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在特色农业背景下发展茶叶经济需制定一套完善的指标和方案,相关单位主体应当对特色农业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知,从供应链角度来完善茶叶经济发展模式。在品种选择和培育方面需结合当地的优势产品;而在生产技术领域则需要连同多家机构、多个部门进行技术创新;另外,产业地还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打造特色品牌形象;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地需结合供应链思维,提升产业链的附加价值,从而提高茶叶经济发展维度和广度;后续,在发展茶叶经济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农民培训,建立起相应的合作社,促进信息资源、技术共享,提高产业发展水平;除此之外,还需要在相关领域借助文化传播,在全社会掀起良好的产业文化学习风尚,从而为茶叶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对特色农业背景下茶叶经济发展路径进行分析探讨。
在现阶段特色农业背景下,发展茶叶经济需引进一套完善的程序,相关单位应当制定严谨的产业规划目标,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推动茶叶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且从产业资源整合、产业价值融合的视角推动经济模式创新。
1、特色农业概述
特色农业是指在具体的地域条件下,利用独特资源、技术、经营模式培育出了特色农产品,并且通过营销推广、品牌宣传,结合差异化的手段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可以带来诸多好处,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引导农民群众培育特色农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渠道,获取理想的销售价格。特色农业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比如在当前大部分特色农业地区引进了先进的技术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农业竞争力。同时,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结合在一起,促进一产、二产、三产多维度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革新。
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特色农业通常包含多种形式。部分特定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下的农业产业地可以培育出独特农产品,如高山茶、特色水果等,而有些地区则通过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打造出地区特色的农业品牌,结合农副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包装等多元化举措,来提高特色农业产品的附加价值。另外,部分地区开发出农业观光、农家乐等农业旅游项目,将农业与旅游紧密关联在一起,提升农业的附加值。总之,特色农业是一种有益于农村经济发展以及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农业形态,可以培育特色农产品,推广农业品牌、农村品牌,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创新。
2、茶叶经济特征
茶叶经济主要是以茶叶为主要产品的经营活动,在茶叶经济中囊括一套完善的供应链循环,涉及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茶叶作为我国传统饮品,是大多数农村重要的农产品之一,茶叶经济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对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影响,是我国农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茶叶经济体系下经历了多维度、多层次发展,茶叶加工技术得到不断创新,产业品牌形象也得到进一步塑造。但是茶叶经济也同样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经营者、管理者需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才能够在市场上立足,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1]
3、基于特色农业背景下茶叶经济发展路径
3.1 品种选择和培育
在当前特色农业背景下,对农产品的种类进行科学选用是一项关键性的举措,在发展茶叶经济的过程中,经营者、管理者需要对茶叶经济发展方向进行定向化调控,对茶叶品种进行合理选择和培育,需选取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茶叶品种。茶叶的生长需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在品种选择方面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以及土壤环境特征,选取适应性较强的茶叶品种。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适合种植乌龙茶和绿茶,而北方气候干燥,适合种植黑茶和红茶。
另外在选取品种的过程中需要适当结合基因工程技术,结合优良性状的茶叶品种,通过杂交选育等方式,培养出适合当地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的新品种。比如,可以通过基因工程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茶树进行杂交选育,培育出新品种。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的加持下,通过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改良茶叶的基因组合,挑选出优势的性状,提升适应性。工程师也可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来增加茶叶的口感,从而获得市场的青睐和认同。
后续,企业需要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相关产业地可组织茶叶品种展示和推广活动,向当地农民介绍优良品种的特点和优势,鼓励农民种植优良品种。因此,在特色农业背景下,在带动茶叶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需加强品种选择培育,选取科学有效方法,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对品种进行改良和培育,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品种改良推广,提高茶叶的品质,推动茶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3.2 生产技术创新
