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情况,以辐射技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辐射加工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论述了食品辐射加工的优势和重要性;同时对辐射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食品辐照技术辐射加工是当前食品领域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可以以非热加工的方式进行食品加工,可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具备较高的先进性。通过射线来进行物质的穿透加热处理,可以有效消除食品内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病菌等,从而提升食品卫生安全质量,延长食品保质期,不会给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不利影响[1]。
1、辐射加工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在最近的30年内,改革开放逐步深化,产业发展
速度极快,每年以15%的平均速度发展,是世界范围内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辐射加工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很多先进的辐射加工设备被研发和应用,截至2010年底,辐射加工技术的生产产值已经达到350亿元,总体生产能力较2000年增加了4倍,到“十二·五”末,辐射技术的生产产值在700亿~900亿元。辐射技术的发展前景比较好,对于未来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辐射加工常用的技术有钴源辐照和加速器辐照,钴源与加速器辐射加工的优劣势对比参考表1。
表1 钴源与加速器辐射加工的优劣势比较表
辐射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钴源辐照与加速器辐照,联合使用能够改变和提升经营模式,最终达到规模化、统一化、规范化,从而提升辐射加工领域的发展速度和质量,降低运营成本,使企业的经营实力得到提升,促进整个市场的长远发展,所以企业必须要充分重视这一方面,并且不断投入资金和技术,加大研发。
从实际的运营情况分析,辐射加工连锁经营的关键是要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准备充足的高素质人才,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品牌影响力也比较差,那么连锁组织就无法长期存在,影响最终的应用效果。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组建连锁经营长效管理机制,可以促进辐射加工连锁经营方式的发展,使行业竞争力得到提升,并使辐射加工经营秩序得到改善,使所有辐射加工企业能够保持良性竞争,使整个行业的发展更加规范,推动食品加工行业的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食品加工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辐射加工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逐步加快,辐射技术水平在全面提高,辐射加工产业化优化改革和全面发展是必然趋势,我国的辐射加工行业会逐步实现规范管理、安全管理的标准要求,也逐步转向现代化发展,并且最终形成更高、更大的连锁发展,建立影响整个食品发展领域的食品企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2、食品辐射加工的优点
2.1 灭菌彻底
射线具备非常强的穿透能力,可以有效杀死食品中的各种病菌,消除深层寄生虫卵、昆虫和致命菌等,避免食品在存储过程中出现霉变、变质等问题,有效提高食品质量,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
2.2 营养损失少
使用γ射线或者电子射线方式进行食品加工处理,属于冷加工技术中的一种。据测定,使用2kGy剂量射线处理食品,在处理过程中会导致食品温度上升约0.5℃。在25kGy剂量下最高上升6℃[2]。食品加工环节中食品的内部温度并没有明显变化,且不会对产品的风味、营养、外观等产生较大的影响,是目前食品加工领域比较重视的一项技术。
2.3 保证食品安全
该技术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能够保证食品安全,不会损坏人体健康。
2.4 便于加工
射线具备非常强的穿透力,能够在不开启包装物的基础上实现食品的全面消毒处理,从而避免在开启包装时导致的二次污染问题。
2.5 节约能源
应用射线可以节约能源,避免废弃物的排放。
3、食品辐射技术的安全性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就是食品安全,主要考虑食品在经过辐射处理之后,会不会有毒副作用,食品是否会受到放射性危害,营养价值是否损坏。人们对于辐射产品存在疑虑是可以理解的,基于目前核辐照与原子弹爆炸以及核电站泄漏而产生的问题,核污染与核辐射加工二者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原子弹爆炸之后,会发射大量的核物质进入到大气环境中,进而导致比较严重的核污染问题。核污染是发生核泄漏甚至爆炸问题之后,导致大量核物质进入到空气环境中,其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且处理也更加复杂,危害范围比较广,会对周边物质造成较大的影响。
