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关于1941年的伪满地区人口与就业情况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主要体现在伪满洲国时期的就业趋势和各地区以及各民族直接的差异,地域差别、性别差别以及民族差别主要体现在了这三个方面。
国内方面,针对于伪满时期的研究已相当成熟,涵盖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但针对其人口分布就业结构分析的社会史相关研究却存在一定真空。日本方面有《北满鄂伦春族人口》(千叶德尔编著),此外伪满洲弘报协会主编的《伪满洲国的现住民族》也有涉及到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人口问题。众所周知,日本为了侵占东北在战争之前乃至整个战争期间,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当时的东北地区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编纂工作,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就是其中一支非常有名的调查力量,其领导之下的北满经济调查所也主编了《伪满洲的人口问题》。相关的资料类还包括《伪满洲事情案内所报告:第35部分——黑龙江,附:乌苏里江》,也有社会学角度的《伪满洲国的缘族复合状态》,书中也包含了伪满洲国的人口分布和人口统计,包括朝鲜族、日本族以及白俄罗斯人的人口分布概况,对不同种族的居住地域、几年间的人口增加都有涉及。人口分布和就业结构可以直观的反应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状况,处于沦陷时期的黑龙江地区,虽在14年间人口有了极大的增长,而真实情况却远非于此。本文对于日本长期存在强调“建设”东北、粉饰其侵略的行为,可以成为反驳以上种种说法的有力依据,亦可以作为东北区域社会史的一部分加以补充。
一、近代黑龙江地区行政划分沿革概略
黑吉辽三省加之今内蒙地区在行政划分上,无论是伪满时期还是推至今日都有极大变化。1911年清时期,属黑龙江省管辖的共有3道、7府、6厅、1州和7县,而当时吉林省管辖内今属于黑龙江的又有7府、1州、3厅和7县。1930年民国时期,黑龙江省共辖42县和11个设治局,当时的吉林省所辖范围内,今属黑龙江的又有22个县。1932年后黑龙江省共辖理37个县和9个设治局。1934年随着《地方行政改革制度》的颁布,再次将东北三省重新划分为14个省、2个特别市(新京特别市、哈尔滨特别市)和1个特别区(北满特别区)。1937年再次新设通化和牡丹江两个省份,1939年又新设北安省和东安省。解放战争初期(1945年11月至1946年5月期间),中国共产党在黑龙江省境内共建立了包括黑龙江、嫩江、合江、松江和绥宁省在内的5个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地区实行省、市(地)、县3级体制。
二、黑龙江省主要市县伪满洲时期分布概况
至1945年前夕,今黑龙江省地区主要包括当时的黑河省(黑龙江地区北部)、三江省(黑龙江地区东北部)、龙江省(黑龙江西南部)、滨江省(黑龙江省南部)、牡丹江省(黑龙江省东南部)、北安省(黑龙江地区中部)、东安省(黑龙江地区东南部)。具体为6个省,5个市,74个县和3个旗。其中有一些市县在1949年后的行政划分中被并入了其他省份,比如伪满时期原属龙江省的镇东县(现镇赉县)、安广县、大赉县、白城县、洮南县、开通县、瞻榆县现隶属于吉林省,李泉县(后更名为突泉县)现为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辖县之一。
三、职业分类
下文所以及的行业分类具体细化如下,农牧林业主要有四类:从事农耕者、养蚕业者、从事畜牧业者和从事林业者。渔业即以从事捕鱼或销售鱼类为主要生计的从业者。工业从业者主要分类包括:土石加工者、金属工业、机械器具制造、搬运用具制造者、精巧工业者、化学工业者、纤维工业者、衣服及装饰品制造者、纸业及印刷工业者、皮革骨类及羽毛等物品制造者、木竹草蔓等品制造者、食品类制造者、土木建筑者、电气瓦斯及水道业者、其他工业从事者。商业从业者主要有:从事商业者、金融及保险业者、待客业者。矿业从业者主要指三类:从事金属矿业者、非金属矿业者、从事勘探者。公务及自由业者主要指九类:官吏及公吏雇佣员、陆海军现役军人、从事法务者、从事教育者、从事宗教者、从事医疗者、从事书记的职业者、从事文艺或艺术者、其他自由业者。交通业者主要两类:通讯业者和运输业者。需要指出的是无业者中也有一部分依赖收益营生者。从上文近代东北的行业类别来看已经非常丰富,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也略见雏形,但近代东北的经济结构转型受诸多条件限制,尤其处于沦陷时期,更加置了很多禁锢和障碍,所以虽然就业结构上看上去层次更加丰富甚至多元化,但实际上整个黑龙江地区乃至整个东北地区依然以农耕结构为主的就业环境并未因此产生实质性的变化。
四、各地区职业人口分布概况
