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旅游电商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强消费韧性提供了新渠道。本文使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旅游电商发展对农村消费韧性的影响效果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旅游电商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农村消费韧性,并且在动态效应、缩短考察期和Heckman两阶段等方法检验下模型和结论具有稳定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农村消费水平和数字基础较低的地区,旅游电商发展对增强农村消费韧性的边际效果更高、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旅游电商发展会通过缩小收入差距进而提高农村消费韧性,且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通过Sobel检验。因此,应加强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针对性的数字技能培训和电子商务教育、推动地方特色产品和旅游服务的开发与推广,释放旅游电商发展对农村消费韧性的促进作用。
一、引言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逐渐渗透至各个经济领域,为各类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旅游业,旅游电商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供需模式,将旅游资源与消费者需求通过互联网紧密结合,提升了旅游行业的服务效率与消费体验。在旅游电商发展背景下,农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韧性问题成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关注焦点。消费韧性指面对经济波动或外部冲击,消费者维持或恢复其消费水平的能力。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低、收入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易受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境下,农村居民的消费韧性尤为重要。如何提升农村消费韧性,增强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已经成为关乎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关于旅游电商与农村经济的相互作用,例如王彧等(2024)评估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融合下对农户生活富裕的影响,或者融合发展策略(吴顺婷,2023)。然而,关于旅游电商发展如何影响农村消费韧性及其传导机制仍缺乏实证分析。
综上,为弥补研究缺口,本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探讨旅游电商发展对农村消费韧性的影响效应和传导机制。可能的创新点为:第一,量化旅游电商发展。从旅游产业基础、互联网技术水平和旅游环境资源三个方面衡量旅游电商发展。第二,考虑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城乡收入差距限制农村地区消费水平提高,旅游电商发展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新的平台,能够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进而提高消费韧性。通过实证支持影响效果和机制,期望为释放旅游电商发展增强农村消费韧性的潜力、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旅游电商发展对农村消费韧性的影响
传统上,农村经济主要依赖于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销售,收入来源受季节性和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导致农民的收入不稳定,面对外部经济冲击时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随着旅游电商的兴起,农村居民获得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余军等,2024)。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旅游电商使农村地区能够跨越地理限制,接触更多消费者,推动当地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销售,带来更多收入(张弛,2019)。
收入来源多样化减少农村居民对单一经济活动的依赖,增加面对市场波动和经济下滑的适应性,提升了消费韧性,即在经济不确定性条件下维持消费水平的能力。这一转变不仅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稳定性,也加强了农村社区在全球经济中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旅游电商发展会提高农村消费韧性。
(二)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
旅游电商发展促进了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数字化参与能力。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下,农村居民能够更好地利用旅游电商平台扩大经济收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这种参与感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直接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有助于缩小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黄细嘉等,2023)。随着城乡之间市场、技术和信息的不对称性逐渐消减,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城乡收入差距得到有效缩小。
收入差距缩小意味着农村居民获得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在外部经济波动或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下,居民依赖更稳定的经济基础进行支出决策,增强了农村消费的弹性和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旅游电商发展会通过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农村消费韧性。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设定与描述性统计
被解释变量为农村消费韧性(RCR)。目前对消费韧性的测度缺少成熟的研究方法,本文参考刘慧姝(2024)的方法,基于经济韧性的测度方式,采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实际变化与预期变化测算农村消费韧性,如式(1):
其中,RCRi,t表示地区i在时间t的农村居民消费总额;coni,t和cont分别表示地区i和全国在时间t的农村居民消费总额。这一指标衡量了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和全国平均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相对偏差,该指标越高,表明这一地区的农村消费韧性越强。
