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对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具体治理过程中遵循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从环境保护方面为切入点,使用科学的防控手段,突出营林措施与生物防治两个重要部分,防治方式针对性强,方法得当,在有限的条件下把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近年来,森林病虫害现象经常发生,其带来的危害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害也十分惨重。一方面对于森林病虫害而言,其本身具有扩散蔓延的趋势,因而对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威胁,另一方面当森林病虫害发生时,其发生的覆盖面积往往不会下降,并且还会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我国针对这一现象也逐渐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以及退耕还林的系统工程,但是其治理效果不佳,并且各方面工作也没有进行及时的跟进,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时,因防治效果不佳给林业资源造成了严重损失。
1、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因素
1.1 树木因素。树木因对于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素而言,据调查得知,凡是单一树种的人工林都会引发比较严重的病虫害。而随着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森林面积也在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各地的人工林面积增长越来越快,而混合以及单一树木结构的森林也越来越多,一些适应性较强的病虫害也有着滋生的条件,并且还容易引发大面积森林病虫害。
1.2 乱砍滥伐。长期以来,森林一直都是木材生产的中心区域,同时也是林业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天然林砍伐得比较严重,随着林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天然林的面积也在随之下降。而在砍伐过程当中,很多木材企业都是对单一树种进行砍伐,进而森林的多样性以及林区结构也造成了破坏,从而导致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1.3 人为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提升,国内外的各种经济交流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因而各类高危性的病虫害也得以传播,有时甚至会出现远距离的传播现象。如美洲白蛾、松针褐斑病等,起初只是在国外部分地区时常传播,而随着国外各类林产品引入我国,其相应的病虫害也传入我国森林当中,并且在病虫害疫区远距离扩散[1]。
1.4 不合理用药因素。对于我国的森林区域而言,部分林区为了对病虫害进行治理,往往会大量应用一些化学农药,在这种长期喷洒药物的情况,不仅能够杀死传播的病虫,同时也会将这些病虫害的天敌杀灭,而在长期的药物治理情况下,部分病虫还会形成一定的耐药性。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爆发了病虫害,不仅无法遏制病虫害的发生,还会使森林环境遭到进一步恶化[2]。
2、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 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而言,需要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动态监测,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并且结合林区的气候、环境、地理、林木等情况,对病虫害的发生趋势以及发生条件进行分析。并且将这些信息提供给相关单位,在各个乡镇之间的林场、苗圃、村庄等区域设置预报点,对发生可能引发病虫害的条件则需要及时预防[3]。
2.2 做好植物检疫工作。在林区植物的检疫工作当中,其检疫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病虫害的防治质量。因而在具体的检疫工作当中,需要对苗木、树种以及其他的繁殖材料进行检疫调查,特别是在木材的运输过程中更要加强检疫管理。保证林区树木的健康,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对于已经发生病虫害的树木而言,需要将其设为疫区并且进行封锁,杜绝进一步扩散。
2.3 清理林区。对于病虫害的发生区域而言,需要定期对林区进行清理,另外还需要对林区范围内所有的树根、枯木、树枝杈进行彻底的清理,并且将其进行统一处理,应用药物无害化的处理方式,将清理的物体进行集中化的焚烧,避免留下死角隐患[4]。
2.4 落实林业防治措施。采用科学性的林业措施,并且将其作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措施,并且在林区病虫害的治理过程当中,需要从林业不同环节上治理。首先从育苗环节开始,需要选择无病虫害的苗木,而在造林过程当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树种,将不同的树种进行合理化的搭配,形成一种混交林的人工林区。从尊重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改善林区病虫害,从预防的方式上对病虫害进行抵制,另外在造林完成后还需要加强育林管理,增强树木抵御病虫害的能力[4]。
2.5 尊重生物链。对于已经存在病虫害的林区而言,还需要采取专业性的治理方式。如果仅仅应用化学农药的方式,一方面虽然能杀灭病虫害,但是同时也会对部分益虫造成大范围的杀伤。因而需要充分尊重生物链原则,对害虫的天敌进行保护,不仅能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还能维持起码的生态平衡。另外森林当中还有着很多以病虫为食物的寄生虫,比如益鸟以及捕食性昆虫等,这些生物的存在会对害虫的繁衍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增强生物保护的有效性[5]。
3、结语
从当前病虫害的防治上看,仍然有不少低于沿用常规的农药喷雾法,而在常规喷雾过程中,农药的程度仅仅只有30%~40%之间,而积聚在植物叶片上的仅仅只有2%,因此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而言,防治效果不佳。不仅会造成污染,而且还会浪费农药,对周围的生物以及植物也会造成严重危害。因而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当中,需要采用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对具体的治理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提高防治效率,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孔超.浅析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及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6):40,47.
