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水产养殖耗时耗力,江西省水产养殖(渔业)全程机械化水平仅22.14%,比周边省份低。本研究对江西省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该省养殖装备发展滞后、装备与工艺融合不紧密、基础设施不完善、养殖机械生产企业缺乏等问题。为此,提出加强政策引导、扩大农机补贴政策覆盖面、补齐养殖装备使用短板、扶持本地农机生产企业、加快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广、推进养殖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提升全省渔业综合生产能力等对策,以供参考。
当前,我国水产养殖机械化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但水产养殖机械化总体水平还不高,不同的地区、养殖方式、养殖规模、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差异性大,不少环节的技术装备供需矛盾突出、先进技术集成配套不够、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1,2]。加快推进水产养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是推动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提升江西渔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选择。《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总体超过50%,主要养殖模式、重点生产环节的机械化、设施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提高江西水产养殖机械化生产水平,推动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对江西省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当前机械化养殖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发展实际,提出应对策略[3]。
1、江西省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现状
“十四五”时期,是江西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重要阶段,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对水产养殖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高效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1 水产养殖概况
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局资料,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水产规模养殖(指池塘养殖面积50亩以上、大水面养殖面积200亩以上、工厂化养殖面积6000平方米以上、稻渔综合种养500亩以上)企业有1813家,其中池塘养殖企业1181家,稻渔养殖企业122家,大水面养殖企业381家,工厂化养殖企业129家。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全省渔业快速发展,2019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1051亿元,水产品总产量258.81万吨;2020年,曾预计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1061亿元,水产品总产量达262.69万吨,分别比2019年增长1%和1.5%[4]。全省水产养殖规模保持稳定,养殖面积608万亩,其中池塘养殖243万亩、稻渔综合种养200万亩。
1.2 水产养殖机械现状
1.2.1 养殖机械化总体水平落后
相对于粮食作物生产,我国水产养殖机械化起步较晚,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短板领域。“十三五”以来,我国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不到30%,其中池塘养殖机械化水平32.08%,网箱养殖机械化水平16.14%,工厂化养殖机械化水平54.66%,筏式吊笼及底播养殖机械化水平25.15%,清淤、捕捞、水产品分选、水产品鲜活运输、废弃物收集处理等方面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5]。江西省水产养殖(渔业)全程机械化水平为22.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落后于周边省份。加快推进水产养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是推动江西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提升全省渔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由之路。
1.2.2 不同环节机械化应用不足
通过对江西省养殖户的大量调研发现,全省规模以上养殖企业增氧机、投饵机已成标配;调研中的7家养殖企业已配置农业农村部的智慧渔业设备,但正常使用的仅1家,其他6家反映因精准度不高、可靠性不够,导致设备不能被正常使用而闲置;调研中的工厂化养鱼投饲工段都是人工投饲;内湖及池塘渔业专用机动船、鱼塘清淤机、机械化捕捞设备、大流量水体净化装置、水体杀菌装备、在线监测系统、水质监控设备、气象站、视频监控设备、品质监测与药残检测设备、病害检测设备等则应用很少。可见,江西省水产养殖机械装备发展仍滞后不前,装备与工艺融合不紧密,装备基础设施也不完善,涉及水产养殖机械装备的农机生产企业几乎为零。
1.2.3 农机补贴有助于养殖机械推广应用
在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扶持下,江西省水产养殖机械保有量略有增长。据统计,2020年江西省41个县(市、区)水产养殖主要机械保有量达27865台,如表1所示。其中投饲机13028台,增氧机14352台,鱼塘清淤机82台,起捕器109台,投苗机1台,采收机1台,其他机械292台。这些装备为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农机支撑。
2、江西省水产养殖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2.1 养殖机械装备使用结构不平衡
从表1可以看出,41个县(市、区)水产养殖机械保有量中,增氧机占51.5%,投饲机占46.8%,清淤机占0.3%,捕捞设备占0.4%。其中,投饲、增氧两个环节机械占总数的98.3%,机械化程度较高,而捕捞、清淤环节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
2.2 全程机械自动化程度低,关键环节技术未得到有效突破
水产养殖业全程机械化涵盖增氧、捕捞、饲喂、水质监控、清淤、水产品鲜活运输以及水产品加工等环节。据调查,目前大多数养殖企业仅在增氧、饲喂方面实现了机械化,在捕捞、清淤两个环节仍以人工为主,池塘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尤其是缺少有效的清淤机。不仅如此,占比大的增氧机和投饲机虽然每年有新增机型,但自动化程度仍然较低。增氧机和投饲机的使用仍处于简单机械代替人力劳动的阶段,尽管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方式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但普遍需要人工定时开关,若发生人工方面的延误,很容易出现浮头翻塘现象,造成大量损失,增氧机和投饲机距离自动化、智能化还相差甚远。智能监测设备目前只做到测量温度及溶氧量,而且此类设备由于价格昂贵又是辅助设备,因此只有少数用户使用,且有些用户因对操作规范知晓不够,在使用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就会将设备闲置,设备难以得到广泛推广。即使是先进的工厂化养殖,投饲、起捕环节也还是依靠人工操作。
