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影响昌图县玉米产量提升原因和应对方法探讨

  2020-06-23    18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昌图县位于辽宁省的最北部,气候条件良好,水分光照充足,雨热同季,且又与玉米生长同步。土壤条件多属棕壤,土质比较肥沃,适宜大面积发展玉米生产,玉米年播种面积15万公顷,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玉米生产是昌图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把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农业技术人员在春播前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把新技术和实用技术传授给农民,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 关键词:
  • 产量
  • 原因
  • 技术
  • 昌图县
  • 玉米
  • 组织
  • 加入收藏

1、影响玉米产量提高的原因


(1)整地质量差:目前在玉米整地上存在秋翻地面积减少,春翻地面积增加。在整地质量上由于改用旋耕机,翻地深度13—15㎝,比原来浅翻5—8㎝,大小垄增多,镇压不实,土壤跑墒严重,对播种保全苗影响很大。

(2)没有主栽品种:当前在玉米品种应用上,存在多、乱、杂现象,上百个玉米品种选不出来可心的当家品种、主栽品种。原来推广铁单九时一个品种播种面积为8万h㎡,占玉米播种面积的60%,而现在没有超过7000h㎡的品种。有很多品种也没有经过试验,就直接进入自由市场销售。过去有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先试验、示范把关之后,方可引进销售种植,而现在是农户自己把关。

(3)缺苗断条严重:春旱是威胁昌图县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春季降雨少,大风天气多,土壤蒸发力强,失墒快。4月20日以后土壤冻层化开,土壤水分下沉,地表水分又大量蒸发,所以播种晚了就难以抓住全苗,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据2007年春季调查,4月份土壤墒情非常好,是多年少有的好墒情,但是只有30%的农户在4月20日前播完玉米,实现了全苗,70%在4月下旬播种,结果造成了缺苗断条,三类苗严重。农民在播种时等温度,看邻居,不着急的思想非常严重,应该尽快改变。每年全县因播种晚,抓不住墒情,实现不了全苗的地块面积常达一万h㎡,甚至几万h㎡。

(4)农肥施用少:农肥不但含营养元素全,肥劲长,而且还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起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农民种地多年不施或少施农肥,只用地不养地,土壤结构和肥力没有得到改善,降低了土壤对除草剂的吸附能力,使玉米很容易产生药害,降低了玉米的抗旱、耐涝等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5)用除草剂方法不当:使用除草剂应严格掌握用药量、浓度和喷药时间。农民在施药时总怕药不好使,而加大药量。喷药时间偏晚,在玉米苗钻锥或有部分出苗时才喷药,结果造成玉米苗有不同程度的药害。轻者玉米生长受到抑制,表现苗小、苗矮或出现少数扭曲苗等症状。重者乙草胺会造成玉米芽害,芽鞘紧包生长点,不张开,叶从芽鞘中部鼓包,扭曲。2.4—D丁酯造成心叶变形,葱状,茎叶弯曲等症状。


2、提高玉米产量的对策


(1)精细整地,秋翻秋压:昌图县自然条件特点是春季风多雨少,土壤蒸发量大,失墒快,故十春九旱,严重地影响了玉米的播种与出全苗,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为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我们要求秋季精细整地,做到春墒秋保,春旱秋防。翻后及时镇压,重压保墒,减少蒸发,为播种保苗奠定良好的土壤基础。

(2)选用良种,种子处理:优良种子是增加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为实现高产要选择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品质好、适应性广的优良玉米杂交种。全县以东单16、富友9、丹科2151、沈玉18、沈玉21、创奇0209、铁单22为主栽。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提高种子质量,是获得苗全、齐、匀、壮的关键措施。

播前进行发芽试验,选择芽率高、芽势强、千粒重大的种子做种用。播前进行种子包衣,按药种比1:40—60的比例,拌匀即可。

(3)适期早播,实现全苗:在4月初开犁,到4月20日播种结束。在4月上中旬应根据气温回升快慢,土壤墒情的好坏,做到适时抢墒播种,抓住时机,抓住墒情,力争早播,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

(4)合理密度,配方施肥:根据玉米密度试验和田间调查结果,玉米大面积生产田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0—50000株/hm2,少数高密度品种为60000株/hm2。同时还要掌握好“肥地宜密,薄地宜稀”的原则。农肥不但含营养元素全,肥劲长,而且还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起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玉米高产田要求在每公顷施优质农肥30000㎏基础上,再施玉米专用长效复合肥含氮、磷、钾总量45%(25—12—8),一次性侧深施750—900㎏。

(5)药剂除草,防治螟虫:把阿特拉津与乙草胺混合使用,提高了除草效果,扩大了杀草谱,达到了一次性除草免中耕的目的。要求采用播种后,出苗前7天进行土壤处理,每公顷用38%阿特拉津胶悬剂2250—3750g,加90%乙草胺2250—3000g,先配成1:10的母液,再加水至750kg,进行机械地面喷雾。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虫,它可寄生玉米螟幼虫。具有操作简便,不污染环境,省工省力,防效好等优点。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必用良方。在玉米心叶末期每公顷用白僵菌粉3.75kg,兑75kg细沙制成颗粒剂,于6月25至7月5日,逐棵投到玉米植株心叶内。

(6)田管措施:玉米苗长到3片叶时间苗,间去拥挤苗、弱小苗和病残苗。玉米苗长到5片叶时按预订留苗密度定苗,做到去弱留壮、去小留大,力争苗齐苗匀,苗全苗壮。搞好中耕除草,作好病虫情监测工作。以点片防治为主,禁止普遍化防,发生虫害采取滴心、喷雾方法,防治效果明显。每667平方米用呋喃丹颗粒剂1.5~2千克加沙土或细炉渣15~20千克,混拌均匀后撒施在玉米心叶内。在开花前可隔行去雄,苞叶过长的可剪去顶端3~7厘米,同时在晴天上午,待露干后用拉绳法或摇株法授粉,每隔2~3天1次,连续2~3次,可增加授粉机会,促进果穗饱满,在玉米叶丝中后期,对尚未结棒的单株,将其上部第1与第2叶之间的茎秆轻折,以不折断为适度,加大授粉几率。

总之,文章对昌图县的玉米产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产量的对策,以期为昌图县玉米种植提供有效参考,促进昌图县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凤玲,袁秀辉.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9,(23):30.

[2]郑军.大田玉米高产种植技术[J].吉林农业,2019,(22):30.


韩冰.浅谈制约昌图县玉米产量提高的原因及对策[J].农家参谋,2020(13):7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玉米科学

期刊名称:玉米科学

期刊人气:234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5-0906

国内刊号:22-1201/S

邮发代号:12-137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