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清水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4-06-03    8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近年来,清水县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中心工作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清水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积极助推合作社质量提升、严抓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新引擎、强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对策。

  • 关键词:
  • 乡村振兴
  • 农业经济
  • 农村集体经济
  • 农民共同富裕
  • 清水县
  • 加入收藏

近年来,清水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党建引领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村级组织服务水平的关键,坚持健全机制、精准施策、多措增收,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实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


1、发展现状


清水县辖15个镇、3个乡,260个行政村,总人口3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4万人。近年来,清水县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以党建引领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为纽带、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为支撑、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村级组织服务水平的关键,多途径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23年年底,清水县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190 4亿元,同比增加66.96%,村均收入45.79万元,同比增加18.37万元。不存在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行政村;5万~10万元的村13个,占比5%;10万~20万元的村55个,占比21.15%;20万~30万元的村59个,占比22.69%;30万~50万元的村82个,占比31.54%;50万元以上的村51个,占比19.62%。


2、主要做法


2.1 健全机制联动,坚持党建引领

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突破提升行动,清水县委超前谋划,坚持以上率下,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引领凝聚各方力量齐抓共管。以县委办公室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党建引领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突破提升行动的通知》,提出了“四包”机制、“一承诺两计划”、富村增收“五项措施”、跟踪问效“四项制度”,明确目标、靠实责任,确保收益目标落实。定期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各乡(镇)党委主动扛起主体责任,立足实际亮目标、作承诺、抓落实,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包抓联系农村集体经济增收措施落实,对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优先安排部署、优先督促指导、优先考核问责。县直相关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认真分析研判,查找短板弱项,切实形成工作合力。制定了《清水县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暂行办法》,实行县级月调度、乡(镇)月研判机制,立足实际困难,强化分析研判,切实形成“县委统筹、乡镇主导、村级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确保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各项措施落到实处[1]。

2.2 探索模式创新,提升发展活力

根据《中共清水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行动的通知》,清水县探索形成了以产业提升型、多元合作型、项目带动型、盘活资源型、资源开发型、抱团发展型为主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一是产业提升型。各乡(镇)依据清水县五大产业片(带)规划和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万寿菊、蚕豆等种植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发展。2023全县年共种植万寿菊2 173.33 hm2、蚕豆13 333.33 hm2、金银花1 466.67 hm2、小杂粮3 780 hm2,全县经营性收入达到4 900万元以上。二是多元合作型。清水县白沙镇程沟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麒麟西瓜种植项目,该项目流转土地15.33 hm2,建设西瓜大棚600座,按照“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群众100人以上,直接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三是项目带动型。清水县山门镇高桥村是传统的畜牧养殖村,近年来高桥村围绕畜牧产业不断提质增量,依托高桥河流域养殖示范带建设项目,已建成养殖小区6个,养牛210头、猪2 400头,2023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8.7万元。四是盘活资源型。清水县红堡镇蔡湾村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盘活废旧厂房1处,租赁给清水县诚信醋业公司,盘活建设用地2处,分别租赁给驾校和面粉厂,仅租赁费每年给村集体增加收入16.11万元。五是资源开发型。秦亭镇近年来推进全镇产业与全县文旅农康产业深度融合,开发了“非子牧场”景点,临近的站沟村成为了接待游客的用餐地,全年接待游客8万人以上,实现旅游收入300万元,吸引周围20户以上群众经营农家乐,100户以上群众参与旅游相关服务。六是抱团发展型。2022年初,以红堡镇西城村为中心村,红堡镇、白驼镇2个乡(镇)10个村联合成立了白驼河流域蔬菜联盟,实现区域内产业统一布局、技术统一指导、产品统一销售,村均增收5万元以上[2]。

2.3 规范项目管理,提升经济保障

坚持多方筹措,通过“争取上级扶持一点、扶贫专项资金支持一点、本级财政投入一点、历年集体收益投入一点”的方式,统筹整合资金,2017—2023年全县累计投入项目资金51 723.91万元,扶持424个项目,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资金保障。制定出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实施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的通知》《清水县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明确项目建设、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各项职责任务,推动各级扶持项目规范提升、健康发展。对新建项目,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中心、县果品中心根据项目建设内容负责项目建设业务指导、阶段性验收、财务报账等工作,乡(镇)党委负责项目具体实施、衔接协调等工作,建成后由相关部门组成工作组进行专题验收,切实形成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2022年以来,对历年已建成的403个项目严格落实年初有承诺、年中有进度、年底有收益的“三有”要求,年初由县委组织部与乡(镇)党委书记签订承诺书,明确每个项目的运行模式、生产内容、增收目标、收益分配等内容,并开展了2次集中督查和评估,全面掌握和准确评定项目运营情况。通过严格项目规范管理,切实推动扶持项目健康发展,取得稳定收益,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2.4 抓好组织领导,发展特色产业