在特色农业背景下,引进特色化的生产模式也能够促进茶叶经济稳步高效发展,相关单位需优化种植管理技术,在相关领域包含土壤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灌溉等多方面的内容,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和手段,提高茶树的产量,优化其生产环境。比如,通过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茶叶生长,提高产量;同时结合多元化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减少茶叶损失,提高茶叶品质。
后续,在生产环节,相关单位以及生产主体也需要推广先进的采摘和加工技术,具体来说,采摘和加工技术会影响茶叶的品质,通过推广先进的采摘技术和加工技术可降低产能损失,提高生产品质。而为了提高采摘效率,可推广机械化技术,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保持茶叶新鲜度和营养成分。
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需要引进智慧化技术,比如结合测土分析仪、物联网设备、自动化系统,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为茶叶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比如,利用传感器、物联网技术监测茶叶生长环境,实时掌握土壤状况以及外在水源、空气环境状况,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生产计划和方案。
除此之外,在生产技术创新研发环节,相关单位也需要推动科研创新合作,通过加强科研机构合作互动,由相关专项部门提供专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案,推动茶叶生产技术创新革新,提高茶叶生产品质。在生产环节可以与科研所进行互动,挑选新品种推广研究,开展茶叶生产技术改进和示范活动。因此,在特色农业背景下,在推动茶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引进科学有效的生产技术方案,提供新模式、新方法,提高茶叶经济发展水平。
3.3 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进行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是重中之重。在现阶段,相关单位需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保证茶叶产业能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相关产业地需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挖掘茶叶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背景,结合当地的地理特色和独特的生产工艺和方式进行营销推广宣传。比如,可以强调茶叶的产业特色以及传统植树工艺、独特口感,并且打造独特化的品牌形象。后续,品牌建设的基础是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企业以及相关生产者应当重点管控茶叶品质,确保茶叶口感、香气和外观符合当前消费者的期望和需求,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吸引消费者,促进茶叶经济可持续发展。
但是,在进行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前,相关单位应当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偏好,通过市场调研,确定目标市场定位,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创设不同的营销推广方案。在全面推广环节,茶叶企业还应当制定完善的市场推广策略,包含进行广告宣传,打造促销宣传活动,结合线上线下渠道进行,拓展宣传,结合电视、广播、自媒体、互联网、融媒体等手段,提高宣传推广品质,同时还可以定时定期举办相应的茶叶文化活动,组织茶叶展览会以及相应的品牌会议,增加茶叶品牌的曝光度。
在宣传推广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企业还需要与行业协会以及相关主体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比如与旅游机构、餐饮企业进行合作,增加茶叶的曝光度,拓宽茶叶的销售渠道,从而带动茶叶经济稳定发展。在完成对品牌的建设之后,企业还需要加强产品管理和优化,需要提供强大的售后服务,维护良好的茶叶品牌形象,从而才能够推动茶叶经济可持续化发展。因此,在当前特色农业背景下,地方单位企业以及个体应当为茶叶品牌的推广宣传出谋划策,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提高茶叶经济的发展水平。
3.4 产业链延伸和附加价值提升
发展茶叶经济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包含多个领域、多个环节,相关单位应当结合供应链管理思想,在特色农业背景下打造区域特色化的产业链,从而提高茶叶经济发展水平。茶叶经济延伸整个茶叶产业,从茶叶的原材料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均可以创造出不同的价值,提升产业经济的增值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维度。
首先,茶叶企业可通过深加工举措将茶叶加工成多样化的产品,例如可将茶叶进行加工提取,将其加工成茶粉、茶包茶、饮料等不同产品,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深加工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增加销售渠道,提升销售额度。
其次,茶叶企业可以与旅游机构进行合作互动,将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在一起,开展茶叶旅游互动模式,通过建立茶叶旅游景区、茶叶文化体验馆,吸引游客参与,增加游客的体验感,从而达成交易,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和销售额度。
