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介绍了豫南地区春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露地高产栽培技术和间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2个方面,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豫南地区春播花生主要以丘陵旱地为主,多为一年一熟或花生收获后种植速生蔬菜,以露地栽培为主,辅以与冬小麦等农作物间作套种。一般选择中性偏酸、排水良好的沙土地种植,不宜重茬,品种选择中早熟品种。种植前底肥要施足,施腐熟农家肥15t/hm2以上,辅以磷肥600kg/hm2、复合肥450kg/hm2或花生专用肥750kg/hm2。整地要求土壤疏松细碎、含水量适中,排水沟要深,排灌方便。花生种子在剥壳前要晒2~3d,选种时要去除秕、芽、虫、烂等异形果仁。播种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露地一般播种12万~15万穴/hm2,每穴播2粒种子,地蚕严重的地块要采用药剂拌种或播种后及时施用杀虫剂。间作套种地块,一般播种10.5万~12.0万穴/hm2,每穴3粒种子,地蚕严重的地方,采用药剂拌种。露地早期蹲苗不浇水,但要及时中耕松土除草,也可在播种后出苗前施除草剂;开花后要旱浇涝排,防止“地干不扎针,地湿不鼓粒”;成熟后要及时收获,以防落果、烂果、仁果被黄曲霉素污染,提高荚果采摘和籽仁备储质量。现将春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露地春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1.1土壤选择
花生适宜的土壤条件是耕作层疏松、活土层深厚、中性偏酸、排水和肥力特性良好的砂壤土。
1.2轮作倒茬
花生重茬减产,可与单子叶、双子叶作物轮作倒茬种植。试验表明,花生重茬1年荚果减产15%以上,重茬2年减产30%以上。
1.3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春播花生以大果中早熟品种为主。目前,较为适宜的种植品种主要有豫花15号、郑农花7号、远杂9307等品种,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选用[1]。精心选种,剥壳前晒种2~3d,剥壳后剔除秕果、芽果、虫果、烂果及异形果,选择发育饱满的果仁作种子。
1.4施足底肥与精细整地
施肥的原则是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其中基肥结合整地施入,一般施腐熟农家肥15t/hm2+三元复合肥(16-8-18)600kg/hm2+过磷酸钙450kg/hm2,也可以选用花生专用肥750kg/hm2。整地质量要求土壤疏松、细碎、含水量适中,起高垄、排灌方便,耕作层上松下实,保持土壤湿度和一定孔隙度。
1.5适期播种
春花生播种12万~15万穴/hm2,每穴播2粒种子,春花生露地栽培播期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5d内平均地温稳定在15℃以上即可播种,播种深度在5cm左右或采用机械起垄栽培,应掌握“干不种深,湿不种浅”和土质黏时浅播、沙性大的地块深播的原则。地蚕严重的地方,可采用药剂拌种或选用5%米乐尔颗粒剂、48%毒死蜱乳剂拌适量沙土一同撒于地表,也可施入播种沟内,以充分发挥药效、肥效[2]。
1.6化控
花生中后期氮肥偏高,植株易徒长。在花生始花后30d对肥水足且生长旺盛(植株超过35cm)的地块,可在盛花期喷施15%多效唑300~400倍液,能抑制徒长,促进叶片变浓、茎杆粗壮,增加百粒重,提高产量[3]。
1.7水分管理
花生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苗,土壤板结的地块进行中耕除草培土,苗期蹲苗15d不灌水,初花期晒花,下针期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出现“地干不扎针、地湿不鼓粒”的现象。干旱易造成根系衰败,引起顶部叶片脱落,荚果难以充实饱满,造成大幅减产。群体植株叶片泛白,傍晚不能恢复,应及时灌溉;雨季应特别注意排水防涝防渍,以防贪青晚熟和湿地发芽。
1.8化学除草
化除是一种简便有效而又经济的除草技术,除草剂被杂草的根、茎、芽和叶吸收,干扰破坏杂草的生理过程导致杂草生育受抑制而死。春播花生一般选用芽前除草剂,播种后出芽前用50%乙草胺乳油1125~1500mL/hm2兑水750kg/hm2均匀喷雾于垄面进行除草。
1.9及时收获
花生成熟后应及时收获,防止落果、烂果、仁果被黄曲霉素污染,提高荚果和籽仁质量[4]。
2、间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春播套种花生仍以大果中早熟品种为主,目前主要有豫花15号、郑农花7号、远杂9307等品种。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选用。
2.2及时播种
播期一般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挖穴施肥后每穴随即播种经过挑选、发育饱满的果仁3粒,用土覆盖,盖土深度4~5cm。地蚕严重的地方,可采用药剂拌种。
2.3中耕松土
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小麦收割后,要及时中耕松土除草,将麦茬埋于地下以疏土肥地。
2.4水肥管理
苗期与小麦套种蹲苗不灌水,到初花期要晒花,下针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水分控制避免出现“地干不扎针、地湿不鼓粒”的现象。干旱易造成根系衰败,引起顶部叶片脱落,荚果难以充实饱满,造成大幅减产。群体植株叶片泛白,傍晚不能恢复,应及时灌溉。雨季应特别注意排水防涝防渍,防止贪青晚熟和湿地发芽,提高花生开花结实率和荚果饱满度。备足农家肥15t/hm2+三元复合肥(16-8-18)600kg/hm2+过磷酸钙450kg/hm2,拌匀打堆外用农膜裹实堆沤,一般提前45d才能沤熟。施足底肥,根据花生生长的需要,在小麦地将小麦分开播种行路,按10.5万~12.0万穴/hm2挖窝,每穴施拌匀腐熟农家肥的复混肥0.125kg(约一手抔)。
2.5化控
花生中后期氮肥偏高,花生易徒长。在花生始花后30d对肥水足且生长旺盛(植株超过35cm)的地块,可在盛花期喷施15%多效唑300~400倍液,以抑制徒长,促进叶片变浓、茎杆粗壮,增加百粒重,提高产量。
2.6及时收获
花生成熟后应及时收获晾晒,防止落果、烂果、仁果被黄曲霉素污染,提高荚果和籽仁备储质量。
参考文献:
[1]简迎龙,陈荣华.高安市红壤土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生物灾害科学,2018,41(1):78-80.
