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日趋丰富,随之而来的是皮肤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过去。皮肤病多为慢性症状,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著且副作用多,因此,皮肤病因病因复杂成为了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
中医认为皮肤病虽然病发于外,但常源于内,故把对皮肤病的诊治看做是整体的一部分,而并不孤立地认为是皮肤局部的病证。禤国维教授很早就主张将皮肤病学科从中医外科学科中独立出来。
1、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支撑,整体观为认识基础
人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皮肤病虽发生于机体表面,但其发病的根本原因与内在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局部病变往往是内在病变的局部反应。皮肤病的诊治应与其他疾病相同,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支撑,整体观为认识基础,探究其本源,注重从内而治。如明《外科理例》所云:“然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其如视诸掌乎?治外遗内,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皮肤病病因不外乎内因与外因,病机为风、湿、热、毒、虫等外因及七情内伤、饮食劳倦、肝肾亏损等内因作用下,机体气血失和、脏腑失调、邪毒结聚,而致生风、生湿、化燥、虚、瘀、化热、伤津等。临床中可通过卫气营血辨证、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等方法对皮肤病进行辨证施治。如中医医家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探讨多从气血津液角度出发,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分为血热型、血瘀型及血燥型,血热证者多因七情内伤,久则化火,导致热伏营血;或因过食腥发之物,导致脾胃不调,郁久化热;或因外邪客于皮肤,内外相合而发病;血瘀证者常由病久气血失和,经脉阻滞,气血凝结,肌肤失养所致;血燥证者常由病久阴血耗伤,化燥生风,肌肤失养所致。
2、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皮肤病更多的是皮损改变,局部症状较为明显,甚至有患者仅有局部皮肤表现,而无明显全身症状与体征。皮损辨证是皮肤病中医诊治中主要的手段和方法,能有效的增加皮肤病诊治的准确性,如对斑进行皮损辨证,可得出:红斑压之褪色者,属气分有热;压之不褪色者,属血分有热;斑色紫暗者属血瘀;色白者属气滞或气血不和等。但在辨证的过程中并不能单纯以局部为重而遗漏整体,应做到从局部着手,从整体考虑,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支撑下,四诊合参,全面深入的对疾病进行了解、分析与判断,以辨证论治为核心,辨病-辨证-辨症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确立治疗皮肤病的最佳方案,正确的指导皮肤病的治疗。
其次,随着医学科学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中医临床思维逐渐融入了微观辨证的内容,如现代医学在研究银屑病发病机制过程中,通过对患者甲襞微循环、血液中细胞因子、皮损微观结构等进行研究,发现免疫细胞功能调节异常、炎性细胞浸润、微循环异常、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等共同参与银屑病的病理过程,最终导致银屑病的发生。另外,在对中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中探讨得出水牛角、紫草、金银花、白鲜皮、青黛等具有抗炎的作用;防风、苦参、甘草、黄芩、地龙、徐长卿、辛夷、苍耳子、蝉蜕等有抗过敏的作用等。从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与中药在机体的作用机制相对应的角度出发,从微观角度证实了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有效性,指导了皮肤科的临床用药,也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相结合,有利于从更深层次上认识机体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特点,增加辨证的精准性,揭示疾病的本质,进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3、把控动态,三因制宜
皮肤科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其病机是不断演变的,临证必须把握病机演变规律,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病机侧重点进行分期辨证施治,序贯治疗。如银屑病的病程阶段常分为进行期、静止期及消退期,进行期常表现为皮损发展迅速,颜色鲜红,多为点滴状、钱币状,抓之有点状出血,见于银屑病初发或复发不久,临床常辨证为血热证;静止期及消退期多表现为皮损色淡,鳞屑较干,或浸润肥厚,伴瘙痒,临床辨证为血燥型或血瘀型。另外,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制宜”原则也是治疗皮肤病治疗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因时制宜指根据不同时间节律变化和不同季节气候特点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人体因四时所受邪气不同,治疗用药应有所区别。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选择治疗用药的原则。因人制宜指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进行治疗用药的原则。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由于先后天因素等的不同,使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三因制宜”原则的指导下,结合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饮食习惯等特点进行考虑,调整治疗方案,可以达到治疗决策的个体化要求,给予最适当的治疗。如对荨麻疹患者进行辨证,发生于冬季者,常表现为风团色白,得温而减,辨证为风寒证,治疗应予以疏风散寒药物;发生于夏季者常表现为风团色红,遇热加重,得冷则缓,辨证为风热证,治疗予以疏风清热药物。
4、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除内治法外,外治法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皮肤科的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从单纯的使用植物、火烤等直接接触皮肤以缓解症状,发展到现在有膏摩、熏洗、湿敷、贴敷、拔罐、火针、梅花针、贴脐、刺络放血等多种特色疗法,已经广泛应用到临床,并在一步步的通过系统、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和改革。外治法的选择包括药物、剂型、用法用量等,其中药物选择至关重要,如《理论骈文》所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外治法亦需重视辨证论治,即辨明病性的阴阳,病位的表里,病势的虚实,病情的寒热及何脏何腑受病,如此才可做到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银屑病易诊难治,病程延绵,外治法在其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已有中药涂擦、熏蒸、封包、溻渍、药浴、火针、针刺、刺血拔罐、火罐、穴位埋线、放血、淀粉浴、自血等十余种中医特色疗法运用于银屑病临床治疗中,就火针而言,因其具有泻火解毒、祛瘀除腐、除节散结、止痒、止痛等多种功效,用于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属血瘀型者疗效显著,本课题组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前瞻性研究发现火针疗法可有效改善银屑病皮损肥厚鳞屑,减小皮损面积,并降低瘙痒程度,有效改善了患者皮损经久不退,顽固难愈的特点,值得大范围推广。皮肤病病因复杂,治疗手段较多,中医药的优势明显,在治疗时要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及中医辨证,充分掌握所用疗法的操作技能和适应症,规范操作,才能充分发挥祖国医学的优势,提升疗效。
5、结语
简而言之,因为皮肤病的不同类型就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在治疗的过程中利用中医辩证论治之后,就可以发现副作用比较小,而且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周鹤.皮肤病中医辨证论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5(71):115+2.