此外,企业以及相关产业地可以开发独特的茶叶文化创意产品,在特色农业背景下结合独特的茶具、茶艺表演、茶文化衍生品,使农产品得到创新设计和开发,更加具备文化内涵,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茶叶企业还可以拓宽电子商务渠道,通过建立独特的电商平台或者与其他电商平台进行合作互动,将茶叶产品进行广泛推广宣传。后续,茶叶企业可以与养生机构、餐饮企业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将茶叶产品用于更多领域,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因此,在特色农业背景下,相关产业地需拓宽茶叶经济的发展空间,增加产品的发展维度,通过多元化举措,从加工、生产、服务、旅游、文化等诸多领域来推动茶叶经济发展,从而在打造特色农业产品的过程中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3.5 加强农民培训和合作社建设
加强农业培训和合作社建设是一项重要举措,茶叶企业可以组织农民培训班,提供茶叶种植、养护、加工方面的培训内容,包含茶叶栽培培训、病虫害防治培训、加工工艺培训等,通过体系化培训来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引导其更好地参与茶叶生产和加工。在特色农业背景下,要想促进茶叶经济发展则需要凝聚当地的产业优势力量,需避免出现各自为营、各自为政的情况,地方机构部门应当做到资源整合,将地方特色农业产品进行集中规范控制,既需要避免其野蛮生长,也需要避免无节制开发,保持适度、适量。企业可派遣专业人员或者地方行业协会可以组织专项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种植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引导其控制产量,提高茶叶的生产品质。
另外,茶叶企业需要组织农民建立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组织形式提升集体经济效益,促进资源共享。合作社可以提供农业生产资金技术支持、市场渠道,通过积少成多,帮助地方茶叶经济更加快速、高效发展,提升产业的凝聚力以及价值创造的合力。在该环节,茶叶企业可通过建立起农民培训基地,在养护、加工等方面为农民提供实践机会;同时,将新技术向企业进行传递讲解,帮助其学习全新的技术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水平。
后续,在产业经济发展环节,地方行业协会、产业机构、企业也需要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多元化的金融工具产品,寻求金融支持,如金融贷款,解决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从而促进茶叶产业稳定高效发展。总之,在当前特色农业背景下,发展茶叶经济应当以供应链管理思维为切入点,从共同采购、共同生产销售、共同培训等多个环节,提升产业地的凝聚力,从而提高特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2]
3.6 拓展茶叶市场和文化传播空间
在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产业地需要拓展茶叶市场,将目光放置长远,不仅需要关注本地区的茶叶销售,还需要将目光放置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制定远大的发展目标,从而在茶叶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取更大的优势。在该环节,相关单位需要开拓国内外市场,与国外买家建立起合作关系,结合跨境电商销售等多元化举措,将茶叶品牌向全球推广,从而提升茶叶的出口量和国际竞争力。茶叶融合产业发展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模式,需要将茶叶经济的服务效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组织采摘旅游、品鉴旅游等活动,使茶叶产业地的附加价值得到提升。
在发展茶叶经济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茶叶文化传承和教育培训。文化教育、文化指导是提升产业品牌形象的关键举措,在当前特色农业背景下发展茶业经济需要以文化为依托前提,建立起茶叶文化研究机构,设立专业的部门,致力于对茶叶文化进行研究、整理、传承,该机构可以组织茶叶文化专家学者进行研讨、编辑、整理和撰写相关专项资料,为茶叶文化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学术指导,从而在学术领域为产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主体单位也需要开设茶叶文化课,举办茶叶文化讲座以及研讨会议,通过加强茶叶文化培训,组织专项课程,配合专业人士,在文化传承方面开展全民教育。比如可以通过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在文化教育过程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茶叶品牌的认同感。后续,产业地还需要建立起茶叶文化传承基地,提供产业文化展示学习和体验的场所,相关产业地可以打造茶叶博物馆、茶艺学院、茶艺文化体验中心,将当地特色农业的底蕴全方位地展现出来,为公众提供学习茶文化的机会。因此,在当前发展农业经济、茶叶经济的进程中,相关主体需要从文化传承与教育培训的角度,为整个经济市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文化基础,从而才能够推动茶叶经济可持续发展。
4、特色农业背景下发展茶叶经济的注意事项
在当前特色农业背景下发展茶业经济需密切关注以下注意事项。首先,相关产业地应当结合多规合一的思想理念,从资源整合、信息融合的角度,将地方的产业优势最大限度地凝聚在一起,形成产业合力,减少产业链内部的竞争和损耗,从而才能够在市场上占据先机。另外,在产业经济发展环节,相关部门机构也需要结合多方合作,比如与文化部门、教育机构进行紧密合作,在发展茶叶经济的过程中以文化渗透为主,以品牌建设为辅,在多方位主体的帮助下,提高茶叶经济的发展水平,赋予相关茶叶经济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从而才能够推动茶叶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茶叶经济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应当做到有的放矢,具体来说,茶叶经济的发展也遵循基本的供需关系,当地应当在营销管理方面做好深入调研评估,在控制产量方面需做到有的放矢,不能无节制发展,需建立层次化的产业结构,在不同领域发展不同的产业品牌,应对不同的社会群体,需避免茶叶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增强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性。
5、结语
总体来说,在特色农业背景下,相关单位主体应当制定严谨的规划方案,设置长远的产业发展目标,从多个角度来推动茶叶经济模式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茶叶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冬梅.基于特色农业背景下的茶叶经济发展路径分析[J].福建茶叶,2022(9):45-47.
