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番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2021-09-08    23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结合实践应用,总结了番薯的脱毒育种、定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控等栽培技术要点,以确保在番薯生产中达到绿色健康标准,为生产绿色健康农产品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 关键词:
  • 技术
  • 栽培
  • 番薯
  • 绿色
  • 高效
  • 加入收藏

1、培育脱毒种苗


1.1育苗地的选择

以红壤土或壤土为宜,要求在最近3年内无番薯种植,且周边1km2范围内无番薯种植的区域。

1.2育苗地准备

1.2.1土壤处理

犁翻晒田过程中,结合阿维菌素或辛硫磷颗粒剂混土撒施在苗床上。

1.2.2施足基肥

每667m2施用量土根旺生物有机肥80~120kg、有机硅三元复合肥50kg、过磷酸钙50kg。

1.2.3起垄

基肥撒施后先滚耙一遍,然后按行距1.5m开沟起垄,沟深25~30cm、长25~30m,每垄安装2条直径为1.65cm的滴灌水带,间隔40cm。

1.3育苗种植

修剪番薯苗,形成四叶四节,按照20cm×20cm的间距有序扦插,随即浇足量的定根水。

1.4育苗管理

1.4.1水肥管理

番薯苗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要保证水的足量供应,以不浸水为宜。每日在早、晚2个时段滴灌。生根后,每667m2滴灌尿素5~10kg。约15d后,追施有机硅复合肥10~15kg。剪苗后,每667m2追肥的种类及用量分别为有机硅复合肥5~10kg、尿素2kg和腐殖酸液肥(皓达)2kg[1]。

1.4.2病虫害防治

蚜虫的发生概率较大,且危害范围较广,应作为重点防治对象。可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1.8%阿维菌素,每10~15d喷施一次。


2、栽培季节及种植地选择


以秋种为宜,当受时间或其他条件限制时,可采取冬种。土质以砂壤土为宜,要求有机质含量超过1%,土壤pH5~7。


3、整地


避免使用化学药剂除草,草生长旺盛时,可用碎草机碎草,然后四犁一耙,每犁间隔10~30d,以利晒地。


4、施基肥


每667m2施用土根旺生物有机肥80kg、有机硅复合肥50kg、腐熟羊粪400kg、16%过磷酸钙30kg,全田撒施。


5、起垄


机械起垄、安装滴灌带、覆盖地膜,垄距为120~125cm,每条垄面安装2条直径为1.65cm的滴水带,配套滴灌设施。


6、定植


6.1定植前准备

剪苗留蔓5~6节,定植前将种苗浸泡于70%吡虫啉500倍液与NEM微生物养根系800倍液的混合溶液中30s,然后统一将种苗置于阴凉通风区域,正常情况下约2d即可长出白根,此时可定植。

6.2定植时间

阴天可全天定植;晴天以15:00后为宜,此时温度有所下降。墒情不好时,必须浇足量的定根水。

6.3定植密度

双行扦插种植,株距15cm,每667m2约种植7000株,具体定植密度要根据地力、番薯用途、薯块大小来确定。加工用大薯块可直插,鲜食、加工兼顾可用斜插或水平插。


7、田间管理


7.1水肥管理

7.1.1水分管理

移栽后马上浇透定根水,种植后的一个月应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番薯苗长蔓以及小薯的初步成型;第2、3、4个月均以土壤湿润为主,以便薯块的有效生长;待植株生长至第5、6个月,控制水分,湿度偏干,禁止浸水,根据现场土壤状态以及植株的生长情况合理调节灌水方法。

7.1.2施肥管理

水肥一体化设施肥,番薯种下后第25天与第40天时,每667m2追施有机硅复合肥(15-15-15)5~10kg;第60至100天,每隔10d用水肥一体化设施追施1次,每667m2用有机硅复合肥(15-15-15)5kg+速溶硫酸钾1.5kg+诺普丰高钾1kg;第120天,每667m2用磷酸二氢钾2.5kg+硫酸钾2.5kg,追施1次。

7.2防徒长

番薯生长前期,如茎叶疯长,应进行提蔓摘心2~3次,蔓长度控制在1m以内。拉断不定根后再置于原位,以保证小薯前期生长正常。

7.3防浸水

待番薯植株生长进入后期时,需避免水浸。可在种植区域的周边开挖排水沟,增强排水,因强降雨等天气而水浸时,时间不宜超过24h。

7.4除草

番薯大田尽量不喷施除草剂,减少用药对土壤、水、空气及薯茎的污染,如果杂草长势较旺,明显影响番薯的生长,则要人工适当除草,确保番薯健康生长。


8、绿色防控病虫害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农业防治为根本的方法,从源头上规避病虫害,必要时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构成综合防治体系。

8.1农业防控

采用脱毒种苗,每年栽培均应使用新苗。实施轮作模式,如稻薯轮作、菜薯轮作均可。加强水分管理,修筑完善的水利设施,既要保证番薯植株可享受到足量的水分,又要避免积水问题。使用有机硅复合肥、皓达腐殖酸液肥和完全营养型肥料,实行增强免疫能力和抗逆能力健康栽培。采用地膜覆盖和微滴灌设施,增加沙土的保水能力,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

8.2物理防治

可以采用灯光防治的方法,较为可行的有频振式杀虫灯或黄色灯光,在防治番薯天蛾、地下害虫象鼻虫时具有较好的效果。按照糖、醋、酒、水、90%晶体敌百虫按照3∶3∶1∶10∶0.6的比例配制,可用于诱杀鳞翅目成虫。用麦麸、糖(可乐)、70%吡虫啉按10∶2∶0.2比例配成毒饵诱杀蛴螬成虫。每667m2放2粒性引诱剂,其作用在于诱捕雄性象鼻虫。此外,也可以适配小象鼻虫诱捕器。定植前四犁二耙,采取此方法后,能够有效减少地下害虫及卵块的初始量,从源头上予以防治;在此操作时可以向区域内投放一定规模的鸡群,由其捕食害虫。

8.3生物防控

可养猫抓鼠、驱鼠,养鸡吃虫,每667m2配5~7只鸡。使用艾菲特生物菌肥和土根旺生物有机肥培肥土壤,改善土壤微生物系统。可选用微生物细菌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使用时间视实际情况而定,通常可在前期对周边做1次喷雾处理,后期封行时再喷1次[2]。


参考文献:

[1]陈孝钿.番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06):178.[2]张婷.红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18(21):79-80.


文章来源:王健儿.番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09):41-4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农业工程学报

期刊名称:农业工程学报

期刊人气:271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2-6819

国内刊号:11-2047/S

邮发代号:18-57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