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了得天独厚的政策支持,产教融合如何促进农村经济转型,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以柞水县为研究对象,通过产教融合对农村经济转型探索的意义;柞水县农村经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教融合如何促进农村经济转型的几个具体做法进行了阐述。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柞水县也在此东风的吹拂之下,重新焕发了生机,经济朝着稳中向好发展。
近年来,柞水县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以建成小康、美丽、法治“三个柞水”为目标,积极寻求新经济转型。我校与柞水县已结成扶贫帮对子协议单位,如何利用产教融合对柞水县经济转型做出贡献成为了我们深思的现实问题。
1、产教融合对农村经济转型探索的意义
1.1产教融合的内涵
对于产教融合,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含义界定,百度百科关于产教融合是这样解释的: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也就是说产教融合就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
1.2产教融合对农村经济转型探索的意义
(1)产教融合作为一种创新形式,对农村经济发展将带来深刻的影响。我国对产教融合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主要引用国外研究成果,近些年有了一定的基础,填补了我国产教融合理论的空白,而将产教融合理论实际应用到对农村经济转型的探索上有一定的创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一定的影响和促进。
(2)产教融合为区域经济服务是职业教育的一项使命。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95号文件指出,将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加强对口西部、农村职业教育的扶贫。牵引产业升级能力。
我院利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柞水县经济转型,为柞水县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既符合国家产教融合的政策又顺应职教20条职教改革发展的要求,此项工作意义非凡。
2、柞水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柞水县概况及经济现状
柞水县位于陕西南部、商洛西部,总面积2332平方公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陕西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总人口16.5万,辖9个镇办81个村(社区),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有“两高一低一差三重”深度贫困特征,贫困人口1.08万户3.24万人,全县79个村(社区),贫困村51个,其中深度贫困村24个。
柞水县以农业经济为主,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土豆、玉米、大豆等。虽有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凤凰古镇等景区,但农民主要的收入还是来自种植农产品和外出务工,且青壮年劳动力劳动力较少,农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对现代化生产技术掌握较少。
2.2柞水县农村经济存在问题
(1)对于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深度不够,扶贫方式以投入为主,没有积极引导贫困人口思想转变,使部分贫困人口将自己的脱贫寄托于政府或帮扶单位。
(2)农民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等。种植业和养殖业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不能应用现代化手段和方式科学养殖或种植,产品产量较低。
(3)农村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思想传统保守,对于一些新兴科技助农项目接受度较低,产业很难形成规模化。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教融合如何促进农村经济转型
(1)积极搭建产教融合沟通协调平台。由柞水县政府出面,建立县、镇、村三级帮扶协调工作机制,职业院校作为主体,农户、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渠道、多领域,多方联动形成合作共赢的“校政企”合作平台。其中政府作为产教融合沟通协调平台的统筹领导者,政策落实的协调者,更是宣传促进者,确保各方联系通道的畅通。
(2)积极搭建产教融合教育帮扶平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教育扶贫重在扶智,因此在此前提下,我们将以柞水县职教中心为依托,建立以社区教育、镇农科教中心科技培训、村文化技术培训为补充的三级培训网络。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培训、财会人员培训、养殖种植技术培训等,将文化帮扶、技术帮扶、志愿者服务等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合理的产教融合教育帮扶平台。
(3)积极搭建技术转化平台。在柞水县相关部门协调下,我院协调建立木耳、土蜂蜜养殖基地,创建大学生创客工厂、建立微帮助农电商平台,将教育扶贫工作切实落地,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转型起到应有的作用。
4、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教融合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又是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犹如为农村经济发展转型注入了新燃料。我们在教育扶贫过程中一定要着眼于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依托优势教育资源,积极的将政府、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民联系起来,形成校政企多方合作平台,切实做到让贫困农业人口“真脱贫、脱真贫”。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
[2]吉文林.农牧高职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与实践-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8(04).
[3]侯彦亮.柞水强化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商洛政府网,2019-04-25.
[4]张雄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思考-基于鄂西南地区X镇的调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4).
王福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教融合对农村经济转型的探索——以柞水县为例[J].中外企业家,2020(18):81.
基金:陕西省职教学会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教融合对农村经济转型的探索-以柞水县为例》,课题编号:SZJYB19-077
分享: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新旧观念的碰撞、数字信息的洪流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共同织就了一幅复杂多变的农业基层工作图景。这一系列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将会计信息化引入到农村经济发展中,不仅是对农村财务工作的一次革新,更是顺应了乡村经济环境变化对专业财务服务的迫切需求。
2025-04-01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休闲旅游有机融合发展对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04-01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带来了显著机遇与变革,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改善了产品质量。然而,技术成本高、农民技能不足及数据安全等问题仍需解决。通过降低技术成本、提升技能和加强数据保护,可以更好地促进电子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的结合,推动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产品质量。
2025-04-01我国地域广袤,水资源分布不均,为满足不同地区的农业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各地兴建了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考虑到可能影响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效益发挥的因素较多,为保证农业种植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水利工程项目使用效益,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2025-04-01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开始广泛应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助于实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农业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的产业,急需通过注入新的活力转变发展模式,缩小与城市发展的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而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打破传统农业经济发展困境的最优解决方案。
2025-04-01经过多角度市场调研,精准化客户管理,林场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竞价销售体系。森林经营工作中,积极创新,加强市场调研,产销结合,生产适销对路产品,近年来生产原条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深受客户喜欢,客户按需造材,资金周转效率快,竞价积极踊跃,成交价格较高,真正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与林场双赢局面[6-9]。
2025-03-31鉴于农业与众多行业的紧密关联性,其所需的信息量庞大且复杂。大数据系统凭借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高效整合并分析这些信息,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实践,为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因此,农业大数据已成为当前农村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1]。
2025-03-3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传统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激素等化学物质,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因此,绿色蔬菜作为一种无化学残留、安全健康的食品,逐渐成为现代消费者的首选。
2025-03-31通过引入先进的农机设备,农业生产得以摆脱人力与畜力的局限,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幅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农机推广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农业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带动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与升级,为农产品的深加工、品牌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3-31各地应根据自身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品。例如,在山区发展高山蔬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在沿海地区则可以发展海水养殖、海洋捕捞等特色渔业。发展特色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2025-03-31人气:3636
人气:3215
人气:2731
人气:2702
人气:178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农业经济
期刊人气:1322
主管单位: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
主办单位: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1-6139
国内刊号:21-1016/F
邮发代号:8-152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199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1.493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0.27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