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谈在人口老龄化发展之下社区养老的必要性

  2020-04-29    129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我国老年人口在2000年开始呈现高龄化、基数大、增长快等基本特征,开始逐步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总量较大的老年人在基本生活、医疗健康等方面的养老需求在人口老龄化发展推动下,也在逐步增多。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养老模式中存在着社区养老能力不足,家庭养老功能再逐步弱化等问题。为给予老年人更多关怀、提高社区养老重视度,我们应当对多项资源全面整合,节约更多发展成本,探究今后发展社区养老的必要性。

  • 关键词:
  • 人口老龄化
  • 多项资源
  • 必要性
  • 社会养老
  • 加入收藏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高龄化问题较为突出,传统家庭结构产生较大变化。广大农村与城镇各类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各项需求。在总结我国社会发展趋势以及西方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能得出,社区养老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大优势,是现阶段全面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路径,所以当前对社区养老模式进行探究具有较大理论与实践价值。


1、社区养老模式及其特点概述


社区养老主要是针对社会养老以及家庭养老提出的,主要是突出家庭养老重要位置、发挥社区养老辅助模式。在为农村、城镇地区诸多居家老人提供各项照顾服务的基础上,再补充多项功能性服务,基于各个养老机构辅助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应用的养老模式。养老方式主要是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生产能力影响,其随着社会生产力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各类产业结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农村地区诸多青壮年劳动力开始转向城市。诸多年轻劳动力开始向发达地区转移,大多数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留存家中。长期发展,将会导致家庭代际关系产生分离,促使过去传统家庭养老中依赖性较高的经济基础丧失。所以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局面逐步朝着社会化养老模式发展转变。

社区养老并不是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也不是在机构中进行养老,是将各类养老机构各项服务全面引入到社会中。其主要是吸收了家庭养老以及机构养老的优势与可操作性,在社会中全面集中不同养老模式的发展优势,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中针对人口老龄化拟定全新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与家庭养老模式相比,社区养老是突出家庭主体地位的社会化养老,重点是发挥社会专业服务人员的存在价值。此类形式能便于对老年人进行全面照顾,也能补充子女孝心。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就是让老人常年居住在家中,通过家庭成员对老人进行照顾,此类模式主要是集中了家庭与子女养老模式。通过子女对老人采取针对性照顾,能对老人物质生活进行有效照应,还能有效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发展要求。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相比,在老年人以及子女之间不会产生较大隔阂,能使得更多老人获取更为专业化的生活照顾以及医疗救护等[1]。


2、我国社区养老存在的发展困境


分析社会养老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是国家以及社会资助,属于有偿服务收入。当前社区养老服务在日常运营过程中要投入较多资金,但是当前社区养老服务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大多都是通过政府部门进行财政拨款。我国农村与城镇老龄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多,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导致我国财政资金压力较大。政府部门现有的拨款资金不能有效满足社区养老各项要求,加上我国现阶段非营利事业发展有限,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社区养老服务开展过程中,社会资助是主要资金来源。但是当前此渠道尚未建立完善,在社区养老中,主要是发挥社会服务价值,还要引入社会各方进行辅助开展。现阶段我国多数地区社区养老服务人群大多都是给孤寡老人、残疾老人、生活困难老人提供服务。在具体服务内容中,当前多数地区社区养老还是停留在各项上门服务中,覆盖老年人口数量有限。不仅要为老人们提供生活方面的照顾,还要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但是目前已有的服务内容存有较大局限性,服务整体发展水平比较滞后[2]。

从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社区养老模式发展现状中能得出,社区服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文化素质、服务能力、服务意识、年龄、综合能力等有效。诸多农村乡镇区域社会工作人员缺乏社区工作经验,对社区建设管理具有较大影响。专业的文化工作人员经验不足,对社区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方法缺乏了解,将会导致多项工作难以有序进行。我国诸多地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过程中,服务人员大多是下岗职工、退休职工、家庭妇女等,他们只能为老人提供较为简单的生活服务,难以开展专业性的医疗护理工作。也不能对老人进行科学化的心理引导,加上此类服务人员整体流动性较大,此类要素将导致社区养老服务质量以及综合服务水平难以提升,社区工作对多方面高素质工作人员需求量较大[3]。


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社区养老的必要性


有相关研究人员提出,在西方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其选取的养老模式主要是接力式养老,但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中,养老模式主要是选取反哺式养老。其中接力式养老模式中更多的是突出独立性,但是中国养老模式更多是要求成年子女在抚养自己下一代的同时还要对自己的父母进行赡养,其具有双向服务特征。通过家庭养老能有效满足老人基本生活需求,也能为我国财政节约较多资金,还能突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但是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国家政策对社区养老提出的大力支持,促使社区养老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大可能性,通过社区养老能对社区中多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老年人提供多项服务。

我国从2000年便开始进入到老龄化社会,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对全面发展社区养老提出了较多较高的要求。依照相关分析预测,我国老龄化发展程度还会不断强化,到2050年将会达到30%。加上农村与城市,各个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性较大,虽然政府部门动员了社会力量强化养老机构建设,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全面满足我国众多的老年人个人需求。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加上老年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多,导致家庭发展规模在不断缩小。在现代化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诸多年轻群体为了个人自身发展,不能在家庭中投入较多时间对老人进行针对性照顾。农村地区年轻人常年在城市务工,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数量增加,在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的背景下,老年人养老问题有赖于社会服务体系。


4、全面解决我国社区养老困境的路径


当前要全面扩大社区养老机构发展范围,对各类民办养老机构要补充更多政策支持,全面推动民办养老机构全面发展,能有效适应社会各层次老人的基本养老需求。农村以及城市各个新建住宅区域要建立社区养老机构,为社区内部老人提供心理疏导、身体康复训练、日常医疗保健、保健知识宣传、疾病防控相关工作。其次,还要对各类养老工作服务队伍专业素质进行培训,定期开展护理学、管理学、老年医学等相关知识教育,全面提升服务人员综合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目前诸多养护老人从原有的生活需求开始逐步转向于心理援助、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养老服务需求开始转向至多层次与多元化发展特征。所以对社区服务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道德。

目前诸多老年人在养老中对自身身体健康关注度较高,通过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各类形式的社会活动中。目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老年人健康问题,通过社区组织专业医疗护理队伍为老人提供各项针对性护理服务以及常规性医疗救助服务,还要关注每位老人心理健康现状。社区要设定老年人心理咨询办公室,定期组织专业化心理医生上门主动掌握老年人心理现状,发现问题之后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引导。在医疗救助中要消耗大量资金,当前政府管理部门要设定医疗救助资金,对老人各类疾病救治费用进行补贴。


5、结语


综合上述,现阶段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加上机构养老存有的各项问题、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等,当前重点发展社区养老,能进一步缓解我国养老压力。现阶段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全面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存有较多困境。但是各类新生事物从起步到发展成熟要经历一个实践完善的阶段。当前要认识到社区养老的必要性,全面开展各项社区养老服务,能适应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冬梅.浅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社区养老的必要性[J].劳动保障世界,2019(3):45-46.

[2]陈少英.社区养老纳入社区治理的必要性分析[J].新一代,2017(21):175.

[3]谢欣,鄂明月.社区老年群体互助养老的必要性[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5(3).


王婷.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社区养老的必要性.科教文汇,2020(5):188-18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人口科学

期刊名称:中国人口科学

期刊人气:386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0-7881

国内刊号:11-1043/C

邮发代号:82-426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