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河北省渔业在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团队带领下的良好发展

  2020-04-29    25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在2019年,通过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淡水创新团队成员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脱贫攻坚重要指示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在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发展为方针,通过责任担当的加强,以及一线攻坚克难的深入,使服务产业发展凝神聚力,取得了好的效果,并得到了渔民的认可,得到了主管部门的认可,这为河北省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升级转型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

  • 关键词:
  • 创新团队
  • 河北省
  • 渔业
  • 现代产业体系
  • 高质量发展
  • 加入收藏

团队全年研发新技术16项,熟化技术16项,示范推广技术19项,引进新品种9个,培训及观摩1660人次,97名专家深入到基层6500多天,解决问题300多个,指导渔农户(企业)2000多户,增效1.1亿元,全面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1、2019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1.1 研发试验示范的新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

1.1.1 大宗淡水鱼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效果突现

根据我们2019年对大宗淡水鱼养殖效果调研情况,占河北省淡水鱼养殖产量60%以上的鲤鱼和草鱼,其养殖平均利润在3万元/hm2、3.45万元/hm2,利润率在12%〜13.6%。在大宗淡水鱼价格连续多年低迷的情况下,能有这样的效益是来之不易的,是多项技术集成应用的结果,是健康养殖技术普及推广的结果。

1.1.2 养殖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

南美白对虾、泥鍬、中华鳖及冷水鱼等名优品种养殖效益显著。从调研情况看,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泥j、中华鳖和冷水鱼的平均利润在4.8万元/hm2、14.7万元/hm2、60万元/hm2和120万元/hm2,利润率在38%、45%、30%和48%,渔农民的养殖积极性高,养殖面积和产量增加。目前,名特优养殖产量已占淡水养殖产量的28%,较2013年提高20%,为调整养殖结构、渔农民增收以及产业扶贫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1.1.3 名优新品种规模化繁育及高效养殖技术成熟,解决了养殖苗种短缺问题

2019年,泥鳅育苗量达到25.5亿尾,生产苗种9亿尾,苗种生产水平居全国领先。冷水鱼苗种600多万尾,中华鳖500万只,基本满足了河北省名优种类养殖需求。尤其是泥鳅苗种繁育及高效养殖技术的成熟,使河北省的泥鳅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泥鳅养殖产量达到近万吨,实现了“开发一个品种,创造一套技术,形成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标。

1.1.4 新技术的引领作用增强

池塘和设施高效养殖、综合种养等技术取得显著成效。建设大宗淡水鱼标准化高效养殖技术示范点7个,面积283hm2(4250亩),增效5%以上,辐射带动1467hm2(2.2万亩);建立大宗淡水鱼塘套养虾蟹、渔农兼做等绿色增效养殖技术示范点7个,面积235.5hmz(3533亩),辐射带动上万亩,多个示范点养殖效益增效超过20%。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技术进一步熟化,示范点8个,建水槽73条,1.6万m2,覆盖池塘133hm2(2000多亩),主养草鱼、罗非鱼等,平均盈利4.95万元/hm2,较传统养殖模式增效40%以上。中华鳖新型饲料推广34万m2(折合34hm2"平均增效27万元/hm2。泥鳅饲料推广达到20hm2,平均增效1.95万元/hm2,增效10%以上,减少了氨氮和有机污染物的排放10%以上,节水10%。养殖尾水综合治理技术研发覆盖了所有的养殖模式,示范面积增加,其中池塘原位净化技术示范超过133hmz(2000多亩),带动1333hmz(2万亩)以上,设施养殖尾水净化示范点10个,超过1万m2,泥鍬高效养殖尾水原异位净化技术示范已经实施,为全面推行尾水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为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休闲渔业集成技术成果扩大

2019年,团队将培树休闲渔业典型,探索发展路径和集成技术纳入重点工作,共培育典型企业25个,总结出垂钓+餐饮、渔事体验+度假、观赏鱼等模式/种,示范点日接待游客2000人以上,举办大型钓鱼比赛数十场,上千人次。带动休闲渔业企业100多家。河北省休闲渔业由2013年产值1.9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8亿元以上,由占到三产产值不足10%提高到49%。休闲渔业的发展,助推了河北省三产的发展,为调整产业结构做出了突出贡献。

1.3 病害防控及养殖水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集成度提高

1.3.1 完善主要疫病监测网络,开展了养殖病害监测和调查

监测涵盖了11个市50个县区,测报员62名,设置监测点1/2个,监测面积2467hm2(3.7万亩),占全省淡水养殖总面积的10%。涵盖主要养殖品种与模式,全年撰写出病害监测情况报告9份、预测预报7份。2019年测报区共监测出病害16种,全省淡水养殖病害总损失为3056万元,比2018年降低13.9%。

1.3.2 建立疫病防控试点

建立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鲤浮肿病等主要病害防控试验点12个,57.7hmz(866亩"示范技术13项;建立用药减量示范点8个,70.5hm2(1058亩),集成熟化用药减量技术,抗生素用药减量22.7%,消毒剂和杀虫剂用药减量7.6%,总用药减量11.2%,用药成本下降15.7%。新建无规定疫病苗种示范场2个,探索从源头上控制疫病传播的关键技术。继续开展了鲤鱼、草鱼的主要病原体的耐药性普查,对1/种药物做了耐药敏试验,为精确用药提供了依据。

