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观察认知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2020-05-06    41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1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认知护理,出院后随访10~12个月,比较两组SAS、SDS评分及随访末期时的治疗依从性、再次入院率。结果:随访末期时,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治疗依从性为84.4%,显著高对照组的61.0%(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次入院率为18.6%,对照组为37.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可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不良情绪、减少疾病复发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抑郁
  • 治疗依从性
  • 焦虑
  • 神经内科
  • 认知护理
  • 高血压性脑出血
  • 加入收藏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该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致残率和死亡率高[1],是临床治疗难度较高的一种疾病。目前,手术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手段,为了改善预后效果并避免疾病复发,术后患者需遵医嘱用药,严格控制血压水平。但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年龄偏高、对疾病认知十分匮乏,导致遵医行为不佳,治疗依从性较低,从而影响术后康复进展,甚至引起复发[2]。为了探索有效提高该类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护理手段,近年本院采用认知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收治于2017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21例,年龄49~76(61.2±5.8)岁;出血位置:基底节区出血25例、丘脑出血17例、脑叶出血10例、脑干出血7例。观察组男39例、女20例,年龄51~78(61.8±5.5)岁;出血位置:基底节区出血26例、丘脑出血18例、脑叶出血9例、脑干出血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位置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相关伦理要求,在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实施。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经临床明确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且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符合相关手术指征[3];(2)意识清楚,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3)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协议;(4)具备正常的理解能力、沟通能力。

1.2.2 排除标准

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及有精神病史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详细讲解高血压及脑出血疾病知识,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发病原因、机制、危险因素等;用药指导: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不可自行加药、减药、停药、换药等,告知药物作用机制及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其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饮食指导:清淡饮食,少量多餐,保证营养,避免吸烟饮酒及刺激性食物;心理干预: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顾虑;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对存在明显焦虑、抑郁者进行心理疏导,舒缓患者情绪。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1)认知水平评估。加强与患者沟通,详细为其讲解疾病知识的同时,全面掌握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态度和认知水平,了解其认知错误及缺陷,并给予纠正;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情绪、思维方式等,为其做心理疏导和情绪安抚,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2)新认知构建。为患者详细讲解正确的疾病认知观念、生活习惯、治疗原则等,强调正确认知及行为对促进患者疾病恢复的益处,指导患者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并不断练习,逐渐形成新思维、新认知;鼓励患者提出问题,耐心解答并给予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认知;为患者制作服药记录表,指导患者自行记录每日服药情况,如服药时间、服药剂量,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形成并强化认知行为。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行为,并通过布置认知家庭作业、服药记录、自我评价等方式强化患者的认知改变,并鼓励患者主动与人分享自己的认知改变,进一步强化其认知行为;对存在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者,持续为其做心理疏导,并通过放松疗法、社交训练等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面对困难的承受力;及时发现患者信念动摇、放纵自我等苗头,给予纠正并引导至正常行为模式上,促进患者形成良好、正确的行为模式。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随访10~12个月,随访末期进行治疗依从性及再入院情况的评估和统计。(1)治疗依从性:采用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4],内容包括:(1)是否有遵医嘱用药的信心;(2)有无忘记服药经历;(3)症状改善后有无自行减药行为;(4)在无症状后有无自行停药行为;(5)是否认为长期服药有必要性;每项内容分别赋分1~3分,总分1~15分,总分12分及以上者判定为依从,12分以下者为不依从。(2)不良情绪:干预前(入院时)后(出院时)采用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情绪[5],量表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越严重。(3)再次入院情况:统计随访期间再次入院情况。

1.5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无序计数资料两组构成比和百分率比较,以频数(f)、构成比(P)表示,采用Pearsonχ2检验;均由SPSS20.0进行统计。α=0.05。


2、结果


2.1 治疗依从性

随访末期时,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12.4±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3±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治疗依从性为84.4%,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f,P)

2.2 不良情绪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状态比较

2.3 再次入院情况

至随访末期时,观察组再次入院11例(18.6%),对照组22例(37.3%),观察组再次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P=0.024)。


3、讨论


作为高血压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高血压性脑出血可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6]。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生与患者以往遵医行为较差密切相关,遵医行为差则得不到科学、有效的血压控制治疗,从而导致病情不断进展而引起脑出血[7-8]。因此,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的同时改善其遵医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者随访10~12月内的再次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认知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分析过往资料发现,高血压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其发病除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外,不良生活习惯、自我约束能力差等均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9]。高血压一旦发病,则需终身服药控制血压,以免引起相关并发症。然而,多数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并不乐观,常常存在有症状就服药、症状缓解或消失就停药、自主加药、减药等错误行为,而这些错误行为的主要原因即认知错误[10]。鉴于此,本院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在评估其认知水平、找出认知误区的前提下进行认知行为重建和强化,旨在消除患者的错误认知、改变患者的旧有观念,并帮助其形成正确认知及行为,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研究中发现,多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自身疾病了解较少,甚至对医护人员通常强调的一些疾病常识,如有无必要每日服药、有无必要每日测量血压等均表示不太了解或不太重视这些或做不好这些事,因此给予该类患者全面的认知护理十分必要也非常迫切。在本研究中,认知护理实施时特别注重对患者认知水平的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制定认知干预方案,从疾病知识、常识问题、观念误区、错误行为等各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干预,以纠正其错误认知和观念,形成正确认知和行为,从而从根本上影响患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并改善其心理状态。有研究结果显示[11],认知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十分必要,通过对患者认知和心理状态的改变,可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应对应激事件的能力,避免治疗依从性不高或情绪波动过大引起的血压升高,从而降低复发率,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认知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可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其不良情绪、减少疾病复发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邹燕萍,薄利雪.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7,(17):153-154.

[2]饶桂珍.认知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3):164-166.

[3]高雪茹,李博文,张西峰,等.早期高压氧结合康复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7):8-9.

[4]孙永延.音乐疗法联合认知心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5(2):237-239.

[5]李蓝.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18(81):276-278.

[6]王翠娥,杨佩凤.认知行为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582-2583.

[7]林翠云.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22):12-13.

[8]孙永延.音乐疗法联合认知心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5(2):237-239.

[9]蓝芬.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10(1):75-77.

[10]郁丽媛,蒋葵.我国高血压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7,26(4):17-20.

[11]蔡庆华.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3):192-194.


朱珠.探讨认知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10):65-6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期刊名称: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257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8925

国内刊号:11-5354/R

邮发代号:46-251

创刊时间:200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