[2]三元桂.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实现森林资源经济效益持续增长[J].经济师,2018(10):294-295.
[3]李欢欢.陕西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与控制策略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12):214.
[4]李春宇.营林技术对抑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及无公害防治策略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9):266.
[5]张海军.浅谈海南州林业生态工程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与控制策略[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2):259.
王奋.森林病虫害防治有效策略分析[J].大科技,2019,(35):203.
分享: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会议及场合上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舟曲县位于甘肃南部,素有“陇上桃花源”“藏乡江南”之称,全县林地面积12.2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1.62%,天然林活立木蓄积量1700万立方米,是全省优良的天然用材林分布区之一。
2022-02-24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是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野生笃斯越桔与藓类沼泽湿地及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本文通过对其自然属性和生态价值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分析,认定其符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评估标准。根据评价结果和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建议,为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依据。
2021-09-16林业资源作为生态屏障,对国民经济发展及人们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林业资源适当开发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人们应当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对此,本文对泰安市林业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泰安市林业资源保护及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措施,为人们营造舒适及健康的生存环境奠定基础。
2021-09-08文章以六合方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守护下的森林公园规划进行研究,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在此背景下,如何合理协调森林公园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园林设计师面临的最新挑战。希望通过本次方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具体实践,结合对生态保护红线作用及功能的认知,从森林公园的红线划定、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森林环境容量以及各资源系统的协调等方面着手,研究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守护下的森林公园规划的相关方法、原则与基本模式;科学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方案,加强森林公园经营,实现森林可持续发
2021-08-24湖南省怀化市是全省森林覆盖率第二的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必须重视森林生态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温室效应也在不断加剧,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想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关键要做好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本文主要分析森林生态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一些措施,希望能够为湖南省怀化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2021-08-23林业资源是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关系着整个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加强林区保护管理,提高林业资源的生态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火灾和病虫害是当前林区保护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防控工作不到位,就会为林区安全埋下隐患。因此,对于林业管理部门来说,就要构建高效的管控机制,重点排查火灾隐患,采取多种手段消灭病虫害,确保林区资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本文结合实际对当前林区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分析。
2021-08-23雷竹成林的抚育管理1.1劈山。成材的雷竹林,如林内生有杂草灌木,不仅使林地水分和肥分被争夺,使地力减退,也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所以必须把杂草灌木砍除干净,留置地下,任其腐烂,作为肥料,这项工作叫做劈山。一般每年最好能进行1~2次劈山。第1次在冬末春初,结合砍竹时进行。第2次在小满之后,新竹长成和新鞭即将开始发育时进行。1.2松土。可在出笋成竹后的夏季和冬季进行。
2021-08-20中阳县属于黄河中游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多年来,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中阳县森林资源保有量不断提升,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加强中阳县森林资源保护,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意义十分重要。
2021-08-14通过阐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性,分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的当下状况,剖析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具体措施,既要引入科技治理措施、完善治理修复相关政策,更要提高综合治理技术水平以及提升全国人民综合素质这4项可行性的保护措施。
2021-08-14以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为研究内容,充分肯定了国家森林资源保护政策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勘界确权、天然林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大力培育混交林、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保护管理体系、实施人才振兴战略等发展策略。
2021-08-14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生物灾害科学
期刊人气:605
主管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主办单位:江西省昆虫学会,江西省植保学会,江西省植病学会
出版地方:江西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2095-3704
国内刊号:36-1320/S
邮发代号:44-139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1.21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61
影响因子:0.419
影响因子:1.28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