而核辐射加工中主要应用的是钴-60放射源,这是一种封闭型放射源,放射性物质主要存放在具有两层密封结构的不锈钢外壳内,并且食品加工企业完全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核辐照装置的建设和应用,其中包含符合标准要求的放射源防护装置,并且辐射装置和辐照产品保持着规定的距离,可以有效消除放射源泄漏等问题,只是利用γ射线来进行细菌、害虫等的杀除处理,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且不会产生任何毒素或者放射物质残留等。辐射加工技术能够抑制农产品发芽、推迟成熟、消除害虫等,避免微生物残留,延长保质期。辐射加工处理方式可以有效提升食品的安全性,有效去除食品中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病菌,全面提升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在辐射加工环节并不会直接和辐射源接触,而是通过辐射源发射出的射线来进行杀菌处理,利用射线或者电子束的能量杀死病害菌,使食品更具安全性。经过辐射加工的任何食品都不具备放射性,食品中也不会存在任何射线残留,所以食品中并不会含有放射性物质,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对食品进行γ射线加工处理,与烹饪、罐装、冷冻等处理是相同的,只是使食物发生了微小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不会给食品造成任何损害。辐射加工方式属于冷加工范畴,不会造成食品温度的升高,但可保持食品的新鲜度,且不会像其他化学处理方式那样破坏营养物质。
辐照杀菌最主要的优势是能够有效消灭食品中的微生物,避免发生虫害等问题。射线具备非常强的穿透力,在不开启包装的情况下就能够完成整个消毒过程,且可对无菌要求比较高的包装袋、包装盒等进行处理。此外,辐照杀菌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对于农产品也具备相同的效果。比如辐照之后粮食在3年内都不会生虫、霉变等;土豆和洋葱经过辐照后能将保存期延长到6~12个月;对肉禽辐照处理之后,能够有效去除霉菌、大肠杆菌等有害病菌。
此外,辐照并不会增加任何的化学品,也没有任何的化学品残留,且不会造成食品内营养物质的减少,与添加防腐剂的方式相比,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安全性更高。从国际组织和国家标准情况分析发现,经过辐照加工处理后的食品可以达到食用要求,消费者可以购买使用,且不会产生任何的危害。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009年5月公布了辐照食物的安全报告书,其明确指出,当前的食品加工领域可以采用电离辐射的加工方式,将食物内残存的细菌和寄生虫全部杀死,从而避免食物腐败和变质,大大提升食物的安全性,避免营养物质的流失,较传统加工方式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结论中也可以发现,辐照加工方式和巴氏杀菌消毒方式的安全性是一致的,对于保障人体健康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4、辐射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肉食品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在存储、运输以及食用环节可能发生病原菌、腐败菌等污染,进而无法保证食品的安全性。相关作者通过辐照工艺、微生物学、病理学研究发现,将辐照处理技术应用到肉食品加工中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技术成熟度也更高[3]。美国率先应用该技术开展肉食品的加工,目前已经有18个国家开始通过辐照方式进行猪肉、禽肉及海产品的加工,大大提升了食品安全水平。
粮食和其他食品目前主要应用化学熏蒸方式处理,这一方法会存在残留物,具有较严重的致癌危害。因此,需要积极寻找符合实际需要的灭菌方式,而辐射处理就成为首选。我国的相关研究学者分析,食品经过辐射处理之后,尤其是对于大米等粮食作物,可以提升防霉保险效果,还能够杀灭其中的害虫,保证粮食作物的安全性[4]。在农副产品的保鲜保存环节,辐射技术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国外已经逐步开始研究该技术。国内也有相关学者研究。
5、结语
辐射技术自从引入到我国之后,有了较好的发展,已经有超过200种食品进行了辐射试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辐射技术可以提升食品加工的安全性,保障人类生命健康。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技术水平将逐步提升,辐射食品会逐步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卢朋军.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5(17):62,64.
[2]杜方岭,王守经,胡鹏,等.电子束辐射技术在食品贮藏加工中的应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2):7-8,16.
[3]徐刚,梁红波,施文芳.辐射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2(1):1-6.