解释变量为旅游电商发展(TEC)。旅游电商强调以网络为主体的旅游业商务体系,既是旅游业发展的一部分,也是互联网络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为衡量旅游电商发展,本文借鉴李翠(2022)的研究,从旅游产业基础、互联网技术水平和旅游环境资源三个方面衡量旅游电商发展。其中,旅游产业基础包括旅游总收入、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速、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国内游客总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互联网技术水平包括互联网普及率、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上网人数和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旅游环境资源包括旅行社数量、公路里程总数和铁路里程总数。最后,使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评价旅游电商发展水平,评价结果越高,表明旅游电商发展越成熟。
中介变量为收入差距(ID)。旅游电商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更多元的信息和商务体系,会改变农村地区收入,缩小与城市收入的差距。因此,本文收入差距以城乡收入差距表征,借鉴朱琳(2023)的方法,使用城乡收入比衡量,计算方式为: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考察期内,该指标大于1,数值越高,表明城乡收入差距越大。
为提高估计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加入其他控制变量,包括城市化水平(Urban)、政府干预程度(Gov)、经济发展水平(Econ)、对外开放度(Open)和产业结构(Ind)。其中,城市化水平以城镇户籍人口占总户籍人口比重表示;政府干预程度以政府预算内公共支出和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表示;经济发展水平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对外开放度为地区进出口总额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产业结构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值。
本文选取中国30个省区市2013-2022年的研究数据,受数据来源限制,样本未包含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的研究数据。为避免极端值影响,本文对所有变量进行双侧1%缩尾处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二)模型构建
为检验旅游电商发展对农村消费韧性的影响效果,本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如式(2):
其中,i和t分别表示省份i和年份t;RCR表示农村消费韧性;TEC表示旅游电商发展;Control表示所有控制变量;province和year分别表示省份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α表示估计系数;ε表示随机误差项。
进一步,本文使用分段检验模型验证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如式(3)(4)。
其中,ID代表收入差距;β和γ分别表示式(3)和式(4)中的待估计系数。当式(3)中β1和式(4)中γ2同时显著,表明收入差距存在中介效应。在实证检验中,本文使用Sobel方法验证中介效应的稳定性。
表1变量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
表2报告了旅游电商发展对农村消费韧性影响的估计结果。第(1)-(6)列逐步加入本文选择的控制变量,旅游电商发展对农村消费韧性的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第(6)列数据表明,在加入控制变量后,旅游电商发展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村消费韧性平均提高3.2659个单位,这说明旅游电商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农村消费韧性。旅游电商扩展了农村地区市场范围,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如手工艺品、农产品直销、乡村旅游等,有效提升地区农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消费韧性明显提高。因此,假设1验证成立。
(二)稳健性检验
本文使用因变量滞后一期、缩减考察期、Heckman两步法、Bootstrap随机抽样和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纳入滞后一期被解释变量可以控制动态效应;缩减考察期处理,本文剔除2020年及之后的研究数据,避免疫情因素影响;Heckman两阶段方法、Bootstrap和PSM方法是为处理样本潜在偏差,通过构造随机性条件,使用随机数据重新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第(1)-(5)列数据,旅游电商发展对农村消费韧性的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支持了模型和研究结论的稳定性。
表2基准回归
表3稳健性检验
(三)异质性分析
研究结论可能因农村地区消费水平或数字化基础不同而呈现差异。一方面,本文根据农村地区消费水平中位数,将样本划为高消费水平地区和低消费水平地区,结果如表4第(1)(2)列所示。结果表明,在农村消费水平较低的地区,旅游电商发展对农村消费韧性的影响效果显著。另一方面,本文根据地区数字化程度,根据中位数进行样本分割,结果如表4第(3)(4)列所示。结果显示,在低数字化程度地区,旅游电商对农村消费韧性的影响效果更显著。在低消费水平和低数字化程度地区,旅游电商提供了市场接入机会,居民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新的收入渠道,增强了对外部经济冲击的抵御能力;而在数字化和消费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成熟,农村消费韧性基础好,旅游电商大战对消费韧性具有较低的边际影响。
(四)影响机制分析
表5报告了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第(1)列为基准回归结果;第(2)列考察旅游电商发展对收入差距(ID)的影响,旅游电商发展的影响系数为-0.5298,表明旅游电商发展会缩小收入差距;第(3)列考察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在控制旅游电商发展效应下,收入差距对农村消费韧性的影响系数为-1.1682,即收入差距缩小能够提高农村消费韧性。进一步进行Sobel检验,统计量通过显著性检验。综上,收入差距在旅游电商发展对农村消费韧性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表4异质性分析
表5影响机制检验
旅游电商提供平台带动农村地区与旅游相关的多种经济活动,如手工艺品制作、农产品加工和民宿经营,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地位提升,有效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城乡差距缩小,农村地区居民拥有更高的收入和更稳定的经济环境,面对经济波动或外部冲击时具备更强的应对能力,消费韧性显著提高。因此,假设2验证成立。
五、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结合旅游电商影响农村消费韧性的理论基础,构建实证检验框架,选取数据可得的我国30个省区市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探究旅游电商发展影响农村消费韧性的证据及传导机制。本文研究支持旅游电商正向促进农村消费韧性提高的证据,并且通过滞后变量、缩短考察期、Heckman两阶段检验、Bootstrap随机抽样等方法检验下,结论仍保持稳健;异质性研究发现,对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数字化基础薄弱的地区,引入旅游电商发展,能够更显著促进农村消费韧性提高。在传导机制方面,旅游电商发展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正向提高农村消费韧性。
(二)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农村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存在明显短板,限制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政府应将资源投入到这一领域,优先发展和升级农村地区的互联网连接和电子支付系统,提升农村居民的数字接入水平,使农村居民更广泛地参与到国内外的电子商务活动中,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提升收入水平。