注重发挥组织引领作用,探索成立产业党建联盟、合作社联合社2个组织,健全组织体系,完善联结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由“单兵作战”转向“组团发展”。一是成立产业党建联盟。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组建产业党建联盟28个,在联盟区域内成立产业党组织,由片区牵头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党建联盟产业党组织书记,推行理论联学、党员联培、资源联享、产业联姻、活动联办模式,开展“五个一”观摩交流活动12场(次),推动党建引领合作社组团式发展。二是成立产业合作社联合社。坚持“地域相邻、产业相近、模式相似”的原则,探索建设中心村,引导合作社跨地域成立联合社28个,整体布局,共同发展,切实解决部分合作社“单、散、弱”的问题。结合全县“五大产业”片(带)建设,种植金银花1 466.67 hm2、蚕豆13 333.33 hm2、万寿菊2 173.33 hm2、中药材2 533.33 hm2、饲草玉米6 666.67 hm2,建设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18个,种植食用菌1 000万棒。目前已建成白驼河流域蔬菜种植、代王梁万寿菊种植、高桥河流域养殖、山门镇和丰望乡松家河流域黑木耳种植、马庙梁苹果种植、朱湾梁核桃种植等产业集群,有效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5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发展动力

大力培育产业带头人、技术员、驻村队员三支队伍,切实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建好产业带头人队伍。突出“双好双强”标准,引导232名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积极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村党组织委员兼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实现全覆盖。二是壮大技术员队伍。通过村内找、乡内育、县内聘等方式,大力发展壮大产业技术员队伍,开展产业技术人员培训910人(次),为合作社提供跟踪式服务,提升了合作社发展实效。由县农业农村局班子成员及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对全县18个乡(镇)的产业进行行政技术双包抓,对包括万寿菊、金银花、蚕豆等产业发展的各环节进行及时指导服务,确保收益稳定。三是派强用好驻村帮扶力量。建立驻村工作队“月清单、月调度、月测试、月督查、月黑榜”制度,动态调整轮换第一书记58人、驻村工作队员114人。压实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助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捆绑”责任,引导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通过技术指导、参与管理、认购产品、帮助销售等方式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3、存在的问题


3.1 增收渠道不广

现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123个原贫困村的收入主要来自光伏发电收益和国家补助收入等扶持资金或扶贫项目等政策性收入。137个原非贫困村由于财政资金扶持较少,经营性资产严重匮乏,收入主要依靠种养业的国家补助。从全县整体情况来看,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形成主导产业,自主经营收入较少。个别项目村虽然有大量的农村集体经济积累,但怕担责任,没有很好地投入再发展,资金利用率不高。

3.2 发展动力不足

部分村干部安于现状,创新发展意识不强,特别是有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不足,在村级集体经济上投入的精力不够、研究得不深。此外,懂经营、会管理、熟悉“三农”政策的人才较少,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比较缓慢。部分村在自主经营发展上重视程度还不高、思路还不够开阔、办法还不够多,存在等政策、等补助的消极思想[3],经营性收入占比较低,充分暴露出镇村两级干部没有把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摆在重要位置去抓,没有依托村集体现有资源资产想办法、谋发展。

3.3 人才队伍不强

乡村干部忙于各类行政工作,没有多余精力研究、思考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出路,对本村的发展优势及如何实现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没有充分认识,主动作为的积极性不高。乡(镇)没有农经机构,只有1~2名兼职人员负责农经工作,而且人员经常变化不固定。县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站作为业务指导部门,承担全县农业机构较多业务工作,人员较少,难以全面指导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规范发展。

3.4 部分项目效益不佳

2017—2022年累计投入中央三部委和涉农整合等各类资金5.03亿元,但是部分项目建成移交后,乡(镇)对项目资产监管不明、指导不到位、管理缺失,导致部分项目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如秦亭镇全庄村的中蜂养殖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远门镇庙台村500 t果品交易棚建设项目分红收益不能按期收回,严重逾期;郭川镇郭山村花椒种植暨初加工项目、金集镇桑寨村花椒规模化生产项目资源资产基本闲置,仅依靠场地租赁、部分机械租赁进行生产经营,项目效益较低。

