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扬州大学水产特色教育在水产养殖专业建设的作用及影响

  2020-01-04    76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的专业——水产养殖专业,特点是研究品种多种多样,也因此其专业方向的设定也是凝聚和提升,为提升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地方大学的水产养殖专业适应当地的产业发展,聚集当地的经济特色,基于此,地方产业优势才能不断发展,尽而培养出更多适应性强、竞争力大、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水产专业人才来。

  • 关键词:
  • 专业学科建设
  • 产业优势
  • 扬州大学
  • 水产养殖
  • 水产养殖专业
  • 水产特色教育
  • 加入收藏

水产养殖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受区域环境条件影响十分明显的学科,我国水产养殖区域广泛、各地的水文气候条件复杂,养殖模式常具有地方区域特点。在实践中经常发现很多院校的水产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本地养殖产品不熟悉,甚至需要重新学习才能掌握相应的养殖技术,常造成就业单位评价不高、认为学校实践培养不到位等误解[1]。因此从适应地方产业特点出发,发展适合当地经济的专业特色是地方性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建设的主导方向。


一、从就业角度出发,地方性大学的水产养殖专业必须结合当地产业优势,突出特色


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在未来即将普及,因此高校就业形势会越来越严峻。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及一些陈旧观念束缚,水产专业的就业问题还将持续存在。地方高校的水产专业招生规模相对稳定,以江苏为例,扬州大学、淮海工学院(现江苏海洋大学)等院校的水产专业招生规模一般维持在20—40人,而且80%以上的毕业生均在省内就业,跨区域就业偏少。由于学科规模限制,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无法像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全国性综合大学一样,发展大而全的水产养殖专业。在此前提下,地方高校的水产人才培养只有形成一定的特色优势,才能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成效。目前来看我国不同区域的地方性大学水产专业培养人才往往各有侧重:沿海高校的水产专业对滩涂和海水养殖学方面颇为重视;内地高校偏重于淡水养殖;东北很多高校根据北方水文特点,开设了冷水鱼类养殖课程;广东、浙江高校的水产专业对热带养殖品种包括观赏鱼行业的研究也形成了特色[2]。以扬州大学为例,扬州大学所处的江苏省扬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内水网密布,水产养殖业发达,其中以扬州高邮的罗氏沼虾产业尤为著名。2018年罗氏沼虾产量突破5万吨,产值达到35亿元以上。然而在一片欣欣向荣中,由于苗种质量不稳定,常出现长不大的“铁壳虾”、养殖成本高涨,近年来产业出现一定瓶颈。这些问题的出现对罗氏沼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隐患。

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扬州大学水产养殖系立足本地水产特色,直面行业新挑战。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创新思路,围绕罗氏沼虾养殖为特色,在专业教育中不断地将科研成果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在罗氏沼虾养殖和育苗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多积极投身生产一线,把学到的知识不断应用在生产中,也使学校在产业的影响力不断增加,很多高新技术得以推广:如通过虾苗白斑病毒PCR检测的使用,成功让部分高邮、江都地区的虾农规避了带病虾苗,避免了罗氏沼虾养殖后期白斑病毒病的爆发;利用长不大的“铁虾苗”与正常虾苗DNA甲基化位点的区别,在放苗前帮助虾农检测虾苗质量,帮助养殖户提前识别了“铁虾苗”;通过生态混养、利用“低磷、低盐、低蛋白”的三低饲料投喂罗氏沼虾改善了罗氏沼虾养殖水环境,提高了养殖效益并保证了尾水达标排放。这些新技术都使得高邮地区罗氏沼虾的养殖效益更高,推广区域虾塘平均收益可达8500元/亩。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江苏省江淮生态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相关毕业生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评价。


二、从研究传承角度出发,地方性大学的水产养殖专业必须结合已有产学研基础,突出特色教育


地方性大学的水产养殖专业常依托本单位的动物科学学科开办起来。在这些地方院校中实验、教学往往要面向除水产养殖专业外的多个本科专业[3],水产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队伍规模不大,一般维持在十人左右的规模,师资力量匮乏,教材完善程度低[4]。以扬州大学为例,其水产专业脱胎于前江苏省农学院的畜牧兽医学科,很多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设施均与畜牧学科紧密联系。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同扬州大学一样,很多非“211”、“985”的地方高校受到投入经费等方面的限制,每发展一个新的学科方向,人员、设备到实验室建设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因此水产专业的科研和实践不得不结合已有的动物科学专业的设备、实验室平台来进行。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下属动物科学、草业科学和水产养殖三个专业,其中动物科学专业历史最悠久、专业实力最强,其在反刍动物营养、禽类遗传资源保护和育种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水平[5]。在这种环境下,扬州大学水产专业的科学研究就只有借鉴成熟的科研平台,参照相关的技术和研究体系来进行。因此,扬州大学水产专业以罗氏沼虾、克氏原螯虾为主要研究目标,以水产动物营养、苗种繁殖选育为主要方向,在罗氏沼虾规模化苗种繁育、罗氏沼虾蛋白、脂肪需求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进而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研究特色。近年来分别获得江苏省渔业科技重大项目——“罗氏沼虾健康苗种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江苏省渔业创新项目——“罗氏沼虾与克氏原螯虾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与示范”、“罗氏沼虾种质改良与苗种繁育技术集成”;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罗氏沼虾性早熟相关基因的挖掘与调控机制的研究”;“三低罗氏沼虾池塘养殖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重大课题。这些科研课题的实施,在确保完成专业基本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也为人才教育服务产业和明确学科特色提供了优势。

利用区域产业优势,突出水产特色教育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产业发展有一个过程,优势是在不断变动的。很可能今天是优势的产业,明天就因为不符合主导政策而逐渐衰退。所以水产特色教育的目标定位需要根据不断发展的现实情况做出微调,保持一定前瞻性,确定相关产业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符合政策发展导向。特色产业的优势,往往是业界几代人付出努力,凝聚智慧和心血而形成的。地方性大学的水产专业要想长久发展,就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在产业特色方面持之以恒地做足文章,把科学养殖技能和理念灌输到每个毕业生头脑中去,鼓励每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走生态环保、健康高效的产业之路。


参考文献:

[1]覃川杰,齐泽民,岳兴建.二本院校水产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6,(4):234-237.

[2]范兆廷,刘敏,韩英.地方农业院校水产养殖专业的办学模式和发展方向[J].中国农业教育,2005,(1):25-27.

[3]江新琴,俞存根,陈志海.突出特色发展优势,培养创新型水产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9):161-163.

[4]傅学丽,张健东.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与建设路径[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30(5):104-107.

[5]安振华,王平.水产养殖专业苗种繁育和养殖实践教学的创新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335-335.


安振华,孙龙生,姜群.充分利用区域产业优势突出水产特色教育——以扬州大学为例浅谈地方高校的水产养殖专业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9,(47):44-45.

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克氏原螯虾);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ZUJX2015-34B)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水产

期刊名称:中国水产

期刊人气:232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2-6681

国内刊号:11-1154/S

邮发代号:2-136

创刊时间:195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