景观特色、文化资源等,通过综合运用景观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旅游和庭院经济等多元视角,实现自然景观保护、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为其他乡村地区的景观设计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1、和美乡村景观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乡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过去的“美丽乡村”升级到了“和美乡村”。其中,“和”包含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等,和美乡村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5]。

乡村景观是指在农村地区,由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人类活动相结合形成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它涵盖了乡村的自然环境特征,如山川、水域、湖泊、田园、森林、草原等;同时也包括了乡村人文景观的特点,如村落、农田、农舍、庭院、墓地、古迹等。此外,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乡风民俗等人类活动也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美乡村景观是融合了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人类活动的多维度概念,它具有和谐性、实用性、原始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并承载着重要的文化、经济和生态价值。


2、可持续景观设计


2.1定义

可持续景观设计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多方面因素的设计方法,其核心在于创造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观,同时满足人们的审美、功能和生态保护需求。它强调在设计和规划时,要尊重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力求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及环境破坏,并通过运用可再生材料、节能技术及绿色基础设施来降低环境影响[6]。可持续景观设计关乎当代人的生活质量,确保了未来世代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体现了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态度,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7]。

2.2原则

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需遵循以下三点原则:第一,公平性原则,即景观设计应满足广泛的需求,不是仅关注部分人的利益,而是考虑到整代人和后代的需求与利益,确保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能惠及所有人,不对未来世代造成不公平的影响;第二,持续性原则,要求景观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不能超出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第三,共同性原则,强调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目标,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2.3核心思想

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以生态可持续为基础,实现经济的强健发展与社会公正的和谐统一,并鼓励人民积极参与景观设计与决策的过程。这一理念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要素于一体,旨在满足居民对美学、功能和生态的多元化需求,同时确保这些需求的满足不会损害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8]。在和美乡村景观设计实践中,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9]。


3、和美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


3.1坚持生态优先,保护自然景观——自然之“和”

乡村景观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是生态优先,将保护乡村的自然环境放在首位[10],这要求设计者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首先,要全面了解、勘察和评估乡村的自然资源,包括山川、水域、田园等,确保设计方案能够被充分利用并突出这些自然景观的特色。其次,设计方案应顺应自然[11],而非强行改造,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预,保持其原始风貌。最后,要避免过度开发,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包括限制建筑的高度和密度,以及合理规划道路和基础设施,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压力,确保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也是设计的重要因素,乡村景观不仅是一个美学概念,更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设计者必须深入了解系统的运作机制,确保设计方案不会破坏生态平衡,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和游玩环境。

3.2挖掘乡村文化,传承历史文脉——文化之“和”

除了自然风貌,乡村景观还承载着乡村文化与历史,如祠堂、民居、民谣或习俗等都是乡村文化的宝贵遗产。在乡村景观设计中,挖掘并传承文化底蕴,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的活力。

首先,对现有的历史遗迹和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使它们重焕生机,保留乡村的历史记忆,打造出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其次,通过景观设计展现乡村的民俗文化和日常生活,如在公共空间中设置展示乡村手工艺、农产品或传统节庆活动的区域,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乡村的生活方式。此外,还可结合乡村的社会经济特点来塑造乡村景观,例如,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可以在景观设计中突出农田、农作物等元素,打造农耕文化的体验区;而对于有着丰富手工艺传统的乡村,则可设立手工艺品展示和销售区,既传承了文化,又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在追求现代化和机械化的今天,更应该珍视和保护乡村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脉,打造既具有历史感又充满现代气息的乡村景观,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让乡村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光彩。

3.3注重实用性,满足村民需求——生活之“和”

乡村景观设计要注重实用性,充分考虑村民的生活需求,符合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确保景观设计与乡村生活的和谐统一。

首先,在乡村景观的规划阶段,对公共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如学校、医疗点、文化活动中心等关键设施的位置选择,确保方便、实用又与整体景观和谐相融。其次,考虑乡村道路的通行能力、安全性和便利性,既要满足日常通行需求,又要体现乡村道路网络的特色。最后,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配置,考虑其生长习性、观赏价值及维护成本,以确保绿化景观既实用又可持续。另外,整个设计规划必须贴合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确保景观设计不会妨碍农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乡村景观设计在追求美学价值的同时,更应注重实用功能,切实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打造既美观又实用的乡村景观。

3.4鼓励社区参与,增强村民归属感——人心之“和”

乡村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乡村社区,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积极鼓励社区参与[12]。一方面,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与村民保持密切的交流,听取和吸纳村民对当地景观设计的建议和期望,以确保设计方案更符合村民的实际需求,同时增强村民的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设计者要善于将当地的乡土知识和审美观念作为设计灵感,创作出更符合乡村特色、彰显乡土文化的景观设计作品,加深村民对乡村景观的文化认同。

