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雷竹成林的抚育管理1.1劈山。成材的雷竹林,如林内生有杂草灌木,不仅使林地水分和肥分被争夺,使地力减退,也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所以必须把杂草灌木砍除干净,留置地下,任其腐烂,作为肥料,这项工作叫做劈山。一般每年最好能进行1~2次劈山。第1次在冬末春初,结合砍竹时进行。第2次在小满之后,新竹长成和新鞭即将开始发育时进行。1.2松土。可在出笋成竹后的夏季和冬季进行。
1、雷竹成林的抚育管理
1.1劈山。
成材的雷竹林,如林内生有杂草灌木,不仅使林地水分和肥分被争夺,使地力减退,也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所以必须把杂草灌木砍除干净,留置地下,任其腐烂,作为肥料,这项工作叫做劈山。一般每年最好能进行1~2次劈山。第1次在冬末春初,结合砍竹时进行。第2次在小满之后,新竹长成和新鞭即将开始发育时进行。
1.2松土。
可在出笋成竹后的夏季和冬季进行,一般松土深度为10~20 cm,林中无竹空隙地宜深,以利诱鞭,凹凸的地方应加以平整,在竹秆根际周围30 cm范围内,只能除草,不宜松土,以免挖伤根蔸。松土一般每隔3~5年进行1次。同时,还可以利用雷竹竹鞭具有向疏松肥沃土壤伸延的特性,在竹林的边缘清除杂草灌木,进行全面开垦整地。
1.3清除老竹鞭和根蔸。
雷竹林长到一定的年限,林内会残留一部分已失去繁殖能力,又难腐烂的老竹鞭和根蔸,严重地影响了新鞭的延伸和雷竹林的更新,所以,到一定的时间,必须结合劈山松土加以挖除。
1.4填沟排积水。
雷竹地下竹鞭遇低洼积水和水沟,则会烂鞭和停止延伸,有的甚至造成部分竹株的死亡。因此,必须注意做好填沟排积水工作。
1.5施肥。
雷竹生长快,轮伐期短,采伐强度大,有的地方还逐年挖掘竹笋,地力消耗很大,有条件的地方,应提倡施肥。肥料以堆肥、厩肥和压青为主。施肥的时间原则上一年四季都可,比较理想的时间是发新笋前和新竹长成后。施肥的方法可以撒铺在林地,然后再盖土4~6 cm,以防止肥分流失,提高肥效。也可以按水平带每隔1 m沟施,然后回土盖上。施肥量可按具体情况决定,一般坡上或密林少施,土层薄处多施,土层厚处少施。
2、雷竹成林的保护
2.1保护新笋,清除退笋。
在雷竹林出笋季节,严禁放牧,以免牲畜踩踏,同时还要注意防止野兔、野鼠和野猪食害竹笋。由于土壤肥力不足,病虫害的危害和气候不良等的影响,有部分新笋生长到一定的高度(0.1~1 m)便停止,不能长成新竹,这种笋叫做“退笋”,也有的叫做“黄笋”。“退笋”在早晨笋尖干枯没有露珠,笋箨暗无光泽,肩毛萎缩,应立即连蔸挖掉,群众叫打“退笋”,挖后用土填满空坑,防止积水烂鞭。挖“退笋”要及时,否则不但失去“退笋”的收入,还会引起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另外,生长细弱和遭病虫害的竹笋,也应立即挖去。在雷竹竹鞭生长旺盛的夏秋季节,有部分地区喜欢挖掘鞭笋(鞭鞘)食用,对竹林破坏极大,因为鞭笋是竹鞭的尖端,竹鞭的伸延全靠其尖端发育生长,若挖掘鞭笋,不仅直接妨碍新鞭蔓延,而且会使下年发笋少,成竹质量也差,所以,要严禁挖鞭笋。根据各地的试验观察证明,冬笋是可以成竹的。因为雷竹鞭上的侧芽在秋季就开始分化发育,膨大成笋(秋笋),冬季竹笋(冬笋)因温度低而生长慢,翌年春天随着温度升高,竹笋(春笋)出土生长,形成新竹。因此,冬笋是春笋的前身,而春笋是冬笋的继续,这是雷竹生长发育一个阶段,所以,挖掘雷竹冬笋会直接影响来年春笋和新竹的产量。
2.2防止风折和雪压。
防止风折和雪压,主要在造林前,在规划选择林地时,加以周密考虑,不要种在高寒积雪和风头大的地方。对于现已成林的雷竹林,在可能遇到风、雪威胁的地方,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当年的秋季,用长柄刀削(钩)去新竹的竹梢,称为钩梢。钩梢的强度根据竹林生长的情况而定,密而高大的竹林可多钩些,稀而矮小的竹林应少钩些,一般最好不超过竹冠总长度的1/3,每株雷竹留枝应不少于15~20盘枝。近年来,一种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工效高而成本低的摇梢法比较流行。他们的做法是在竹笋生长到基本定型,开始抽枝,枝盘散开3~5盘时进行,因这时笋梢其他各节还被竹壳包裹,机械组织还比较幼嫩,在这时开始摇,一般可保存15~20盘枝。具体的摇法是:用手抓住笋竹胸高处,用力由轻到重利用自然弹力向后拉,再加力加速向前一推,梢头即断。在操作中要注意,不要抓住笋竹前后左右乱摇,以免暗伤枝盘,其次在摇梢时要注意安全,以免断梢砸伤头部。
2.3防治病虫害。
作好病虫害的防治是雷竹成林管理中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也是保证雷竹速生丰产的关键环节。历年来各地雷竹生产中受病虫危害损失很大,轻者导致竹林生长衰弱,重者则整株死亡。雷竹主要病虫害有丛枝病、枯梢病、笋蛀虫、笋蝇、竹象虫、竹蝗等,防治时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体,正确运用栽培管理措施,以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分享: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会议及场合上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舟曲县位于甘肃南部,素有“陇上桃花源”“藏乡江南”之称,全县林地面积12.2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1.62%,天然林活立木蓄积量1700万立方米,是全省优良的天然用材林分布区之一。
2022-02-24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是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野生笃斯越桔与藓类沼泽湿地及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本文通过对其自然属性和生态价值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分析,认定其符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评估标准。根据评价结果和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建议,为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依据。
