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海南是中国唯一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理环境的省份,全年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真菌的生长,真菌性角膜溃疡是该地区人群中主要的感染性角膜炎症性病变。此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频繁使用以及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也是真菌性角膜溃疡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真菌性角膜炎的致病菌种和敏感药物谱在不断变迁。
301
0
儿童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非感染性眼科疾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眼痒、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等,婴幼儿主要以揉眼和眨眼为临床表现。其主要发病机制为结膜与抗原物质相接触而出现机体免疫反应。[1,2]由于大气污染严重、饲养宠物以及用眼不卫生等种种因素,再加之儿童贪玩天性,难免会接触到来自自然界的各种过敏源 。
286
变应性结膜炎临床又称为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是一种变应原导致的睑板、结膜组织出现超敏反应所引发的眼部炎症,双眼同时发病者较为常见。其以眼部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多伴有自主流泪、灼痛感、畏光、眼部分泌物增加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正常视力。由于变应性结膜炎常反复多次发作,病程也多缠绵难愈,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1]。
448
变应性结膜炎是眼表过敏性疾病的常见类型之一,其患病率约为20%[1]。糖皮质激素类及抗组胺类药物是治疗变应性结膜炎的主要药物,虽可缓解炎症,但长期使用可引发真菌感染,加重患者病情。探索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案对变应性结膜炎患者至关重要。本研究分析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对变应性结膜炎的治疗效果。
666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96例,均为双眼发病,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者。(2)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3)合并重大器官性疾病者。根据奇偶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
581
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临床常见眼表疾病[1],近几年其发生情况随着隐形眼镜佩戴者增加、眼部化妆品广泛应用、环境污染恶化而持续增多,常会致使患者出现畏光、眼痒、视力下降等问题[2]。为解决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以上问题,目前临床较多采用氯雷他定对其进行治疗。
335
春季角结膜炎是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眼表疾病,多为双眼,季节性反复发作,春夏季节发病率高于秋冬季[1,2]。尽管春季角结膜炎具有自限性,但重症患者症状及体征严重且常合并角膜病变,导致视力受损[3]。色甘酸钠滴眼液仅对轻症患者有效,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会带来多种眼部并发症。
687
麻疹为急性传染性病,由麻疹病毒引起,可经飞沫传播,出现发热、咳嗽、眼结膜炎等。麻疹性结膜炎为麻疹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畏光、眼部刺痛、结膜充血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可促进结膜上皮细胞修复、再生,且无增加新生血管作用。临床常采用利巴韦林滴眼液治疗麻疹性结膜炎,可抑制病毒复制、传播,但难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356
过敏性结膜炎是结膜对过敏原刺激产生超敏反应所引起的一类疾病,以I型和IV型超敏反应为主[1]。有报道显示,大约15%~40%的人受到过敏性结膜炎的影响[2],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对视力造成明显的损伤[3]。近年来,随着眼部化妆品的使用、隐形眼镜的佩戴和环境污染的加重等,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
382
春季角结膜炎属于自身免疫超敏反应性疾病,儿童与青少年人群是高发群体,可出现畏光、有异物感、眼部奇痒、流泪等多种症状,且具有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1]。目前,局部抗过敏药物是临床治疗儿童春季角膜炎主要方案,但抗过敏药物种类较多,疗效不尽相同。
628
过敏性结膜炎作为一种眼科疾病,会出现畏光、眼灼热感、分泌物增多、流泪和视力减退等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生活[1]。近几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空气质量的降低,过敏性结膜炎发病率增加。本文为解除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烦恼,分组比较探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奥洛他定滴眼液在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470
儿童过敏性结膜炎是儿童常见眼科疾病,属于Ⅰ型和IV型变态反应,是由于结膜接触过敏源而发生的超敏性免疫反应。本病与环境污染、佩戴隐形眼镜、眼部用药等密切相关,临床的发病率高达20%左右[1]。奥洛他定具有双效作用,可以稳定肥大细胞膜,兼具抗组胺及抗炎的效果。玻璃酸钠滴眼液能缓解眼部干涩症状,改善眼表环境,稳定泪膜等,具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2]。
784
感染性眼内炎是微生物侵入眼内组织生长繁殖引起的炎症反应。根据感染途径可以分为外源性眼内炎和内源性眼内炎,主要表现为伤眼疼痛、视力骤降等。临床治疗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药物治疗包括全身用药、滴用眼药、玻璃体内注射等。该疾病发展迅速,短期内可造成眼内多种组织破坏,导致视力受损、眼球萎缩或眼球摘除,最终造成永久性的视力丧失。
474
对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发病机制,未来有望能更清楚地了解,实验室病原学检测技术的提高若能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则可避免延误诊断,耐药病毒株的出现及高复发率,急需研究新药,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目前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在临床上推广,从而给更多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患者带去曙光。
325
睑缘炎是眼科常见的眼表疾病,美国约37%~47%的眼科就诊患者为睑缘炎患者。睑缘炎主要症状为干痒、异物感等眼部刺激症状伴有睑缘充血肥厚、反复掉睫毛及反复睑腺炎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损伤角结膜组织。美国眼科学会制定的眼科临床指南睑缘炎分册将睑缘炎分为葡萄球菌性睑缘炎、脂溢性睑缘炎(含蠕形螨睑缘炎)及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睑缘炎。
290
影响因子:0.943
影响因子:0.152
影响因子:0.594
影响因子:0.516
影响因子:0.393
影响因子:0.79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