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的专业——水产养殖专业,特点是研究品种多种多样,也因此其专业方向的设定也是凝聚和提升,为提升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地方大学的水产养殖专业适应当地的产业发展,聚集当地的经济特色,基于此,地方产业优势才能不断发展,尽而培养出更多适应性强、竞争力大、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水产专业人才来。
水产养殖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受区域环境条件影响十分明显的学科,我国水产养殖区域广泛、各地的水文气候条件复杂,养殖模式常具有地方区域特点。在实践中经常发现很多院校的水产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本地养殖产品不熟悉,甚至需要重新学习才能掌握相应的养殖技术,常造成就业单位评价不高、认为学校实践培养不到位等误解[1]。因此从适应地方产业特点出发,发展适合当地经济的专业特色是地方性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建设的主导方向。
一、从就业角度出发,地方性大学的水产养殖专业必须结合当地产业优势,突出特色
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在未来即将普及,因此高校就业形势会越来越严峻。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及一些陈旧观念束缚,水产专业的就业问题还将持续存在。地方高校的水产专业招生规模相对稳定,以江苏为例,扬州大学、淮海工学院(现江苏海洋大学)等院校的水产专业招生规模一般维持在20—40人,而且80%以上的毕业生均在省内就业,跨区域就业偏少。由于学科规模限制,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无法像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全国性综合大学一样,发展大而全的水产养殖专业。在此前提下,地方高校的水产人才培养只有形成一定的特色优势,才能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成效。目前来看我国不同区域的地方性大学水产专业培养人才往往各有侧重:沿海高校的水产专业对滩涂和海水养殖学方面颇为重视;内地高校偏重于淡水养殖;东北很多高校根据北方水文特点,开设了冷水鱼类养殖课程;广东、浙江高校的水产专业对热带养殖品种包括观赏鱼行业的研究也形成了特色[2]。以扬州大学为例,扬州大学所处的江苏省扬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内水网密布,水产养殖业发达,其中以扬州高邮的罗氏沼虾产业尤为著名。2018年罗氏沼虾产量突破5万吨,产值达到35亿元以上。然而在一片欣欣向荣中,由于苗种质量不稳定,常出现长不大的“铁壳虾”、养殖成本高涨,近年来产业出现一定瓶颈。这些问题的出现对罗氏沼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隐患。
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扬州大学水产养殖系立足本地水产特色,直面行业新挑战。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创新思路,围绕罗氏沼虾养殖为特色,在专业教育中不断地将科研成果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在罗氏沼虾养殖和育苗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多积极投身生产一线,把学到的知识不断应用在生产中,也使学校在产业的影响力不断增加,很多高新技术得以推广:如通过虾苗白斑病毒PCR检测的使用,成功让部分高邮、江都地区的虾农规避了带病虾苗,避免了罗氏沼虾养殖后期白斑病毒病的爆发;利用长不大的“铁虾苗”与正常虾苗DNA甲基化位点的区别,在放苗前帮助虾农检测虾苗质量,帮助养殖户提前识别了“铁虾苗”;通过生态混养、利用“低磷、低盐、低蛋白”的三低饲料投喂罗氏沼虾改善了罗氏沼虾养殖水环境,提高了养殖效益并保证了尾水达标排放。这些新技术都使得高邮地区罗氏沼虾的养殖效益更高,推广区域虾塘平均收益可达8500元/亩。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江苏省江淮生态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相关毕业生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评价。
二、从研究传承角度出发,地方性大学的水产养殖专业必须结合已有产学研基础,突出特色教育
地方性大学的水产养殖专业常依托本单位的动物科学学科开办起来。在这些地方院校中实验、教学往往要面向除水产养殖专业外的多个本科专业[3],水产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队伍规模不大,一般维持在十人左右的规模,师资力量匮乏,教材完善程度低[4]。以扬州大学为例,其水产专业脱胎于前江苏省农学院的畜牧兽医学科,很多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设施均与畜牧学科紧密联系。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同扬州大学一样,很多非“211”、“985”的地方高校受到投入经费等方面的限制,每发展一个新的学科方向,人员、设备到实验室建设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因此水产专业的科研和实践不得不结合已有的动物科学专业的设备、实验室平台来进行。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下属动物科学、草业科学和水产养殖三个专业,其中动物科学专业历史最悠久、专业实力最强,其在反刍动物营养、禽类遗传资源保护和育种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水平[5]。在这种环境下,扬州大学水产专业的科学研究就只有借鉴成熟的科研平台,参照相关的技术和研究体系来进行。因此,扬州大学水产专业以罗氏沼虾、克氏原螯虾为主要研究目标,以水产动物营养、苗种繁殖选育为主要方向,在罗氏沼虾规模化苗种繁育、罗氏沼虾蛋白、脂肪需求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进而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研究特色。近年来分别获得江苏省渔业科技重大项目——“罗氏沼虾健康苗种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江苏省渔业创新项目——“罗氏沼虾与克氏原螯虾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与示范”、“罗氏沼虾种质改良与苗种繁育技术集成”;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罗氏沼虾性早熟相关基因的挖掘与调控机制的研究”;“三低罗氏沼虾池塘养殖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重大课题。这些科研课题的实施,在确保完成专业基本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也为人才教育服务产业和明确学科特色提供了优势。
利用区域产业优势,突出水产特色教育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产业发展有一个过程,优势是在不断变动的。很可能今天是优势的产业,明天就因为不符合主导政策而逐渐衰退。所以水产特色教育的目标定位需要根据不断发展的现实情况做出微调,保持一定前瞻性,确定相关产业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符合政策发展导向。特色产业的优势,往往是业界几代人付出努力,凝聚智慧和心血而形成的。地方性大学的水产专业要想长久发展,就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在产业特色方面持之以恒地做足文章,把科学养殖技能和理念灌输到每个毕业生头脑中去,鼓励每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走生态环保、健康高效的产业之路。
参考文献:
[1]覃川杰,齐泽民,岳兴建.二本院校水产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6,(4):234-237.
