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偏头痛采用乙酰天麻素片与氟桂利嗪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偏头痛患者116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A(乙酰天麻素片组)组、B(氟桂利嗪胶囊组)组和C(乙酰天麻素片和氟桂利嗪胶囊)组,A组给予乙酰天麻素片口服治疗,B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C组给予乙酰天麻素片和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口服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头痛缓解情况和治疗后4周、8周疗效及治疗48小时内需加用其他止痛药情况。结果:共入组患者116例,最终完成观察113例,C组患者治疗4周的有效率显著高于A、B组(P<0.05);C组患者治疗8周的有效率显著高于A、B组(P<0.05)。三组均未发现严重副作用,且部分有失眠症状患者睡眠改善。A组加用其他止痛药的比例为13.2%,B组为18.9%,C组为5.3%,C组加用其他止痛药的比例低于A组、B组(P<0.05)。结论:偏头痛采用乙酰天麻素片与氟桂利嗪胶囊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氟桂利嗪和单独使用乙酰天麻素片;48小时内是否加用其他止痛药物在三组之间无差别。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有先兆的偏头痛和无先兆的偏头痛。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常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临床治疗效果不一[1]。研究表明,偏头痛与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存在相关性,因而,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药物,如氟桂利嗪对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有一定疗效,报道较多[2]。乙酰天麻素片具有镇静、安眠、止痛和有效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用于治疗偏头痛亦有一定疗效[3]。本研究观察乙酰天麻素片与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获得很好疗效,现做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符合2013年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版(ICHD-3)偏头痛诊断标准的偏头痛患者,并符合以下4种标准:(1)年龄18~60岁;(2)病程时间>6个月,每月平均发病次数>2次;(3)颅脑CT或核磁共振检查无头痛相关异常病灶;(4)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乙酰天麻素成分及氟桂利嗪的过敏患者;(2)严重肝功能障碍或严重肾功能不全;(3)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精神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4)依从性差、不能按要求完成试验的患者。符合上述入排标准的患者共计入组患者116例,1例因不遵医嘱剔除出组,2例因不能定期随访剔除出组,按照就诊顺序分为A组38例、B组37例和C组38例,A组中男13例、女25例,年龄18~59(34.0±3.5)岁,病程2~25(10.3±2.0)年,无先兆偏头痛30例,有先兆偏头痛8例;B组中男13例、女24例,年龄18~59(33.8±4.0)岁,病程2~24(10.2±2.4)年,无先兆偏头痛30例,有先兆偏头痛7例;C组中男13例、女25例,年龄18~59(34.2±3.2)岁,病程3~25(10.2±2.5)年,无先兆偏头痛28例,有先兆偏头痛10例。经分析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案
三组患者在观察研究期间均停用其他治疗药物,A组给予乙酰天麻素片(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3048)口服治疗,乙酰天麻素片药物主要成分为每片含乙酰天麻素50毫克,用法为3次/天,每次100mg,口服;B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商品名为西比灵,国药准字H35020707)口服治疗,氟桂利嗪胶囊5mg/粒,每晚睡前5mg,口服;C组给予乙酰天麻素片和氟桂利嗪联合口服治疗,两种药品及用法用量分别同A组和B组。三组患者中如果在头痛发作期,头痛持续48小时以上止痛效果不好时均允许加用布洛芬等临时止痛药;三组均连续用药治疗4周,观察各组偏头痛患者开始治疗48小时、治疗后4周和8周的疗效及偏头痛再发情况。
1.3观察指标
治疗时、治疗后48小时、4周和8周对头痛程度、头痛连续时间及症状表现进行评分,根据评分评判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后无发作性偏头痛症状,且停药1个月不发病视为临床治愈,疗程结束后积分减少程度>50%视为显效,疗程结束后积分减少程度介于21%~49%视为有效,疗程结束后积分减少程度<20%视为无效,统计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记录头痛发作期需加用其他临时止痛药的患者数。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20.0分析处理,计量数据以表示,用t检验,组间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分析,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治疗4周临床疗效
C组临床总有效率89.50%,A组65.80%,B组为59.50%,C组患者治疗4周的有效率显著高于A、B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三组患者治疗4周疗效比较[n(%)]
2.2三组患者治疗8周的临床疗效
C组临床总有效率92.10%,A组73.70%,B组为70.30%,C组患者治疗8周的有效率显著高于A、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三组患者治疗8周疗效比较
2.3三组患者治疗48小时需加用其他止痛药情况比较
A组加用其他止痛药的比例为13.2%,B组为18.9%,C组为5.3%,C组加用其他止痛药的比例低于A组、B组(P>0.05),见表3。
表3三组患者治疗48小时需加用其他止痛药情况比较[n(%)]
2.4不良反应比较
三组均未发现严重副作用,且部分有失眠症状患者睡眠改善。
3、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疾病,为临床极其常见的慢性发作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有血管学说、神经学说等,国内外学者普遍接受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学说,由于遗传、内分泌、环境多种因素导致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致使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超载,导致血小板凝集,而组胺、缓激肽、降钙素等神经肽类物质又会扩张血管,从而出现搏动样头痛,并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强,引起脑动脉无菌性炎症,最终颅内血管扩张与无菌性炎症共同导致偏头痛的发作。近些年来研究结果表明[4-5],在发作期的偏头痛患者药物依赖程度呈增加趋势,这也是导致诱发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发生的根本原因,除加重了原本的头痛症状外,也将病因变的越来越复杂。
乙酰天麻素片系对天麻素添加四个乙酰基(脂溶性增强,更易通过血脑屏障)化学合成的西药,不仅能加强脑部血液流量,还能有效缓解脑部血管痉挛,有助于促进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间的平衡失调尽快回复平衡,可起到镇静、安眠、减少疼痛等作用,在治疗头晕、头痛方面有一定疗效。本研究A组结果提示乙酰天麻素片治疗偏头痛有一定效果,较B组氟桂利嗪胶囊疗效好,但两组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可能例数还少,尚需进一步扩大病例数研究。
本研究观察C组为乙酰天麻素片与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应用治疗偏头痛,较A组单用乙酰天麻素片和B组单用氟桂利嗪胶囊的疗效好,治疗4周和8周疗效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C组偏头痛发作时需临时加用其他止痛药和A组、B组对比有减少,但尚未达统计学差异;C组在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的同时并不增加副作用的发生,表明乙酰天麻素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能起到协同起效作用,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月战,徐峰.偏头痛共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3):360-364.
