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意义

  2022-02-26    41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是该省主要的水稻种植基地,陆稻种植面积达到9.5万hm2,并且实现了自给自足。澜沧县气候主要属南亚热带夏湿冬干山地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十分适合水稻的种植。该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雨季分明。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丰富的热区资源使得当地的水稻、玉米及小麦等经济作物快速生长。

  • 关键词:
  • 农业种植
  • 栽培技术
  • 水稻
  • 水稻种植
  • 绿色高产
  • 加入收藏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通过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全面提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维护良好的水稻生态环境,减少相关污染,并提升水稻种植经济收益,促进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共同发展。


1、勐朗镇水稻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1.1勐朗镇水稻发展现状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是该省主要的水稻种植基地,陆稻种植面积达到9.5万hm2,并且实现了自给自足。澜沧县气候主要属南亚热带夏湿冬干山地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十分适合水稻的种植。该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雨季分明。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丰富的热区资源使得当地的水稻、玉米及小麦等经济作物快速生长。

1.2勐朗镇水稻发展制约因素

1.2.1水稻种植结构有待优化。

在勐朗镇的水稻种植过程中,应当加强其种植结构的优化,开展相关种植的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拓展自身规模,促进当地绿色水稻高产技术良好应用与实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目前当地缺少核心种植企业,大部分企业实力弱,规模小,使得农业行业产业的集中度较低,并会造成大量的产能过剩,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只有创新产业,提升产业的发展规模,才能完成相关水稻种植目标,满足当地的水稻种植根本要求。

1.2.2水稻种植质量有待提升。

在该地区的水稻种植过程中,水稻质量较差,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在实际种植中,农民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不合理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对水稻本身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和影响。同时,一些水稻种植企业管理措施落后,缺少质量意识及竞争意识。同时,一些涉及农业种植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没有加强重视,不能与国际标准接轨。在水稻行业中,表现出种子加工水平低、创新意识不足、缺乏质量监管等不良现象,影响水稻种植的整体效益。在种子加工过程中,虽然选用世界领先优势的杂交水稻技术,但是种子的包装效果不佳,导致严重的质量问题,并造成产量不高、水平良莠不齐。同时,在杂交水稻种植过程中,不能保证水稻质量与产量统一,只能保证其产量满足种植要求,不能保证水稻的质量合格,这也会影响当地水稻生长效果。

1.2.3农业资源紧缺。

在勐朗镇农业发展中,农业资源紧缺问题对水稻种植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与影响。由于当地属于独特的高原气候,需要加大农业种植的用水量,使得水资源已经成为了制约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水源是水稻种植及生长的必要条件,充足的水源能保证水稻良好生长。水资源的缺乏则限制水稻的生长,影响水稻单产和品质,并且产生的水稻“插花”现象日愈严重。

1.2.4农业机械使用效率较低。

在农业种植中,缺少专业的机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农机产品不断推广,并且对于实际的农业种植有积极意义,不仅能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还能提升农业种植产量。对于水稻种植来说更是如此。在水稻种植中,会涉及到多个种植环节,都需要对农机的使用,保证农业生产的效果良好。在实际的种植生产过程中,勐朗镇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效果并不理想,仍然是一大瓶颈。由于云南地区处于高原地带,使得一些大型机械的使用受到地形的限制和影响,造成了部分地区空白,并且当地的机械状态处于初级阶段。当地的农民不了解相关农机的使用方法,并且一些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产生严重的管理问题,影响实际的水稻种植,导致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很难普及应用。


2、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意义


2.1提升当地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实施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效果,能有效提升我国水稻种植技术。我国各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断发展与努力,使得水稻种植技术不断提升与改善,并且我国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处于领先的状态。同时,由于我国是水稻种植最早的国家,拥有着高素质的科研单位,并且在杂交水稻技术的研发中取得显著的成绩与效果,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水稻品种,对国家的农业事业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这样的效果在绿色水稻栽培技术中可以得到良好体现,绿色水稻栽培技术体现出水稻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在此过程中,也能将我国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发扬光大,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影响力,并展示出我国水稻育种和水稻栽培方面的科研力量。