2.3 养殖工艺落后,机械化养殖模式及系统解决方案缺乏
水产养殖方式有传统的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和流水养殖等方式,目前大多采用以牺牲自然资源和消耗物质为主的传统池塘分散养殖方式。该方式养殖密度低,污染物不易清除,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机械化水平低,捕捞困难,增氧效果差,鱼品质差。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等养殖方式目前还较少,拿工厂化水产养殖来说,其采用高密度循环水鱼类养殖的生产方式,高密度、高投入、高产出,能实现管理规模化、流程化、标准化,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便于集中管理,其劣势是养殖成本高、门槛高,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对水土资源消耗严重,病害蔓延较快,管理不当易全军覆没。虽然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其集现代工业工程技术、水处理技术、生物技术于一体,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6]。
3、解决办法
3.1 扩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覆盖面,改善养殖机械装备使用结构
加大农机补贴政策对水产养殖机械的支持力度,重点向绿色、安全、高效、智能装备和规模化现代化养殖场倾斜,如捕捞机械,清淤机械,智能控制增氧机、投饲机等远程控制设备,以及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等的设备均应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通过政策帮扶调动养殖户使用新设备的积极性。重点引导养殖户使用捕捞机械和清淤机械,提高捕捞机械、清淤机械在水产养殖机械中所占比例,补齐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短板,使水产养殖各环节机械实现均衡发展,不断提升水产养殖装备水平。
3.2 扶持本地农机生产企业加强研发,提升水产养殖现代化水平
鼓励本地农机生产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开展养殖设备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开发一批自动增氧机、自动投饲机,研究信息获取、远程监测、智能诊断等相关智能化技术等[7],提高增氧、投饲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加强示范宣传,促进养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推广。加强对起捕机械、清淤机械的研发,促进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提升水产养殖现代化水平。
3.3 引进绿色养殖新工艺新模式,建立现代养殖高质量示范基地
大力推进池塘工厂化、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以及网箱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结合江西实际,开展主要水产种类绿色健康养殖方式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的引进、试验,并进行技术优化、消化吸收和凝练总结,推出一批适宜江西的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绿色化解决方案,制定发布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水产养殖新产品新技术示范基地,加快推广应用。支持引导有条件的水产养殖主产县(市、区)、大型水产养殖企业率先实现主要水产种类养殖全程机械化,以点带面,力争2025年全省水产养殖业机械化水平达到50%。
3.4 支持规模养殖企业物联化智能化改造,建立标准示范养殖场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智慧渔业建设成为当前水产养殖领域的重要任务。选择一批有实力、有意愿的规模养殖企业,充分运用5G、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实时监测、精准饲喂、智能增氧、自动净化、水质监控、自动气象观测、视频监控等水产养殖信息化装备,组建无线传输网络和自动监控平台,开发便携式移动管理终端,建立生产过程智慧管理系统;改进增氧、饵料投喂、底质改良、水循环设备[8],配套实施养殖池塘、车间和网箱的标准化改造;引导支持水产养殖场和装备生产企业建立机械化信息化融合示范养殖场,推动养殖业机械设备、智能装备与智慧管理系统融合发展。
3.5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合力推动水产养殖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加强与科技、财政、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合力推动水产养殖机械化快速发展。农机部门和渔业部门要密切沟通,加大重大事项协调力度,调动农机和水产技术研发推广、农机鉴定、农机补贴等系统力量,协调推进水产养殖装备发展。支持水产养殖机械化行业学会、协会、农业推广机构建设,发挥中介机构在科研创新、信息交流、宣传培训、标准制定、科技推广、技术指导等方面的作用。通过不定期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9]、设置热线电话、网上实时问答等方式,加大对养殖户在农机购置补贴、装备规范使用、设备保养及常见故障排除等方面进行宣传培训的力度,服务引导水产养殖设施装备行业转型升级,助力水产养殖机械推广应用。制定发布各类水产养殖机械化技术和装备需求目录,主推技术、先进适用装备目录,推动水产养殖机械装备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水产养殖设备生产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落实智慧水产养殖场用水用电用地优惠政策[10]。鼓励各地通过项目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养殖企业、设备生产企业、科研院校、农机推广机构、市场中介等产学研推用联合建立水产养殖装备试验示范基地,共同开展水产养殖机械先进技术试验、成果推广和人才培训,推进江西现代水产养殖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保,陈诗伟,傅雪军,等.江西省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现状与对策[J].江西农业,2019(6):71-73.
[2]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的意见[J].广西农业机械化,2021(2):5-6+10.
[3代涛涛,郭春晶.江西省水产养殖现状及发展趋势[J].江西水利科技,2017,43(4):267-271.