[2]吴小红,丁旭,曾雪.重视皮肤病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探索[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29(04):410-411+423.
刘佳.皮肤病中医临床思维的特点与优势[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4):397.
分享:
银屑病属中医学“白疕”范畴,“血浊”在其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浊理论是指血液内成分异常,失去清纯状态或丧失正常循行规律,从而导致血液内产生污浊物质,这些污浊物质既属病理产物,又可酿痰、致瘀、蕴毒继而发展成为致病因素[3],与氧化应激的病理状态关系密切[4]。
2025-04-01AGA多存在头皮油脂分泌增多、瘙痒症状等[2]。目前研究表明,雄激素为AGA发病中的决定性因素[3]。然而多数AGA患者血清雄激素水平处于正常区间,并无明显升高[4]。但脱发区域毛囊激素检测可见雄激素受体水平升高。米诺地尔为钙离子通道开放剂,可发挥扩血管作用[5]。
2025-03-21含有过氧化苯甲酰、水杨酸等成分的药物进行局部治疗,重度痤疮则需口服抗生素或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强脉冲光治疗主要通过选择性作用于皮肤深层的色素组织,实现色素的破裂和分解达到治疗目的,果酸换肤可以改善患者皮肤的色素沉着情况还能加速皮肤代谢,提高面部皮肤的细腻度和光滑度,两种方式联合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2025-03-20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出现自身抗体并累及多器官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以多器官受累和自身抗核抗体阳性为主要特征,致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激素)、感染、免疫、环境等,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SLE患病人数高达100万,以年轻、育龄女性多见[2]。
2025-03-14白癜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1],不受年龄、性别和部位限制,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黑素细胞自毁、自身免疫、氧化应激、遗传以及环境因素相关[2],最终导致表皮黑色素细胞减少或消失而诱发皮肤黏膜色素脱失,表现为皮肤或黏膜变白,临床易诊难治,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2025-03-07白细胞介素(IL)-4和IL-13是该病的重要炎症细胞因子,对于免疫球蛋白E(IgE)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嗜酸性粒细胞(EOS)募集具有诱导作用,从而破坏皮肤结构和功能,引起瘙痒[2]。以IL为分子靶点并作用于IL的生物制剂研发越来越受关注。
2025-03-04人体气机通过脏腑协调,循行于三焦玄府[6-7]之中,出入于孔窍之间。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如湿热郁堵孔窍,都会导致气机郁滞,玄府郁闭,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皮肤失养,产生多种孔窍部位皮肤疾病,如唇炎、痤疮、玫瑰痤疮、白塞病、口腔扁平苔藓、肛周白癜风、肛周湿疹、生殖器疱疹等。
2025-02-07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为淀粉样蛋白沉积于皮肤中, 无其他内脏器官受累,最常见的类型为斑状淀粉样变、 苔藓性淀粉样变及双相型淀粉样变。双相型淀粉样变 是指同一个患者同时存在斑状及苔藓样淀粉样变表 现[1]。本病病程长,剧烈瘙痒,易反复,皮损外观严重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2025-01-23鸡眼是一种足部常见的皮肤疾病,是由长期压迫和摩擦诱发的角质增厚[1],其特征为足底或足趾间皮肤表面角质层增厚硬化,呈向下锥状生长,并伴有疼痛感.治疗鸡眼的方法包括鸡眼膏贴敷、外用药物、液氮冷冻、激光及手术切除等多种方式.采用CO2激光治疗仪和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鸡眼的两种常用方法.
2025-01-16寻常型痤疮属于临床皮肤科常见疾病,常发于人体面部、胸部或背部等皮脂腺较多的肌肤部位,患者临床症状以局部粉刺、脓包、瘢痕为主,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结节或不同程度的皮脂过量等表现[1,2]。米诺环素胶囊为现阶段治疗本病的首要推荐药物,具有良好的脂质亲和力,可抑制脂质分泌,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改善患者痤疮病变组织。
2025-01-15人气:18502
人气:16583
人气:15508
人气:15015
人气:1468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期刊人气:2502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1293
国内刊号:11-5654/R
邮发代号:2-946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405
影响因子:0.493
影响因子:0.414
影响因子:0.644
影响因子:0.47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