1. 性别分别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时的女性就业人数明显偏低,男性占整体从业者的81.4%,而女性从业者仅占18.6%。男性从业者占男性总人口的75.9%,而女性同样不高,仅有21%。从两个方面的占比都可以看出当时黑龙江地区女性就业率很低,这与近代黑龙江地区的主要经济结构、就业需求、当时历史时期女性观都有直接关系。
再从新京特别市的数据来看,1941年其记录在户籍的总人口(包括日本人和朝鲜人)为490253人,男性为297718人,占比60.7%。女性为192535人,占比39.3%。无业人数为206007人,其中男性为65029人,占比31.6%,女性为140978人,占比68.4%。另一个哈尔滨特别市的数据,时年哈尔滨地区总人口为558829人,男性为348973人,女性为209856人。其中无业人员总数为197101人,男性为70736人,女性为126365人,分别占比35.9%,64.1%。从黑龙江地区的三个重要省份来看,龙江省:男女比例较为均衡,女性是563680人,占比51.5%,男性531766人,占比48.5%人。无业者占总人口的58.3%,女性占总失业人口的75.5%,男性则为24.5%。北安省男性占总人口的55.8%,女性44.2%,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4.3%,失业人口中男性占比29.6%,女性占70.4%。滨江省总人口4003233人,男性占比55.2%,男女比例基本与北安所差无多,另外失业人口方面共计1777296人,男性占总失业人口的27.6%,女性为72.4%。
就“性别差异”方面,整个黑龙江地区的数据可以看出,男女比例存在严重失衡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九一八后,日本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移民总数从22万人,再到32年后的32万余人。包括“武装移民”、“农业移民”、“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满洲建设勤劳奉仕队”、“开拓女塾”等多种移民形式,都是为了践行日本的“百万户国策移民计划”。打着所谓“援助”、“服务”的幌子,武装移民、强征土地。而这其中的主要劳力均为青少年、青壮年劳动力。女性无法作为主要劳力输出,自然在移民中的比重较低。此外沦陷时期为了加速针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和资源的掠夺,在发动百万移民政策的基础之上,日本政府同时还或强制或引诱吸收了大批“闯关东”的男性青年劳动力,这些人中虽也有携带亲眷者,但依然以未婚者居多。另外从两个特别市的数据可以看出,类似于新京特别市、哈尔滨这种主要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为女性就业者提供更多更为丰富的的就业机会,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示出,在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女性的就业率确实较整个伪满地区有10%左右的提高。因此也可知,整个伪满地区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都决定了女性就业率极低的结果。而仅针对黑龙江地区而言,在籍者男女比例还未达到严重失衡,但整体上,男性还是要多于女性。从整体数据分析,失业者中女性依然占到了70%以上,这是因为伪满时期黑龙江地区从业者最主要从事的行业还是农牧林业等重体力劳作,女性显然不具有生理优势。
2. 黑龙江地区职业分布
1941年整个黑龙江地区记录在籍的有业人员是20949225人,农牧林业占比73.6%,渔业占比约0.2%,铁业占比约1.3%,工业占比约5.8%,商业占比约6.7%,交通业约占比约0.7%,公务及自由业者占比约5%,家事使用者占比约2%,其他有业者占比约4%。黑龙江地区(今行政划分)主要省份的就业大致情况是(注:龙江省已除去镇东县、安广县、大赉县、白城县、洮南县、开通县、瞻榆县、醴泉县,此些县现已归吉林省管辖,此后不再特殊说明):龙江省总人口约为1095446人,此处也均指记录在户籍的,无记录人员无法实际考证。农牧林业333174人,渔业1488人,矿业365人,工业23369人,商业41707人,交通业5678人,公务及自由业27648人,家政佣人/雇工6137人,其他有业者17596人,无业者638284人。北安省总人口数2194763人,农牧林业828801人,渔业513人,矿业924人,工业29268人,商业57079人,交通业4032人,公务及自由业32324人,家政佣人/雇工16084人,其他有业者33477人,无业者1192261人。三江省(部分数据缺损)仅知农牧林业533755人,渔业3380人,矿业10465人,工业78956人,商业52299人,交通业6520人,公务及自由业44868人,家政佣人/雇工20289人,其他有业者28367人。东安省总人口数376275人,农牧林业90523人,渔业524人,矿业9236人,工业24076人,商业14125人,交通业2499人,公务及自由业14462人,家政佣人/雇工2135人,其他有业者6582人,无业者212113人。