[2]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头面痛学组.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10):721-726.
[3]郭驹,马晓俞,于朝霞,等.养血清脑颗粒、天麻素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60例[J].中国药业,2014,23(6):70-71.
[4]朱秋汶,谭戈.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5):957-961.
[5]郑振扬,向月.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价及其影响因素[J].新医学,2019,50(1):49-52.
朱迎慧,潘双杰,何远宏.乙酰天麻素片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研究,2020,28(04):73-74.
分享:
在控制细菌感染、防治传染病的过程中,抗菌药物做出重要贡献,挽救了数千万感染病人的生命,然而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甚至滥用助力了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MDRO)的产生和蔓延。多重耐药菌是一种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微生物,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控制不当极易引起医院感染。
2025-04-05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女 性 发 病 率 较 高,约 为 15% ~17%。 据 调查显示,偏头疼和右向左分流有关,而卵圆孔未闭是导致右向左分流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偏头疼程度较轻患者,临床多采用药物干预治疗,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头痛等临床症状,但其用药较为单一,长期服用药物后,患者会出现耐药性或耐受性。
2025-03-2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疾病[1⁃3]。其中,进展性卒中(progressivestroke,PS)占急性脑缺血性疾病的26%~43%,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亚型[4]。
2025-03-20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1 ( s upero xi de di s mut as e 1 ,S OD l ) 基因 突变 , 如 S OD 1- G9 3 A 突变 , 是家族性肌萎 缩 侧 索 硬 化 症 ( amyo t rophi c l at e ral s cl eros i s , ALS )的 常 见 原 因 之一。 携 带 S OD 1- G9 3 A 突 变 的 小 鼠 产生 和 ALS 患 者相 同 的 肌 肉 萎缩无力 等临 床症状及神经兀坏死 等病理改 变。
2025-03-20相 关 统 计 学 研 究 表 明 l 〇 % ̄1 5 % 的 帕 金 森 病( Parki ns on’s d i s e as e , PD ) 患者均具有家族遗传史 [1],这 提 示 了 解 PD 基 因 多 样 性 可 能 为 该 病震 颤 症 状和 认 知 功 能 的 诊 治 提供 重 要 线 索 和 帮 助 。 脑 源 性神 经 营 养 因 子 ( brai n-d eriv e d ne urot roph i c fac t or ,广 泛存在 于 人体 中 枢神 经 系 统 中 , 具
2025-03-19调查显示,在国外的ICU环境中身体约束的使用率为23.0%~48.4%[5‐6],而在我国的ICU中身体约束的使用率却高达56.00%~61.32%[7]。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Briggs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在2013年7月公布的身体约束原则中也指出尽可能寻找约束替代方法,尽量不使用约束[8‐9]。
2025-03-18噪声来自于周围发声物体的不规则振动,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不和谐声音,不可避免很难消除。噪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10%的人口受到噪声污染,约6亿工人暴露在有害水平的噪声中。在中国 ( 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超过1000万工人暴露在有害噪声中。
2025-02-11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包括发作性头痛和前庭症状,如眩晕、视觉幻觉等,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伴随的情绪障碍,如焦虑和抑郁,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痛苦。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缓解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2025-02-08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而缺血性脑卒中占有其较大比例,能造成脑部神经元不可逆转的损伤。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的脑血管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自噬、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和细胞坏死等生理过程在脑神经元损伤中起关键作用。
2025-02-08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以脑血管破裂或阻塞为典型特征的急性脑损伤,约50%~75%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上肢运动功能,相较于下肢运动功能更难恢复,且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运动想象疗法作为一种先进的康复训练方法,在脑卒中等疾病的康复训练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训练效果良好。
2025-01-17人气:16616
人气:15969
人气:15537
人气:15258
人气:1476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人气:2985
主管单位: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华北地区三省二市神经病学学会协作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351X
国内刊号:13-1191/R
邮发代号:18-231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320
影响因子:0.850
影响因子:0.647
影响因子:0.82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