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花生是全球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2022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468.38万hm2,仅次于大豆和油菜;产量1 832.95万t,仅次于大豆。与其他传统油料作物相比,花生具有国际竞争力强、增产潜力大、出油率高、经济效益好、营养价值高等优势[1-2]。
62
0
发展再生稻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利用空茬期种植绿肥,可以节约下一年的肥料投入,并可改良土壤,使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再生稻生产要求满足一定的温光条件和水源条件,因而再生稻必须在适宜地区发展,同时掌握再生稻生产关键技术才能获得高产[2]。
90
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我国许多地区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重金属如铅、镉、汞等,在环境中的持久性和毒性极高,一旦进入土壤,就会长期积累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其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土壤环境恶化。
42
目前,全球农业生产面临的巨大挑战有两点:一是为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要持续提高作物产量;二是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要降低水资源的投入[1]。我国是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3]。
50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是富含油脂和挥发油类的能源植物之一。近年来花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也随之提高[1]。姚珍珠等[2]研究表明,花生主要种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域降水量偏少或季节性干旱,可能使花生在不同生育阶段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干旱是影响花生生产种植的因素之一。
马铃薯属于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且适应性强,被广泛种植[1]。马铃薯除用作于粮食、蔬菜、饲料和加工原材料外,还是一种潜在的新型能源材料,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2]。该作物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是其重要的经济农作物之一[3]。
80
石灰作为常规改良剂,被广泛运用于酸化农田改良,施用石灰可以明显提高土壤p H和盐基饱和度,增加交换性Ca2+、Mg2+的含量,降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7]。瞿飞等[8]、王梅等[9]研究认为,石灰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在农业生产应用中较为常见,是中和农业酸性土壤的有效措施之一。
花椒作为重要的调味品,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机体调节功能等方面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其在食品、保健和药用等方面的应用,开拓出了新的商品产业链[1]。商品花椒对营养、成分、外观和口感等品质要求较高。其品种丰富,种植区域广阔,应用范围较全面,相关学者对该作物的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69
各地区探索了适宜藜麦规模化生产的栽培方式。钱欣[8]研究指出,合理的前茬作物及多样的栽培方式能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作用,进而促进作物生长;薛乃雯等[9]研究指出,藜麦苗期间作豆科作物可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全磷含量。
58
本文立足现有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围绕满足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从构建智能观测站网、发展“智慧化”服务技术、完善智慧型社会化服务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4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建立现代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体系的对策,为构建现代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52
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生物发酵菌液通过6个月的有氧发酵而成,含多种生物有益菌。生产实践表明,在大棚马铃薯生长发育期间,叶面喷施红糖与生物发酵菌液混合液,具有提高马铃薯抗旱、抗寒、抗病能力,促进叶片厚实浓绿,防止植株早衰等综合效果。
57
我国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相关报道和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初[1~3]。地膜的使用有利于土壤保温保墒,节约农业用水用肥,防除杂草,促进花生早发,改善花生品质,增产20%~30%,还可促进耕作制度的改革和调整[4,5]。近20 a来,花生覆膜栽培面积稳定在120万hm2以上,占全国花生种植面积的25%~27%[5,6]。
64
根据香芋生产前期生长量小,行间空间较大的特点,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种植习惯,在横溪镇先后开展了春马铃薯套种香芋、香芋套种鲜食春大豆、香芋套种鲜食甜玉米+旱稻等试验示范,因鲜食甜玉米市场行情好,农民接受度高,于2022-2023年连续开展了2 a香芋套种鲜食甜玉米—旱稻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加工、饮用茶的国家。中国作为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的故乡,且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我国茶叶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在人们的生活中,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消费品,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现今,茶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已经风靡世界各地。
44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的重视,昌宁县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强农惠农政策,致力于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协同发展。这一进程不仅深刻改变了昌宁县农业生产的面貌,也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满足广大群众对机械化生产加工的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40
影响因子:0.683
影响因子:0.294
影响因子:0.223
影响因子:3.429
影响因子:0.217
影响因子:0.95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