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山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2025-03-16    2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2021年12月,国家发改委颁布《“十四五”冷链发展规划》,为2035年国家全面建成现代物流体系提供了重要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指引。《规划》提出,在产地,加快建设冷链集配中心,推广“移动冷库+物流园区”新模式,整合区域内物流资源,提高冷链物流资源的利用率。据此,逐步完善冷链物流追溯监管平台建设等为山西省未来十五年的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提出了政策指引和发展保障。与此同时,国家近年来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山西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结合以上条件和制度保障,可以帮助山西省实现从现有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化为供应链、物流、电商带动的绿色生态农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模式。

  • 关键词:
  • 乡村振兴
  • 农产品冷链物流
  • 协同发展
  • 第三方物流
  • 绿色生态农业
  • 加入收藏

一、导言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内涵包括,粮油、肉类、家禽、蔬果、蛋奶乳制品等的运输。在运输过程中,用现代科学手段,尽可能保持农产品品质、安全、营养等特性,减少农产品损耗、避免污染。这是关乎食品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供应链系统。2021年12月,国家发改委在颁布的《“十四五”冷链发展规划》中提出,建议在产地,加快建设冷链集配中心,推广“移动冷库+物流园区”新模式,整合区域内物流资源,提高冷链物流资源的利用率。逐步完善冷链物流追溯监管平台建设,利用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设施装备研发和应用。

通过本次研究,根据《发展规划》政策的指导,在整合目前山西省现有的冷链仓储、运输设施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完成对山西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与冷链物流服务水平相关性的量化评价和分析研究,综合评价农产品电商发展和山西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的协同效应。为山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开展省内物流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使山西物流产业早日实现信息化、规范化和低碳化发展。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国内学者主要阐述了一些区域由于现代物流体系尚未形成而存在的冷链物流技术应用低下等问题,对冷链技术相关人才培养和农产品信息实现技术共享,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农产品流通的作用给出和合理化建议。同时,结合生鲜产品物流的特殊性,初步尝试构建以信息化程度作为参考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模型,优化和降低电商物流网络运营成本。如德国通过制定《德国安全标准GSI》来对农产品冷链的各个环节做出具体温控的要求,对使用的冷链设备和车辆作出针对性的部署和安排。广泛采用流动循环冷气制冷保鲜新技术,使农产品经运输、仓储、物流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到销售的每个环节得以全面监控记录,流程全程跟踪。

本文首先从解读发改委最新颁布的《“十四五”冷链发展规划》,在整合省内现有冷链基础设施的背景下,对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内涵进行定义。其次在进行科学有效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结合国内外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最新进展的背景,找出制约山西省内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实施路径。最后从实证角度出发,探究物流运作效率、冷链网络设施体系的构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农产品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协同效应。


三、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有利于山西省特色农产品提升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

通过提升山西省农产品冷链运输体系的效能,优化和整合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之间的各个环节,缩短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消耗和时滞,提升生产者赋予消费者在农产品供给和需求中的时间价值和产品本身的品质。消费者对于山西特色农产品的消费呈现出普遍性的特点,电子商务和冷链物流的协同发展,使得农产品的供应链对冷链物流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的空间价值需要现代化物流体系的支撑并从中获益,为山西省物流产业建设提供研究参考。在国家2021年底发布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指导下,尽快完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加强产销冷配基地建设,着力重视“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物流节点的控制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二)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耕地分布分散,优质特色农产品品质优异,品种繁多,主要分布在雁门关、汾河平原、上党盆地、吕梁太行等区域。当地冷链物流企业不得不面对农产品流通渠道链长、环节多、衔接难、模式复杂等问题。和其他省相比,以小农户生产为主,导致生产和运输成本较高。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为山西省物流企业与当地农业集约型发展路径提供科学支撑,找出制约山西省冷链物流服务水平提高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山西省冷链物流行业完善行业实施标准,物流信息共享、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以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为基础,巩固当地特色以及生态农业发展,维护食品、粮食安全以及人民健康生活的客观要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四、山西省冷链物流产业亟待改善的问题


(一)山西省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冷链物流服务水平协同发展

由于鲜活农产品对物流企业温控、仓储、运输等服务水平要求比较高,省内农村地区交通网络建设有待完善,农业信息化网络还未成型,冷藏车辆以及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不足等因素使得省内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附加值以及产品流通性大打折扣,增加了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和经营风险。基于此,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其设备和服务的专业性、独有的技术条件,高效的管理水平,可以提升省内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服务水平。通过对省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状况与冷链物流水平的相关性进行探析,从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获得性等原则选取数据,构建省内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农产品冷链服务水平发展的动态数据模型。通过建立模型检验,对两者发展的相关程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冷链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有待完善

