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马铃薯作为一种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粮食产物,由于其环境适应力强,产量较大,营养价值又高,所以深受大众的喜爱。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很多地方都相继开始了马铃薯的种植工作。但是对于如何大幅度的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一直以来都是农户们所热切关注的话题。鉴于此,本文将着重对于马铃薯的栽培技术进行详细的讲解,希望可以给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户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铃薯作为我国的第四大粮食产物,与稻谷、小麦、玉米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马铃薯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其中所含有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都是人体每天必须要摄入的微量元素。由于马铃薯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食品,所以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通过科学的农业技术手段来提高马铃薯的栽培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对于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马铃薯生长环境的要求
马铃薯有着比较好的环境耐受力,对于生长环境一般没有过多的要求。在栽培开始之前,种植人员需要对所选地块的土壤、温度、水分以及光照情况进行相关性的考察。在土壤方面,马铃薯通常情况下最适宜生长的土壤是沙壤土,同时要观察土壤的PH值是否合适,一般只要是微碱性或者微酸性土壤,PH值在5.0-7.0之间就符合条件;在温度方面,这里需要考察的是马铃薯不同生长时期的温度状况,其中播种期、枝叶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是马铃薯主要的生长时期。所以,必须对这三个生长时期的环境温度情况进行检测,看所选地块是否符合种植马铃薯的温度要求;水分方面,在马铃薯的整个生长周期中,对于水分的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种植人员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其进行合理的补充水分;在光照方面,根据马铃薯接受光照的强弱可以大致分为长日和短日两种情况,不同的光照强度应当对应的种植不同的马铃薯品种[1]。
2、地块整理
对于马铃薯地块的选择和整理是前期马铃薯种植准备工作的最后一步,也是马铃薯种植环境甄选结束之后所要开展的重要环节。第一,在连作方面,由于马铃薯生长习性的特点,不能与茄科植物以及烟草连作,因此在种植的时候,应尽量避免和这些植物种植在一起,以此来确保土壤有充足的肥力。此外,在选择连作植物时,前茬可以选择一些玉米、瓜类等植物,经过研究表明,这类前茬植物可以有效的锁住土壤的肥力,从而帮助马铃薯的产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第二,在种植区方面,种植人员严禁在洼地或者背阴处种植马铃薯,以此来保证马铃薯可以受到充足的光照。第三,对于比较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土壤,如果土质出现疏松,种植人员应当及时的进行深耕,保持种植土壤的透气性,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从而达到抗旱的效果[2]。
3、选种和种植
在马铃薯的选种上,种植人员应该考虑两个问题。其一,所选种子是否符合当地的环境特征。其二,所选种子是否有着较强的抗虫害能力和为农户提供较高的产量。通常情况下来说,想要马铃薯在种植之后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就必须选择形状比较好并且表皮呈现细致光泽的脱毒品种,比如可以选用诸如鲜食型马铃薯那样的种子。这里需要千万注意的是,坚决不可以选择一些带伤、病烂的薯种。此外,马铃薯的种植必须符合当地的环境特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甘肃地区马铃薯的栽培问题,由于甘肃属于半干旱区,所以面对这样的环境特点,可以选用一些在半干旱环境下生长比较具有优势的薯种。比如:克新一号、陇薯三号等品种,以此来进一步的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在选种完成之后,种植人员需要对所选的薯种进行催芽处理。通常情况下,催芽的地点要选择在一些具有一定温度条件的地方,比如说小拱棚、大棚等。并且,需要保证在准备播种前半个月完成对于薯种的催芽工作。在进行催芽的过程中,必须保持环境温度在13℃-17℃之间,空气湿度在60%上下,一般经过10-15d时后,马铃薯的种子会出现萌动,并开始慢慢的进行生长,当生长到长度达到15mm左右的时候,根芽的颜色会变化成紫色或者浓绿色,这个时候,种植人员需要对其根点中比较突出的位置进行切块。一般选择的切块是在壮芽的中上部,需要种植人员使用消毒后的刀片对其进行切割,种块的重量通常是40-50g左右,并且工作人员要保证每一个种块上面都要有1-2个芽眼,然后再进行播种。
4、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马铃薯栽培技术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马铃薯能否茁壮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意义。因此,作为种植人员,必须予以应有的重视。田间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包括施肥、浇水、中耕。
在马铃薯处于出苗时期的时候,薯种对于水分的需求比较的少,基本上日常的降水就可以满足其生长所需,不需要人工再进行额外的水分补给。在下雨过后,种植人员应及时的对土壤进行敲打,以免影响幼苗的生长。当薯种成长到现蕾期,这时需要给其增加水量,保证土壤可以润湿。当处于初花到停止生长期之间,必须浇水灌溉,但是在结实前10天必须停止灌溉。
在半干旱地区,在施肥配方上面可以采用每1hm²15吨的配比方法进行施肥。一般种植人员在进行农家肥播施的时候会运用轮作法,每667m²控制在3500kg上下,此外,磷酸二铵、马铃薯专用肥、硫酸钾等肥料每667m²分别是20kg、30kg、25kg[3]。肥料的播施方法可以选用挖坑施肥的方式,这样可以让植物可以充分的吸收到养分。
在播种完成之后,薯种大概需要30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出苗,在出苗之后,种植人员应及时的铲地。对于播种位置较深的地块,必须顶土耢土,提高土壤的通透性,避免地表板结。对于播种位置比较浅的地块,必须犁蹚松土,减少水分流失,提问保墒。在整个生长周期,种植人员必须要保证进行三次中耕培土,时间分别为幼苗出齐、一次培土后10天和马铃薯开花前。
5、结束语
总的来说,要想马铃薯取得较高的产量,种植人员必须在栽培技术上加以重视,并通过专业的农业技术手段对马铃薯的栽培技术做深入的研究,并结合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科学的选择技术实施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参考文献:
[1]杨佑福.甘肃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7):57-58.