[2]于立娜,包汉堂,陈桂花,等.鲁东南地区春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9):38-39.
[3]何孟霞,刘红,李新娜,等.花生创高产集成配套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7(5):215-216.
[4]卢凤玲.大名县春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5(23):14.
肖本潮.豫南地区春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0(17):15-16.
分享: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的重视,昌宁县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强农惠农政策,致力于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协同发展。这一进程不仅深刻改变了昌宁县农业生产的面貌,也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满足广大群众对机械化生产加工的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5-01-1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加工、饮用茶的国家。中国作为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的故乡,且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我国茶叶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在人们的生活中,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消费品,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现今,茶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已经风靡世界各地。
2024-11-20根据香芋生产前期生长量小,行间空间较大的特点,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种植习惯,在横溪镇先后开展了春马铃薯套种香芋、香芋套种鲜食春大豆、香芋套种鲜食甜玉米+旱稻等试验示范,因鲜食甜玉米市场行情好,农民接受度高,于2022-2023年连续开展了2 a香芋套种鲜食甜玉米—旱稻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
2024-11-20我国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相关报道和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初[1~3]。地膜的使用有利于土壤保温保墒,节约农业用水用肥,防除杂草,促进花生早发,改善花生品质,增产20%~30%,还可促进耕作制度的改革和调整[4,5]。近20 a来,花生覆膜栽培面积稳定在120万hm2以上,占全国花生种植面积的25%~27%[5,6]。
2024-11-19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生物发酵菌液通过6个月的有氧发酵而成,含多种生物有益菌。生产实践表明,在大棚马铃薯生长发育期间,叶面喷施红糖与生物发酵菌液混合液,具有提高马铃薯抗旱、抗寒、抗病能力,促进叶片厚实浓绿,防止植株早衰等综合效果。
2024-11-19本文立足现有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围绕满足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从构建智能观测站网、发展“智慧化”服务技术、完善智慧型社会化服务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4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建立现代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体系的对策,为构建现代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2024-11-13各地区探索了适宜藜麦规模化生产的栽培方式。钱欣[8]研究指出,合理的前茬作物及多样的栽培方式能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作用,进而促进作物生长;薛乃雯等[9]研究指出,藜麦苗期间作豆科作物可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全磷含量。
2024-11-13花椒作为重要的调味品,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机体调节功能等方面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其在食品、保健和药用等方面的应用,开拓出了新的商品产业链[1]。商品花椒对营养、成分、外观和口感等品质要求较高。其品种丰富,种植区域广阔,应用范围较全面,相关学者对该作物的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2024-11-13石灰作为常规改良剂,被广泛运用于酸化农田改良,施用石灰可以明显提高土壤p H和盐基饱和度,增加交换性Ca2+、Mg2+的含量,降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7]。瞿飞等[8]、王梅等[9]研究认为,石灰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在农业生产应用中较为常见,是中和农业酸性土壤的有效措施之一。
2024-11-13马铃薯属于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且适应性强,被广泛种植[1]。马铃薯除用作于粮食、蔬菜、饲料和加工原材料外,还是一种潜在的新型能源材料,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2]。该作物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是其重要的经济农作物之一[3]。
2024-11-13人气:7410
人气:7151
人气:5953
人气:5276
人气:504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花生学报
期刊人气:1854
主管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出版地方:山东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2-4093
国内刊号:37-1366/S
创刊时间:1972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902
影响因子:0.230
影响因子:1.83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60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