牡丹江省总人口数590297人,农牧林业259497人,渔业1044人,矿业5943人,工业45436人,商业43914人,交通业8379人,公务及自由业者39532人,家政佣人/雇工16570人,其他有业者18112人,无业者151870人。滨江省总人口数4003233人,农牧林业1456351人,渔业3095人,矿业3516人,工业159925人,商业176622人,交通业13893人,公务及自由业157315人,家政佣人/雇工77840人,其他有业者177380人,无业者1777296人。黑河省总人口暂缺,农牧林业32836人,渔业399人,矿业7162人,工业10259人,商业8936人,交通业1732人,公务及自由业10614人,家政佣人/雇工4825人,其他有业者5472人,无业者数据暂缺。另:黑河省三江省两省总人口为1142396人,总实业人口为531356人。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当时黑龙江地区人口多寡顺序排列为:滨江省、北安省、龙江省、牡丹江省、东安省。当时占比最多、最重要的职业是农牧林业,黑龙江地区也不例外。其二,龙江、北安、滨江三省商业从业者要多于工业从业者,另外四个省份即黑河省、牡丹江省、东安省以及三江省工业从业者要多于商业从业者。另外从业者较多的两个行业分类为:公务员及自由业者还有其他行业者。黑龙江地区的渔业者很少,受到当时运输和保存等限制,很多人仅靠渔业自给自足。其次,交通从业者也极为有限,交通业的不发达,也限制了黑龙江地区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和整个东北地区失业率高一样,黑龙江地区的失业率也是极高的,如:龙江省失业率为58.3%,北安省为54.3%,东安省为56.4%,牡丹江省为25.7%,滨江省为44.4%,对比整个东北地区的失业率49%,黑龙江地区也有大部分地区的就业率仍然在整体的平均数位之下,而就业率低对社会稳定有着极其负面的影响。
3. 黑龙江地区的“外籍者”
由于几次颇有规模的移民活动,黑龙江地区也聚集了很多外籍移民者。根据1941年的数据显示,当时几个重要省份:北安省,有日本人30296人、朝鲜人22092人、其他外国人112人。东安省:日本22499人、朝鲜25662人、其他外国常住人口有309人。牡丹江省:日本60996人、朝鲜105212人、其他外国常住人口4099人。滨江省:日本65663人、朝鲜56086人、其他外国常住人口36624人。黑龙江地区的日本人主要集中在牡丹江和滨江两地区,由此也可以看出黑龙江地区的“其他外国人”主要集中在滨江地区,这里的其他外国人主要是俄罗斯人。而哈尔滨特别市当时“其他外国人”的数目为32694人。当时的俄罗斯人依然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地区。从数据可以知道,“满洲人”从事农牧林业者占总从业人数的75.2%,从事公务及自由业职业者仅仅占了整体从业者的4.5%。这里的满洲人包括汉族和满族、蒙古族以及其他当地少量的少数民族。在满的朝鲜人要远远多于日本人约有131万人,从事农牧林业者也占到了其从业人员总数的73.3%,官吏或公吏雇佣人员仅占其总从业人员的1.9%。而在1941年记录在册的日本人在整个东北地区的有业者总数46万人,官吏或公吏雇佣人员就有6.5万人,当时东北汉族和满族、蒙古族以及其他当地少量的少数民族的总从业人员约为1968万人,从事官吏或公吏雇佣人员仅有23万人,差距一目了然。日本在东北从业人员占比最大的三个职业依次为公务及自由业职业者23.9%,工业20.3%,商业17.4%。也可以看出日本人在东北的主要职业结构与其他群体也是差距极大的。此处黑龙江地区的数据也符合整体数据,以牡丹江省为例,牡丹江地区的日本人无业者居多,有业人员中以公务员最多。又以哈尔滨为例,1941年哈尔滨地区的日本人共计有51650人,无业者11029人,有业者从事公务员及自由业者共14365人,其中从事官吏者12014人。
四、结论
近代黑龙江地区其行政划分经历了多次沿革,本文主要以现黑龙江省的行政管理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前文对于数据简单的梳理可以清晰的看到1941年期间黑龙江地区就业结构的基本概况,其就业结构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少数发达城市也逐渐兴起二、三产业。个别地区男女比例稍显不均,某些地区男性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力居多)要远远多于女性人口。加之,整个东北地区失业率偏高,失业率高于50%的地区也占多数。在就业水平上黑龙江地区有优于整体的地区,也有略差于整体的地区。在此大环境的影响之下,黑龙江地区的女性失业率也是极高的,少数地区可高达70%以上。可以看出女性就业率的上升对东北近代化的进程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另外在中日本人的职业主要以公务人员为主,继而是工业从业者和商业从业者,日本人在东北的主要职业结构与包括朝鲜人在内的其他群体,尤其是东北人的职业结构差异甚远,所谓“五族协和”之说不攻自破。
参考文献:
[1]千葉徳爾.北滿オロチョン族の人口[M].京都:人文地理学会出版,1951.