[2]汪世平.“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马铃薯栽培中的应用[J].北京农业,2015(6):46-48.
[3]苟义华.灵台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7(4):84-86.
马珊珊.甘肃省马铃薯常见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20(16):82.
分享: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的重视,昌宁县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强农惠农政策,致力于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协同发展。这一进程不仅深刻改变了昌宁县农业生产的面貌,也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满足广大群众对机械化生产加工的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5-01-1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加工、饮用茶的国家。中国作为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的故乡,且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我国茶叶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在人们的生活中,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消费品,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现今,茶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已经风靡世界各地。
2024-11-20根据香芋生产前期生长量小,行间空间较大的特点,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种植习惯,在横溪镇先后开展了春马铃薯套种香芋、香芋套种鲜食春大豆、香芋套种鲜食甜玉米+旱稻等试验示范,因鲜食甜玉米市场行情好,农民接受度高,于2022-2023年连续开展了2 a香芋套种鲜食甜玉米—旱稻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
2024-11-20我国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相关报道和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初[1~3]。地膜的使用有利于土壤保温保墒,节约农业用水用肥,防除杂草,促进花生早发,改善花生品质,增产20%~30%,还可促进耕作制度的改革和调整[4,5]。近20 a来,花生覆膜栽培面积稳定在120万hm2以上,占全国花生种植面积的25%~27%[5,6]。
2024-11-19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生物发酵菌液通过6个月的有氧发酵而成,含多种生物有益菌。生产实践表明,在大棚马铃薯生长发育期间,叶面喷施红糖与生物发酵菌液混合液,具有提高马铃薯抗旱、抗寒、抗病能力,促进叶片厚实浓绿,防止植株早衰等综合效果。
2024-11-19本文立足现有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围绕满足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从构建智能观测站网、发展“智慧化”服务技术、完善智慧型社会化服务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4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建立现代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体系的对策,为构建现代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2024-11-13各地区探索了适宜藜麦规模化生产的栽培方式。钱欣[8]研究指出,合理的前茬作物及多样的栽培方式能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作用,进而促进作物生长;薛乃雯等[9]研究指出,藜麦苗期间作豆科作物可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全磷含量。
2024-11-13花椒作为重要的调味品,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机体调节功能等方面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其在食品、保健和药用等方面的应用,开拓出了新的商品产业链[1]。商品花椒对营养、成分、外观和口感等品质要求较高。其品种丰富,种植区域广阔,应用范围较全面,相关学者对该作物的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2024-11-13石灰作为常规改良剂,被广泛运用于酸化农田改良,施用石灰可以明显提高土壤p H和盐基饱和度,增加交换性Ca2+、Mg2+的含量,降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7]。瞿飞等[8]、王梅等[9]研究认为,石灰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在农业生产应用中较为常见,是中和农业酸性土壤的有效措施之一。
2024-11-13马铃薯属于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且适应性强,被广泛种植[1]。马铃薯除用作于粮食、蔬菜、饲料和加工原材料外,还是一种潜在的新型能源材料,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2]。该作物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是其重要的经济农作物之一[3]。
2024-11-13人气:5953
人气:4667
人气:4330
人气:4278
人气:371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马铃薯
期刊人气:961
主管单位:东北农业大学,中国作物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东北农业大学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672-3635
国内刊号:23-1477/S
邮发代号:14-167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902
影响因子:0.230
影响因子:1.83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60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