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建立了皮革中禁用偶氮染料的快速检测方法,确定了显色反应的显色条件,该方法与仪器方法相比,前处理步骤简单易操作,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低,实际成本降低,且该方法检出限能满足当前法规要求。
关于皮革中化学有害物质的检测在检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欧盟法规也在不断的增加有害物质的种类和要求,其中,致癌芳香胺(禁用偶氮染料)的检测尤其重要。禁用偶氮染料是经过裂解后可能产生致癌芳香胺,最终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的一类染料[1-3]。它被用于各种纤维的染色和印花,更被用于皮革、纸张等的染色。
我国于2005年发布了皮革中禁用偶氮的检测方法GB/T19942-2005,并于2006年颁布了强制性标准GB20400-2006,规定了皮革中禁用偶氮和甲醛的限量要求。由于目前皮革制品的普及性及消费意识的增强,国内皮革检测实验室的样品量逐年增加,检测业务日益繁重[4]。
目前,我国采用的皮革中禁用偶氮染料的检测方法有:GB/T19442-2:2005《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和ISO17234-1:2015《皮革化学试验染色皮革中某些偶氮染料的测定第1部分:偶氮染料中某些芳香胺的测定》[5-6]。国内外标准测试原理是一样的,样品都是经过正己烷脱脂后,保险粉还原裂解,之后通过硅藻土柱液-液萃取,浓缩后,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进行定容,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DAD)、薄层色谱(TLC,HPTLC)、气相色谱/火焰离子检测器(GC/FID)和(或)质谱检测器(MSD),或通过带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毛细管电泳(CE/DAD)测定[8-9]进行检测。气质联用法是目前大部分实验室用于检测芳香胺的首选方法[7],若有检出时,再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共同定性并定量。该方法已经相对成熟,而且灵敏度高。但该方法前处理复杂,对检验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而且还要依附于昂贵的大型检验仪器。从近年来皮革禁用偶氮的检测情况来看,一方面,检测业务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偶氮染料的阳性检出率逐年下降[8-9]。
因此,建立一种不需要依赖大型色谱仪器的简单、快捷、环保、成本低廉的快速定性筛选方法是目前皮革中禁用偶氮染料检测工作的急需。本文旨在根据芳香胺的结构特征,引入重氮化-偶合反应,重点研究皮革中芳香胺的还原、萃取、显色净化等过程。从而为皮革中偶氮染料的检测开辟了一条更加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快速定性筛选检测的新途径[9]。
1、试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7890A-5977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gilent);PHSJ-3F型pH酸度计(上海雷磁);KQ-800KDB超声波水清洗器(昆山舒美)。
实验所用到的试剂全部为色谱纯或化学纯;试验用水为三级水以上;23种致癌芳香胺标准品均全部购于Dr.Ehrenstorfer公司。上述致癌芳香胺标准品均用甲醇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并置于冰箱中4℃保存备用。
2%邻甲氧基苯酚乙醇溶液;亚硝酸钠溶液:50g/L;氨基磺酸铵溶液:25g/L;0.06M柠檬酸缓冲溶液(pH=6);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200mg/L;1.0mol/L的盐酸溶液;200mg/L的氢氧化钠溶液。
1.2 试验方法
称取剪碎的试样1g于50mL样品瓶中,加入40mL正己烷进行脱脂,吹干,之后加入17mL柠檬酸缓冲液,3mL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70℃保持30min,加入10mL三氯甲烷,用力振摇,静置分层,收集下层溶液,加入5mL盐酸溶液,加入0.05mL亚硝酸钠溶液,摇匀静置,加入0.5mL氨基磺酸钠溶液,超声至无气泡,加入1mL邻甲氧基苯酚溶液、2mL氢氧化钠溶液,摇匀。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禁用偶氮。
2、结果与讨论
2.1 脱脂方法的选择
分别加入正己烷20、30、40、50mL,并探讨加入1、2、3次的超声脱脂情况。结果发现加入正己烷40mL且超声1次时,脱脂效果可以满足标准要求,且此时消耗溶剂最少,操作最为简便。