第二,实施针对性的数字技能培训和电子商务教育。政府及相关机构应设计并实施一系列针对农村居民的数字技能培训和电子商务教育计划,提升农民的电子商务参与能力,包括在线营销、电子支付、网络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知识,有效提高农村居民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促销能力,能够更好地利用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提高经济自主性和消费韧性。
第三,推动地方特色产品和旅游服务的开发与推广。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旅游服务,利用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扩大市场影响力,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推广特色产品和服务将进一步吸引国内外游客,增强地区的旅游吸引力,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和消费韧性提高。
参考文献:
1.黄细嘉,张科,王红建等.乡村旅游发展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来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经验证据[J].旅游学刊,2023,38(2)
2.李翠.旅游电商发展对农村市场活力释放的影响效应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2(8)
3.刘慧姝.交通可达性、流通效率与农村消费韧性动态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4(16)
4.王彧,戴亿坤,孙晓洋等.农村产业扶持政策协同致富的效应和机制—基于电商与旅游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24,43(4)
5.吴顺婷.农村电商与农村旅游融合发展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23(12)
6.余军,谢朝武.电子服务场景如何唤起旅游电商直播观众的购买意愿—基于场所依恋的链式中介模型[J].旅游学刊,2024,39(2)
7.张弛.旅游智慧营销发展研究[J].时代经贸,2019(22)
8.朱琳.信息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及检验[J].南开经济研究,2023(11)
基金资助: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目的地方言感知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以青年游客为例”(项目编号:Qhys2023-198);
文章来源:李丹阳,耿松涛.旅游电商发展、收入差距与农村消费韧性[J].商业经济研究,2025,(06):64-67.
分享:
随着乡村振兴策略的实施,如何通过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多次发文提到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高素质农民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1]。
2025-03-30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涌现出众多新兴业态,其中,从传统电商平台购物转变为直播间购物已成为网络消费的新潮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许多农村地区开始积极探索并全面应用以电商直播带货为代表的新型销售模式。
2025-03-30近年来,南充市始终坚持把发展农村电商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市农村电商工作增势强劲、成效凸显,2023年南充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4.62亿元,同比增长15.62%。南充市乡村旅游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与转型,推动乡村振兴,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2025-03-30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出发点,切实打造群众满意、百姓有感的民生成果,有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浙江省作为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先行先试。
2025-03-30近年来,全镇各村级秸秆收集点收集的农作物秸秆全部装运到嘉兴永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资源再利用生产,制成生物质成型燃料销售,年消耗各类农作物秸秆、藤蔓、园林绿化枝条等原料5000t以上,为全镇多举措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25-03-30随后,在2024年1月31日举行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性地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阐述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指出其特点在于创新,关键在于质优,本质即为先进生产力[2]。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一环。
2025-03-30沭阳作为江苏省面积最大的花木生产县,不仅占据全省生产面积的20%,更是全国花木产业的佼佼者,占据全国5%的生产份额,成为全国主要的花木产区之一。这一支柱产业在沭阳县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对县域经济的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5-03-30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1]。互助性养老服务作为依托老人居住地硬件设施和人力资源的互助养老方式,有着不离土、不离家的优势,可以成为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有效补充。随着党和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互助性养老的发展,构建有效的互助养老模式成为农村养老日益关注的问题。
2025-03-30自2021年以来,新昌紧紧抓住“机械强农”的历史性机遇,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县数字化建设项目,以补短板机器研发为重点,努力破解茶园管理和名优茶机采难题;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抓手,培育茶产业转型发展新动能;以推广应用为核心,强化产业领先优势。
2025-03-28白银市耕地人均面积少,且以丘陵山地为主,提高土地产出率,就是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的形势下,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发展农业机械化是首要条件和基础保障。本文分析了白银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2025-03-28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旅游学刊
期刊人气:2472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文化
国际刊号:1002-5006
国内刊号:11-1120/K
邮发代号:82-396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