[4]朱军,杨宗渠,宋卫东,等.辐射加工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食品科学,2006,27(7):166-169.
许丽丽,杨志伟.分析辐射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20,2(4):119-121.
分享:
物理调理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广泛应用,主要包括热处理、超声波、微波、高压和搅拌等几种方式。热处理通过加热对食品进行处理,以达到杀菌、灭酶、软化、干燥等目的;超声波利用高频声波产生的机械振动和空化作用,对食品进行破碎、混合、乳化等处理;微波利用微波能量的快速传递,使食品内部和表面同时受热,实现快速加热、干燥、杀菌等目的;
2024-11-14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增强,绿色食品产业迅速崛起并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具有组织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特点,对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民利用合作社的模式集中资源、共同投资,并共享收益。
2023-11-02山葵(Eutrema wasabi)是十字花科多年生宿根性植物,栽培起源于日本,经过日本野生种驯化而来。山葵是一种喜阴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度为8~20 ℃,遮阴度为60%左右,需要栽培于通风性好、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中。山葵中富含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6],山葵内的硫苷在芥子酶的作用下会产生异硫氰酸酯。
2023-10-12我国作为肉类产品生产大国,每年肉类的生产量约占全世界的30%,我国的牛肉产量正逐年递增,牛肉是仅次于猪肉和禽肉的第三大类肉制品,在我国的肉类产品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酱牛肉是酱肉类的典型代表,富含营养物质,具有滋养脾胃和补中益气等多种功效。
2023-10-12甜面酱作为我国传统调味品之一,是在吸水熟化后的小麦粉中加入米曲霉等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咸中带甜、酱香浓郁,适宜佐餐和烹饪,深受大众喜爱。传统方式生产甜面酱主要是利用自然菌种制曲发酵,耗时长且质量不稳定,因此,目前多采用工业化方式生产甜面酱,如在小麦粉中接种纯种沪酿3.042米曲霉制曲后保温发酵而成,周期短、安全性高。
2023-10-11牛蛙(Rana catesbeiana Shaw)俗名美国水蛙 ,原产于北美洲地区,现已遍及世界各大洲,是各地食用蛙的主要养殖种类。牛蛙可食用部分可分为牛蛙腿、前胸和躯干,其中牛蛙腿占总可食用部分质量的约60%,牛蛙腿肉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以鲜食为主[2]。牛蛙肉水分含量较高,在宰杀后,即使处于冷藏条件下,肌肉也易失水,烹饪后其咀嚼性和口感较柴,
2023-10-1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而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该研究基于此,采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供应链机制等知识,在食品供应链视角下,以我国的食品安全措施和机制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食品供应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最后对食品采购、运输、加工和销售等流程提出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并给予一些合理建议。
2023-07-05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饵块是云南民间常制食物,食前可切为块、丝或片状,烹食方法多样,风味各异[1]。饵块一般由大米、玉米或糯米加工制成,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温度、湿度、空气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被霉菌侵染。
2021-12-08正山小种红茶仅产于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星村镇桐木村一带,是世界红茶的始祖,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武夷正山小种红茶滋味浓厚而醇,具独一无二的“桂圆香气”并其优异而独特品质与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独特的生态环境有关,也与特殊的传统加工工艺密切相关。武夷传统正山小种在初制阶段通过燃烧松柴加热萎凋,在精制阶段的干燥烘焙过程中要闷燃松茗产生大量烟气,让茶叶吸附。
2021-11-18如今茶饮料在国内市场备受欢迎,茶饮料对于体育运动员保健作用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适度兴奋、消除疲劳、调节状态、补充糖分、提供养分和增强能力六个方面对运动员饮用茶饮料的保健作用影响做出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正确饮用茶饮料的策略,以帮助运动员合理饮用茶饮料,提高自身的运动功能,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繁荣发展。
2021-11-17人气:6940
人气:2992
人气:2453
人气:2400
人气:218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期刊人气:3313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工业
国际刊号:1002-6630
国内刊号:11-2206/TS
邮发代号:2-439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364
影响因子:1.215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237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