2.2 柠檬酸缓冲液量的选择
称取1g皮革阴性样品,加入标准混合溶液,之后依次加入10、12、15、17、20mL的柠檬酸缓冲液,之后按照标准方法处理,过滤上气质测定,结果发现偶氮结果总体随柠檬酸缓冲液加入量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加入量为17mL时达到峰值,之后无变化,故选择柠檬酸缓冲液加入为17mL。
2.3 保险粉加入量的选择
称取1g皮革阴性样品,加入标准混合溶液,加入17mL柠檬酸缓冲液,一次性依次加入0.5、1、2、3、4mL的保险粉,之后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处理,过滤上气质测定,结果发现23种偶氮结果都随保险粉的增大而增大,当加入量为3mL时达到峰值,之后略有下降,故选择加入3mL的保险粉。
2.4 还原时间的选择
称取1.0g皮革阴性样品,加入标准混合溶液,之后加入17mL柠檬酸缓冲液和3mL的保险粉,选择0、5、15、20、30、40min不同的还原时间,其余操作步骤按照标准方法处理,过滤上机测试。测得的偶氮含量在还原时间为30min时,还原效果最好,故还原时间选择30min。
2.5 有机提取剂的选择及用量
选择叔丁基甲醚、三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分别对还原后的溶液进行提取,之后再用盐酸进行提取,结果发现,经过两步萃取后,大部分溶液都能被脱色完全,只有少部分溶液三氯甲烷可以脱色完全,其它三个溶剂无法达到效果,故选择三氯甲烷进行提取,并发现有机溶剂加入量为10mL时提取效果最好。(如图1所示)
图1 两步提取后的脱色效果
2.6 无机提取剂的用量
分别研究了加入5mL浓度为0.1、0.5、1.0、2.0、3.0mol/L的盐酸溶液进行提取,之后按照本实验方法进行处理显色,试验结果发现,显色效果随盐酸浓度的增大而颜色变深,并将经盐酸提取后的有机溶液过滤上机测试,发现偶氮回收率随盐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盐酸浓度为1mol/L时,显色效果和回收率达到最好,之后变化不明显,故选择盐酸浓度为1mol/L。
2.7 氢氧化钠加入量的选择
分别研究氢氧化钠加入量为0.5、1.0、2.0、3.0、4.0mL时对显色效果的影响,显色效果如下图;(如图2所示)实验过程中发现,加入0.5mL氢氧化钠时,溶液先是变红之后迅速变回黄色,加入2.0mL时颜色最深,且显色效果最好,故选择加入氢氧化钠量为2mL。
图2 氢氧化钠用量对显色效果的影响
2.8 方法检出限
分别取浓度为0、1、5、10、15、30mg/L的23种偶氮单标溶液1mL分别加入皮革阴性样品中,之后按照本实验方法进行处理,显色。以肉眼清晰可辨的颜色变化为依据,判定方法检出限。23种偶氮的检出限见表1。
表1 显色反应中23种偶氮染料的方法检出限
从表1结果可以得出,23种偶氮检出限都能达到30mg/L,很多化合物能达到20mg/L甚至更低,并随着偶氮质量浓度的增大,显色颜色越来越深。目前,我国标准规定皮革中23种偶氮限量值都为30mg/kg,本方法检出限低于目前国内标准规定的限量值。
3、总结
本研究根据芳香胺化合物的重氮化偶合反应原理,通过研究选取了最合适的显色条件,本文研究出了适合实际工作皮革中致癌芳香胺的快速检测方法,并能满足当前法规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佳,曹锡忠,吴丽娜,等.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快速筛选[J].印染,2016(2):41-47.
[2]高铭,李敏洁,王作鹏.零排放对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的影响[J].印染,2015,41(16):36-43.
[3]张莉,李晓龙,张瑞来,等.国内皮革服装质量现状及改进建议[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8,28(6):21-22.
[4]孙霞,马贺伟.可用于皮革中禁用偶氮染料检测的几种预处理技术评述.西部皮革[J],2016,23(38):27-30.
[5]GB/T19442-2:2005,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J].
[6]ISO17234-1:2015,皮革化学试验染色皮革中某些偶氮染料的测定第1部分:偶氮染料中某些芳香胺的测定[J].
[7]卢鸯,潘永华,沈金金,等.纺织品和皮革中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印染,2012(9):50-53.
[8]茂明华,杨立生.纺织品中含禁用偶氮染料的情况及分析[J].毛纺技术,2007(6):51-54.
[9]叶曦雯,李引,牛增元,等.23种致癌芳香胺的显色法测定[J].纺织学报,2012,12(33):59-63.
马伟娟,段晓霞,杨锋波.皮革中致癌芳香胺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J].西部皮革,2019,41(23):18-19.