目前省内尚未建立综合冷链物流储运体系,冷链物流通道没有形成有效的结合节点。客观原因主要包括,省内冷链物流交通密度不高,区域运输与协调能力和冷链储运基础设施兼容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农村地区的产地冷链交通配套设施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便加强冷链储运体系,及时普及“走出去,引进来”冷链物流工程。

(三)冷链物流企业服务水平及专业化程度有待完善

相较于冷链运输较为发达的地区,省内不少物流企业存在冷储功能单一,发展规模与竞争优势存在明显差距。突出表现为,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速度较慢,大型冷链物流企业数量以及规模较小,尚未形成发展较为成熟的集中化整体全冷链供应企业集群。省内冷链物流储运企业整体专业化、规模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冷链物流设备、冷库及冷链运输车辆专业化程度不足,分布不均衡。信息化程度以及信息共享反馈水平不足,低端冷链储运设备占比较多,不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冷链“最后一公里”问题有待提高。此外,现代化、专业化冷链物流管理与实操人员不足,欠缺相关专业理论和实操能力的系统培训,高科技冷链设备与温度负态化分级管理制度尚未大规模推广和实施。


五、山西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建议


(一)综合评价农产品电商发展和山西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的协同效应

尝试探寻山西省农产品电商发展与扩大冷链服务消费市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借以拉动冷链物流服务水平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为研究农产品电商与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以及如何实现二者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对未来山西省实现农产品电商与冷链物流协同发展模式的路径进行探索和验证。

(二)着手统筹储运设备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积极加快冷链物流园建设

通过对本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储运设施的统计与规划,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配套工作,对本省内的“铁、公、机”交通综合运输网进行全面统筹和系统性规划运营管理。首先,在现有农产品冷链储运设施条件下,阶段性的优化农产品冷链运输方式,加强运输网络的协调,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不断完善区域冷链运输的协调能力。其次,加快构建高效、规范的冷链物流温控体系,努力实现降本增效,实现农产品市场与产地的高校联动机制。最后,立足于物流中心节点,建立冷链物流一体化储运网络系统,开拓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普及冷链技术和冷链物流公共服务,积极加快现代化、高效化、低碳化、智能化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的建设工作。

(三)培育本省冷链物流企业,推动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

尝试以参股、合作、独资等各种合作形式为基础,邀请行业内发展健全和成熟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对本省冷链物流企业进行指导和帮扶。旨在利用发展政策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对省内冷链物流企业进行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培育,强化冷链物流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联动。初步构建山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联盟,促进省内冷链物流资源的高效整合。此外,积极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使之助力于山西省农产品的销售和储运工作,与当地的农产品产地实现协同配合与快速发展。积极探索冷链物流经营模式,参与农业合作社及相关人员的统筹配合工作,初步完善产销冷链一体化模式。

(四)加强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推广和专业化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

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地区,利用学习手册、宣传队、网络等多元化和实用的宣传媒介,加强对农户和生产经营者冷链储运意识的灌输和教育。使生产者知晓,冷链物流技术的积极运输可以帮助农产品实现增值和保值等作用,加强农产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和经济附加价值。然后加大对冷链物流设施研发人员和从业人员的规范化培育,不断积极引进冷链物流邻域高水平人才。以高校、高职、高专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为基础,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应用型冷链物流专业教育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姚斯琴,郭玉冰,许冰.典型发达国家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比较与借鉴[J].河北农业科学,2021(02).

[2]郭玉冰,鲁锦涛,许冰.典型农产品流通渠道借鉴与启示[J].世界农业,2020(08).

[3]孙旭.河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

[4]李吉艳.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契机及战略措施[J].农业经济,2022(01).

[5]张璐.农产品冷链配送要素集成及评价——以山西q公司为例[D].昆明理工大学.

[6]李俊峰.农产品流通标准体系框架构建初探[J].大众标准化,2020(09).

[7]李玉民,黑柏林,闫凯丽等.区域农产品电商与冷链物流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以中部六省为例[J].物流技术,2020(07).

[8]郝红强.物联网视野下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23).

[9]严雪晴,周修岚.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研究——以广东肇庆市为例[J].中国储运,2022(02).

[10]张春燕.山西省果蔬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研究[J].中国商论,2021(12).

[11]赵国利.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J].农业与技术,2021(02).

[12]钱婧,赵国利.太行山农产品物流配送现状及发展对策[J].广东蚕业,2022(01).

[13]李杰.电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以山西省为例.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2(01).

[14]任鹏飞.山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22.

[15]车丹丹,刘慧.山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及发展措施分析[J].南方农机,2021(02).


基金资助:山西省社会科学院2022年规划课题青年项目:构建山西省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项目编号:YWQN202210;


文章来源:潘丽霞.山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江苏商论,2025,(03):36-3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农业与技术

期刊名称:农业与技术

期刊人气:105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671-962X

国内刊号:22-1159/S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