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雷竹成林的保护措施

  2021-08-20    37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雷竹成林的抚育管理1.1劈山。成材的雷竹林,如林内生有杂草灌木,不仅使林地水分和肥分被争夺,使地力减退,也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所以必须把杂草灌木砍除干净,留置地下,任其腐烂,作为肥料,这项工作叫做劈山。一般每年最好能进行1~2次劈山。第1次在冬末春初,结合砍竹时进行。第2次在小满之后,新竹长成和新鞭即将开始发育时进行。1.2松土。可在出笋成竹后的夏季和冬季进行。

  • 关键词:
  • 开垦整地
  • 清除杂草
  • 管理与保护
  • 雷竹林
  • 加入收藏

1、雷竹成林的抚育管理


1.1劈山。

成材的雷竹林,如林内生有杂草灌木,不仅使林地水分和肥分被争夺,使地力减退,也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所以必须把杂草灌木砍除干净,留置地下,任其腐烂,作为肥料,这项工作叫做劈山。一般每年最好能进行1~2次劈山。第1次在冬末春初,结合砍竹时进行。第2次在小满之后,新竹长成和新鞭即将开始发育时进行。

1.2松土。

可在出笋成竹后的夏季和冬季进行,一般松土深度为10~20 cm,林中无竹空隙地宜深,以利诱鞭,凹凸的地方应加以平整,在竹秆根际周围30 cm范围内,只能除草,不宜松土,以免挖伤根蔸。松土一般每隔3~5年进行1次。同时,还可以利用雷竹竹鞭具有向疏松肥沃土壤伸延的特性,在竹林的边缘清除杂草灌木,进行全面开垦整地。

1.3清除老竹鞭和根蔸。

雷竹林长到一定的年限,林内会残留一部分已失去繁殖能力,又难腐烂的老竹鞭和根蔸,严重地影响了新鞭的延伸和雷竹林的更新,所以,到一定的时间,必须结合劈山松土加以挖除。

1.4填沟排积水。

雷竹地下竹鞭遇低洼积水和水沟,则会烂鞭和停止延伸,有的甚至造成部分竹株的死亡。因此,必须注意做好填沟排积水工作。

1.5施肥。

雷竹生长快,轮伐期短,采伐强度大,有的地方还逐年挖掘竹笋,地力消耗很大,有条件的地方,应提倡施肥。肥料以堆肥、厩肥和压青为主。施肥的时间原则上一年四季都可,比较理想的时间是发新笋前和新竹长成后。施肥的方法可以撒铺在林地,然后再盖土4~6 cm,以防止肥分流失,提高肥效。也可以按水平带每隔1 m沟施,然后回土盖上。施肥量可按具体情况决定,一般坡上或密林少施,土层薄处多施,土层厚处少施。


2、雷竹成林的保护


2.1保护新笋,清除退笋。

在雷竹林出笋季节,严禁放牧,以免牲畜踩踏,同时还要注意防止野兔、野鼠和野猪食害竹笋。由于土壤肥力不足,病虫害的危害和气候不良等的影响,有部分新笋生长到一定的高度(0.1~1 m)便停止,不能长成新竹,这种笋叫做“退笋”,也有的叫做“黄笋”。“退笋”在早晨笋尖干枯没有露珠,笋箨暗无光泽,肩毛萎缩,应立即连蔸挖掉,群众叫打“退笋”,挖后用土填满空坑,防止积水烂鞭。挖“退笋”要及时,否则不但失去“退笋”的收入,还会引起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另外,生长细弱和遭病虫害的竹笋,也应立即挖去。在雷竹竹鞭生长旺盛的夏秋季节,有部分地区喜欢挖掘鞭笋(鞭鞘)食用,对竹林破坏极大,因为鞭笋是竹鞭的尖端,竹鞭的伸延全靠其尖端发育生长,若挖掘鞭笋,不仅直接妨碍新鞭蔓延,而且会使下年发笋少,成竹质量也差,所以,要严禁挖鞭笋。根据各地的试验观察证明,冬笋是可以成竹的。因为雷竹鞭上的侧芽在秋季就开始分化发育,膨大成笋(秋笋),冬季竹笋(冬笋)因温度低而生长慢,翌年春天随着温度升高,竹笋(春笋)出土生长,形成新竹。因此,冬笋是春笋的前身,而春笋是冬笋的继续,这是雷竹生长发育一个阶段,所以,挖掘雷竹冬笋会直接影响来年春笋和新竹的产量。

2.2防止风折和雪压。

防止风折和雪压,主要在造林前,在规划选择林地时,加以周密考虑,不要种在高寒积雪和风头大的地方。对于现已成林的雷竹林,在可能遇到风、雪威胁的地方,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当年的秋季,用长柄刀削(钩)去新竹的竹梢,称为钩梢。钩梢的强度根据竹林生长的情况而定,密而高大的竹林可多钩些,稀而矮小的竹林应少钩些,一般最好不超过竹冠总长度的1/3,每株雷竹留枝应不少于15~20盘枝。近年来,一种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工效高而成本低的摇梢法比较流行。他们的做法是在竹笋生长到基本定型,开始抽枝,枝盘散开3~5盘时进行,因这时笋梢其他各节还被竹壳包裹,机械组织还比较幼嫩,在这时开始摇,一般可保存15~20盘枝。具体的摇法是:用手抓住笋竹胸高处,用力由轻到重利用自然弹力向后拉,再加力加速向前一推,梢头即断。在操作中要注意,不要抓住笋竹前后左右乱摇,以免暗伤枝盘,其次在摇梢时要注意安全,以免断梢砸伤头部。

2.3防治病虫害。

作好病虫害的防治是雷竹成林管理中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也是保证雷竹速生丰产的关键环节。历年来各地雷竹生产中受病虫危害损失很大,轻者导致竹林生长衰弱,重者则整株死亡。雷竹主要病虫害有丛枝病、枯梢病、笋蛀虫、笋蝇、竹象虫、竹蝗等,防治时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体,正确运用栽培管理措施,以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文章来源:高江波.雷竹成林的抚育管理与保护[J].现代农村科技,2021(09):4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森林与环境学报

期刊名称:森林与环境学报

期刊人气:98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中国林学会

主办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出版地方:福建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2096-0018

国内刊号:35-1327/S

邮发代号:34-62

创刊时间:196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