2.2改善当地水稻种植环境

绿色水稻栽培技术能改善水稻种植环境。在传统的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源,保证水稻良好的生长趋势,维持水稻良好的生长状态。但是,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会受到地域的影响,在水资源供给中产生较大的差异性。在我国南方地区,有着优越的水资源条件,并且能满足多种作物的种植,保证水稻的生长状态良好。在勐朗镇的水稻种植中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并且当地的地理资源较为突出,十分适合水稻的种植,可以不断提升水稻种植效果,提升当地水稻种植效益。

2.3促进水稻增产增收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实施能促进水稻增产增收,提升水稻的经济收益。当前绿色水稻种植技术于传统的水稻栽培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绿色水稻种植技术体现出更加高效与高产的效果,并且在实际的栽培和种植过程中,围绕着绿色生态安全的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能良好完善生物群落体系,减少相关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在此种种植理念中,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化学肥料的使用量,维持肥料的合理使用量。

2.4促进机械化种植

绿色高产种植技术还能促进农用机械的使用效率,提升农机推广效果。为了提升当前水稻种植效果与效率,应当加强农机的使用效率,保证绿色高产技术的效果良好。在传统的水稻种植过程中,人们对农机的使用效率较低,并且农民缺少相关种植经验,使得实际的种植工作会消耗较大的人力资源,对于水稻种植效率产生明显的限制作用。农民对于水稻的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都缺少专业的知识及经验,不利于水稻的持续发展。在水稻绿色高产种植技术中,提升农民的专业性,并帮助农民意识到机械使用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农民机械使用效率,进而为实现水稻种植模式的转型打下基础。


3、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1科学选种

良好的水稻品种具有增收的能力,并且一些水稻品种具有良好的抗性。近些年,云南省内推广应用较好的杂交水稻品种主要有宜香3003、宜香4245、宜香305、两优2161、两优6等。在这些水稻品种中,不仅具有良好的抗病性,还具有良好的生产力,显著优于传统的水稻品种。在进行选种工作时,可以选取其中的两种作为主栽品种,并搭配其余两种水稻品种,防止水稻品种过于单一,并且产生一定的无序性。另外,在选种中除了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还应当选择生产力较强的品种,保证发芽率要求达到95%以上,并提升品种的纯度,保证其纯度在98%以上。在选种之后,应当对种子进行正确处理,保证在实际的育苗播种前一周,将种子晾晒3d,使得种子中的水分充分晒干,利用阳光直射杀灭种子表面的致病源。为了保证种子不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用饱和食盐水对其处理,将一些瘪粒和病害种子筛选出来,并将选好的种子放置在50℃的温水中浸泡0.5h,保证水温降到室温状态后停止搅拌。最后,应当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催芽,其具体过程是将浸泡好的种子放进催芽室进行催芽,等到超过70%的种子露白,则表明种子处理良好,并能进行接下来的播种育苗工作[1]。

3.2正确育苗

育苗环节是水稻种植中的重要环节,对水稻种植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水稻实现高产稳产绿色安全的前提则是科学育苗。因此,应当提升育苗环节的准确性及科学性。在秧苗培育过程中应该注重苗床的建设,并将苗床及苗床土良好选择,对其进行彻底的消毒,并保证育苗床的环境状态良好,构建高标准的育苗床。在对种子正确处理之后,则积极开展相关育苗工作,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并保证播种均匀,做到足墒播种,保证水稻后续生长的效果。同时,保证种子施撒的合理密度,并确保种子用量合理。通常情况下,种子用量标准为2kg/667m2,在播种工作之后,在种子的上方覆盖一层土,并保证覆盖土具有抗菌杀虫的能力,并能起到抗菌杀虫的目的,有效避免苗期病害的发生。此时,需要相关育苗人员具备专业的种植知识及育苗经验,保证苗床温度、湿度适宜。在整个育苗期间都要进行相关苗床环境的管理,并做好出苗以后的通风降温工作,将炼苗工作顺利完成。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加强田间浇灌量的控制,保证实际的浇灌量合理,并能加速秧苗根系的生长发育,保证出全苗,培育出壮苗[2]。

