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石油资源的质量及油资源开采工作的开展进度都受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直接影响,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的疏忽会引发突发事故,甚至更严重的后果,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是石油资源开采的依托,所以加强对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的研究很有必要,对新环境下石油资源地质勘探中问题解决对策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石油开采工作顺利开展。
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的工作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主要是因为,地质的变化会影响到石油资源的位置和质量,想要在此基础上做好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就要不断适应新环境,新环境下,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变得更多,但是,想要做好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就要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适应了社会环境和地质环境的变化,才能够促进石油资源地质勘查行业的专业化发展进程。
一、石油资源地质勘探用到的主要办法
就目前石油资源地质勘查的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即地质观察、地质测试、地球物理勘探等,在具体的石油资源地质勘查过程中,要选择哪一种勘查方法,还需要根据石油资源地质情况来定,因为每一种石油资源地质勘查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只能够在一定的地质环境和地理环境下使用。在进行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相关的工作原则,适当时,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石油资源地质勘查结果的精准性,还应该将新型技术应用到勘查工作之中。
二、石油资源地质勘查相关问题分析
1. 石油资源地质勘查质量问题
就目前我国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开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具体的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中,石油资源的概念并不是很明确,这个问题的出现会导致地质勘查的内容出现问题,甚至可能会由于内容的缺失导致后期的勘察工作出现数据缺失的问题;其次,勘察方法落后,不能够根据具体的石油资源地质环境选择出合适的勘查方法,最后,在数据计算方面,计算方法也十分落后,许多计算公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环境下的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同时,勘查报告里的地质条件不能够清楚地表达,重要的地质石油资源没有明确的界限,论证也不能有力地反应提出的问题,问题漏洞或者结论性的错误,甚至有的没有报告结论或者没有充分地勘查就妄下结论。这些问题通常导致石油资源的审查批示工作不能够一步到位,拖拖拉拉,耽误建设时机,即使开工也会使得石油资源建设后患无穷,这种情况的后果难以想象。
2. 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周期
在具体的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中,从勘查工作开始到整个工作结束,并上交地质报告的过程中,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石油资源地质环境的勘查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地质环境勘查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作人员在开始正式的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之前,没有针对只有资源的建设工作提出相应的基础性建议和具体的可研究性分析报告;其次,许多小型石油资源中经常会出现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到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的进度。只有保证勘查工作的周期,才能够对地质条件进行精细化勘查,进而避免出现施工问题和勘查结果不准确的现象,这会对承包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 规程规范的问题
石油资源建设工作是一项内容十分复杂的工作,整个工作流程要遵循相关规范来进行,我国早在1999年就曾颁布过相关标准,即《水利水电石油资源地质勘查规范》,其中不仅对水利水电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还对于石油资源相关的技术流程进行规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在石油资源地质勘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如今,当年的相关规范已经不能够使用现代的技术水平了,所以,现在需要出台新的规范制度对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进行相关的管理。
4. 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想要保证石油资源地质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并得出一份详细的地质分析报告,提升石油资源地质勘查队伍的人才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优秀的地质勘查人员才能够保证石油资源地质勘查的精准度和勘查深度,并能够在一个合理的勘查范围之内得出准确的勘察数据。在具体的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中,还会面临到许多的问题,只有经验丰富且专业素养高的人,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勘查工作的有序进行,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经验丰富的人来完成,只有不断结合理论与实践,才能够实现科学探索,并为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提供有力的治理支持。
5. 技术管理问题
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与勘查技术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从近年来的石油资源地质勘查报告来看,大部分的勘查设计报告都不是由石油资源勘查现场的地质专家写的,而是由相关的数据整理人员提供的,所以,这些数据报告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这主要是因为地质报告在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来完成,一定会出现以下许多问题,其中,图纸错误较多就是其中一个很明显的问题,该问题会加大总院的审核难度,甚至会耽误石油资源批报的最佳时间,进而造成相关损失。
三、新环境下石油资源地质勘探中问题解决对策分析
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清责任。规程规范和部分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应该由总院负责;勘测周期不合理,前期工作投入不够等问题应该是地方部门或者计划部门负责;质量、人才、相关专业的协调等问题自然应该由勘测设计单位负责;其它问题大家都有责任,但主要还是取决于大环境。坚持一切从客观地质实际出发,并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即辩证唯物论观点。坚持采用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方法,即整体论观点。坚持依靠石油资源经验与创造性思维的积极贡献,即经验支持论观点。如果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者和管理者们能够把握与运用这样的唯物主义实践理念,就能做出公正、科学、可靠的石油资源地质决断。石油资源地质勘探出现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责任工作的分配不合理,所以首要的工作解释责任的划分。规程规范和技术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公司总部负责;勘探周期,前期得准备工作和投入等应该由地方部门直接负责;对于技术人员培养和引进,专业几十个问题的解决等等交于勘探单位负责。这样分工明确,工作进行也会有条不紊,在实际中存在的其他方面的问题,可以由各个部门时间协调解决,主要更具实际问题和实际情况。在具体的勘探工作中,坚持严谨的态度和实际客观的态度,具体分析对待,全面把握石油资源地质勘探流程,保障勘探的质量,提交有效的报告,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基于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的本质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石油资源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还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对其进行补充,只有不断提升石油资源地质勘查技术,才能够保证我国石油资源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之所以要注重培养人才,是因为优秀的勘察团队能够保证地质勘查数据的准确性,能够促进石油资源地质勘探工作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刘艺臻.新环境下石油资源地质勘查的分析[J].化工管理,2017(24).
