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经济的推动之下,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们也更加重视森林资源的实际使用效益。然而,病虫害对林业产生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文章主要分析了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害控制的意义,分析了林业病虫害的主要特点,最后提出了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策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在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以通过化学、物理、生物防治的方式。然而,过度的使用化学药剂会使的病虫害抗药性增强,严重的会污染环境,给人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生物防治能有效地弥补化学方式存在的弊端,相比而言具有一定的环保性。生物防治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因此,现阶段需要对林业技术在林木病虫灾害控制策略进行分析,重点解决病虫害问题,促进林业资源不断发展。
1、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控制的意义
目前,在林木病虫害灾害控制过程中,使用林业技术,它能全方位的保护林业资源,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促进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稳定增长森林面积,能够优化人们的居住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除此之外,它能够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能够有效的避免由于森林资源缺失,产生的水土流失、环境破坏,更好的优化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
2、林业病虫害的主要特点
在进行林业病虫害特点分析时,病虫害的危害性种类繁多,在进行防治时,应该重点分析每一种病虫害的特点,选择针对性的防治方式[1]。
3、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策略
3.1科学的使用营林技术
营林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干预和管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全面提高树木地生产效率。在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进行多品种树种的科学配置工作,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进行育苗,造林管理等等。尤其是在育苗阶段,需要注意环境的选择,在播种之前,应该认真的筛选种子,做好种子的消毒工作,减少病源和虫口密度。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场地的清洁,定期的处理杂草,树木残体,减少感染源,能有效地抑制病虫害,做好除草、施肥工作。
3.2合理的分配树种
通过科学的分配树种,一方面,能够全方位的提高,树木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提高植株的存活能力,还需要在苗木管理阶段进行定期修剪工作。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定期的进行森林内部的清理工作,保持森林内部空气的流通,给树木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封山育林阶段,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避免树木的乱砍滥伐,维持森林资源的生态平衡[2]。
3.3做好林业病虫害物理防治
目前,在进行林木病虫灾害控制过程中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机械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驱除,它较为环。物理防治可以通过高温处理杀死,病虫害也可以在烈日下,暴晒,驱赶害虫,可以使用灯光诱杀的方式。
3.4林业病虫害化学防治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使用化学防治,虽然化学防治在使用过程中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它能有效地抑制病虫害大规模的发生,在化学药剂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病虫害是否会发生抗药性。科学的配置化学药物,要严格地参照林木的生长特点,在进行化学药剂使用过程中,应该选择对森林没有危害的,注意使用量和浓度,减少对植物产生的损坏。这样的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谨慎地选择化学试剂,减少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污染[3]。
3.5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
在进行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过程中,可以采用抗生素、植物杀虫剂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益鸟在进行病虫害防治使用的是生物防治,最有效的方式。一方面,使用益鸟防治能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还能够避免污染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职务的天敌昆虫进行防治,在进行天敌昆虫治虫时,要考虑到是否对引进的树木产生攻击,从而发挥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效果,保护森林资源。一般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微生物防治的方式,结合具体的真菌和细菌进行抑制,避免树木受到侵扰[4]。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林木病虫害灾害控制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大林业技术的使用。科学的营林技术的使用、合理的使用营林技术,做好树种的分配工作,做好病虫害物理、生物、化学防治工作,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方式保护林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由于林业病虫害危害较大、种类繁多、传播性较强,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治疗害虫,保护林木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书娟.关于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J].种子科技,2020,38(2):66-67.
[2]穆晓杰.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J].现代园艺,2018,(10):61.
[3]蔡彬彬.关于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9,(5):202-202.
[4]李庆良.关于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4,(3):191.
白婷,谢中元.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策略分析[J].农家参谋,2020(16):118.
分享: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会议及场合上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舟曲县位于甘肃南部,素有“陇上桃花源”“藏乡江南”之称,全县林地面积12.2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1.62%,天然林活立木蓄积量1700万立方米,是全省优良的天然用材林分布区之一。
2022-02-24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是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野生笃斯越桔与藓类沼泽湿地及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本文通过对其自然属性和生态价值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分析,认定其符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评估标准。根据评价结果和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建议,为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依据。
2021-09-16林业资源作为生态屏障,对国民经济发展及人们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林业资源适当开发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人们应当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对此,本文对泰安市林业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泰安市林业资源保护及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措施,为人们营造舒适及健康的生存环境奠定基础。
2021-09-08文章以六合方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守护下的森林公园规划进行研究,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在此背景下,如何合理协调森林公园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园林设计师面临的最新挑战。希望通过本次方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具体实践,结合对生态保护红线作用及功能的认知,从森林公园的红线划定、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森林环境容量以及各资源系统的协调等方面着手,研究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守护下的森林公园规划的相关方法、原则与基本模式;科学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方案,加强森林公园经营,实现森林可持续发
2021-08-24湖南省怀化市是全省森林覆盖率第二的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必须重视森林生态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温室效应也在不断加剧,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想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关键要做好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本文主要分析森林生态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一些措施,希望能够为湖南省怀化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2021-08-23林业资源是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关系着整个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加强林区保护管理,提高林业资源的生态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火灾和病虫害是当前林区保护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防控工作不到位,就会为林区安全埋下隐患。因此,对于林业管理部门来说,就要构建高效的管控机制,重点排查火灾隐患,采取多种手段消灭病虫害,确保林区资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本文结合实际对当前林区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分析。
2021-08-23雷竹成林的抚育管理1.1劈山。成材的雷竹林,如林内生有杂草灌木,不仅使林地水分和肥分被争夺,使地力减退,也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所以必须把杂草灌木砍除干净,留置地下,任其腐烂,作为肥料,这项工作叫做劈山。一般每年最好能进行1~2次劈山。第1次在冬末春初,结合砍竹时进行。第2次在小满之后,新竹长成和新鞭即将开始发育时进行。1.2松土。可在出笋成竹后的夏季和冬季进行。
2021-08-20中阳县属于黄河中游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多年来,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中阳县森林资源保有量不断提升,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加强中阳县森林资源保护,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意义十分重要。
2021-08-14通过阐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性,分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的当下状况,剖析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具体措施,既要引入科技治理措施、完善治理修复相关政策,更要提高综合治理技术水平以及提升全国人民综合素质这4项可行性的保护措施。
2021-08-14以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为研究内容,充分肯定了国家森林资源保护政策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勘界确权、天然林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大力培育混交林、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保护管理体系、实施人才振兴战略等发展策略。
2021-08-14人气:7672
人气:5276
人气:3564
人气:3094
人气:292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森林病虫
期刊人气:843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671-0886
国内刊号:21-1459/S
邮发代号:8-50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518
影响因子:1.826
影响因子:0.14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