分享:
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较髙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轻工行业的发展对国计民生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皮革是我国轻工行业中的重要分支行业,而以皮鞋、皮革包袋、皮革服装与手套等为代表的皮革制品产品附加值低,而且多以代工为主,导致我国皮革行业大而不精,且面临环保压力增大、综合成本增加、代用材料冲击等各项挑战。
2023-08-07皮革刺绣视觉上应齐、顺、平匀,避免出现断针、断线损伤皮料,影响刺绣效果。皮革特有的质地决定了其特有的工艺表现,如:版型、绣线、绣针等都有其特有的形式。在进行刺绣皮革打版时,刺绣皮革特有的小号针及恰当的针距可以避免皮革的破损。而合适的绣线选择则要根据皮料的化学、物理特性而定,并设定好刺绣位置及调整好线的张力。
2021-11-09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高性能物质的需求日益增长。皮革材料以其优良的性能,在生活领域得到良好发展。但通常皮革制品易燃烧,自使用以来,引发或助长多起火灾事件。皮革燃烧产生的易燃及有害气体对民众的人身安全也造成威胁。为从源头减少火灾事件的发生,因此需要加强阻燃皮革的研究。
2020-07-01丙烯酸-丙烯酸长链酯两亲聚合物对皮革具有较好的柔性复鞣作用,可赋予皮革良好的柔软性、防水性和物理机械性能,是一类综合性能高的皮革复鞣加脂剂材料。该类两亲聚合物与传统的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的加脂剂相比,其结构稳定,耐光、耐老化,与革纤维结合性能好,耐迁移、雾化值低,吸收率高,废液的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值低,是生态皮革加脂剂的发展方向之一。
2020-07-01加脂是制革过程中的重要工序,是皮革吸收一定量油脂的过程。加脂剂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形成油膜包裹在皮革纤维表面,能够分散、润滑纤维,使皮革柔软耐折,解决成革板硬的问题。以马来酸酐(MAH)为起始材料,依次与二乙二醇乙醚、十八醇进行反应,然后经过磺化制得一种新型加脂剂MADO-SUL。
2020-07-01分析了环保型PVC合成革制品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并通过实验验证的方法,测量统计分析了PVC合成革的环保属性、物理性能及对车辆内饰设计应用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网络调查问卷结果也显示,无论是车企、车辆经销商和最终消费者,对于环保型PVC合成革车辆内饰的综合性能均较为满意,这表明采用环保型PVC合成革内饰将成为汽车产业的一种选择。
2020-07-01采用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及异丙醇分散的ZnO纳米颗粒分散液对皮革表带进行低温超声浸泡处理,以提高其防水性能,并对其防水性能等级、耐人工汗腐蚀性能、弯折疲劳性能及防水耐久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该方法处理的皮革表带防水性能等级可达8级,耐人工汗腐蚀性能和弯折疲劳性能均良好,防水耐久性可达12个月。
2020-07-01超细纤维合成革无论在外观、手感还是内部结构上已经非常接近天然皮革,是目前代替天然皮革的最理想产品,其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但是,其与真皮相比在卫生性能以及产品的柔软度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改性超纤革基布是开发超纤革产品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真皮与超纤革二者共同的结构基础和类似的加工流程,将真皮工艺应用到超纤革中是改性超纤革的主要方法。
2020-07-01蓝湿革是皮革加工过程的半成品,通常会经历较长的贮运周期。由于蓝湿革容易发霉,因此蓝湿革中必须添加防腐剂以阻止霉变。三氯苯酚因具有良好的杀菌性能,其曾经作为防霉剂的组份添加到蓝湿革中。然而蓝湿革中含有三氯苯酚在后续的染整加工过程中难以被去除,从而残留于成品皮革中,并导致皮革中三氯苯酚含量超标,对皮革的生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2020-07-01脲醛树脂又称脲甲醛树脂(UF),是由尿素与甲醛溶液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一种树脂,其优良的性能、简单的合成工艺以及较低的成本在木材胶粘剂的市场地位难以被取代。国内脲醛树脂胶粘剂的主要问题是甲醛释放量较高,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危害人体健康。目前控制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方法主要是优化合成方案。
2020-07-01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分析测试学报
期刊人气:4199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化学
国际刊号:1004-4957
国内刊号:44-1318/TH
邮发代号:46-104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2.741
影响因子:1.160
影响因子:1.215
影响因子:0.770
影响因子:0.37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