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当代我国林业建设面临的艰巨任务是如何控制森林病虫灾害,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现如今存在检疫监管和有害生物调查不足、森林经营科学性不够、防治工作缺乏规律和可持续性等尖锐问题,因此本文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讨论针对性有效的解决措施,并加大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力度。
在新时期,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是林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应促进三者统一确立林业发展的主题与核心,而防治森林有害生物是其重要内容,应积极探索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有效措施。
1、防治森林有害生物的重要性
森林是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对象,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森林保护不仅涉及到种植树木、防止盗林、森林火灾和乱砍滥伐等行为,处理森林中的有害生物也是其重要任务,因为有害生物会阻碍森林发展,引发生物灾害。森林有害生物即以破坏森林资源为条件生长的生物,主要是各种各样的害虫,它们的存在使得森林大面积染病,生长速度减缓、枝叶脱落,以致树木逐渐死亡。为治理有害生物引发的森林灾害,林业局及地方森林保护部门每年都会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确保森林健康生长。然而有害生物灾害呈现出屡灭不绝的趋势,增加森林保护工作难度,加强防治始终是非常重要的、迫切的。
2、防治森林有害生物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检疫监管,完善防范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属于长期现象,加强落实引种检疫审批工作与监管工作是有效防范外来物种、有害生物等人侵森林的长期任务。例如不得审批国家法律法规与公报中明令禁止的寄主植物,限制携带危险陛有害生物寄主植物的引种,评估现有有害生物的风险程度,加强管理,同时加大监管引进的外来种子和苗木、繁殖材料等的力度,遵守谁审批谁监管的基本原则,经过森林植物检疫隔离试种以后才能分散种植。根据森林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工作制度,加强综合治理。
2.2 调查有害生物情况,做好防治准备
第一,现场查看森林树种和采伐时间、采伐地点、发生有害生物的情况,查看林木表面有没有新鲜的蛀孔或者蛀屑、活虫爬行,一旦发现有害生物就应开展抽样调查工作。第二,调查森林危害状况,进行随机抽样,标注被害树木的名称、有害生物的名称等,并注明其拉丁学名。第三,调查森林有害植物,按照森林林地类型对有害植物占据林地、侵害林木的情况进行调查。第四,采集标本,即在调查环节广泛采集标本,拍摄森林有害生物的危害状或生物学照片,有目的地采集样本。采集的森林有害生物应编号,完成采集记录,及时鉴定有害生物标本,对于不能确定的寄主植物或有害生物应采集标本,及时送给专家鉴定。第五,记录调查结果,结合森林有害生物名单查询分布有害生物的地段,记录有关于有害生物的各项数据,例如种类、分布地点、危害面积、寄主植物等,分析这些数据之后得到结果,充分反映森林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危害程度,为防治有害生物做好准备。
2.3 科学经营森林,强化防御功能
提高森林自身抵抗有害生物的能力,属于治本措施,需要相关部门科学经营森林。例如在人工林的种植中讲究树种交杂,不仅要涉及不同树种之间的交杂种植,还要涉及乔木、灌木与草皮等的交杂种植,进一步丰富森林的层次,让森林树种结构越来越多变,有害生物的滋生条件也越来越复杂,从而降低滋生有害生物的可能性,为更多物种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让对抗生物种有更多机会繁殖。对于天然林(即原生态森林),在采取科学营林措施防治有害生物的同时务必要确立生态理念,其唯一可行的措施在于保护,不但要保护森林不被人们砍伐,还要使其不受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其变成抚育抗虫害物种、抗病树种的摇篮。例如松烂皮病菌一般是作为枯枝腐生物存在的,如果林木衰弱,这些病菌就会逐渐蔓延至其活组织,变成寄生菌,导致枝条或树木死亡。杨烂皮病菌则属于枯枝腐生菌,如果林木衰弱,就很容易被其侵染,务必及时清除病死树,恰当处理弱枝、弱树,保护好天然林。
2.4 掌握规律,提高防治效率
森林植物与有害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相互依存、斗争,形成诸多自然规律,包括有害生物分布规律、演替规律、种群变化规律、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发生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流行规律等。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认识并总结和森林有害生物相关的自然规律,这是在防治工作中应当掌握、遵循的,这有助于提高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效率旧J。例如基于有害生物自然分布规律,人们制定检疫措施,防止有害生物在国内远距离传播或跨越国境传播;基于演替规律明确防治工作的阶段与重点,解决预防和治理的矛盾。当然,森林有害生物的固化规律有时候会跟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们在防治工作中应基于其自然发生规律,掌握系统性的防治规律,根据防治技术规律提高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技术含量,根据防治社会规律有效提高工作的组织管理水平,根据防治经济规律获取最大化的工作效益,保证防治工作的技术性和社会性、经济外部性。
2.5 可持续防治,促进生物多样化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防治森林有害生物时也必须自觉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推广无公害生物防治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手段的应用,尽可能少用化学农药[3]。具体来讲,在防治森林有害生物的过程中应以生物防治为主,培育天敌、保护天敌,借助鸟、虫、菌的力量防治有害生物,促进森林生物的多样化发展。例如积极总结现有科学技术成果,基于各地区的实践经验加大转化及推广科学技术成果的力度,改善环境,必要时使用低毒高效、对天敌危害小的农药,并坚持多种药物的搭配使用,预防因长期使用某一种农药让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
人工防治技术包括科学整枝、合理修剪、有效除草,对茧、蛹、成虫进行人工摘除。例如可在天牛的成虫期于夜晚或清早实施人工捕杀;发生食叶类虫害时人工翻耕森林,灭蛹除治,降低虫口基数。物理防治技术包括使用性引诱剂或者灯光诱蛾的措施防治森林食叶害虫,也可利用性不育剂减少虫口基数。化学防治技术指的是使用杀卵剂,在蛀干害虫的产卵盛期或末期涂抹,或刻槽,杀灭虫卵、初孵幼虫,不仅效果明显,还能预防虫眼的形成,提高森林树木的材质;对于幼虫期的天牛主要进行毒签防治,在新鲜排粪孑L插入毒签,并用黄泥封口;在幼虫期通过化学药剂喷杀食叶害虫。生物防治技术是指推广使用微生物杀虫剂,包括白僵菌、BT乳剂以及高渗苯氧威等,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保护天敌,防止污染环境。这些防治技术与措施各有优点、缺点,应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情况,围绕安全、经济、有效的要求做出选择,综合应用。尤其要按照综合防治要求,优先使用不良副作用较少、成本较低的防治措施,利用对有害生物防治有利的自然因素,恶化有害生物生活环境,提高防治效果。
3、结语
总之,随着人们不断增强林业建设与保护意识,重视防治森林有害生物的程度也应越来越高,在日常工作实践中不但要注重检疫监管和有害生物调查,完善防范体系,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准备,还要坚持科学经营森林,掌握规律,围绕生物防治大力实施可持续防治,不断强化森林对有害生物的防御功能,提高防治工作效率,促进森林生物的多样化发展,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文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9):198.