2021-09-16林业资源作为生态屏障,对国民经济发展及人们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林业资源适当开发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人们应当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对此,本文对泰安市林业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泰安市林业资源保护及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措施,为人们营造舒适及健康的生存环境奠定基础。
2021-09-08文章以六合方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守护下的森林公园规划进行研究,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在此背景下,如何合理协调森林公园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园林设计师面临的最新挑战。希望通过本次方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具体实践,结合对生态保护红线作用及功能的认知,从森林公园的红线划定、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森林环境容量以及各资源系统的协调等方面着手,研究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守护下的森林公园规划的相关方法、原则与基本模式;科学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方案,加强森林公园经营,实现森林可持续发
2021-08-24湖南省怀化市是全省森林覆盖率第二的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必须重视森林生态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温室效应也在不断加剧,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想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关键要做好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本文主要分析森林生态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一些措施,希望能够为湖南省怀化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2021-08-23林业资源是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关系着整个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加强林区保护管理,提高林业资源的生态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火灾和病虫害是当前林区保护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防控工作不到位,就会为林区安全埋下隐患。因此,对于林业管理部门来说,就要构建高效的管控机制,重点排查火灾隐患,采取多种手段消灭病虫害,确保林区资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本文结合实际对当前林区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分析。
2021-08-23雷竹成林的抚育管理1.1劈山。成材的雷竹林,如林内生有杂草灌木,不仅使林地水分和肥分被争夺,使地力减退,也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所以必须把杂草灌木砍除干净,留置地下,任其腐烂,作为肥料,这项工作叫做劈山。一般每年最好能进行1~2次劈山。第1次在冬末春初,结合砍竹时进行。第2次在小满之后,新竹长成和新鞭即将开始发育时进行。1.2松土。可在出笋成竹后的夏季和冬季进行。
2021-08-20中阳县属于黄河中游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多年来,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中阳县森林资源保有量不断提升,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加强中阳县森林资源保护,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意义十分重要。
2021-08-14通过阐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性,分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的当下状况,剖析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具体措施,既要引入科技治理措施、完善治理修复相关政策,更要提高综合治理技术水平以及提升全国人民综合素质这4项可行性的保护措施。
2021-08-14以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为研究内容,充分肯定了国家森林资源保护政策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勘界确权、天然林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大力培育混交林、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保护管理体系、实施人才振兴战略等发展策略。
2021-08-14人气:7377
人气:5877
人气:5228
人气:4951
人气:471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森林与环境学报
期刊人气:982
主管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中国林学会
主办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出版地方:福建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2096-0018
国内刊号:35-1327/S
邮发代号:34-62
创刊时间:196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518
影响因子:1.826
影响因子:0.14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