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临床当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成为了治疗呼吸内科疾病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本文简单分析在呼吸内科疾病中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在治疗呼吸内科疾病时,临床当中会常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法作为治疗措施,将氧气作为治疗的气源,在向患者给予氧气的过程中,联合药物进行治疗,由氧气带动药物,送入到患者的呼吸道当中,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药物的积极作用。此种方法的运用,形成的药物雾滴大小合适,操作具有较大便利性,同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设备体积相对较小,而且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较为便捷,设备性能具有良好稳定性,由此,此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呼吸疾病治疗过程中。
1、治疗原理
针对呼吸内科疾病患者而言,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法,通过利用气流带动作用,将药物打散成雾状,然后带入到患者呼吸道当中,稀释患者的痰液,并且将其排除患者体外,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局部支气管痉挛症状,帮助患者更好的消除肺部炎症,恢复健康。在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充足的氧气供给,有效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帮助患者改善呼吸不良的情况。而且,在此过程中,雾化药物对于患者产生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并不会对患者的呼吸道产生较大的刺激,患者具有较高舒适度,不会产生太大的抗拒心理。在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法进行治疗呼吸内科疾病时,可以对药物雾化量的大小进行控制,便于患者呼吸道粘膜更好的吸收药物,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药物治疗作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应用
2.1 选择对象
选取本院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支气管哮喘、慢支炎、肺气肿等临床常见疾病。
2.2 选择药物
由于患者不同,病情就会具有一定差异,所以根据不同的病情,分别选择不同的药物,如:选择生理盐水、布地纳德等多种雾化药液,可以单独使用一种药物,也可以进行多种药物进行配伍使用。
2.3 治疗方法
首先,严格按照医嘱选择药液,抽取适当的剂量,将其注入到雾化器当中。病人则保持半卧位,护理人员向患者解释雾化器使用主要目的与重要性,在向患者解释清楚使用方法之后,开始清洁患者的口腔,然后在将雾化器连接到氧气导管上,并且对氧流量进行合理的调节,通常为6~8L/min,雾气喷出之后,就可以为患者使用。其次,患者需要保持半卧位,然后手持雾化器,将其含入到嘴中,保持双唇紧闭,改用口吸气,从而便于药液能够通过氧气的带动进入到患者支气管以及肺泡当中,通常10~15分钟就可以将雾化器当中的药液吸完。最后,在患者吸完之后,就需要将雾化器取下,并且将氧气关闭,由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漱口,清洁患者使用的物品。
3、护理方法
3.1 环境护理
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的病房,光线充足且有流动空气,同时室温需要保持在18~20℃之间,房间内湿度需要维持在50~60%之间,为患者创建良好的治疗环境。另外,还应注意在病房内尽量不要放置花草等植物。护理人员在向患者进行雾化之前,需要先让患者了解雾化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使用目的和重要性,从而为后续雾化吸入提供便利性,尽量防止患者出现紧张等情绪。尤其是在对老年患者进行雾化时,护理人员更是应该耐心详细的向老年患者解释雾化具体使用方法。
3.2 治疗前护理
首先,患者需要保持准确的体位。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进行雾化,一般来讲都是维持坐卧位或者是坐位姿势进行雾化,便于患者更好的吸入药液,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患者缓解病情,帮助患者更加快速恢复健康[1]。所以,如果患者状态较好时,就可以让患者尽量采取坐位姿势进行雾化,如果患者身体较为虚弱或者是无力咳痰的患者,那么则需要采取侧卧位姿势进行雾化,将病床抬高30~45°,使得患者膈肌能够下移,进而扩大患者胸廓,便于药液更好的到达患处,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在进行实际雾化之前,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正确检查相关氧气装置,判断其是否通气良好,排除漏气情况,而且湿化瓶内不能够放水,防止进行雾化时,高流量的氧气将水带入到雾化器或者是流量表当中,避免药液被稀释,充分保障雾化的治疗效果[2]。
3.3 注意事项
首先,在进行雾化吸入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将雾化器提前连接好,并且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在保障无误之后,在对氧流量进行适当的调节,通常来讲氧流量为6~8L/min,而雾化的时间一般为10~15min。
其次,呼吸内科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那么就需要及时呼叫相关医护人员,将患者情况告知医师,然后对药物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3]。另外,在雾化时,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情况的患者,那么就需要立马停止雾化吸入,并且快速为患者拍背,同时进行吸氧以及吸痰处理,使得患者能够保障呼吸急促,在患者恢复正常之后,在进行后续的雾化治疗。
4、结论
在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时,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操作方法也相对较为便利,而且此种治疗方法,能够直接将药物作用于患者气道表面,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药物治疗的积极作用,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尽量降低了药物对患者产生的刺激,在临床当中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宫平,吴妮.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雾化吸入护理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05):3-6.