[4]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2020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
[5]仪坤秀.凝心聚力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养殖机械化鉴定与推广工作[J].农机科技推广,2020(10):13-17.
[6]徐皓.我国渔业装备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2005—2006)[J].渔业现代化,2007(4):1-8.
[7]谭静.农机化科技创新思路[J].南方农机,2020,51(12):16.
[8]陈笑冰,梁瑞青,林艳青.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J].中国科技成果,2020(21):37-39.
[9]杨培培,檀学进,刘虎传,等.关于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的几点思考[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1,41(2):52-54.
[10]李晟.罗锡文院士出席广西丘陵农机装备研发及示范工作座谈会[J].广西农业机械化,2021(2):9-10.
文章来源:刘琼,甘茂云,陈慧.江西省水产养殖机械化现状及对策[J].南方农机,2022,53(09):21-23.
分享:
餐厨剩余物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纤维素等有机成分,并且富含油脂和盐分,还含有少量含钙、镁、钾、铁等微量元素的无机盐。目前,国内餐厨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焚烧处理、填埋处理、好氧堆肥处理、厌氧消化处理、加工饲料处理等。焚烧会产生温室气体和烟尘,产生二次污染;
2024-11-16新型稻渔综合种养由传统的稻田养鱼演变与发展而来,其将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通过稻鱼共生,能合理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条件,促进稻谷生长,实现水稻病虫害防治和稻鱼双丰收,发挥“一田多用、粮渔双收、钱粮双增”的效果,有效节约水土资源,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高效的农业经济发展要求。
2024-10-18磷作为海洋生物必需的重要生源要素之一,对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他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沉积物作为磷元素重要的“源”和“汇”,对海洋中磷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多样,不同形态磷的释放能力和生物地球化学反应活性存在差异。
2023-07-20在淡水养殖中,合理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淡水产品质量与产量,可以提升养殖户经济效益,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淡水水产品的营养要求[1]。结合当前我国淡水养殖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积极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能够取得较好效益。因此,本文主要分析淡水养殖过程中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具体应用要点。
2022-05-07当前,我国水产养殖机械化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但水产养殖机械化总体水平还不高,不同的地区、养殖方式、养殖规模、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差异性大,不少环节的技术装备供需矛盾突出、先进技术集成配套不够、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1,2]。加快推进水产养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是推动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提升江西渔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选择。
2022-05-06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是一种底栖且善于爬行的淡水甲壳动物[2]。小龙虾是变温性动物,喜温暖、怕炎热、畏寒冷,生存水温0~37℃,适宜水温18~33℃,最适水温22~30℃。小龙虾一年繁殖1次,繁殖季节一般在8~10月或翌年4~6月。秋冬季或春季繁殖,雌虾抱卵量较少,一般200~300粒。小龙虾生长速度快,从虾苗养至成虾上市,需3~5个月。在黑龙江省6月初放养规格为200只/kg的虾苗,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即可长成25~50 g/只,达到上市规格。
2021-09-08工厂化水产养殖采用的是室内养殖的工业模式,很大的程度上保障了水质的稳定和水产养殖对象的安全。山东沿海地区的工厂化水产养殖在国内发展得比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带头示范作用,但是从一线养殖户反馈的信息和大量调研分析结果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山东沿海地区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针对山东沿海地区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建议:推进流水养殖模式向循环水养殖模式转变,加大对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政策补贴以及不断增强对水产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多措并举,推动工厂化水产养殖
2021-09-03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农业理念已逐渐为大众所熟知,并在农业生产中被推广普及。而“稻鱼轮作”生产方式融合了鱼类养殖和作物种植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代表案例。稻鱼轮作是在稻田内同时进行水稻种植和鱼类养殖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通过鱼类与水稻的互养共生,改善水稻生长环境,促进鱼类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2021-09-02斑点叉尾鮰体型前宽后细,有触须4对,体两侧背部青色或淡灰色,腹部白色或乳白色,幼鱼体侧黑色斑点明显且不规则,成鱼斑点不明显或逐渐消失,体表黏液丰富,光滑无鳞,鳍均为深灰色,尾鳍分叉较深,背部有一脂鳍。文章介绍了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岗乌镇山地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成功经验,包括池塘和水源条件、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常见病害防治、养殖效益,为贵州山地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提供参考。
2021-08-19近年来,由于我国水资源逐渐匮乏,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当中应加大节水节能的应用,来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水产养殖业当中使用节水节能技术,主要是能够不断通过减少水产当中的水用量以及能量的消耗,进而能够不断在养殖业当中形成生态可循环利用的状态。有利于减少环境的污染,同时能够更好地节约水资源,有利于提升水产养殖业当中的经济效益。
2021-06-24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水产养殖
期刊人气:741
主管单位: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
主办单位:江苏省水产学会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4-2091
国内刊号:32-1233/
邮发代号:28-67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698
影响因子:0.77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