[2]杨晓凯.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浅析[J].南方农业,2017(33):5l-52.
[3]闫彩霞.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营林技术措施[J].农业工程,2018(5):133-134.
[4]陈敏华,赵维嵩.林业病虫害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北京农业,2013,21(15):141-146.
徐长营.防治森林有害生物的有效措施[J].林业科技情报,2019,51(2):31-32,35.
分享: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会议及场合上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舟曲县位于甘肃南部,素有“陇上桃花源”“藏乡江南”之称,全县林地面积12.2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1.62%,天然林活立木蓄积量1700万立方米,是全省优良的天然用材林分布区之一。
2022-02-24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是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野生笃斯越桔与藓类沼泽湿地及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本文通过对其自然属性和生态价值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分析,认定其符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评估标准。根据评价结果和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建议,为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依据。
2021-09-16林业资源作为生态屏障,对国民经济发展及人们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林业资源适当开发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人们应当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对此,本文对泰安市林业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泰安市林业资源保护及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措施,为人们营造舒适及健康的生存环境奠定基础。
2021-09-08文章以六合方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守护下的森林公园规划进行研究,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在此背景下,如何合理协调森林公园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园林设计师面临的最新挑战。希望通过本次方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具体实践,结合对生态保护红线作用及功能的认知,从森林公园的红线划定、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森林环境容量以及各资源系统的协调等方面着手,研究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守护下的森林公园规划的相关方法、原则与基本模式;科学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方案,加强森林公园经营,实现森林可持续发
2021-08-24湖南省怀化市是全省森林覆盖率第二的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必须重视森林生态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温室效应也在不断加剧,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想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关键要做好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本文主要分析森林生态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一些措施,希望能够为湖南省怀化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2021-08-23林业资源是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关系着整个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加强林区保护管理,提高林业资源的生态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火灾和病虫害是当前林区保护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防控工作不到位,就会为林区安全埋下隐患。因此,对于林业管理部门来说,就要构建高效的管控机制,重点排查火灾隐患,采取多种手段消灭病虫害,确保林区资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本文结合实际对当前林区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分析。
2021-08-23雷竹成林的抚育管理1.1劈山。成材的雷竹林,如林内生有杂草灌木,不仅使林地水分和肥分被争夺,使地力减退,也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所以必须把杂草灌木砍除干净,留置地下,任其腐烂,作为肥料,这项工作叫做劈山。一般每年最好能进行1~2次劈山。第1次在冬末春初,结合砍竹时进行。第2次在小满之后,新竹长成和新鞭即将开始发育时进行。1.2松土。可在出笋成竹后的夏季和冬季进行。
2021-08-20中阳县属于黄河中游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多年来,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中阳县森林资源保有量不断提升,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加强中阳县森林资源保护,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意义十分重要。
2021-08-14通过阐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性,分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的当下状况,剖析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具体措施,既要引入科技治理措施、完善治理修复相关政策,更要提高综合治理技术水平以及提升全国人民综合素质这4项可行性的保护措施。
2021-08-14以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为研究内容,充分肯定了国家森林资源保护政策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勘界确权、天然林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大力培育混交林、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保护管理体系、实施人才振兴战略等发展策略。
2021-08-14人气:7377
人气:5877
人气:5228
人气:4951
人气:471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期刊人气:2196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2095-039X
国内刊号:11-3515/S
邮发代号:2-507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21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61
影响因子:0.419
影响因子:1.28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