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1、选育过程
马铃薯新品种‘延薯12号’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以‘延薯4号’为母本,‘NS51-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8年配制杂交组合;2009年实生苗选种;2010~2011年选种圃选拔试验,系统号为“延0808-8”;2012~2013年品系比较试验;2014年异地鉴定试验;2015~2016年脱毒; 2017~2018年适应性试验;2019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19)220023。
2、特征特性
‘延薯12号’属中熟鲜食品种,生育期(从出苗到叶片发黄50%)在86d左右。株高58.2cm左右,茎绿色,叶绿色,花冠白色,花繁茂,天然不结实。块茎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匍匐茎短,芽眼浅,单株结薯数5~6个,块茎大而整齐,商品率82.3%左右。
3、产量表现
2017~2018年进行了2年适应性试验,试验地点有吉林省龙井市、梨树县、扶余市、辉南县、公主岭市,黑龙江省加格达奇区、克山县和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8个试点。第1生长周期‘延薯12号’在8个试点平均产量为3080kg/667m2,比对照‘克新13号’平均增产34.2%;第2生长周期‘延薯12号’在8个试点平均产量为2995kg/667m2,比对照‘克新13号’平均增产35.9%;‘延薯12号’在8个试点2年平均产量为3036kg/667m2,比对照‘克新13号’平均增产35.1%。
4、抗性鉴定
2018年,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接种鉴定,‘延薯12号’抗轻花叶病毒病(PVX),抗重花叶病毒病(PVY),中抗马铃薯晚疫病。
5、品质分析
2018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延薯12号’鲜薯粗蛋白含量1.61%,淀粉含量10.60%,干物质含量14.47%,还原糖含量0.037%,维生素C含量178.70mg/kg。
6、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北方一季作生态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地区春季种植。
7、栽培技术要点
7.1 栽培要点
‘延薯12号’在北方的平原地区适宜播种期为4月10日至4月25日,山区为4月25日至5月10日。行株距根据当地栽培习惯,种植密度3300~3700株/667m2,以农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以底肥为主,出苗后加强前期管理,及时除草,中耕培土,促使早发棵和早结薯。注意轮作,不以茄科作物轮茬或相接茬。播种时用75%辛硫磷乳油1L,加水喷拌细土100kg,制成毒土与400kg化肥混合,按照67kg/667m2量使用,防治地下害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蚜虫和瓢虫。生长季节注意控制晚疫病,常用防治晚疫病药剂有大生、安泰生等保护剂和克露、百泰、科佳、增威赢绿等治疗剂。生长期共需要喷4~8次药,开始喷1~2次保护剂,后期喷治疗剂。要求空气干燥、雨水少时每隔7~10d喷一次;雨水多、湿度大时要每隔5~7d喷一次;几种药剂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机械喷雾能保证充足的水量,效果更好。
7.2 注意事项
‘延薯12号’抗病毒病,中抗晚疫病,丰产性好,薯块大小整齐,食味佳。但对除草剂2,4-滴丁酯比较敏感。建议适时早播,控制好晚疫病,延长生育期,提高产量;为了增加大薯率,适当稀植,保苗3300~3700株/667m2;选用药害轻,比较安全的除草剂。在雨量大的地区要注意排水防涝。
许震宇,吴京姬,闫嘉琦,等.多抗、丰产、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延薯12号'[J].中国马铃薯,2019,33(6):383-384.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项目(20190902028TC);延边州科技创新中心项目(2018JH0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GARS-09).
分享: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的重视,昌宁县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强农惠农政策,致力于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协同发展。这一进程不仅深刻改变了昌宁县农业生产的面貌,也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满足广大群众对机械化生产加工的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5-01-1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加工、饮用茶的国家。中国作为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的故乡,且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我国茶叶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在人们的生活中,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消费品,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现今,茶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已经风靡世界各地。
2024-11-20根据香芋生产前期生长量小,行间空间较大的特点,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种植习惯,在横溪镇先后开展了春马铃薯套种香芋、香芋套种鲜食春大豆、香芋套种鲜食甜玉米+旱稻等试验示范,因鲜食甜玉米市场行情好,农民接受度高,于2022-2023年连续开展了2 a香芋套种鲜食甜玉米—旱稻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
2024-11-20我国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相关报道和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初[1~3]。地膜的使用有利于土壤保温保墒,节约农业用水用肥,防除杂草,促进花生早发,改善花生品质,增产20%~30%,还可促进耕作制度的改革和调整[4,5]。近20 a来,花生覆膜栽培面积稳定在120万hm2以上,占全国花生种植面积的25%~27%[5,6]。
2024-11-19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生物发酵菌液通过6个月的有氧发酵而成,含多种生物有益菌。生产实践表明,在大棚马铃薯生长发育期间,叶面喷施红糖与生物发酵菌液混合液,具有提高马铃薯抗旱、抗寒、抗病能力,促进叶片厚实浓绿,防止植株早衰等综合效果。
2024-11-19本文立足现有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围绕满足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从构建智能观测站网、发展“智慧化”服务技术、完善智慧型社会化服务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4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建立现代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体系的对策,为构建现代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2024-11-13各地区探索了适宜藜麦规模化生产的栽培方式。钱欣[8]研究指出,合理的前茬作物及多样的栽培方式能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作用,进而促进作物生长;薛乃雯等[9]研究指出,藜麦苗期间作豆科作物可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全磷含量。
2024-11-13花椒作为重要的调味品,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机体调节功能等方面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其在食品、保健和药用等方面的应用,开拓出了新的商品产业链[1]。商品花椒对营养、成分、外观和口感等品质要求较高。其品种丰富,种植区域广阔,应用范围较全面,相关学者对该作物的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2024-11-13石灰作为常规改良剂,被广泛运用于酸化农田改良,施用石灰可以明显提高土壤p H和盐基饱和度,增加交换性Ca2+、Mg2+的含量,降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7]。瞿飞等[8]、王梅等[9]研究认为,石灰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在农业生产应用中较为常见,是中和农业酸性土壤的有效措施之一。
2024-11-13马铃薯属于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且适应性强,被广泛种植[1]。马铃薯除用作于粮食、蔬菜、饲料和加工原材料外,还是一种潜在的新型能源材料,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2]。该作物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是其重要的经济农作物之一[3]。
2024-11-13人气:7191
人气:6028
人气:5762
人气:4422
人气:434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农产品市场
期刊人气:1603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杂志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9-8070
国内刊号:11-4592/F
邮发代号:2-774
创刊时间:2000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6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