[2]陈玫,马玲,杨毅坚,等.基于特色农业背景下的茶叶经济发展路径[J].南方农机,2021(13):93-94.
基金资助:山西省省级教改:“新农科”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涉农企业经营管理”课程(项目编号:J20231724);
文章来源:王园.特色农业背景下的茶叶经济发展路径[J].福建茶叶,2024,46(10):1-3.
分享:
黑龙江省乡村产业的绿色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尽管该省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国家政策支持,为产业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存在若干不利因素,如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创新资源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场开拓困难,以及政策与资金支持的不稳定性。
2024-10-3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党中央对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新时代伟大变革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绿色生态养殖新模式已成为促进发展养禽业的重要方向[1]。
2024-10-31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资”管理在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三资”管理即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是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2024-10-31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镇流动不但导致农村空巢老人无人照料的情况频发,也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面临严峻挑战。农村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养老资金,只能在少数地区提供有限的养老服务,如建设养老院、为居家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等,这些设施或服务难以惠及所有农村地区。
2024-10-31作为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三权分置”一方面能巩固和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更好地维护和实现农民、集体、承包户等经营主体的权益[2];另一方面能释放农村土地活力,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2024-10-31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已体现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中。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强调,“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协调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增强土地要素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
2024-10-3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所以在现阶段仍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与乡村联系非常密切,在我国,大部分非遗产生于农业社会时期,直至现在,非遗要素仍是乡村生产生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10-31立足生态制造和中药材两大特色产业,以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为主线,按照规划共谋、资源共享、产业共推、政策共定、区域共富的“五共”总框架,努力形成合力共推的发展格局,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地和县域深绿产业发展示范区,探索区域共富新模式。
2024-10-31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财务管理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三资”管理不规范、信息公开程度不足、监督机制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因此,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水平,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紧迫任务。
2024-10-31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地区对于创新、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1],新时代大学生涉农创业能够有效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增收。然而,当下多数学生对涉农领域创业呈现出创新创业意识困乏、涉农创业方向不清等问题[2],使得乡村振兴人才供需关系矛盾。
2024-10-31人气:3544
人气:2689
人气:2626
人气:2605
人气:161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农业经济
期刊人气:1227
主管单位: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
主办单位: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1-6139
国内刊号:21-1016/F
邮发代号:8-152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199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1.493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0.27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