[2]王晶晶.基于新环境下石油资源地质勘查的探索[J].中国化工贸易,2016(5).
[3]刘玉峰,刘振荣.新环境下的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前沿技术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7):157-157.
[4]杨师宇.新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运用研究[J].民营科技,2017(7).
刘昌明.关于新环境下石油资源地质勘查的探讨[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9(4):87-88.
分享:
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浅部煤炭资源的枯竭,矿井逐渐向深部掘进。在煤岩巷道掘进过程中,围岩的应力状态发生改变,可能导致岩爆等矿井灾害,因此研究岩石三向应力受载条件下塑性变形与破坏过程对实际的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部分岩石材料进行一系列真三轴试验,模拟地下工程开挖相关的应力变化,揭示岩石在卸载过程中的力学响应。
2024-11-06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由于其高转换效率和简单的制备技术近年来引起了极大的研究兴趣。这种类型的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光吸收效率和载流子扩散长度,能够更有效地转化太阳能为电能。在过去的十年中,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认证光电转换效率(PCE)已经达到了26.1%。
2024-10-26核能具有高效、清洁及可持续发展等优势,在能源资源紧缺的当今社会,核能可提供大规模的能量用于供电、供热等。目前,随着国内沿海地区可建立核设施的资源日趋减少,国内各大核电集团陆续在内陆开展核设施的选址工作。
2024-08-03新型能源产业能够为用户提供智慧用电方案,电费谷值时储电,峰值时用电,将大幅度减少用户电费,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对信息流进行跨界交换,为用户提供实时的电表数据,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能源产业信息剧增,加大了信息挖掘难度。文献[6]通过模糊C均值算法聚类降维后的特征数据,获取数据挖掘结果,该模型具备较优的数据聚类效果。
2024-01-04煤炭是我国的能源基石,保障能源安全是煤炭行业最重要的社会责任。面对国际、国内能源新形势和新挑战,煤炭行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能源供应保障和大宗商品稳价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确保关键时刻煤炭资源产得出、顶得上、稳得住,有力维护了煤炭市场平稳运行。
2023-10-18为应对由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气候问题,节能减排和以清洁能源替代为主的能源革命对全球各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并且总量还在不断增加。中国当前的能源消费结构显示,煤炭为代表的化石能源仍然是能源消费的主体。
2023-07-03主要针对公司研究所管辖下的总部厂区、齿轮传动事业部车间、东所、西所等主要场所进行电能一、二级能耗监测,同时对重点设备进行能耗监测。为公司研究所未来全面能源管控平台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企业申请国家能源管理建设补贴提供实地项目条件。项目严格依据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CRRC《能源管控和关键设备效能监控系统》建设实施。
2021-02-05燃气分布式能源因其高效、清洁、贴近用户侧、削峰填谷等众多优点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与发展,各能源集团、燃气企业、地方政府及工业园区均纷纷投资建设运营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1]。对已投产燃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经营效益不佳、容量适配性存疑、可靠性低等问题。
2020-11-26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是对一个片区进行整体规划,综合考虑片区冷、热、电等各种能源需求,实现对能源生产、输配、消费进行时间和空间合理的匹配,最终能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1]。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复合系统,良好的系统设计是项目成败的关键[2,3]。本文以某复合式能源站项目为例就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系统设计进行分析。
2020-11-20受能源转型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驱动,能源互联网从以“电”为主的“智能电网”的研究逐渐转向“冷、热、电、气”的耦合研究。能源互联网与智能电网、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冷热电联供、智慧能源等有着密切的关系[1,2]。近年来,以分布式能源为主要供能来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020-11-20人气:3378
人气:1784
人气:1344
人气:1277
人气:116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人气:2924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石油
国际刊号:1673-064X
国内刊号:61-1435/TE
创刊时间:195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140
影响因子:4.261
影响因子:0.233
影响因子:0.339
影响因子:1.26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