[2]満州弘報協会.満洲国の現住民族[M].満州弘報協会出版,1936.
[3]南満洲鉄道株式会社北満経済調査所.満鉄調査研究資料(第1編)[M].南満洲鉄道出版,1939.
[4]満洲事情案内所.黒竜江:附·烏蘇里江[M].満洲事情案内所出版,1936.
[5]宮川善造.満洲国の縁族複合状態[M].満洲事情案内所出版,1941.
[6]朱殿英.黑龙江省240年旱涝史(1746—1985年)[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7]伪满总务厅统计处治安部警务司.满洲帝国现住人口统计(职业别人口统计编)[M].日本新京国风印刷所出版,1942.1.
艾慕晨.近代黑龙江省地区人口就业结构分析[J].黑河学刊,2019,(6):183-185.
分享:
人口总量预测是对于量化分析特定区域电能需求的关键任务之一。WANG S J等通过扩展STIRPAT模型研究了广东省不同经济区的人口受教育程度及教育资源的质量与规模的分异对该地区的能源消耗量所产生的不同影响[8];该文将广东省受教育人口分为珠三角区与非珠三角区,而缺乏对经济和教育相对欠发达区域的人口能耗与能源需求展开系统研究。
2024-08-13在政策引导下,各地政府大力推进医保社商合作(郑秉文,2019)[5],即促进商业保险参与社会医保服务,这不仅可以提高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运作效率,也会带动商业健康保险的普及,使家庭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逐步形成叠加互补。
2024-06-13从1982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到如今的“全面放开三孩政策”,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我国人口出生率问题。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我国总和生育率已步入超低生育率水平行列,表明我国正面临由低生育风险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一方面,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房价上涨、教育成本增加等导致生育的社会成本增加;
2023-11-24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脱贫人口开始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2023-09-23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释放生育政策的潜力。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三口之家”的传统模式改变,户均人口下降为2.62人,近10年的多孩政策让青少年比重回升,但同时生育率下降,说明多孩的边际效应递减。2003—2021年,我国处于20—39岁的育龄妇女占比下降。
2021-11-18<正>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1]。根据我国民政部2010年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老年人口的数量比例在2009年底达到约8.5%,数量高达1.13亿多人,比去年同期增长约3.22%。联合国结合全球人口的年龄比例制定出新的标准,新标准将"老龄化社会"定义为在一个地区的人口年龄分布比例中,65岁及以上该地区人口比率高于该地区总人口7%;比例高于14%被称为"深度老龄社会"。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53亿,
2021-09-25积极老龄化是指老年人能够参与经济、社会、精神、文化和相关公民活动的良好状态[1]。《“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也把积极老龄化列为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指标[2]。我国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和速度远高于城市[3],而且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娱乐活动少,农村老年人存在“空巢”“留守”“独居”等社会问题。因此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和生活质量越来越成为老龄事业关注的重点。
2021-09-17GM(1,1)模型以及BP神经网络对于非线性数列变化的预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采用灰色GM(1,1))模型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优化GM(1,1)预测模型,以1990—2017年江苏省常住人口总数为依据,对江苏省未来10年人口进行预测,为江苏省人口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2021-09-10随着国内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我国慢慢的进入到了人口老龄化时代。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对于国内社会产生了全方位且深层次影响。
2021-07-28基于“中国知网”中的“文献”这一数据库,以“老有所为”为检索词,以“主题”为检索项,时间跨度截止至2020年12月31日,搜索获得关于“老有所为”的文献共744篇。剔除一些冗余的报纸、会议等资料后获得有效文献共计554篇。通过对有效研究文献数目的统计可以看出近四十年“老有所为”研究的发文情况及趋势。
2021-07-21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人口与经济
期刊人气:3162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1000-4149
国内刊号:11-1115/F
邮发代号:2-252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847
影响因子:1.912
影响因子:1.978
影响因子:1.721
影响因子:3.8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