3.5 整体发展质量不高

一方面,整体收益偏低,相较于2022年,2023年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但其投资收益占收入的比例为33%,收益率较低,严重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再投入、再生产;另一方面,发展差距较大,2023年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年平均收入45.79万元,最高的黄门镇下成村收入130.56万元,最低的秦亭镇赵尧村收入15.44万元,收入相差8倍以上,乡(镇)与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然突出。


4、发展对策


4.1 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

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提质,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建引领。县委、县政府要继续强化“统”的功能,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坚持以上率下,建立健全县、乡、村3级联动机制,凝聚各方力量齐抓共管,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召开各级联席会常态化调度农村集体经济,为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把航掌舵。各乡(镇)党委书记要肩负主体责任,立足各自实际情况,提出本乡(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特别是针对收入较低的村,要通过资源整合、打破界限等方式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补足短板;各个村党组织要坚持群策群力,问策于民,充分发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扩大增收渠道,扩充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量。

4.2 积极助推合作社质量提升

合作社作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一环,起着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党建引领、群众主导、产业支撑、利益联结,按照自主经营型、集体领办型、入股联营型、党员创办型4种模式,全面提升合作社发展水平。一是按照“五有”标准,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规范制定合作社章程,健全组织机构、资产管理运营、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监督管理等机制,完善收益分配制度。二是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合作社规模提升。通过项目带动、金融服务、用地用电等优惠政策,不断增强合作社实力。三是强化指导服务,提升带头人能力水平。县乡(镇)两级合作社辅导员要为合作社发展提供指导,并及时组织合作社负责人参加专题培训。四是提供激励保障,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加大对合作社的奖补力度,推行带头人绩效奖励,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3 严抓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

充分结合清水县实际,引导资金和项目向村集体倾斜。一是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在项目的立项和入库阶段要进行充分的论证,从资金投入、建设内容、选址用地、效益分析、联农带农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确保项目建设科学合理。加强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监管,争取项目早日产生收益。二是优化整合资源。针对历年的各类项目,各乡(镇)要及时进行清理登记,避免村集体资产流失。同时,各行政村、各乡(镇)要打破界限,对同质项目进行优化重组,以增强其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县直各部门要从用地、用电、税收、金融等方面进行政策支持,并优先委托和安排符合项目实施条件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或村集体领办合作社承担部分财政资金项目。

4.4 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新引擎

从清水县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组成来看,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41%,且呈逐年增长的态势。村集体负责人要转变思想观念,从管理者向生产者、经营者的职能转变,完善产前和产后环节,整合区域内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要推动村级特色产业与全县五大产业板块、10个产业链相融合,坚持因村、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并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同”的原则,建立区域化组团式党建联盟,联盟内部组织开展结盟签约、技术培训、观摩交流、巡回指导等服务,促进抱团式发展。鼓励和支持各经营主体跨地域、跨领域联合发展,推动优势互补,形成集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为一体的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4]。

4.5 强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引”的方式,强化人才供给。通过人才引进、“三支一扶”、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文书专职化等方式分级分类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配齐县乡人才缺口。通过“育”的方式,提升人才质量。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负责人的专职培训,开展电子商务、仓储物流、加工销售等新业态的培训,壮大农业生产经营、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队伍。通过“奖”的方式,激发人才活力。推广村干部绩效报酬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挂钩,按照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部分的一定比例,确定奖励标准[5]。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中选育村干部,推荐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进乡(镇)领导班子,激发乡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吕少波,鲁明.甘肃白银:鼓起集体“荷包”赋能乡村振兴[N].农民日报,2023-11-16(3).

[2]王斌辉.天水市麦积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23(1):53-56.

[3]王文娟.秦州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现状与对策[J].甘肃农业,2022(3):73-75.

[4]吴燕芳,侯万锋,尹小娟,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助力甘肃乡村振兴的实践及对策建议[J].寒旱农业科学,2023,2(9):791-798.

[5]陈兵,李晓晨.“党建”引领特色路“联建”唱响共富曲[N].农民日报,2024-01-09(1).


文章来源:牟青辉.清水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4(05):126-13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农村经济

期刊名称:农村经济

期刊人气:90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3-7470

国内刊号:51-1029/F

邮发代号:62-154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