3.3合理移栽

苗床移栽是水稻种植的关键一步,并且影响着绿色高产种植技术的实施效果。在此过程中,应当保证科学移裁的技术的实施,在实际的水稻移栽之前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该地区的耕作质量有效提高。同时,在水稻种植之前,应当先进行一次灌溉,在田间灌溉一层薄水,并使得苗床具有一定的水分,使其沉淀一夜再进行相关移栽幼苗工作。同时,在水稻移栽的期间,应当严格按照精量水稻裁培技术要求确定定植密度和栽培量,确保水稻秧苗科学培植。同时,还应当保证载苗的深度适宜,一般情况下,栽插深度控制在2cm左右,并且能确保插秧之后秧苗不倒。在低海拔地区,应当保证载苗量适宜,并且控制在1万丛/667m2,保证每丛栽植一棵秧苗。而不同的地区还有不同的海拔,并且对于不同的海拔,在种植密度上也体现出较大的差异。对于中海拔地区来说,应当保证控制在2万丛/667m2,并且保证每丛栽植一棵秧苗。而对于高海拔地区来说,应当将保苗量控制在2.0万丛/667m2~3.3万丛/667m2,并保证每丛栽植幼苗两棵。种植人员应当明确其种植流程,结合季节及时间的变化,将各项工作良好安排,保证水稻种植顺利。在秧苗栽插结束之后,应该做好田间的巡视检查工作,观察秧苗的生长状态及效果。在发现秧苗吐水之后,则可进行下一项工作,此种现象说明秧菌已经成活。若秧苗没有产生此现象,表示秧苗没有成活,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及时补种工作,并保证田间秧苗生长一致[3]。


4、水稻绿色高产栽培管理要点


4.1水肥管理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涉及到农药化肥的使用,在满足水稻生长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使得水稻本身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对土壤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不利于水稻种植的持续发展。在新时期的水稻种植过程中,开展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使得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良好改善,在保证水稻本身品质的基础上,优化水稻种植环境。在完成一系列水稻种植工作之后,应当开展水稻绿色高产栽培管理。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明确田间管理工作要点。其中,水肥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注重水稻的生长阶段,在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应当加强水肥管理,提升浇灌量,要采用浅水灌溉的方案,并保证稻田的水位高度控制在两米至三米之间,保证稻苗快速生长,并保证稻苗接收到充分的水源,为其提供充足的生长条件。通常情况下,当水稻接穗时,产生的有效稻穗数量达到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并能确定水稻长势良好。此时,应当对稻田进行排水晒田处理,使得稻穗有效生长,并能减少无效穗大量生长的情况。同时,种植人员应当在合理的时间进行追肥,通常在水稻返青后,施用尿素为水稻进行追肥,并保证化肥的施加量合理,保证田间水位高度的稳定,结合水稻实际生长状况,进行相关水肥控制[4]。

4.2病虫害防治

在水稻的生长期间应当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并且应当结合绿色高产理念,减少相关农药的使用量。针对稻瘟病可以利用80%的稻瘟灵,并保证使用剂量及频率适宜。而针对水稻生长期间常见的稻纵卷叶螟与二化螟,可以选择合理浓度的双重沙进行喷雾防治。在田间出现病虫害时,应当选择良好的治理手段,坚持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并且保证对农田的环境干扰较小,使得水稻的产量及品质更加优质,并将水稻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对农业发展有积极意义,可以展现出我国水稻种植技术,改善水稻种植环境,并促进水稻增产增收且提升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在云南勐朗镇实际的水稻种植过程中,应当加强选种工作,并对种子进行合理处理,进行良好的育苗工作,并顺利移栽。种植人员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水稻生长状态的观察,并注重田间管理,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水肥管理及田间病虫害的处理,全面提升水稻的种植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红萍,张有花.绿色无公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20,38(19):35-36.

[2]顾存秀.绿色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热带农业工程,2020,44(2):1-3.

[3]汪雨萍,谢芳腾.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J].种子科技,2019,37(16):48-49.

[4]潘龙岭.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J].广东蚕业,2021,55(11):67-68.


文章来源:秦晓红.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探析[J].农家参谋,2022,(04):61-6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江苏农业学报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学报

期刊人气:371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0-4440

国内刊号:32-1213/S

邮发代号:28-113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