[2]范兆廷,刘敏,韩英.地方农业院校水产养殖专业的办学模式和发展方向[J].中国农业教育,2005,(1):25-27.
[3]江新琴,俞存根,陈志海.突出特色发展优势,培养创新型水产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9):161-163.
[4]傅学丽,张健东.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与建设路径[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30(5):104-107.
[5]安振华,王平.水产养殖专业苗种繁育和养殖实践教学的创新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335-335.
安振华,孙龙生,姜群.充分利用区域产业优势突出水产特色教育——以扬州大学为例浅谈地方高校的水产养殖专业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9,(47):44-45.
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克氏原螯虾);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ZUJX2015-34B)
分享:
贻贝养殖基地与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紧密结合的关系。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贻贝养殖基地得以从传统的生产模式中脱颖而出,实现生产、管理和销售的数字化转型,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了产业链、拓展了市场,并推动了贻贝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3-11-21研究目前福建水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国际贸易市场。另外,研究福建省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推动水产出口、提高企业收入、改善资源分配、提高渔民收入、提高渔业生产效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3-11-14天水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水产养殖业,据统计,2020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2368亩,其中池塘1233亩,水库塘坝1135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535t,为丰富天水市居民“菜篮子”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水产养殖与农业的其他一些生产相结合,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21-05-07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公民环保意识和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和以负责任方式生产环境友好、消费者满意产品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回应,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CSR)的概念应运而生。
2020-12-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在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而延续至今。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勤劳聪明的中国人很早就开始探索“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实践,有效缓解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形成了农田间作套种、桑基鱼塘、稻鱼共生等农业生产模式。
2020-12-14长期以来,笔者一直在思考构建中国特色渔业经济学的问题,曾发表《论渔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构建》、《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体系》等系列论文,讨论了渔业经济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建设问题。从全球范围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渔业经济学是随着商品经济在渔业中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2020-12-14自2016年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委确立“力争用5年时间,将水产业打造成又一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以来,水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绿色、优质的水产品越来越受到全国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以河蟹生态养殖为代表的高效渔业异军突起,全县河蟹养殖规模逐年扩大,河蟹产值再上新台阶。
2020-12-12长岛位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地理环境独特,生态环境优良,水质清新,是我国海带生产最为理想的养殖基地,素有“中国海带之乡”的美誉。其海带养殖面积14.4km2左右,加工出口的海带每年都达到千吨以上,占全国海带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而近年来新增的一些品种,也淘汰了部分品种,因此针对不同海区选取适宜品种海带,并对养殖海带进行综合性状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2020-10-21近年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水产工作以发展河蟹产业为重点,以水产渔业项目建设为牵动,充分发挥水域资源优势,不断加强渔业技术推广,切实规范渔政检查执法工作,水产业呈现较好较快发展势头。2019年,全县水产品产量4.8万t,产值8.5亿元,全县水产业总收入2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6%、18.1%、11.8%。
2020-10-14近年来,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借助丰富的稻田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全县水田乡镇构筑水稻增值新引擎,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通过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全力打造绿色有机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经济效益。2019年,全县稻蟹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2万亩,其中扣蟹苗种培育3000亩,实现增收1400万元。
2020-10-14人气:2784
人气:2139
人气:1264
人气:1159
人气:94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水产
期刊人气:2326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2-6681
国内刊号:11-1154/S
邮发代号:2-136
创刊时间:195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698
影响因子:0.77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