1.3.3 建立淡水养殖水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试点

建22个试点,231.5hmz(3/73亩),进一步熟化了养殖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全年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2、2019年工作的主要特点


2.1 研发集成工作不断深入,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中华鳖抗菌免疫机制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果,为研发中华鳖的病害防治与健康养殖技术奠定了基础。新型绿色饲料研究更加贴近生产,养殖者提。产加工术发加,产数量增加。中华鳖暗温室高效养殖成套技术接近成熟,效益显著提高。

2.2 工作作风更加扎实,技术覆盖率显著提高

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下基层已成常态。深入基层97人,6500多天,解决问题300多个。岗位专家参加各站培训、到企业指导及驻点做研发的人数和时间明显增多。综合试验站成员长期驻点做研发与示范、组织调运新品种、新技术观摩考察等,有效地提高了技术到位率。示范技术方案制定得更加细致、更具可操作性。如团队组织有关专家到鹿泉邓庄中华鳖良种场,现场讨论修改该场的试验示范方案,并将示范技术落实到人。再如,为了使福瑞鲤良种尽快在河北省得以推广普及,多次邀请国家及省内有关专家到现场研究繁育方案,并对技术路线、繁育设施等提出了改进意见,唐山站派技术骨干驻点指导。完善后的实施方案更具可操作性,更加贴近企业需求,提高了试验示范技术的成功率。

2.3 产业调研工作有较大进步,提高了决策水平

2019年,对主要养殖品种的养殖效益状况开展了调研。采取了先制定方案,再组织相关专家现场调研,检验调研方案的可行性,确保了调研工作的质量。在各站的通力合作下,摸清了河北省淡水主养品种的主要养殖模式的收益情况。岗位专家开展了与本岗相关的调研,了解了产业发展状况、厘清了发展思路,提高了决策水平。

2.4 与国家和京津团队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入,提高了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速度和水平

2019年,与国家大宗淡水鱼体系和北京、天津3个水产创新团队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在新品种选育繁育、疫病防控、休闲渔业等方开展合作。合作项目/项,引进国家新品种6个、新技术7项,与国家体系和京津创新团队等交流观摩等活动20余次,交流200多人次。

2.5 宣传力度增加,影响面增大

2019年,在央视和河北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团队工作40次以上,市县级20多次。


3、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大宗产品存在结构性过剩,特色产品不足,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程度低,设施和装备落后,养殖生产效益下降;一二三产融合度低,产业链短、竞争力不足。二是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传统养殖方式占比很大,尾水达标排放、绿色养殖等关键技术仍处在试验示范阶段,加之养殖空间及用地用水受限等,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三是突发疫病时有发生,防控任务艰巨,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风险。


4、2020年的重点工作


4.1 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

2019年,中央10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同意,专门针对水产养殖的指导性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满足人民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为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减量增收、提质增效为着力点,加快构建淡水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推动河北省淡水养殖业转型升级。我们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水产养殖生产全过程,研发集成推广一批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创建一批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点,培育一批现代化养殖模式试验示范场(基地),打造一批生产高效、产品质量高、节水减排的示范企业,引领绿色发展。进一步集成养殖尾水治理关键技术,扩大推广范围。通过集成养殖设施改造、生物净化、人工湿地建设等关键技术,加大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区域化尾水处理模,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

继续做好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研发集成水生动物疫病净化和突发疫情处置技术,提高重大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研发集成推广疫苗免疫、主要疫病的防控技术,进一步推进水产养殖用兽药减量行动,减少用药;继续做好主要病害治疗药物的药敏试验,为科学用药提供依据;在规模较大的示范场建立生物安保制度试点等,为“两个确保”提供技术支撑。继续加大绿色饲料研发与推广力度,实现高效养殖,减排节水之目的。

4.2 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下功夫

继续加大推动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力度,探索多模式发展路径,培树更具代表性的典型及总结成功经验。抓住传统水产养殖场改造升级及区域经济调整等机遇,帮助其做好规划与指导,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渔业,特别注重培树贫困地区发展休闲观光及特色渔业,助力扶贫攻坚。探索养殖产品加工流通关键技术和路径,引导活鱼消费向便捷加工产品消费转变;鼓励发展新型营销业态,培育区域优质特色品牌,探索借助生鲜新零售的大势,依托新科技、新品类、新消费,改变粗放、低要素的发展惯性,提质增效,融入生鲜新零售的发展大潮中,引领水产养殖业发展。

4.3 戮力同心、实干担当

我们要续力行全全意为服务的宗旨,继续发扬团队在深入基层驻场做研发和试验示范的优良作风,在作风建设上再上新台阶。以提高生产经营者水平、增加渔农民收入作为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提高服务的精准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在带动和引领方面下功夫,要勇于创新、勇于担当,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研发及示范工作等都要符合渔农民的意愿和要求,并在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他们的负担。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年,团队成员一定要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努力开创“三农”新局面,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做出新贡献!


田建中,张韶斌.发挥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团队的引领作用推动河北省渔业高质量发展[J].河北渔业,2020(2):1-3.

基金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淡水养殖创新团队资助.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淡水渔业

期刊名称:淡水渔业

期刊人气:130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0-6907

国内刊号:42-1138/S

邮发代号:38-32

创刊时间:197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