社区的有效参与,能使村民从旁观者转变为乡村建设的参与者、乡村环境的守护者,增强村民对乡村景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社区凝聚力也随之提升,为构建和谐共治的乡村治理体系和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4、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设计案例


4.1研究区概况

本研究以会同古村(见图1)为分析案例,该村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镇,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在建筑风格方面,会同古村现存38座传统广府民居,其中,莫氏大宅、缉庐和栖霞仙馆等代表性建筑,不仅展现了青砖墙、灰瓦面和硬山顶等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更通过灰塑、彩画和木雕等精湛的艺术手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村落的整体布局亦颇具匠心,呈“三街八巷”的棋盘式格局,构成一幅既规整又富有节奏感的村落画卷。

除了物质文化遗产,会同古村还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舞龙、舞狮和粤剧等传统表演艺术在这里得以传承和发扬,为古村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在2009年和2015年,分别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和广东省传统村落。会同古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有序的村落布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研究岭南地区传统文化和人文历史的重要窗口。

图1会同古村平面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2会同古村之景观可持续设计分析

4.2.1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

对乡村的历史底蕴、文化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探索,是设计的基础。例如根据当地传统的建筑形式,营造既保留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和实用性要求的建筑景观,既连接传统也面向未来,提炼乡村的文化特征,如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特色建筑等,并将这些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见图2)。

4.2.2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

在乡村景观改造和建设中,应尊重并延续乡村的原始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如在保留原有岭南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既保留了乡村的原始风情,又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通过建设会同村史馆、文化礼堂等方式(见图3),展示乡村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技艺,让游客在游览景观的同时也能了解乡村的文化内涵。

4.2.3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山丘、田野、河流等,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自然景观,如利用河流、池塘等水资源打造水景,或利用山丘、田野等打造田园风光(见图4)。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设计理念,确保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4.2.4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结合会同古村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对历史建筑进行活化利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如民宿、农家乐、阅潮书店、咖啡馆、电影小馆、采摘园、画家村等(见图5),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乡村生活,感受乡村的魅力。在旅游开发的同时,注重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破坏和文化流失。

图2会同古村特色文化景观图

图3会同古村历史文化展示图

图5会同古村生态旅游开发图

4.2.5提升乡村景观经济价值

通过景观设计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例如,在会同古村“创美庭院”项目中,笔者携设计团队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景观资源,提升院落环境,打造“一家一品”特色经济(见图6),拓宽庭院示范户创业增收渠道,让“创美庭院”转化为“美丽经济”。与此同时,注重提高当地村民的参与度,让他们从乡村旅游中获得经济收益,提高生活水平。


5、结论


本研究将和美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总结为自然之“和”、文化之“和”、生活之“和”与人心之“和”,并结合会同古村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更要深入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同时注重设计的实用性和社区参与,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会同古村以可持续景观设计策略实现了自然景观保护、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为其他乡村地区的景观设计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本研究丰富了乡村景观设计的理论体系,然而,如何平衡文化传承与现代化需求仍是当前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在未来研究中,可致力于探索更多元化的乡村文化表达方式,加强跨学科合作,关注乡村景观设计的长期效果评估,共同推进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图4会同古村特色自然景观图

图6会同古村“一家一品”庭院美化图


参考文献:

[1]任新科,孙青丽,朱巨星.当代新乡土景观设计特征与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24,21(03):219-222.

[2]颜静,姚阳.基于都市农业背景下的城郊村景观设计:以成都市全安村为例[J].城市建筑,2024,21(03):223-227.

[3]李雪艳,吴言,时潇潇.乡村生态景观设计探究:以南京石塘村为例[J].装饰,2020(10):130-131.

[4]王江萍,王述丹.减量设计在乡村景观建设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4,11(07):3-7.

[5]金迪.和美乡村视阈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24(06):50-53.

[6]梅格·卡尔金斯.可持续景观设计:场地设计方法、策略与实践[M].贾培义,郭湧,王晞月,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7]郭晨,易雁南,周月,等.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3,29(06):79-82.

[8]李修清.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J].环境工程,2021,39(02):后插26.

[9]邹影,施东琦.社区参与的云南民俗村寨生态旅游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23,39(04):139-143.

[10]李雪艳,吴言,时潇潇.乡村生态景观设计探究:以南京石塘村为例[J].装饰,2020(10):130-131.

[11]蒋刚,张军学,黄莉,等.乡村振兴策略研究:以南京市溧水区高塘村为例[J].城市建筑,2023,20(14):21-23.


基金资助: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3YBB046);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一流课程项目(2023024YLCK);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2022WQNCX122);


文章来源:黄尚游.和美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设计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24,21(16):47-5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城市建筑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期刊人气:102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办单位: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建筑

国际刊号:73-0232

国内刊号:23-1528/TU

邮发代号:14-23

创刊时间:2004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