[2]刘进玲.支气管哮喘患者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护理干预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2):66-67.
[3]滕月玲,程丽娜.雾化吸入疗法中的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0):266-267.
刘广荣.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在呼吸内科疾病中的应用护理体会[J].健康之友,2020,(4):190.
分享: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病因复杂,生物化学、遗传、神经内分泌等因素均与其发病有关 。据统计,全世界 BD患病率约为 1%~3%,终身发病率高达 2.4%,为年轻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 BD 患者躁狂发作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志增强、思维奔逸、情绪高涨,严重时甚至存在妄想症状,该病不仅对患者自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还会加剧社会负担。
2025-03-25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且治疗难度较。手术和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对于绝经前雌激素受体(ER)阳性患者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较绝经后患者表现的更为明显,如免疫功能下降、性激素水平紊乱、睡眠障碍、体力衰退、消化系统紊乱等,这些副作用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2025-02-11目前针对内脏高敏性(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VHL)的研究颇多。动物建模是开展研究的关键步骤,且以急性模型为主。急性模型中常用辣椒素(Capsaicin, CAP)、芥子油等作为炎性刺激物,通过结肠或直肠注入而产生急性炎症引起内脏感觉改变。但大鼠经CAP刺激后休整4周,期间正常饮食。
2025-01-02心血管内科护理是关键的健康管理领域,但培训仍面临挑战。传统教育模式限制了学习效果和实践机会,故需更有效教学方法,而桑代克学习理论提倡情景教学,强调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情景教学提供了丰富实践经验,有助于应对复杂情况,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有限,缺乏系统研究。
2024-12-25老年消化不良与年龄所致生理变化有关,如胃肠道功能减退、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道蠕动减缓等,也与慢性疾病和长期用药等有关。消化不良属于心身疾病,因此这类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消化不良伴焦虑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胃部不适、腹胀、恶心、食欲不振、焦虑、紧张等,其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2024-11-20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可并发多个临床症状。相关研究发现,约69%的失眠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而约68%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伴有睡眠障碍。胃肠道功能失常与失眠之间的相关性已逐步受到临床重视。目前,西医临床治疗失眠以镇静催眠类药物、心理疗法、行为疗法、音乐疗法等为主,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2024-11-19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是指人体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MS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与脂肪肝、肠道肿瘤,甚至癌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MS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腹型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MS发病的重要因素,与遗传、环境、免疫也有密切关系。
2024-10-24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由结肠黏膜炎症引起的免疫性疾病,患者发病后常出现腹泻、腹痛、黏液脓性血便、便血、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西医多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维得利珠单抗治疗,可通过阻止体内天然物质作用而缓解肠道肿胀,减轻肠道疾病损害,但给药后复发率较高,临床效果不佳。
2024-10-21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是根据患者年龄、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病症严重程度及转归等因素,将临床治疗过程和费用消耗相似的病例作为一个诊断相关组,国家医保依照病例所进入的分组按固定预付费标准进行结算。为此,加强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2024-09-24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指多种疾病因素(但最常见的风险因素是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肥胖、吸烟和遗传)引起心脏结构改变或功能障碍,致使心脏无法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导致静脉系统出现血液淤积[肺循环或(和)体循环淤血],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心脏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以呼吸困难、运动耐量减低和体液潴留为特征的综合征。
2024-09-06人气:16005
人气:14020
人气:10757
人气:9311
人气:839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内科杂志
期刊人气:2654
主管单位: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9057
国内刊号:42-1139/R
邮发代号:38-93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